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_分节阅读_第102节
小说作者:近日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79 KB   上传时间:2025-02-23 16:20:05

  【貌似,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不说瞧不上杨坚吧,反正对隋文帝杨坚的做法不那么赞同。

  比如杨坚虽然勤于政事,每天从早忙到晚,五品以上的官员他都亲自询问,亲力亲为照别人看来,隋文帝杨坚是勤劳的明君。

  但唐太宗看来,杨坚如此表现却不是贤明而是多疑,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处置,什么决策都由他自己断定。

  不敢用人,不信任众臣,但是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如此下去总会出错,且众臣见此武断君王,自然而言不会直谏。】

  李世民点头,神迹说出正是他心中所想,术业专攻,即便帝王再贤明,总有短板之处。

  这也是为何李世民当年成立文学馆,广招贤才,思想的碰撞,让李世民不断地进步。

  *

  汉文帝,未央宫。

  “后世有如此有德行的君主,乃是百姓之福,朕要向这位唐太宗李世民效仿学习。”汉文帝刘恒很欣赏李世民,他的所做作为,皆利于百姓。

  “拿竹简来。”汉文帝刘恒道,他要好好记下义仓制度,有利百姓的政策,若是可行他也要推行。

  汉文帝有种找到知音的感觉,百姓安居乐业,天下方能太平。

  不知李世民知道自己被汉文帝刘恒称赞,会是怎样心情。

  *

  汉景帝,未央宫。

  汉景帝坐下,没了方才的暴怒,他派人把宫内里里外外查了,没找到什么可疑的方士。

  难道,真的是神迹降临?后朝之事?

  虽半信半疑,汉景帝还是把神迹的话听在耳里,特别是那个义仓制度,听起来有些意思。

  【咱们具体说说唐朝的义仓制度具体为何,强调一点。唐朝的义仓是真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首先,李世民改进了收取余粮的方式,隋朝是按照户收,不管你家有多少地,也不管你的地是良地还是贫瘠之地,没有也得教,借也得交,但唐朝是按照拥有土地的,如此更为公平。

  然后李世民还设置了正仓还常平仓,正仓就如同书面意思,就正常的收粮食。

  咱们重点说说常平仓。】

  床榻上的杨坚觉得心口憋屈,憋屈的很,说白了不还是在自己的基础上改良的?

  虽然杨坚心底也清楚后朝小儿做的比自己好,清楚是清楚,但不愿意承认。

  杨坚其实有点逃避心里,就像神迹已经把杨广的败家种种列举,但杨坚却觉的杨广能改。

  这点就不如李渊,看看人家李渊,知道大势已去,马上废太子,让位。

  【唐太宗李世民的常平仓有点宏观调控的雏形了。

  丰年的时候 ,粮食多就溢价,就和猪肉高产的时候猪肉降价,连养猪的本钱都赚不回来,此时朝堂出手,用往年的价格收购百姓手里的粮食。

  如此保持粮价,等着灾年的时候把粮食低价卖出去,如此又抑制了灾年有囤积粮食的特意拉高粮价。

  一正一负,让粮价保持在平稳的水平,如此国家也安稳。

  大家是不是觉的这操作很牛!特别先进!】

  神迹所说的义仓制度,正是李世民这些日子推行的制度,现在长安试点,再慢慢推行。

  得神迹肯定,李世民对改良的义仓制度更加自信。

  一旁的李承乾带着崇拜的眼神看向他家父亲,再想想自己,又觉的自己和阿耶相比…

  此刻,长孙皇后走了起来,她想要行礼,李世民却亲自迎过来,拉着长孙皇后的手,给长孙皇后暖手。

  “怎么这个时辰来了。”李世民的语气都轻柔了。

  李承乾见他阿娘来了,眼神亮闪闪。

  “秋夜凉,妾给陛下和承乾熬的汤。”长孙皇后还特意炖了两种汤,都是他们父子二人喜欢喝的。

  李承乾小鼻子嗅嗅,还没喝,就觉得的身体暖暖的,好像让阿娘抱抱呀。

  此刻李承乾特别羡慕只有四岁的三妹,可以肆无忌惮的跟娘亲撒娇。

  还有他也特别羡慕二弟李泰,虽然就比自己小一岁,但他却可以腻在阿娘身边…

  姐弟三人里,只有他不可以,因为他是长子,李承乾也知道阿耶和阿娘对自己的期待。

  但是…他真的好羡慕,好羡慕。

  “阿娘,你看看,那就是神迹。”李承乾不知何时蹭到长孙皇后身边,“阿娘别怕,儿子保护你。”

  长孙皇后摸摸李承乾的小脑袋,“嗯,阿娘不怕。”

  “承乾也不是小孩子,还找你阿娘撒娇。”李世民道,作为长子,首先要刚毅。

  李承乾往后退了一步,对,他是大孩子了,不能撒娇。

  【说完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咱们继续说大唐的武德,上次说道唐太宗李世民灭了东突厥,接下来咱们就讲讲,他大唐如何梅开二度,灭了吐谷浑。】

  直播间贴心的汉朝的突厥翻译成了匈奴

  【汉文帝】:灭了匈奴!!!!

