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年八月,桂萼进入内阁,桂萼与张熜同为改革派。
且嘉靖八年二月,嘉靖帝朱厚熜再次抬高内阁地位,提内阁首辅为文臣之首,权压六部。
此时的内阁大有前朝宰相的意思,属于权利巅峰,嘉靖帝朱厚熜是画了一个权利大饼。】
*
“明朝皇帝就不怕相权压皇权?再次被文官集团打压?”赵匡美不懂就问。
赵匡胤看向赵德芳,意思让他分析分析。
赵匡胤已然把赵德芳当做储君培养,按理说立长不立幼,但是他的长子赵德昭死活不当太子。
赵德昭有自知之明,他心里承受能力不行,按照神迹所述他赵光义几句话就自杀身亡,他这样的若是上位,面对的是大宋江山,光是想想就觉得压力倍增。
因此赵德昭以神迹为由,不要太子之位,只当王爷,辅助他弟赵德芳。
赵德芳想了想,“首辅更替如此频繁,说明还是皇权至上,且面对如此大的权利诱惑,一派上位,另一派必定争夺,在内斗中互相消耗,此相权非彼相权。”
“你小子可以呀!神迹没白听!”赵匡美赞扬他侄子,分析的头头是道。
【嘉靖八年九月,张熜斗倒杨一清,成为内阁首辅,凭着嘉靖帝朱厚熜对张熜的信任,内阁首辅的权利到达了顶峰!
但嘉靖八年,给事中王准、陆粲弹劾一权独大的张熜,说他作威作福结党营私。
于是嘉靖帝朱厚熜就借着这个理由敲打张熜,罢了他的官让他回家反省,当然不久后就官复原职。
从这咱们可以看出权利还是在嘉靖帝朱厚熜手中,任首辅权利再大,让你滚回家就得回家。】
天幕中出现卡通朱厚熜,只见他坐在皇位上看卡通大臣们相互斗殴扯头发,他头上几个大字,“权利在朕手中!”
【嘉靖九年二月,张熜的死对头夏言出现,和当年张熜的套路一样,夏言上疏提议先祖应该分开祭祀。
此时正是大礼仪之争的第二阶段,嘉靖想让他爹进太庙。
因为有了张熜的案例在先,大家都知道只要讨好皇帝就可以高升,特别在大礼仪方面,投机取巧的官员自成议礼派。
这也是为何嘉靖帝朱厚熜成功把他爹搬去太庙,还把成功的把明太宗改成明成祖,并且成功的用皇后占位把明仁宗踢出去。
他后面这一系列的骚操作按理说是违背礼法的,特别把明太宗改成明成祖,简直不孝。】
神迹再次提到明成祖这个庙号,朱棣瞬间黑了脸,“小畜生!”
【可以说嘉靖帝朱厚熜用大礼仪为诱饵,树立了皇权至上的同时,又拉拢了一批朝堂新势力。】
【路人甲】:有时候我都觉得朱厚熜他爹其实是嘉靖夺权的工具人。
【路人甲】:毕竟孝字为天,大义在先。
【路人甲】:老道士真是八百个心眼子!
*
唐
李承乾听此又不由感叹,有人真是天生的帝王命,明明没接受什么正统的帝王教育,却能玩弄大臣于股掌之间。
“高明觉得后朝小儿适合当皇帝?”李世民问李承乾。
李承乾老实的点点头,他觉得朱厚熜特别适合当皇帝,简直就是天生的皇帝。
如此帝王心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朕觉得他不适合当皇帝。”唐太宗李世民道,李世民看人一向很准,朱厚熜的确有帝王心术,但却没有帝王胸怀。
【礼仪起家的张熜自然不会让夏言走自己的老路子,于是弹劾夏言。
但是夏言也是巧言善辩的,加上嘉靖帝朱厚熜背后的支持,夏言于张熜竟可打成平手。
嘉靖十年,夏言认礼部尚书。
嘉靖十年七月,张熜因支持大臣薛侃提议立储,嘉靖帝朱厚熜大怒,张熜再次被罢官,礼部尚书李时为首辅。
嘉靖十一年初,张熜再次官复原职,仍旧担任首辅。
由于内阁之争愈发激烈,张熜第二次入阁不久,再一次被罢官,替补的李时为首辅。
嘉靖十二年四月,张熜再次被启用,这已经是他第三次人阁,此时的张熜面对内阁之争已经心力交瘁。
嘉靖十四年初,张熜因病请辞,嘉靖帝朱厚熜不许,但张熜病情加重一度昏厥,最终张熜致仕归家,替补的李时再次为首辅。
后,朱厚熜召回大臣费宏,但没过过久费宏因病去世,替补的李时再次为首辅。】
“这几位大臣不会是李时害死的吧?”朱高煦开始阴谋论,“还是他命硬,专门克上司?”
