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_分节阅读_第184节
小说作者:近日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79 KB   上传时间:2025-02-23 16:20:05

第170章

  【咱们就从弘治时期最著名的变法叶淇变法说起, 它变的是什么法呢?

  简单来说,叶淇变法就是把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开中法给废了,取而代之。】

  听到开中法被废,明殿的气氛又凝固。

  朱棣还有朱高煦以及朱瞻基的表情都变的特别严肃。

  反而一向活跃的朱高煦的反应不大, 眼神有那么一点迷茫。

  朱高煦对国家法令啥的完全不敢兴趣, 他就爱行军打仗。

  “三弟, 咱爹和咱大哥表情为何如此严肃, 废了这个开中法,很严重?”朱高煦压低声音悄悄的问朱高燧。

  朱高燧虽然比朱高煦强点, 但也没强到哪去,无法回答……

  朱高炽叹了一口气,“多看看书。”

  “大哥,你耳朵真好使。”朱高煦立马转移话题,看书是不可能看书的。

  【朱高煦】:开中法是啥?

  既然粉丝问, 乐瑶当然要科普一下。

  【咱们先说说什么是“开中法”, 其实和咱们之前说的宋朝的“折中法”差不多。

  简单说就是用粮食换取盐引的制度, 盐在古代是绝对的垄断商品, 就和咱们现代的烟草、石油一样,只能由国家掌控。

  想得到盐, 就必须有朝堂下发的盐引。

  明朝初期为了解决边境军粮的问题, 制定了“开中法”, 根据边境需要的粮食多少, 然后让民间的商人运输到边境, 给予他们的报酬便是盐引。】

  “这个原来就是开中法啊。”朱高煦惊奇的不行,仿佛第一次听说。

  作为大将军, 开中法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边境的粮食是由商人运来的,然后再给他们盐引作为报酬。

  【明初的开中法一下解决了边境粮草问题, 同时商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还雇人在边境开垦荒地种地,这就是明朝的令一政策军屯制度。

  二者结合,稳定边境,且由商人运粮,还节约了运输成本,节省了朝堂开支。】

  嬴政听此立马记下,之前神迹说宋朝时提过,嬴政想着此策虽然解决了粮草,但是有个弊端。

  【但是开中法的弊端就是怕朝堂调控不当,比如发出超过产盐量的盐引,就和大量发行大明宝钞一样。

  商人辛辛苦苦的运粮到边境,得了盐引后却无法得到盐。

  后期明朝就出现了这种弊端,朝堂不但超发盐引,有些权贵通过特殊途径获得盐引,并优先兑换。】

  明孝宗朱佑樘不住点头,他和大臣们早就看出“中开法”的弊端,所以才有了叶淇变法。

  朱厚照还是觉的他太祖爷爷的中开法好,虽然后期有弊端,但改之便可。

  【朱厚照】:中开法好。

  【朱佑樘】:叶淇变法早该替代中开法。

  朱厚照和朱佑樘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同时发到了天幕中。

  父子二人的想法完全不同。

  【于是朱佑樘便听从大臣叶淇的提议,废除了中开法,而启用了叶淇变法。

  所谓的叶淇变法是废除了以粮食换盐引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以银子直接换盐引。

  这做法一下让明朝当年国库的收入增加了整整一百万两!】

  一百万!

  三个大字出现在天幕中。

  朱佑樘眉头终于舒展开,叶淇变法是目前为止唯一被先祖肯定的。

  朱佑樘慈爱的看向朱厚照,“你还小,为父会好好教你治国之道。”

  【以当前的利益摧毁后代的利益,明孝宗朱佑樘真是不管朱厚照死活。】

  朱佑樘???

  乐瑶这话锋转的特别快,让朱佑樘猝不及防。

  【明孝宗朱佑樘是收到银子了,可边防军营的粮食怎么办?本来开中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军粮问题。

  如今朱佑樘满脑子都是钱,不对,确切的说是文官集团满脑子都是钱。

  叶淇变法下,户部高兴了,商人也高兴,边境的将士们可是苦了,但是文官集团还有明孝宗朱佑樘根本不管边境将领的死活。】

  【朱佑樘】:朕怎会如此,银子还是会给前钱,一分不少。

  朱佑樘百口莫辩,他同意叶淇变法不过想解决开中法的的弊端,一切都为了大明好。

  【一分不少?不见得吧,咱们一块分析分析,直接发银子和直接发粮,真的一样么?

