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认真考虑一下,手术的事情就等我生完再说吧。”
这是一件大事,程方秋不想这么草率地就做决定。
周应淮拗不过她,只好顺着她往下道:“行,那我等会儿跟贺书闻打个电话,让他暂时不要帮我安排手术。”
闻言,程方秋眼眸瞪大,语气又拔高了些,“你手术都安排好了?”
“没有,就是上次咨询的时候让他帮忙留意了一下。”害怕她误会,周应淮连忙解释。
原来是结扎手术现在很多医院都做不了,大部分的医院都只能做上环的手术,但恰好贺书闻所在的医院能做,可每个月也就几台手术,所以周应淮就让贺书闻帮他留意一下这方面的消息。
如果要做的话,至少也要等下次从荣州回来了。
听完他的话,程方秋冷哼一声,从他手中抽回自己的手,迈步继续朝着前方走去,一边走,一边还不忘数落周应淮,“算你这回有眼力见,没干先斩后奏的蠢事,不然我真的就不理你了。”
“这哪儿敢啊,咱们家谁做主,我还能不知道?再说了,我老婆人美心善,肯定不会跟我一般见识的。”周应淮立马快步追上她,语气温柔讨好,一番甜言蜜语哄得程方秋嘴角控制不住地往上扬起。
两人打打闹闹,总算到了百货大楼,这儿人多,他们不好说些悄悄话,只能乖乖地闭上嘴,专心挑选起礼物来。
等选完,到家的时候天已经有些黑了,吃完饭后,程方秋见刘苏荷他们都上楼去了,便催着周应淮给贺书闻打电话,两人聊完,她才把电话抢过来,问起了手术的相关情况。
“有可能出现并发症,比如出血,感染,痛性结节等,还有就是以后如果你们还想要孩子的话,这个手术的复通成功率并不是百分之百。”
“男方结扎,女方上环,如果不是特别有需求,身为朋友我都不是很建议你们做,毕竟不管怎么样,只要是手术,其实都是有大大小小的风险的。”
贺书闻站在医生和朋友的角度分别解了惑,他对周应淮产生要结扎这个想法倒不是很意外,两人从穿开裆裤就一起玩,对彼此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
周应淮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舍不得媳妇儿受苦,就让自己受苦,再正常不过。
“谢谢。”
又聊了几句,程方秋方才挂了电话,顺势窝进周应淮的怀里,挑眉道:“乖乖戴……”
“套”字还没说完,就被周应淮给堵住了嘴。
家里的沙发比荣州的还要大,还要软,被他一压,她半个身子都陷了进去,双手下意识地揪住他胸前的衣襟,仰头承受他的亲吻。
只是刚亲了没两秒,楼梯那边就传来了刘苏荷疑惑的声音:“怎么了?”
两人几乎是同时条件反射般地拉开距离,原本程方秋的脑子被吻得迷迷糊糊的,这下瞬间清醒无比,弯腰趴在沙发边缘,干呕了两声,假装虚弱道:“有点儿不舒服,他帮我拍背呢。”
说完,程方秋递给周应淮一个眼神,后者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立马将大掌放在她背脊上拍了拍。
“想吐吗?”刘苏荷一听这话就有些着急了,快步朝着他们的方向走过来。
程方秋摇了摇头,“没事,也不是特别想吐。”
回答完,余光瞥见周应淮唇边的水光,吓得踢了他小腿一脚,压低声音道:“擦擦嘴!”
周应淮抿了抿唇,然后用手背快速擦了擦,刚擦完,刘苏荷就到了跟前。
“我去给你拿一些酸梅子过来。”刘苏荷走近了,见程方秋脸色红润,再加上她的话,便稍稍放心了些。
“谢谢妈。”程方秋松了口气,连忙转移话题道:“您不是睡了吗?怎么下楼来了?”