  【汉景帝】:灭了匈奴!!!!

  天幕直接被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人的弹幕给刷屏了。

  赵匡美头一次看见满屏的弹幕,“汉文帝和汉景帝也看见弹幕了?怎么如此激动。”

  作为后朝之人,因为知道历史,所以赵匡胤他们对大唐昔日的功绩是尊重佩服,但不会惊讶。

  “皇兄,那咱们大宋的事情汉朝皇帝是不是也知道,他们怎么都不发言,是觉的评价咱们大宋,脏了他们的嘴么?”

  赵匡胤…

  此刻汉文帝和汉景帝二人虽然在不同的平行世界,但是父子二人的震惊却是一模一样,灭了匈奴,灭了匈奴!后世王朝竟然灭了匈奴!!

  虽是后世王朝,但足够让汉文帝欣慰,终于,终于灭了匈奴,中原之地迎来太平盛世。

  “千古明君,李世民。”汉文帝感叹。

  汉景帝震惊之余,心中亦又不甘心,等他扫平了内患,他大汉子孙有朝一日亦能打败匈奴!

  李世民看到神迹上汉文帝的弹幕,他握紧了长孙皇后的手,“观音婢,你看见了么。”

  “臣妾看见了,陛下。”长孙皇后深知李世民一直以汉文帝为榜样。

  李承乾抬头,阿耶和阿娘看见什么了,他怎么没看见什么?

  【话说唐朝之所以灭了吐谷浑,完全是吐谷浑不作不开心…】

第94章

  “被太子灭了的吐谷浑, 如何又卷土重来。”杨坚还记得杨广为数不多的功绩。

  这么一想,他的儿子杨广还是有能力的,想到此处,杨坚下了决心, 他还是要把皇位交给杨广, 神迹预示之事未必会发生。

  【杨坚】:吾儿收复了吐谷浑。

  【没错, 之前隋炀帝杨广虽然收复了吐谷浑, 可到了后期,隋炀帝杨广玩命的败家, 不过几年的功夫,吐谷浑就收复了失地。

  由此可见,能打胜仗也得有能力守家,国强才是最大的底气。】

  国强才是最大的底气。

  嬴政、李世民、刘恒、刘启还有赵匡胤五人,在不同的时空同时道。

  【为什么说吐谷浑作呢, 其实唐太宗李世民根本没想打吐谷浑。

  但是吐谷浑的慕容伏允先行遵守联盟规矩, 先是慕容伏允不到唐朝觐见。

  不来就不来吧, 他还提出要让他的儿子和大唐的公主和亲, 李世民应了。

  要求和亲吧,但是慕容又不派他的儿子来长安, 让唐朝把公主直接送去。

  不仅如此, 慕容伏允还南下开始攻打中原, 也不知他哪里来的勇气, 如此挑衅大唐。】

  *

  宋殿。

  “他哪里来的勇气, 那可是大唐,不是咱们大宋。”赵匡美觉的吐谷浑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赵匡胤…

  【如此唐太宗李世民如何忍的了, 于是李世民派出当年灭了东突厥的大将军李靖出马。

  这里说一件趣事,自打灭了东突厥后, 李靖深知自己功劳过大,因此在朝堂上谨言慎行,最后干脆居家养病。

  李世民想让李靖出征,但碍于李靖生病…

  于是医学奇迹发生了,李靖一听要出征,病立马好了,别的不行,打仗他还是可以的。】

  听此,李世民无奈的笑了笑,像是李靖的性格。

  【要说慕容伏允,有本事惹事有本事别跑呀,竟然一路逃到了大沙漠。

  但是咱们李靖大将军是会放弃的人么?看看他当年怎么捉拿长安舞王便知,哪怕慕容伏允跑到天涯海角,李靖也会把他抓回来。

  不愧是战神李靖也,不知他是不是有找人雷达】

  乐瑶放出小动画,只见一个老将军一马当先,然后一手一个,把躲起来的贼人从石头缝里给拽起来。

  【有了长安舞王的前车之鉴,慕容伏允还敢招惹大唐,也是没谁了。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唐朝大获全胜!

  吐谷浑就这样被大唐给灭了…】

  李承乾握紧拳头,他阿耶真的好厉害!也不知自己日后能不能有他家阿耶一半厉害。

  *

  宋。

  “又灭了一个,大唐打仗为何如此轻松。”赵匡美羡慕的不得了,“哥,难道是你喝酒喝的?”

  赵匡美这次委婉了,没直接说杯酒释兵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8页  当前第1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2/3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