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赶紧过来帮忙端菜,咱们把锅子先炖着,等他们回来就开饭。”刘苏荷干了这么多年的领导,安排工作的指挥能力特别强,三下五除二地就将所有小杂活给大家都安排上了,屋内顿时热闹起来。
这样一来,注意力被转移,也就没人开口再提周应臣的事情了。
刘悦敏年纪最小,她负责和程方秋一起给大家倒水和果汁。
“扶稳了,不然等会儿把你袖子给弄脏了。”程方秋半开玩笑地逗了刘悦敏一句,小姑娘也笑着道:“我扶得可稳了。”
程方秋便放心地举起热水壶给她扶着的玻璃杯里倒水,两人配合默契,没一会儿就将所有人的杯子给倒满了水。
在开了暖气的屋子里待久了,嘴就容易干,程方秋现在怀孕了,不敢喝冰凉的果汁,就喝了点儿自己杯子里的热水润了润嗓子,但是黑亮的眼珠子却直勾勾盯着周应淮杯子里的果汁,馋的厉害。
几乎是她刚看过来,周应淮就注意到了,立马起身去厨房接了一小盆开水,把杯子放在里面泡了泡,过了半晌,果汁就变得有些温热了。
“少喝点儿,解解馋。”
周应淮将杯子递给程方秋,“我妈做的苹果汁,放了一点点蜂蜜,是甜的,你应该会喜欢。”
“我尝尝。”早在周应淮把果汁拿去热的时候,程方秋就一直期待着了,现在更是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大口。
一入口就是苹果独有的清香味,酸酸甜甜的,细品之下又能尝到蜂蜜的甜腻,她喝了一口就没忍住又喝了一口。
“我喜欢。”
周应淮见她喝了两口还要喝,连忙抢过杯子,“别喝多了,等会儿还要吃饭,好喝的话,等会儿吃完饭再喝。”
程方秋舔了舔下唇,看了一眼还剩下一大半的果汁,点了点头。
等饭菜都上桌,铜锅也摆上来后,周志宏和刘年强才姗姗来迟。
程方秋一眼就从两人之中认出了自己的公公,原因无他,只因为他跟周应淮和周应臣两兄弟长得实在太像了,而且保养得不错,身材和外貌都不显老气,乍一看,他们跟三兄弟一样。
周家人就没有长得矮的,全是一米八几往上的大高个,站在一块儿像一堵堵高墙,极具压迫感,但是最令人紧张的还是周志宏身上的气场。
那种久居高位的人,仅仅只是一个眼神,就能让人感到腿软。
程方秋站起身来,还没来得及开口打招呼,就见周志宏率先主动朝着她和蔼友好地笑了笑,“秋秋,这一路上肯定辛苦了吧?”
“爸。”程方秋先喊了人,然后才回答道:“还好,不是很辛苦。”
两人简单聊了几句,程方秋又跟刘年强打了个招呼,大家便正式落座,开始吃饭。
饭桌正中间摆着一个铜锅,里面的汤已经沸腾起来,可以用来涮菜了,涮羊肉,涮牛肉,涮肉丸……
各种各样的肉类,应有尽有,在大冬天吃上一两口,浑身都能暖和起来。
刘苏荷害怕程方秋吃不惯,还特地学了几道荣州菜,做好后就摆在程方秋面前。
“秋秋你尝尝味道怎么样?”刘苏荷就做过几次,还全是拿周志宏练手,他一个北方人能吃出个什么好坏来?所以她此时不禁有些紧张地问了一嘴。
程方秋每一道都尝了一遍,先官方地表达了味道很好,再细致地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真诚又不得罪人,哄得刘苏荷眉开眼笑。
“那我下次改进改进,对了,这涮肉,涮菜的你吃不吃得惯?妈是想着你头一回来,我想弄点儿京市特色。”
闻言,程方秋连连点头,“吃得习惯,我觉得很好吃。”
见她不似勉强,刘苏荷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她是第一次当婆婆,就怕哪儿做得不好,在儿媳妇儿心里留下疙瘩,从而影响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家庭和睦。
现在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了。
第114章 她和他的选择
饭菜丰富, 一顿饭吃下来,每个人都很满足,家里人之间的关系也亲近了不少。
尤其是刘苏荷有意要帮她跟舅舅一家培养感情, 话题都在往她身上引。
在得知程方秋加入全国摄影协会, 并且已经申请京市的单位后, 大家又惊又喜。
“秋秋才二十出头吧?”刘年强看着程方秋的眸光亮了亮,随后跟周志宏对视一眼, 弯唇笑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比一代优秀了。”
他曾经在文化局工作过, 知道全国摄影协会的含金量, 所以比其他人更能懂其中的不易, 程方秋年纪轻轻就能受邀加入全国性的协会, 可见其天赋和努力, 说一句万里挑一也不为过。
“可不是嘛, 小辈争气,我们也跟着沾光。”周志宏举起酒杯, 跟刘年强碰了一杯,沉稳的眸子当中难得闪过一丝显而易见的笑意。