“突然想起来有一盒营养品没给你们带上,就下楼来看看。”刘苏荷笑了笑,将酸梅子从柜子里拿出来,然后走到沙发上坐下。
闻言,程方秋眸光闪了闪,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将头靠在刘苏荷肩膀上,娇声道:“妈,不用带那么多的。”
“这都是给孕妇补身体的,荣州应该买不到这个牌子的,你们提着走,回去就能立马吃上,邮寄太慢了。”刘苏荷笑着将一颗酸梅子塞到她嘴里。
程方秋张嘴接住,含在嘴里不觉得酸,只觉得浑身都舒坦了些。
自打那天吐过之后,她这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酸的辣的都要吃,就连之前从来不吃的东西都津津有味地吃进了嘴里。
比如说除夕那天光是闻着就反胃的腊八蒜,这两天吃饭吃饺子都要配着吃两颗。
刚想到这儿,刘苏荷就说道:“你常吃的那些酸菜和腊八蒜我都给你装了两罐,味道有些大,你们在火车上可别打开,不打开就没味道。”
“好。”
“还有,回去荣州了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凡事让应淮做,你能不动手就别动手。”
“好。”
碎碎叨叨的叮嘱像是温泉水流进程方秋的心里,她抱紧了刘苏荷,只觉得她身上都是甜甜的香味,跟记忆里母亲的味道十分像。
时间一闪而过,一眨眼就到了去火车站的时间,一家人都来送他们离开。
直到火车发动,朝前方驶去,再也看不见后方的人影,程方秋才恋恋不舍地收回视线,窝回床铺上去。
“这次你都没能跟朋友们聚个会。”
程方秋是知道他们每年都会有个小聚餐的,但是今年因为她孕吐厉害,他为了陪她都没能去成,还是怪可惜的,她也挺愧疚的。
“拜年的时候大部分都见了,聚不聚无所谓。”周应淮倒是没怎么放在心上,见她在意还安慰了一句,“他们都知道具体情况,也不会放在心上。”
程方秋点点头,看着周应淮细致关心她的模样,不由挑了挑眉头,笑道:“我算是发现了,你最近越来越体贴了,对我的情绪变化也越来越敏感了。”
“这是夸赞?”周应淮也轻笑一声。
她不置可否。
“要是这点儿长进都没有,还怎么照顾你们?”周应淮从包里拿出一个小香梨,拿出刀削给她吃。
程方秋则是捧着脸看着他削皮。
回荣州的路途要比来时轻松许多,心里没了第一次见家长的紧张感,全都是即将回自己小家的兴奋和期待。
而且最重要的是,她没有再吐了!
因为提前打过电话,到了荣州后,厂里就派了车来接,来的人还有徐琪琪和常彦安,她穿着大红的短款棉衣,头上戴着白色毛线帽,像个福娃娃一样站在车站门口左顾右盼。
“秋秋!”徐琪琪眼尖,惊呼一声就朝着程方秋扑了过来,但她心里有分寸,到了跟前,就卸下来力道,轻柔地抱住她。
程方秋和周应淮差点儿被她这咋咋呼呼的样子吓死,还好只是虚惊一场。
“琪琪!”程方秋回抱住徐琪琪,两人抱了好一会儿才舍得松开彼此,然后就是拉着对方的手左看看右看看,最后异口同声道:“胖了。”
“你才胖了。”
“你才胖了。”
两人对视一眼,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徐琪琪揉了揉自己的脸,白了后她一步赶到,帮忙提东西的常彦安,“都怪他,大过年的什么好吃的都由着我吃,一点儿都劝着点儿。”
常彦安:“……”
程方秋笑着戳了戳她变得有些圆润的脸,“大过年的就是要吃好喝好,哪有不让人吃东西的道理。”
“哼,反正就怪他。”徐琪琪娇俏着吐了吐舌头。
“我算是看透了,你这是专门来秀恩爱了。”程方秋啧啧两声。
这句话羞得徐琪琪红了整张脸,差点儿被自己的口水给呛到,“哪有,快去车上坐着,外面冷。”
程方秋偷笑两声,倒是没再继续说了,只是跟着她往外走去,身后跟着两个高大的保镖。
厂里已经复工,很多事情都需要处理,周应淮在京市待了那么久,回来后难免跟常彦安多聊几句工作上的事情。
他们两个坐在前排聊,她们则坐在后排聊,各聊各的,互不打扰。
“你爹娘在家里做饭呢,我们晚上可要过来蹭一蹭了。”
“随便吃,我还没谢谢你们把他们从乡下接过来呢。”确定回来的日期后,程方秋就跟徐琪琪打了电话,让她帮忙联系丁夕梅他们,让他们来省城。
谁知道徐琪琪居然跟常彦安亲自去乡下把人给接了过来。
“反正我们也没什么事情。”徐琪琪摆了摆手,想到什么,问道:“快跟我说说你在京市怎么样?去了故宫长城吗?”
