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_分节阅读_第271节
小说作者:近日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79 KB   上传时间:2025-02-23 16:20:05

  可这次宰相郝处俊和中书侍郎李义琰却拦住了,大家觉得这是为什么?】

  【路人甲】:因为他压根就不像再放权给武则天,做戏呢。

  【路人甲】:毕竟是政治同盟,还得装装。

  乐瑶发现粉丝路人甲的就是自己的嘴替,作为历史up主,有些观点不能说的太直接,怕误导粉丝。

  毕竟对于历史,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见解,乐瑶想站在相对公平的角度和大家讨论历史。

  大家可以觉得唐高宗李治软弱无力,是个名副其实的妻管严。

  大家也可以觉得唐高宗李治是个有政治手腕的腹黑帝王。

  【唐高宗李治不但没有惩罚二人,仅仅五个月后,唐高宗李治就把站出来反对的李义琰升为了中书令。

  一年之后,唐高宗李治又把李义琰升为了正宰相。

  明明都是反对皇后武则天的人,唐高宗李治却重用他们。

  并且从官员的调度升迁中咱们可以看出朝堂权利仍旧掌握在唐高宗李治手中。】

  *

  武周

  神迹所说的这些,武则天心里都和明镜一样。

  她知道唐高宗李治一边信任的给自己权利,一边又制衡自己的权利。

  对李治如此的政治手段,武则天没任何埋怨,反而赞赏,皇家权术就该如此。

  *

  蜀

  阿斗没想到事情再次反转了,“这个唐高宗李治到底想干嘛?”

  阿斗彻底看不懂了,又求解的看向他家父皇和相父。

  “平衡权利。”诸葛亮十分简略的回答。

  【既然权利不能给皇后,那给谁呢?自然是太子李弘,此时的李弘已经23岁,到了独当一面的时候。

  咱们一起刚刚说的所有事捋顺一下,就会发现唐高宗李治其实一直在给太子李弘铺路。

  首先,处死了上官仪,并通过上官议除掉了废太子李忠,为太子李弘除掉了不安分的隐患。

  然后又通过天灾,将武则天在朝堂的势力削弱,全部换成自己的班子。

  为了安抚武则天继续执政,给她天后之名,同时给长孙无忌平反,以此表明自己对武则天的态度。

  再以放权为由,提拔一批反对武则天的臣子,并顺水推舟,准备放权给自家儿子,可惜了,终究是人算不如天算…】

第256章

  【上元二年, 唐高宗李治一直尽心培养的太子李弘病逝,唐高宗李治悲痛欲绝。

  能看的出唐高宗李治是真的伤心,他不顾众臣反对,追封已逝的李弘为孝敬皇帝。】

  悲凉的音乐放起, 天幕中出现卡通唐高祖李治, 只见他痛哭流涕, 头上几个大字, “我的儿,你怎么死了!”

  汉武帝刘彻挑起眉头, 不过一个太子,倒不至于如此。

  *

  唐

  听神迹讲到李弘之死,唐高宗李治不禁握起了拳头,手背青筋崩起,呼吸也沉了几分。

  能看的出直到现在, 对太子李弘之死唐高宗李治仍旧不能忘怀。

  太子李弘既是唐高宗李治最重视的儿子, 也是他平衡朝堂局势中重要的势力。

  不管是作为父亲还是作为帝王, 唐高宗李治是打心底难过。

  *

  汉

  听太子李弘死了, 汉武帝刘彻有点意外,他本来以为这个李弘是那个败家子李隆基的爹。

  一直培养的太子忽然死了, 朝堂的势力格局再次被打破, 可以说唐高宗李治之前的谋划布局全都付之东流。

  “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汉武帝刘彻感叹道。

  *

  秦

  公子扶苏也没想到唐太子李弘竟然暴毙而亡, 这下他理解为何唐高宗李治最终还是放权给皇后武则天。

  被逼无奈的选择罢了, 起码在培养好下一任太子前, 知进退的皇后武则天是最好的选择。

  公子扶苏轻叹一口气,作为一国之君当真是太难了。

  听完整个大明朝历史, 算是打开了公子扶苏对王朝权利制衡的认知。

  以前的公子扶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理想中的王朝是以“仁”治国, 朝堂上下齐心协力,如今他彻彻底底想明白了,若王朝想要延续,就必须各方权利制衡,并且皇权必须至上。

