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吟得以褪下不合身的长袍,且不必再缚上厚厚的抹胸,登时,行走间似也轻盈了几分。
卫辞则去了另一间厢房,片刻后出来,着一身素面夹袍。因是用了相同的料子,与宋吟比肩而立,明眼人一见便知是浓情蜜意的少年夫妻。
她故作迟钝,仿佛对他的小心思一无所知,只目不斜视地随着仆妇往院外行去。
黑楠木马车停在阶前,见了宋吟,立在一旁等候的苍术与石竹福身行礼。
卫辞习惯予她搭把手,下意识抬掌去搀扶,却见宋吟足尖一点,身姿灵活地登上马车。
也罢,她如今翻墙、骑马俱是熟手,早便不是养在深闺的弱质女流。
掌心既落空,卫辞面不改色地拂了拂衣摆,蜷缩起指节,无事发生般掀帘而入。
汴州之地不比京中繁华,临时采买的马车也略显狭窄。宋吟与他对坐,膝头并紧,端的是乖巧模样。
可卫辞却忽而朝后仰倒,斜斜靠着软垫,两腿大开,将她夹在其中。时有颠簸,他带了热意的膝骨便也轻轻撞过来,却再也不挪开。
宋吟无处可躲,偏不想率先搭话,只好生生忍下,由他没脸没皮地挨蹭。
幸而极快到了食肆,暌违几日的喧嚣人声传入耳中。
宋吟面上渐渐染了笑,正欲起身,却被卫辞抢了先。他立在车辕一侧,拨开布帘,如玉指节伸了过来,熟稔地托住宋吟的小臂。
她几乎要忍不住破功,好容易维持住矜持的神情,款款地被搀扶着走下。
卫辞倒也非无事献殷勤,从前她身子骨娇弱,若无丫鬟随侍,细节处的照料俱是他学着来做。起初自是嫌上不得台面,时间一长,倒也觉得并无所谓。
也因于此,宋吟纵然心疼他千里迢迢寻到汴州,俊俏的脸庞亦是明显消瘦,但要打破这思想上的隔阂,必须下一剂猛药。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
许多事,放在过去,卫辞最是瞧不上,偏偏如今上赶着做,还甘之如饴。同样的,一些观念,乍听上去匪夷所思,待他跨过了那道坎,便也觉得不过尔尔。
若他当真古板到无药可救,宋吟才懒得起头。
梳理过如麻心绪,她心底淡薄的愧疚一哄而散,学卫辞板正着脸,进了二楼靠窗的雅间。
两人容貌俱盛,然而阴沉着面色,无形的冷意在屋中蔓延。素来能说会道的小二连溢美之词也不敢说,轻手轻脚地放下食单,等候发话。
宋吟无意殃及无辜,点了几道符合京中人士口味的特色菜,递还给店小二:“有劳。”
“您客气了。”见她语调温和,店小二不再发怵,转头问卫辞,“公子可要尝尝咱们汴州的梅子酒?”
卫辞掀起眼:“代我问问她。”
店小二怔愣一瞬,凭借多年察言观色得来的经验,旋即会意,僵笑着去问宋吟:“夫人可要尝尝?”
“……好。”
谁也不愿先开口,倒是连嘲讽他两句也做不成,宋吟倍感惋惜,抿了抿解暑花茶。
虽是雅间,却不曾设立木门,而是垂下长长丝绦,隔绝里外视线。薄薄一层,自然挡不住食客乘兴而起的话头,城中新鲜事,随夜风清晰传来。
但听一粗犷男声道:“你们可知来的是什么大人物?龙云之地的藩王呐。”
“藩王来咱们汴州做什么。”有人接话,带着满满惊诧,“怪不得,我妹夫是捕快,今日原要轮休,晌午被同僚急匆匆地喊了回去。”
宋吟拼凑出一个讯息,那便是祁渊今夜将启程离开汴州。
于弹丸小地而言,王爷出行,县令亲自迎送,的确是了不得的阵仗。
她素来爱瞧热闹,视线不经意与卫辞撞上,默默对视几息,倔强地收回眼,埋头吃菜。
卫辞失笑,狭长双目微微弯起,刻意不看向她,问:“想去?”