程方秋便将在京市的事情简单说了说,还说等照片洗出来了拿给她看看。
这聊着聊着,就到了家门口,还没下车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坐在大门边上,等凑近了就发现是程学峻。
“学峻!”程方秋将车窗降下来些许,激动又欣喜地喊道。
程学峻远远就瞧见一辆小轿车朝着这边驶过来,但是由于不敢确定,他没有上前,直到听到这声呼唤,才跟小炮仗一样窜起来,惊喜喊道:“姐!”
车子停下来,程方秋和程学峻抱在一起,然后互相打过招呼后,才进门。
“秋秋,应淮。”
丁夕梅和程保宽正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都没能听见他们回来的动静,还是他们过来喊人了,才发现,不由瞪了程学峻一眼,“让你通风报信的,你倒好,一个音都没发。”
程学峻干笑着挠了挠额头,他一看到人,什么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哪还记得父母叮嘱的话?
“就半个多月没见,学峻这个头涨得可真快,都快比我高一个头了。”程方秋笑着岔开话题,伸出手比了比自己和程学峻的头顶。
“这个年纪的小孩就是这样的,不知道能不能追上他姐夫的身高。”闻言,丁夕梅笑了笑,然后招呼大家洗手吃饭。
“琪琪你们可别客气,快坐。”
“好。”
一家人陆续落座,程方秋也从包里拿出刘苏荷自己做的酸菜和腊八蒜给大家分享。
无一例外,就没人能吃得惯腊八蒜的味道的,倒是那些酸菜大受好评。
第135章 隔着薄布料
今年是程方秋第一次没在家里过年, 也是第一次去婆家,丁夕梅和程保宽虽然对周家是放心的,但是仍免不了关心几句。
春节假期说长不长, 说短不短, 总之很快就到了两口子正式上班的日子。
之前周应淮说年后要让程保宽来厂里上班的事情也落实了下来, 将一切手续办好后,程保宽就进了后勤部门, 每天的工作虽然有些枯燥,但好在清闲自在, 没什么难度。
因为是“养老”部门, 没什么晋升空间, 同事之间也少了很多勾心斗角, 大家都挺好相处的。
而且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知道程保宽和周应淮之间的关系, 好相处当中还带上了几分客气和巴结, 让程保宽这个头一次上班的庄稼汉还有些诚惶诚恐。
好在时间久了,他也渐渐习惯了, 并且靠着自己的吃苦耐劳,好学能干等各种性格魅力,成功真正融入了部门当中,但凡谁见了他, 都要亲近地叫上一声“老程”。
他现在和丁夕梅算是彻底搬进了小洋楼里面和程方秋他们一起生活, 日子过得潇洒,别提多舒服了。
每次回村, 没有人不夸赞他们命好, 生了那么厉害的闺女,不光自己有好工作,嫁的也好, 如今父母和弟弟也跟着沾光。
想当初他们还羡慕村里去县城猪肉厂工作的同乡,那时候谁能想到他们居然也成了被羡慕的对象,而且去的还是省城!
自打有了工作后,程保宽整个人都变得意气风发了许多,上班前还要把工服整理得干干净净,头发和胡子也收拾妥当,总之跟以前判若两人,看上去更精神,更利落了。
而丁夕梅虽然没有工作,但是在家里不用干农活,还结识了一些同龄的邻居婶子,每天跟着一起去买买菜,逛逛街,聊聊天,性子都活泼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