  一旦皇权被架空,便是王朝的灭国之际。

  *

  宋

  做为后世的赵匡美对太子李弘的死倒不惊讶,他只是很好奇,太子李弘到底是不是皇后武则天害死的。

  赵匡美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天幕上。

  他只是单纯的好奇而已,希望得到神迹的解答。

  *

  武周

  看到天幕中的红字,武则天拂袖站起,表情仍旧是云淡风轻。

  这些年什么大风大浪武则天没有经历过,她还不至于因为一句疑问而失态。

  此时的武则天以旁观者的角度等待神迹之说,她既有能力成为一国之君,就有气度能受的住诋毁。

  【历史上的确有这么一种说法,既然说到这,咱们就顺便唠唠皇后武则天“杀子害女”那些事。】

  *

  蜀

  阿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杀子害女!天下间怎会有如此蛇蝎心肠之人!”

  阿斗大为震惊,俗话说得好的,虎毒还不食子,唐朝皇后竟然如此狠心,连自己的亲生儿女都不放过!!

  “少主,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诸葛亮道,“三人成虎,少主可是忘了。”

  诸葛亮一直教导阿斗,做事说话要三思,多听多对比方能得真知。

  【首先是安定公主之死,安定公主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第一个孩子。

  对于安定公主之死,《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内容很相似。

  两本史书所记,当时还是昭仪的武则天,亲手把自己的女儿给闷死了,并且嫁祸给了王皇后,借自己的女儿的命来扳倒王皇后。

  而在另一本史书《唐要会》则记载的是,武则天以皇女之死陷害王皇后,然后唐高宗李治萌生了废后的念头。】

  【路人甲】:这本《唐要会》也是北宋时期所著,还有《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是。

  【路人甲】:北宋那些文人和明朝那些文人差不多的德行。

  【路人甲】:《新唐书》和《明史》都得辩证的来看。

  反正粉丝路人甲对北宋没什么好印象,对北宋的这些历史资料他也持怀疑态度。

  毕竟笔在文人手里,写的还是好几百年前的事,到底有多少可信度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偏偏宋朝这些人写的东西大为流传,大家似乎觉得但凡史书上写的东西就是对的,但是史书是人写的要是编写的人本就不公平,写出来的东西可信度又有多大。

  路人甲倒不是武则天的粉丝,只觉得这些有待考究的事情被科普成了事实,有点惨。

  粉丝路人甲觉得,大唐能在唐高宗时期领土达到如此版图,足以证明唐高宗李治不是无能,而辅助的皇后武则天也不是电视剧描述的玛丽苏大女主。

  *

  宋

  “大明的《明史》不怎么靠谱,我怎么觉的咱大宋编纂的唐史也不靠谱。”赵匡美吐槽,“这记录的如此详尽,怕不是趴在武则天跟记录的。”

  “咱大宋别的不行,写书编排人倒是厉害。”赵德芳也跟着吐槽。

  一旁的赵匡胤深深叹了口气,真的是处处有他们大宋……

  【同样是宋朝编纂《唐要会》,咱们可以看出它和《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有出入。

  《唐要会》中只说武则天借皇女之死诬陷王皇后,并没有说是武则天自己害死了自己的女儿。

  而《旧唐书》里对武则天害死皇女之事更是没有提起。

  咱们一起来分析分析武则天到底有多大可能害死自己的女儿。】

  天幕中出现卡通武则天,只见她怀里抱着一个女婴。

  【咱们就从逻辑当年分析一下。

  首先,作为公主,定有很多人照看,奶娘更是不离身,武则天怎么避开所有人把自己的女儿给捂死,而不留出一点马脚。

  早知道当时的武则天仅仅是一个昭仪,可不是后来的武则天,后宫中王皇后的耳目可也比武则天多,若武则天真敢杀自己女儿,应该不是她陷害王皇后,而是王皇后举报她。

  第二,在《资治通鉴》中描述到,唐高宗李治相信王皇后害死了皇女,因此要废了她。

  之前咱们分析了那么多,大家应该知道唐高宗李治是个什么样的人,若他真想废后谁也阻止不了,但是王皇后被废是在一年之后,若有这么大把柄,唐高宗李治怎会一年之后再废后。

  第三,在骆宾王的《讨武曌檄》也没有提到武则天害死自己皇女这一条。

  最后一条,《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这两本史书都是编纂于几百年后的宋朝,但是这两本书对武则天害死自己女儿的事情未免写的太详细了,多少带点个人杜攥的意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8页  当前第2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1/3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