听见这话,大家都跟着笑,程方秋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周志宏他们这样的身份, 什么样的天之骄子没见过?她怕是都排不上号,能得他们这样的夸赞, 实在令她汗颜。
思及此, 不由红着脸用脚尖不动声色地踢了周应淮一脚。
他嘴巴倒是快,趁着她一不留神就把她的事情全抖出去了,语气里满是炫耀, 生怕旁人不知道他媳妇儿的出色似的。
他敢说,她都不敢听。
“这是好事啊,申请什么时候能批下来?”刘苏荷脸上浮现出一抹掩盖不住的喜悦,“在京市养胎生产,各方面都要比荣州更方便些,我们还能照顾你。”
京市是首都,城市基础建设和医疗条件确实都要比荣州发展得更好,程方秋现在怀着孩子,在这儿生活会省很多事情。
更重要的是,女人生育本就是在鬼门关走一趟,能在有限范围内尽可能地降低这个风险,所有人都乐见其成。
但是这样一来,程方秋跟周应淮必然要先分开一段时间。
机会不等人,程方秋调来京市,肯定比留在荣州的一家照相馆工作要强许多,未来的发展可能性也更多。
而周应淮虽然迟早有一天要调回京市,但是绝对不是现在,他的研究刚投入生产线没多久,正是关键时期,只要他好好干,推动这个项目完美结束,履历上就能多上漂亮的一笔,提前调回来也不会难事,以后不说一飞冲天,前途无忧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这全是周应淮靠自己的本事拼来的。
有得必有失,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个道理当事人肯定比他们更加清楚。
想到他们刚结婚不久,此时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骤然要因为这事分开,两人心里定然十分复杂,高兴和难受交错,光是想一想就知道不好受。
思及此,刘苏荷赶紧给程方秋杯子当中重新添了一些热水,嘴唇微张,想要说些什么来安慰一下,就听见周应淮开了口。
“预计年后复工就能批下来。”
闻言,刘苏荷眸光一亮,“那没多久了。”
“嗯。”周应淮脸色未变,注意到程方秋紧张的眼神望过来,他调整了一下坐姿,借由身躯的遮挡,在桌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到时候我和秋秋一起回来。”
此话一出,桌子上的氛围瞬间变得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朝着周应淮看了过来。
“这是我自己做的决定。”言外之意便是跟其他人都没有关系。
程方秋眼睫颤了颤,回握住周应淮的手,两人十指紧扣,像是要将彼此揉进骨血当中一样。
“这是我第一次当父亲,也是秋秋第一次当母亲,高兴之余,我们都会感到彷徨和害怕,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一人生中的重要阶段,而这种情绪她只会比我更强烈。”
“她刚怀孕没多久,生理和心理上都正是最需要我的时候,我不能缺席。”
“我知道荣州的机会很难得,我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这个时候放弃很可惜,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爱人和亲人更重要。”
“身为秋秋的丈夫,孩子的父亲,这个责任于情于理都应该由我来承担。”
“荣州机械厂这边已经步入正轨,京市机械厂这边也早就联系过我,会在年底之前调我回来参与新项目的研究,我就算申请提前回京,也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周应淮一字一句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说完,将视线落在周志宏和刘苏荷身上,静静等待父母亲的开口。
与他的泰然自若不同,程方秋倒显得有些忐忑不安了,心脏扑通扑通跳个不停,指尖掐进掌心。
当时在家里写申请报告的时候,她才发现最后一页上面写着最迟三月底之前必须到申请地任职,否则邀请函作废。
这也就代表着,她必须在这段时间内离开荣州。
当时她就慌了,因为这跟她的预期不一样,她本来想的是先加入全国摄影协会,然后再延迟入职。
谁曾想人算不如天算,到底还是出现了变数。
思来想去,她觉得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她放弃全国摄影协会的机会,留在荣州,继续在红梦照相馆工作,二是她先一步来京市,和周应淮开启异地生活。
第一个选项她想也没想就删除了,毕竟这个机会是她从去沪市之前就一直盼望着的,如今近在咫尺,让她放弃,她做不到。
她想要在这个年代的摄影界留下关于女摄影师的印记,就要一步步往高处爬,只有站得越高,才能看得越远,才能被大家看见!
