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今年的栗子格外的糯,好吃,就是这个也甜奶茶也甜,我喉咙齁的慌,给我弄点辣的东西来吃吃,刚好我鼻子堵得很,一辣就通气了。”
孙平梅吸了吸鼻子。
她虽然在家休息,可是却没喝药,福宝说了,她不严重,休息几天还是没好,再喝也不迟。
辣椒能发汗,福宝也让她偶尔吃一点呢。
不碍事。
红儿连忙应声回她:“好,奴婢去让厨娘给主子弄些烤串吧?主子想吃哪些?”
江家小食铺就卖烤串,厨娘自然也会做。
后院还有一个专门用来烤东西的铁炉子呢,是江福宝特意找铁匠打的。
“烤点猪肉串,别用羊肉,那个性热,吃的喉咙不舒服,再烤一串猪大肠,这个好吃,记得烤的老一些,唔,再烤几个小土豆吧,还有长条菌子也烤些,这个烤完鲜甜鲜甜的,剩下的你自己看着办吧,来时,给我再带一杯热奶茶,不要放糖了。”
孙平梅穿着里衣,头发披在肩膀,落在美人榻的枕头上,她身上只盖着一个薄毯,因此浑身没有束缚,说话时,她甚至翘着二郎腿,看着跟山中的女大王似的。
红儿已经习惯她这样了。
见怪不怪的点了点头,便去后院了。
那碟剥好的栗子,则是放在孙平梅的枕边,她左手拿着话本子津津有味的看着,右手时不时捏起一颗栗子,放到嘴里慢慢咀嚼。
一边吃东西一边看书真的很快活。
彼时,来到江家村的孙家人,已经回村了。
他们特意没去田里,在家吃完饭又睡了会,才慢悠悠的来到田间,因为秋收,村里人都没有回家吃饭。
而是妇人回家做好了饭再带到田里让一家子吃,这样能省下功夫,多收些粮食。
看到孙家回来,村民们全部拥了过来,包括孙家村的村长。
村里要是能种药材,对他来说也是好事。
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孙家。
“怎么样了,木根,事办的怎么样,成了吗?江家答应没?”性子急躁的人,率先问道,其他人都跟着点了点头。
“咳咳咳。”孙木根佯装咳嗽几声,这才不急不慢的说道:“也不看看我是谁,我家平梅可是嫁到他家了,他能不给我这个面子?只是福宝这孩子说了,她暂时没有药种了,等来年弄到药种,就让咱们村种。”孙木根特意隐瞒了一部分的事实。
被他说的好似江家跟他关系多好似的。
明明是江福宝故意拖延,被他说成了没有药种,迫于无奈。
孙家村的人都当真了,以为明年就能种药材赚大钱了。
一个个乐的喜笑颜开。
“哎哟,成了啊,真好,太好了,虽然今年不能种,可明年就能等来了,到时候木根哥,你跟你亲家说一声呗,让小神医少给周家村药种,药种多给咱们村,这样周家村就算比我们早种一年又如何,咱们照样强过他们,大家说,我讲的对不对?”
这人昂首挺胸的高喊道。
语气激动的不行,搞得好像他才是去江家村办这事的人,惹得孙木根心里都有些不快活。
“对对对,说得对,照这样下去,不出三年,咱们村就仅次于江家村了,什么张家村,王家村的,再过三年,江家村就是十个村子中的老大!我们呢,那就是老二,别看老二不好听,但是日子过得快活啊,只要上了江家村这艘船,往后肯定不愁吃喝。”
又一汉子用着夸张的语气说道。
仿佛好日子即将来临。
粮食大丰收他们都没这么开心过。
“你们说,种药材能赚多少银子呢?有没有人打听过?木根大哥,你知道吗?江家有没有说,用多少钱收我们的药材?”聊到钱了,这些人才再次把目光投向孙木根。
“那肯定是跟江家村一样的价钱了,你们也不瞧瞧我是江家什么人,他们还能亏待我?放心吧,现在就等福宝这孩子弄到药种了,对了,我地里的粮食收的怎么样?你们这么多人,还没收完吗?下午能不能收完?”孙木根用小指甲剔了剔牙,然后漫不经心的说道。
实则,是在给他们压力。
毕竟他事都办成了,村里人先前答应他的事,也该兑现了。
他家地可不少,有整整六亩地呢。
“好说好说,我们这就给你收,你们回家歇着吧,得亏秋老虎没来,不然还热得慌,木根哥,你就放心吧,下午准给你收完,就是我们的粮食不收,也得先给你收啊,大家说是不是?”
“是——”
“走吧走吧,去收粮食,木根哥给我们帮了这么大的忙,咱可不能偷懒啊——”
“儿子,别在咱家地里待着了,来这帮你木根叔收稻子,快点。”
整个孙家村,只要想种药材的人,都去孙木根家的田里收稻子去了。
大人孩子,全部聚集在这里。
孙木根这才满意的离开。
他与何杏花的神情一样,脸上尽显得意之色。
“望儿,不去山上砍柴,在这偷懒呢?真是个贱皮子,你以为你是大家闺秀啊,还得我伺候你?赶紧的,去山上砍柴去,顺便看看能不能捡到栗子,这玩意能卖钱呢,就是可惜太多人捡,不然捡上十来天,少说也能卖个三四百文,这可比种地来得快。“
第694章 陈红霞成亲
“对了,再弄些野菜回来,晚上吃野菜再炖个鸡蛋羹,你弟弟吵着要吃蛋呢,得亏福宝这孩子没来咱家,我还真不舍得让她吃鸡蛋羹,有好东西我当然要给我孙子吃,还愣着干什么,快去啊!难不成要我给你跪下,求你啊?”
