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甲】:看看人家这个当妈的,再看看张氏那个当妈的。
路人甲不由吐槽,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朱厚熜见自家娘亲不进京,朱厚熜抓住这个理由大闹,要是他娘亲不来这个皇帝他也不当了!
古代孝为大,朱厚熜手上还有张璁提出的大礼仪,无奈之下,众臣只能先妥协。
升兴献王为兴献帝,升蒋氏为兴献后,不伦不类的称号。
但蒋氏最终得以太后之礼从正门进紫禁城。】
听到这,朱厚照不由他叹了一口气,讲真,他有点羡慕他堂弟有这样的娘亲。
不吃里扒外的娘亲。
【大礼仪第一战,朱厚熜小胜,他爹兴献王晋级为兴献帝。
但嘉靖帝朱厚熜却不满足,十二月,他又提出要在他爹帝前面加个皇字,变成兴献皇帝。
众臣自然不干,别小瞧这一个字,意思完全变了。
双方再次僵持,好巧不巧皇宫失火,杨廷和他们以此进谏劝说嘉靖帝,看祖宗在天之灵不同意,这才发生的火灾。】
“这火不会是杨廷和这个奸臣自己放的吧!”朱高煦看向他爹和他哥,“还是真不同意?”
朱高煦看朱棣和朱高炽的眼神和看先祖牌位一样。
若不是朱棣怕耽误看神迹,朱高煦这揍肯定得挨。
【既然祖宗发话了,朱厚熜就免为其难得退一步,他退一步,众臣自然也要退一步。
就不加皇这个字眼,但必须强调兴献帝和兴献后为亲生父母。
如此安稳的过了一年,大臣张璁再次上书重提旧事,朱厚熜顺水推舟,重启大礼仪之事。
杨廷和一听不干了,说好不商议就不商议,他再次强硬起来,这次以辞官为要挟。
然后,嘉靖帝朱厚熜准了杨廷和的辞官。】
朱厚照听到这里哈哈大笑起来,“真是我亲堂弟!”
目前为止,朱厚照还是很欣赏朱厚熜,这小子果真是八百个心眼,竟然斗得过那些老狐狸们。
朱佑樘还是一如既往的讨厌朱厚熜,虽然他干的事听起来挺爽的…
【杨廷和一辞官,原本的文官集团群龙无首,但他们仍旧反对嘉靖帝朱厚熜认自己亲爹为皇考。
嘉靖帝朱厚熜一怒之下,把所有反对的人罚俸甚至贬官罢黜。
随后文官集团再次妥协,在兴献帝终于变成了兴献皇帝,但是前面有本生二字,本生代表生物学父母。
但是这还没有结束,嘉靖三年,嘉靖帝朱厚熜又要把本生二字去掉。】
朱高煦长叹一口气,“他累不累?”
第193章
【要是把本生二字去掉便坐实了兴献王是嘉靖帝朱厚熜的亲生父亲, 而兴献王这一脉便成为了真正的皇家正统。
也就是众臣眼中的以小宗代替大宗。
怎么说呢,这对文官集团的冲击不亚于当年明太宗朱棣篡了明惠宗朱允炆的位。】
神迹之言再次刺痛了朱棣,明太宗朱棣一生唯一的黑点就是以藩王之名夺位。
虽然济南之战后大多数武将文臣投靠他,靖难之役并没有像神迹所述那般一战到底。
但明太宗朱棣终究还是造反得的天下, 这点改不了。
不然明太宗朱棣没让朱允炆进祖庙, 朱棣不承认朱允炆, 也不承认自己造反。
朱高煦打了一个哈欠, 又困又不耐烦。
他就不明白了,亲爹就是亲爹, 这有什么好争的,从正德末年争到嘉靖三年,合着这三年啥都没干,光折腾这些没用的事。
有这功夫学明武宗那小子去巡查巡查边防不好么!!