宋吟闻声抬眸,瞥见某人不断上翘的唇角,一边暗骂他幼稚,一边难以抑制地跟着发笑。好半晌,淡淡“嗯”了声,装作兴致不高的样子:“去也行,不去也行。”
话虽如此,甫一出了食肆,她便同暂作车夫的苍术道:“去城门口。”
说罢,扯了扯卫辞的衣袖,支支吾吾道:“既要去,不如将你的侍卫也都叫上?”
县令既能为了讨好祁渊,大动干戈地去书肆寻事,她便好好利用永安府小侯爷的名头,一劳永逸地化解危机。
否则,日后自己若是离开,光靠沈氏母子,如何能在松山书坊的手中分一杯羹。
卫辞反握住她,揶揄:“狐假虎威?”
宋吟应声:“狐假虎威!”
县令爷召集了所有捕快,排列成两队长尾,殷勤地将祁渊护送至城外。
正说着临别的客套话,听闻远处马蹄阵阵,众人转头看去,见一行带刀侍卫缓速行来。
祁渊玩味地勾了勾唇,示意下属收剑,语无波澜道:“是本王的老友。”
此番卫辞带了约莫二十人,数目不多,却俱是练家子。是以,不论从侍卫面料昂贵的劲装来看,抑或着少年浸在骨子里的倨傲与贵气,绝非池中之物。
他翻身下马,不急着自报家门,态度熟稔地同祁渊搭话:“来送送你。”
县令爷一听,只当两位贵人是友非敌,遂抹了抹不存在的虚汗,放下戒备,温声问:“这位是?”
卫辞淡淡移来目光,在县令因讨好而堆起褶子的脸上掠过,颔首,自有苍术上前出示腰牌。
“小,小,小侯爷?”
县令爷嗓音变了调,不知是惊惧更多,还是惊喜更多。待缓过神来,恭恭敬敬地行礼:“下官李昂见过小侯爷。”
“免礼。”
卫辞自马车中牵过宋吟,情绪难辨道,“听闻,李县令为了讨祁王爷的欢心,竟半夜以查点的由头去我夫人书肆里寻事?”
语气分明平淡,李昂却觉得仿佛化为了有形的刀刃,冷冰冰刮过颈下。一时吓得两腿打颤,几度启唇也发不出声音。
祁渊“哼”笑一声,解围:“宋姑娘也来送我?”
宋吟不过是要借卫辞的身份震慑一二,免得县令为了自家女婿独大,往后故意针对三味书肆。倒并未将谁视作仇敌,遂顺着祁渊的话头说道:“听闻玉柔姑娘也爱看话本,若以后有幸在龙云开间分店,还望她能多来光顾。”
“好说。”
祁渊虽谈不上阅女无数,却也有三五美姬,初见宋吟只觉惊艳,既抢不过卫家人,兴致也渐渐消退。他敛了笑,正色道,“宋姑娘先前答应的传信一事,可还作数。”
宋吟扬扬下巴:“作数。”
她方才所言并非客套话,而是的确存了将书肆开遍大令的心思。行商也需人脉,此时卖个人情给祁渊,将来万事好商量,不亏。
时辰不早了。
祁渊最后望一眼宋吟,眸中炙热淡去,变为寻常不过的欣赏,挥一挥手,上马离开。
李昂已是汗如雨下,任他想破脑袋,依旧琢磨不透小卫夫人为何会与三味书肆扯上关系,只好躬身问:“不若下官做东,请您二位去城里的揽香居坐坐?”