“我倒觉的,这些大臣都是内斗斗的心力交瘁而死。”朱高燧道,这权利之争着实让人心累。
“该说不说,这小畜生是真能折腾啊。”朱高煦感叹,虽然前面讲礼仪之争时,朱高煦就觉的朱厚熜能折腾,但没想到这么折腾。
“他到底累不累啊。”朱高煦听着就觉的心累。
【嘉靖十五年,夏言入阁,虽然排在李时后面,但基本是夏言说了算。
嘉靖十七年,大臣李时病死在任上,夏言终于成了名副其实的首辅。】
“得,又死一个。”朱高煦记着数呢,已经死了三。
赵匡美那边也在感叹,“大明是真费首辅,这个夏言不会也不得好死吧?”
第197章
赵匡美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传到了天幕上。
【赵匡美】:这个夏言不会也不得好死?
朱高煦跟着点点头, 他也想问这个。
粉丝提问,乐瑶当然要回答,她看了一眼时间,这是今天最后一个问题了。
【夏言他是大明史上第一个被处死的首辅, 的确是没有善终。
而接替他的首辅则是著名的奸臣严嵩, 很多人说夏言死后明世宗朱厚熜也死了, 取而代之的是老道长嘉靖。
好了, 今天的时间不早了,咱们明天再继续唠。】
乐瑶下直播向来是干脆利落, 天幕消失。
对于神迹的突然出现和突然消失,直播间前的众帝王们都习惯了。
*
秦
嬴政展开科举的竹简,把今日神迹所述关于大明科举的内容都整理到科举卷。
嬴政有开科举的想法,但秦国方才统一文字,且思想亦百花齐放, 到底该以什么为科举标准, 嬴政还在考量。
*
永乐年
朱棣一夜未眠, 被气的睡不着, 只要一想到“明成祖”这个庙号便心口发闷。
小畜生……
朱高煦则睡的特别香甜,连着看了两天神迹可困死他了, 也不知在走之前能不能看第三次神迹!
*
弘治年
朱厚照这兴奋的一晚上没睡, 今日从神迹那收获颇多, 斩获了一大堆可用之才的名单, 朱厚照看了一遍又一遍, 恨不得马上见到这些臣子。
虽然一夜未眠,第二天朱厚照仍旧神采奕奕, 朱厚照带着大队人马出京,开始北巡, 随行的有王琼等人。
皇后张氏终究没来,昨个晚上她身体不适,非让北巡随行的太医给他医治,问诊半个时辰太医才离开。
张氏没想到她的一举一动都在朱佑樘的监视中。
太医回太医院的当晚就被锦衣卫抓了去,真是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联合皇后害太子。
他害死了本宫的弟弟,本宫便让他断子绝孙。”这是张氏的原话。
朱佑樘对张氏彻底失望了,虎毒不食子,她竟然要害死自己唯一的儿子!
既然张氏不仁也别怪朱佑樘不义,朱佑樘没有想到他们夫妻一场竟然走到如此地步。
张氏不是不舒服么,朱佑樘就让太医院最好的太医刘文泰给她问诊看病,顺便让人往刘文泰开的药方里多加了几味药。
朱佑樘之所以留着张氏,全因朱厚照,他儿子好不容易北巡,若张氏有个三长两短他还得回来守孝。
原先张氏是装病,之后身子越来越虚弱,张氏急了,她不能病倒若她病倒了,她的侄子们怎么办。
*
内殿
“宣府那边可有动静?”张氏面容苍白问,语气有气无力。
“回皇后娘娘,还没什么动静。”宫女回道,其实宣府那是有消息的,还是好消息。
朱厚照刚到边境,竟然就赶上蒙古军来侵扰边境,于是朱厚照亲自带兵出征,打了一场漂亮仗!
要说基因这东西真的很玄学,朱厚照与生俱来的打仗天赋,英勇如朱棣当年。
这一场仗直接给朱厚照赢得了威望,他趁着威望严查了军田,惩治贪官污吏,把军田还给军户。
这下朱厚照的威望就更高了,被文官集团打压许久的武官集团终于看到了转机!
这些宫女自然都不能说,她知道她家娘娘只想听太子的死讯……
而朱佑樘则继续上朝,一如既往的当“仁君”,只不过因为皇后身体不好,他思虑过重,时不时的不上朝。
文官集团集体进谏,言国不能没储君,请朱佑樘下令,让太子回京。
但朱佑樘就当听不见,留中不发,这招他学会了。
而后,朱佑樘就发现太医刘文泰又又又不小心开错了药,能让皇后张氏致死的药。
可惜张氏命硬,硬着撑了一年没事,而一年后,朱厚照凯旋归来。
这一年里他三次击退蒙古军,振奋军心!明军终于扬眉吐气!边境从未有过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