朱高煦挠挠头发,百无聊赖, 进入放空状态, 不感兴趣, 甚是无聊。
他这个状态就和平时念书的状态一般, 眼睛是睁着,但是魂已经飞了。
与朱高煦的无聊不同, 其他人可听到特别入神。
大礼仪之争面上听起来是嘉靖帝为亲爹争个名分, 实际上是皇权和臣权之争。
原本扭成一股绳的文官集团因为大礼仪被分成了两派, 谁胜出就代表着谁掌权。
谁能想到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孩子能把帝王心术玩的如此的溜。
*
弘治年
听文官集团一步步妥协, 朱厚照不由佩服起朱厚熜来, 原来还能这样瓦解他们。
之前朱厚照用的手段都很强硬,比如建立豹房、长住镇国府、给自己加封大将军抢夺兵权, 正面和文官集团硬碰硬。
结果没有打垮文官集团,反而让他们拧成一条绳共同反抗自己。
虽然朱厚照后期也想分化他们, 重用王琼来对抗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可那时候为时已晚。
朱厚照打起十二分精神,他得向他这位小堂弟学习学习。
【咱们一起看看嘉靖帝朱厚熜为了接下来的大礼仪之争做了什么准备。
嘉靖三年二月,准杨廷和告老还乡,除掉文官集团首脑。
同月,准礼部尚书毛澄告老还乡,除杨廷和党羽。
四月,罢礼部尚书汪俊,也是杨廷和党羽。
五月,罢大学士蒋冕。
六月,升张璁、桂萼为翰林学士,二人为“议礼派”首脑。
随着一系列的罢免升迁,朝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本的一股绳的文官集集团分出了两股势力。】
平衡大师!
随着四个大字出现的天幕上,音乐起。
只见卡通朱厚熜从天幕中间冉冉升起,一副道士升天的画面,只是双手一左一右端着碗。
【嘉靖三年七月十二日,张璁上谏弹劾礼官朋党,朱厚熜顺势在左顺门召见众臣。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宣诏去掉“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中的“本生”两字。
这下亲爹终于是亲爹,而嘉靖帝朱厚熜也成为了大宗正统。】
朱高煦又打了一个哈欠,这下总该结束了吧,神迹赶紧往下说说,实在不行跳过这个道长皇帝也行,听着好没意思。
有没有会打仗的皇帝?打输的也行。
【但这是嘉靖帝朱厚熜单方面的宣诰,众臣自然强烈反抗,他们上书百封,嘉靖帝朱厚熜留中不发。
众臣被逼急了,如当年阻止明武宗朱厚照南巡一般,二百多大臣在左顺门痛哭跪请嘉靖帝朱厚熜收回成命。
杨廷和之子杨慎首当其冲言辞激烈,他说王朝养育他们士人几十年,到了他们为了国家和气节而死的时刻了!就在今日!!
嘉靖帝朱厚熜一看你们不是要死么,那就打死你们!!于是下令逮捕众官,带头的拉下去杖责,打死了19个官员。
同年七月,嘉靖帝朱厚熜对议大礼中反对派官员近一步制裁,把杨廷和他们全部贬为平民百姓,这场无烟的战争以嘉靖帝朱厚熜大获全胜收尾。】
朱佑樘一愣,这操作怎么如此熟悉???
他转头看向朱厚照,“儿子,这小子他学你!!!”
“爹,我真是越来越喜欢我这个堂弟了。”朱厚照满眼赞赏。
“他哪里赶得上你,你是为了南巡,他是为了自己爹。”朱佑樘仍旧看不上朱厚熜。
“爹,你没听神迹说么,这可是权利之争,争的就是谁说了算。”朱厚照神采奕奕,“只是他的手段更高明,用文官最注重的礼仪打击他们。”
朱厚照真的觉的朱厚熜比自己适合当皇帝,像自己用宦官刘瑾夺权,前期虽然成功夺权,后面却不堪一击,朱厚熜却用文官集团打击文官集团。
不过这种手段也有弊端,掌控不好会出现朝堂内斗,长远之计还是文武制衡,朱厚照开始期待朱厚熜之后的表现。
*
永乐年
一听朱厚熜把文官集团给打了,朱高煦来了精神,“打的好!”
“二哥,醒了?”朱高燧笑道。
“我啥时候睡着了,你可别乱说。”朱高煦不承认。
【嘉靖三年九月,明孝宗朱佑樘成了皇伯考,而皇太后张氏则是皇伯母,献皇帝为皇考,皇太后蒋氏为圣母。
朱佑樘正式成伯父了,皇太后张氏也不是正八经的皇太后而是皇伯母。
不知道此时的张氏有没有后悔自己当年对她亲儿子的冷漠。】
*
宋
“我倒挺想看看那女人的下场,这个小皇帝可不是个善茬。”赵匡美一脸八卦模样
他实在想不明白张氏为何蠢钝如此,若她两个弟弟是个成器的外戚也好,那两个东西就是俩欺行霸市的混账。
不指望自家儿子,指望两个混账?如今落到这般田地实属活该。
“不知这小皇帝接下来会怎样。”赵德芳也期待上了。
刚开始听神迹称朱厚熜为道士皇帝,下意识的觉的肯定是个荒唐皇帝,如今看还有两把刷子。
“他不会是第二个唐玄宗吧?”赵德芳心道。
而他心中所想也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
这已经是唐玄宗第三次被提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皱起眉头,他已经在心中做好准备,这个后代唐玄宗怕不是个混账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