卫辞不答,宋吟出面道:“过几日得闲了,我携云掌柜去府上拜访。”
“哪里的话。”李昂受宠若惊,语气愈发的恭敬,“先前不知您才是东家,多有得罪。”
宋吟不置可否,牵着异常沉默的卫辞回了马车。
他往常若是醋了,决计不是这般模样,看来并未介怀自己与祁渊搭话,那又为何木着脸?
正当她犹豫着是否要关怀一下,卫辞偏过头:“所以,祁渊和赵桢奚输在了已有妻室。你跟着我,不是因为爱慕,仅仅是因我当时尚且独身。”
宋吟被绕得头晕,岔开话题:“我想开连锁书肆,像钱庄一般,京城、锦州、隋扬、汴州、龙云都要。”
卫辞倒也不生气,点点头:“可以。”
殊不知,宋吟爱极了他这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主动挨着他坐下,语调轻快:“阿辞,除了方才你说的那一层,还有一点我实在喜欢。”
她眼眸亮晶晶的,希冀地睁大了些。任谁被这这般专注地瞧着,都无法不动容。
卫辞唇角翘了翘,顺着她的心意接话:“哪一点?”
“不论我说什么做什么,你大多时候都觉得稀松平常。”她如数家珍道,“我要学骑马,你便寻了温顺马驹,我要学箭术,你便亲自打了趁手的小弓。我说要开铺子,你便给我银票,如今我说要将书肆开遍各地,你也似乎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他微微发怔,疑惑:“有什么问题。”
宋吟捧着他的脸重重亲上一口,继续道:“旁的男子听了,定会嚷嚷什么不易抛头露面,或是女子如何能懂这些,可我家阿辞从来不说。”
卫辞会意,耳根红了红:“你是我的,自然强过一般人。再者,万事有我兜底。”
“你且再说说,为何笃定图南先生便是我。”
他想也不想,理所当然道:“你上回不是写了几页,故事虽不相同,遣词造句时的文风是相近的。”
原来如此。
宋吟:“你知道吗,祁渊从头至尾都不曾怀疑过我,只因他打从心底觉得唯有男子方能著出《女总督传》。即便我笔下的主角分明是女子,即便书肆的东家亦是女子。”
“这厮如何能与我相比。”卫辞登时有些不悦。
她绽颜一笑,故意道:“都是臭男人,为何不能比。”
谁知卫辞望着她的眼睛,正色道:“我不是臭男人,不信,你亲自闻闻看。”
“不要——”
未说完的话语被悉数吞吃入腹,双臂亦由挣扎渐渐变为相拥。万般喜爱,透过紧紧贴合的唇瓣渡给彼此。
第64章 赐婚
途径正东街,宋吟踢了踢卫辞脚尖,眼里流露出期盼:“我想回书肆看看。”
方才抱作一团时,误将她的发簪蹭掉,乌黑柔亮的长发披散在肩侧,衬得小脸如月,嫩生生的白。
卫辞眸光微暗,没有应声。
她登时气不打一处来,冷笑:“竟不知你还是个出尔反尔的。”
忽而挨骂,卫辞嘴角抽了抽,好不哀怨道:“我何时出尔反尔了。”
两人亲密乃是天然吸引,又非昭示着事事能因此揭过去。既不曾给出承诺,怎算得出尔反尔?
加之,如今在卫辞眼里,她便是断了线的风筝。脆弱丝线缠绕在指上,稍稍不留神,活结散开,而风筝将飞得不见踪影。
卫辞心有不安,尚做不到大度。
话不投机,方聚起的旖旎气氛一扫而光,宋吟不愿再正眼瞧他,下马车时,甚至愤愤拍开伸至跟前的掌心。
夜里,各自洗浴过后,卫辞腆着脸上榻。宋吟故意翻了个身,顺势将被衾卷走,只余一小片被角供他盖住心口。
卫辞失笑,掩唇咳嗽一声,两指捻住她的衣摆往外扯,嗓音无辜又可怜:“我冷。”
宋吟暗暗思忖,既非深秋,且他素来身强体壮,应当是冻不坏。便置若罔闻,往里侧挪了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