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_分节阅读_第268节
小说作者:近日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79 KB   上传时间:2025-02-23 16:20:05

  讲真,但凡诸葛亮有一点心思,蜀国就得改朝换代。

  刘备他们齐刷刷的看向诸葛亮,一齐道了一声,“军师。”

  其中刘阿斗则是一脸自豪的模样,他的相父!独一无二的相父!

  刘禅越跟着诸葛亮学习,越觉得他家相父厉害,不仅仅是学识胆略,人品也是高尚无瑕!

  “神迹过赞,亮不过做了臣子该做的事。”诸葛亮道,一向淡然的他竟有些不好意思。

  【言归正传,咱们再看看武则天对唐高宗李治的态度,是不是如大家印象中的张扬跋扈,一手遮天 。

  武则天知唐高宗李治节俭,因此主动将皇后裙子上十三褶子改为七。

  武则天知唐高宗李治一直想将自己母后的亲蚕礼发扬光大,于是她成了大唐皇后中参加亲蚕礼最多的皇后。

  还有唐高宗李治一直忌惮外戚专权,于是武则天写了《外戚诫》,武后可不是随便写写,武家但凡有能力的要么被杀要么被贬,可以说武则天亲自除掉了唐高宗忌惮的外戚。

  从上述事情咱们可以看出并不是唐高宗李治迁就武则天,反而是武则天迁就唐高宗。】

  闭目的唐高宗李治眼皮动了一下,武则天的手也顿了一下。

  【赵匡美】:那唐高宗李治为何还要废后呢?

  这点赵匡美特别不解,若武则天真如神迹说的如此迁就唐高宗李治,那唐高宗李治为何起了废后的心思,虽然最后也没有废除。

第253章

  【在大家的固有印象里, 这场废后风波证明了唐高宗李治完全没有本事废除皇后武则天。

  但是咱们换个角度分析一下,当年长孙无忌作为权臣,且背后还有门阀的支持,但是唐高宗李治还是立了武则天为后, 打败了长孙无忌, 瓦解了相权。

  而帝后武则天身后可没什么门阀支持, 若唐高宗李治铁了心要废后, 武则天当真能反抗么?】

  赵匡美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思路,但是, 是不是因为武则天的权势太大了,所以废不了?赵匡美疑问道。

  “三叔,别忘了此次废后风波后,武则天的羽翼可被打击的不轻,唐高宗李治既然能拔出她的羽翼, 自然也是能废了她。”赵德芳道。

  神迹一提示, 赵德芳这思路也打开了, 跟着神迹听历史的确是受益匪浅。

  “但是废了武则天, 唐高宗李治还能用谁?”赵德芳道。

  这一问算是把赵匡美给问住了,能用谁呢……还真是个问题。

  *

  唐

  唐高宗李治仍旧闭着眼睛, 一副将睡模样, 但是武则天知道他并未睡着, 但是武则天也不戳破, 还是给他揉着太阳穴。

  【接下来咱们详细唠唠这场废后风波, 咱们先探究一下这场废后风波的真假。】

  真假??

  刘禅有点听不懂神迹在说什么了,方才神迹一通分析那个唐高宗李治是否有能力废后, 如今怎么又说废后之事真假难辨??

  ‘“相父,神迹这是何意?”刘禅不懂就问, 在刘禅心里就没诸葛亮不懂的事。

  “书中所见所闻,不一定为真。”诸葛亮道,“要看执笔之人是谁。”

  刘禅还是不明白,这关执笔之人什么事?

  诸葛亮对着刘禅笑了笑,“少主,且听神迹。”

  *

  宋

  “难不成史书又是瞎写的?司马光那个老东西到底行不行!”赵匡美第一反应就是资治通鉴。

  自打听了神迹,赵匡美对司马光的印象就不怎么好,卖地求荣的玩意,这样的人能写出什么好书来!

  【首先,关于唐高宗李治废后之事,《旧唐书》是没有任何记载的,在《新唐书》还有《资治通鉴》中倒是有记载。】

  【刘禅】:新旧唐书?哪个是真的?

  刘禅没想到自己的疑问会出现在天幕上,只见他一脸惊讶,还有些惶恐,怕唐突了神迹。

  这也是汉武帝他们之前一直想问的,为何唐朝分新旧唐书。

  【因为旧唐书和新唐书是由两个不同朝代编纂的,一般来说,一个朝代替代了另一个朝代,都会为上一个朝代编纂正史。

  《旧唐书》史后晋统治时期编撰的,后晋咱们之前说过,最让人忽略的统一王朝,因王朝存续的时间较短,史官在编写《旧唐书》照办了很多《唐实录》的原文。

  说白了就是没经过多少加工的复制黏贴,格式都没怎么改的那种,因此旧唐书虽不怎么标准,但是内容还是比较真实的。

  而《新唐书》则由宋朝编纂。】

  赵匡胤一愣,他光是资治通鉴是宋朝编纂,但没想到新唐书也是。

  “不愧是咱们大宋,打仗不行,写书一个顶三,士大夫与天子共写天下。”赵匡美又开始吐槽。

  知道新唐书是由他们大宋编纂的,赵匡美忽然觉的这本书不怎么靠谱。

  赵匡胤……

  【因为宋朝离唐朝的年代更加久远,因此《新唐书》的可信度要打一个折扣,毕竟时间越久,资料的收集就越困难。

  《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对这场废后风波的依旧来源于《大唐新语》,作者刘肃,这本书编纂于公元807年,离唐高宗时期也过去了一百多年。