所以摆在她面前的只有第二个选项。
虽然要在孕期跟周应淮分开很长一段时间,她很舍不得,也很难受,但是要她舍弃事业,这只会让她更难受。
所以在打定主意后,她思虑再三,才找到周应淮说明自己的想法。
当时也是跟现在一样安静,周应淮沉吟了好半晌,才拒绝了她的提议,不是劝她选第一项,而是给出了第三个选项。
那就是他们两人一起回京市。
程方秋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不光是因为觉得周应淮现阶段的工作很重要,更是因为周应淮对自己事业的那份热爱和认真绝对不比她少。
她原来以为他会做出和她一样的决定……
这么想着,她也就这么问了,周应淮给出的回答很感性,也很理性。
成功说服了她,可这不代表能说服他的父母。
身处高位,最是明白履历的重要性,如今周应淮将本可以做到满分的试卷,提前交卷,放弃最重要的收尾,周志宏和刘苏荷哪能不气?搞不好还会迁怒到她身上。
果不其然,周志宏的脸色立马就变了,他本就不怒自威,现在沉下脸,更是让气氛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就连咋咋呼呼,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的刘棠都屏息凝神,乖乖地坐在座位上,没有出声。
程方秋也怕周志宏,对上他深不见底的眸子,只想找条缝钻进去,但是她现在和周应淮是统一战线的人,她要是做了缩头乌龟,那就只剩下周应淮单枪匹马战斗了,他已经为了她做出了那么大的让步,她不能让他寒心。
于是她咽了咽口水,将下巴抬高了些,想让自己看上去有气势一些。
谁知道下一秒周志宏就勾起了唇角,整个人像是冰雪消融,春花盛开,说出来的话也带着炙热的暖意。
“你能有今天的成就,多是你自己的选择和努力,我跟你妈都没有插手,现在就更不会管东管西了。”
说到这儿,周志宏顿了顿,语气突转,变得严厉起来。
“我只说一点,我希望你记住你今天说的话,永远不要去美化你没选的那条路,更不要怪罪任何人,懂吗?”
这话算是委婉的告诫了。
他不知道周应淮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他虽然相信自己的儿子,但是这会儿也不由提醒了一句,说是提醒,其实更像是变相的警告。
因为人心易变,谁也不知道若干年后,万一周应淮的事业差强人意,或者说是没有达到预期,他如果想起这件事情,会不会后悔自己所做的决定?
他万一后悔了,想怪罪程方秋,想怪罪孩子,甚至是想怪罪他们这些没有多加劝阻的亲人。
那到时候就别怪他这个当爸的不客气了。
“爸,我明白的。”周应淮眸中闪过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感激,随后郑重道:“我永远不会后悔,也不会给自己后悔的机会。”
“怎么说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你怎么做,我和你爸,还有你舅舅他们可都是见证人,到时候你要是做出什么不恰当的行为,就别怪我们翻脸。”刘苏荷话音落下,其他人也纷纷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