  首先钱要从户部拨出,然后一层层的到军队,就大明官场那个贪污腐败的环境,这一层层下来,一千两银子能剩下五百两就不错了。

  这绝不夸张,大明贪污又不用死,此时不贪更待何时,就之前的黄米白米案,贪污官员之多,在皇帝眼皮底下就敢这般,何况天高皇帝远呢。

  等着五百两银子到了军队,要派人去采买粮食吧,采购得吃回扣吧 ,运输要花银子吧,最后五百两就买回来三百两银子的粮食。】

  【而且叶淇变法还间接破坏了和开中法相互依存的军屯制度,原本驻扎在边境种田的商户立马搬走,因为无利可图,他们转而去了盐场附近定居。】

  【路人甲】:那个提变法的叶淇是淮安人,淮安是产盐的地方,叶淇的家族和淮安的商人集团还有联姻。

  【路人甲】:多明显的官商勾结。

  【路人甲】:朱佑樘这个没脑子的,被人耍了都不知道。

  【路人甲】:他是不是真如传言所说,是个弱智?

  粉丝路人甲一突突的发了很多弹幕,还都是干货,知识储备量不比乐瑶少。

  而路人甲每说一句话,朱佑樘的脸色就苍白一分。

  【的确如此,叶淇被靠淮安的徽商集团,通过叶淇变法后,徽商集团一下击败了晋商集团,成了龙头老大。

  要说其中没有利害关系,反正我是不信。】

  “爹,要不要叫太医?”朱厚照眼见他爹脸苍白如纸,心中不由担心。

  朱厚照虽然喜欢玩乐爱自由,但还是个很孝顺的孩子。

  朱佑樘摇摇头,他不是难受而且羞愧,神迹说的这些都是他不曾想过,朝堂大臣也不曾提过的。

  “他们怎可能提,我就是个傻子。“朱佑樘嘴中发苦,声音发抖。

  【叶淇变法的本质就是盐政崩坏的开始,咱们具体说说明孝宗朱佑樘崩坏盐政中起了什么作用。

  首先他开了盐引用于皇帝织造的先河。

  弘治十年,两万盐引用于织造。

  弘治十二年,两万盐引用于织造。

  弘治十三年,三万盐引用于织造。

  本是收上来给军粮的钱,都让朱佑樘用来做衣服了。

  后来,朱佑樘更过分,弘治十六年,朱佑樘直接把十六万的盐引以五分钱卖给了商人朱达,只因为朱达是张皇后弟媳妇的弟弟。

  要说朱佑樘真是宠爱外戚到了无原则的地步,这个头一开,弘治十七年,讨要盐引的亲戚大军更多了。

  只要拿到盐引,转手就是暴利。

  好在没等朱佑樘第二次批准,他死了。】

  “这个祸害终于死了!”朱高煦大喝一声,在朱高煦心中这个朱佑樘已然是昏君。

  而原本的昏君朱厚照则变成了小可怜,这么大个烂摊子,根本无力回天,不如直接开摆。

  朱高煦想要是自己接如此大的烂摊子,说不定他也会放飞自己我,撂挑子不干了!

  【朱佑樘一死,盐引的烂摊子就落在了朱厚照的身上,可想而知,一大群人跟在朱厚照身后违规要盐引。

  特别还有他舅舅一家人,不知张皇后当时对朱厚照是如何施压,是不是如同她当年对朱佑樘一般的一哭二闹。】

  天幕中再次出现动画,一个古装的女子对这一个皇帝打扮的孩子一直不停地说,头上几个大字,“他们都是你舅舅!给!”

  光是看画面,朱厚照就皱起眉头,满心烦闷。

  【说完了叶淇变法和盐政,咱们继续朱佑樘下一条正常,废除了贪污死罪。

  带来的后果咱就不说了,总之倒霉的还是朱厚照。】

  天幕中的动画换成一群大臣,只见他们手拉手,蹦蹦跳跳,特别开心的样子。

  头上几个大字,“不用死啦!使劲贪!”

  *

  宋

  “太惨了,朱厚照太惨了,我要是他肯定要疯。”赵匡美越发同情朱厚照,怎么看他后期的叛逆都是有原因的。

  *

  唐

  此时的李承乾都不敢想朱厚照是多么窒息,这比高强度的劝谏更让人窒息。

  起码太傅们的劝谏都是为了自己好,而明太子朱厚照身边劝谏的都是只为自己利益的佞臣。

  他们这是把明朝皇帝当傀儡用,当猴子耍啊!

  李承乾想不出来,若把他换成朱厚照,他会如何,大概会直接疯了。

  【咱们接着说第三个政策,限制土地兼的政策。

  明孝宗朱佑樘通过一系列手段,政策之初他是皇亲国戚那收回了一些占田,并归还百姓。

  看起来是个正确的决策,朱佑樘自己也以身作则,皇家占地没有增加。

  虽然皇家占地不增加,但是赐出去的土地却增加了,明孝宗朱佑樘典型矛盾体,一边让皇亲国戚交出田地,一边安抚。

  真是让他们交出芝麻,然后给他们一个西瓜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8页  当前第1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4/3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