  所以其中内容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咱们就不好说了。

  且废后这么大一件事,《旧唐书》中却没有记载,着实有点说不过去。】

  “那到底谁真谁假?”刘禅想知道一个答案,但这场他的心声没到天幕上。

  就算到了天幕上,恐怕乐瑶也没办法回答,历史就是如此有意思,不同的人看不同的书会有不同的理解。

  【所以废后之事到底是真有此事,还是只是民间的道听途说,咱们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咱们先假设废后之事的确发生过,按照《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的版本。

  宦官王伏胜告发皇后武则天在后宫之中实巫蛊之术,唐高宗李治得知后大怒。

  要知道皇家最忌讳巫蛊之术,当年王皇后被废正是因为巫蛊之术。

  于是唐高宗李治找来大臣上官仪商量,上官仪主张废除武则天的皇后之位,于是唐高宗李治听了上官仪的话,准备废后。】

  天幕中出现一个卡通小动画,先是一个卡通宦官出来,头上写着大大两个字,“高密!”

  随后卡通唐高宗李治出现,身边是卡通大臣。

  卡通大臣头上两个大字“废后”,卡通皇帝则拼命点头,头上亦有两个大字,“同意!”

  两个时空的武则天看到这一幕,不禁皱起了眉头。

  若唐高宗李治真是如此废物,这天下怕早就是武家的天下。

  *

  武周

  “这群文人。”武则天的语调不带一丝温度。

  自打武则天上位的第一天她便知后世的那些文人定扭曲历史。

  毕竟在世人眼中,女人为何能为帝,但武则天偏偏就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女子为何不能为帝。

  女子也是人,和男人并没什么不一样。

  但武则天没有想到他们竟敢抹黑她的丈夫李治,明明有封禅泰山的功绩,他们怎么敢,他们凭什么敢!

  【但是皇后武则天在宫中耳目众多,唐高宗李治废后的想法一出来,武则天就到李治跟前。

  还发现了李治要废后的诰命,于是武则天梨花带雨并拿出往日情分,李治瞬间改变了废后的想法,并且把责任都推到了上官仪身上。

  最后废后之事不了了之,上官仪却惨死。】

  听到这,正在给唐高宗头李治揉太阳穴的武则天,指尖不禁加大了力度。

  唐高宗李治不恼,反而觉的这个力度甚好,能缓解他的头疼之症。

  【以上就是《资治通鉴》中记录的废后风波,简要概括就是软弱无能的唐高宗李治惧怕武则天,把废后之事甩给了大臣上官仪。

  不知大家看这个事件的经过有什么感想,是不是很同情大臣上官仪?是不是都忽略了同样被处死的宦官王伏胜?】

  “咦,王伏胜是谁?”刘禅再次迷茫,他方才听的很仔细,但没听到这个王伏胜是谁。

  “告密之人。”诸葛亮道,诸葛亮能记住所以他听过的东西。

  【接下来咱们先介绍介绍这个被大家忽略的宦官王伏胜。

  一个小小的宦官,竟然敢告发权利滔天的皇后武则天,他到底有什么背景呢?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之前的废太子李忠,他是在长孙无忌的支持下被立的第一位太子。

  王皇后被废后,李忠这个太子自然而然的被废,且被贬为庶人流放于黔州,且被囚禁在废太子李承乾的故宅。

  而这个官宦王伏胜正是李忠的之前的内侍。

  值得一提的是,大臣上官仪之前是废太子李忠的幕僚,在李忠还是陈王的时候上官仪担任陈王府的咨议。】

  一直没说话的汉宣帝刘病已仔细神迹所述,并且一字不落的记了下来。

  承接了鼎盛之后的大汉,刘病已的压力很大,他致力于做一个好皇帝,延续盛世大汉。

  *

  秦

  “竟还有这层关系。”公子扶苏觉的自己还是思虑不周,他原本猜想只是臣权和外戚间的斗争。

  完全忽略了这场废后风波的关键人物,官宦王伏胜。

  “扶苏觉的背后之手是谁?”秦始皇嬴政提问。

  “儿子认为是废太子李忠。”公子扶苏道,答案显而易见。

  秦始皇嬴政放下手中刻刀,“那他得了什么好处。”

  “推翻皇后武氏,夺回太子之位。”公子扶苏思考片刻,说道这他总觉的有哪里不对。

  唐高宗李治又不是没有别的儿子,李忠又是庶子,就是推翻了皇后武氏,太子之位很大程度也不会落在李忠头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8页  当前第2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8/3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