刚回到家,何杏花就对着正在院子里扫地的孙望儿骂道。
孙望儿一声不敢吭,低着头背上竹篓拿着砍刀就走了。
她去了村外的山,走到深山外围才停下来。
这里有一棵栗子树,好多年了,只是掉在地上的栗子都被人捡光了,树上也所剩无几。
她没多做停留,摘了些野菜就去砍柴了。
“忍忍,再忍忍,还有两年我就该相看人家了。”山里无人,孙望儿的声音在幽幽飘荡着。
惊扰到树上的鸟儿,它们扑着翅膀飞走,碰到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
而在家里休息的江福宝,将刚才的事告诉给爷爷。
“福宝真聪明,直接回绝这些个脸皮子厚的,只怕还得缠着,就得拖着,来问就说没有药种,你做得对,福宝长大了啊。”江守家一脸欣慰的看着孙女。
宽厚又粗糙的手掌在她头上轻轻抚摸着。
眼里满是对小辈的爱意。
都不用江福宝解释,他就知道孙女话中的意思了。
“孙家人脸皮太厚了,我怕我直接拒绝他们,他们会去镇上烦二伯娘,或者去小食铺,可不能耽误咱家赚钱,我给他们一个虚无的大饼吃,为了这个他们也不敢得罪咱们,更不敢闹,拖着拖着,他们自然就能反应过来了,只是,那时都一两年后了,嘿嘿。”江福宝坏笑着。
江守家也露出一样的笑容来。
祖孙俩在江家村待了三天才回去。
秋收完,这些药入了仁爱医馆,如同去年那样,江福宝带着徒弟们开始炮制药材。
每日都在降温,日子过的飞快。
眨眼间,就临近除夕了,伴随着一场小雪的降临,陈红霞出嫁了,在成亲的前一天,江福宝特意派人送她回来,等着第二天邵四游来接。
她不像邵四游,家里人都健在,没必要在医馆出嫁。
“老陈头,恭喜啊,你孙女嫁的这么好,你往后怕是有福啦。”
“是啊,嫁给福宝医馆的大夫,以后红霞学出了师,夫妻俩都是大夫,这银子还不哗哗的赚啊,听说红霞的夫君一月有三两银子呢,我滴个老天,那可是三两银子啊,吃喝都在福宝的医馆里,那一年下来岂不是能攒三十来两,这都赶上我家一辈子的存银了。”
“啥?江贾氏,你说的真的假的?一月能有三两?真有这么多?”“当然是真的,我还能骗你不成?上次我大孙子喉咙疼,我带他去福宝的医馆看病,刚好赶上福宝给这些大夫发工钱,我就扫了一眼,红霞家的那个可是拿了三两银子呢,我不会瞧错,你知道我眼睛多好,隔着一里地,站那的是男是女我都能瞧见。”
江贾氏嘚瑟的挺起胸膛,说出口的话她都不感觉哪里不对。
“天呐,这么多,没想到红霞这个老姑娘到头来,竟然是江家村嫁的最好的,我还以为她要当一辈子的老姑娘呢,谁知道她突然走了狗屎运,先是被福宝收了当徒弟,现在又嫁给了她的师兄,这两口子以后只怕是不少赚啊,这么好的夫婿让她找到了。”
“老陈头,你们要享福咯,孙女婿这么厉害,孙女以后出了师肯定赚得也多,说不定也是一月三两,乖乖哩,两口子一月加起来都有六两啊!到时候也不知道一年要孝敬你们多少呢,啧啧,真是羡慕啊,哪像我家的孙女,早早的就嫁到外地去了,都三年了,也不见她回来看看我们,更别提帮扶了,当真是白养咯。”
老徐氏叹了口气,眼里满是羡慕。
被他们围在中间的老陈头的脸上虽然也是高兴的,可是却没有那般嘚瑟。
他高兴的是孙女终于有了归宿,而不是孙女婿的条件有多好。
尤其是孙女婿是孤儿,没有家里人了。
孙女嫁过去就当家做主。
福宝还跟他说了,等红霞学成,医馆弄好,两人就要去外地独守一家医馆了。
虽然他不放心,可他不会说出来,家贫走四方,他老陈头没有让孙女留在家中的本事,就不要阻拦。
况且,他了解孙女,这个孩子最是孝顺,只要她以后每年回娘家看一次,他就知足了。
因此,村里人说的话,他只当听不见,只笑笑就当回应了。
“老王氏,你孙女干什么嫁那么远,你心里没数啊?你当初可是收了你孙女婿五两彩礼呢,村里谁人不知?现在叹气,当初你收彩礼的时候,可开心了,笑的跟花一样,你要是疼你孙女,也不至于让她嫁那么远了。”
一个跟老王氏不对付的老妇,撇了撇嘴,怼道。
“哼,我都是为了她好,我孙女婿家里日子过的宽裕,肯定会善待我孙女的,要没我,她只能嫁在咱们连山镇,吃糠咽菜,该感谢我才是。”
老王氏丝毫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只是后悔把孙女嫁早了。
这里姑娘大多数都是十四十五成亲,她孙女十三就定下了,一到十四就嫁到临县去了。
老王氏当真是一刻也不想留。
多留一天,就得多吃娘家一天饭,对于抠搜的老王氏来说,简直就是要她的命。
“嗤,当谁不知道似的,那何家小子来接亲的时候,病的都快死了,是被家里人架着来的,只怕你孙女嫁过去就是为了冲喜吧。”
老妇嗤笑一声,戳了老王氏的心窝子,她感觉自己的脸被打的啪啪直响,眼瞅着两人要吵起来。
村里其他人赶紧将她们分开了。
一个站最左边,一个站最右边,中间简直隔着十万八千里。
就是吵,也互相听不到对方的声音。
直接避免了一场纷争。
“哎哟,这是来接亲了?怎么这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