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年代文女配不干了[快穿]_分节阅读_第128节
小说作者:桃子味的棉花糖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38 KB   上传时间:2025-02-16 19:11:04

第141章 七零恩将仇报的村花女……

  双方长辈越聊越投机,连婚后住哪酒席怎么办都商量出了章程,江甜甜全程除了刚开始喊人,后面一句话都没插上。

  聊到一半恰好到午饭时间了,赵梅香起身准备去做饭,谢母也跟着站了起来,她忙拦住人,“快坐下快坐下,你们是客人,哪能让你动手。”

  谢母不肯,跟着一起去了厨房,帮着一起打下手,还有江大嫂和江二嫂在,家里肉菜都是提前备好的,很快就做了几样菜出来。

  中午两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江老头心里高兴,把家里自酿的米酒拿出来待客,谢父和谢辰陪着江家父子喝,谢母和谢大嫂也跟着浅尝了几口,这米酒刚入口是甜的,味道比一般白酒都要好,如果不是赵梅香在旁边提醒,她们差点就喝多了。

  酒足饭饱后,谢母从包里拿出提前给江甜甜准备的见面礼红包,这原本该是江甜甜第一次上门见面她才要给的,不过现在出行不方便,她来到江家给也是一样的。

  双方已经商议好,由江家这边先简单办个订婚宴,让两个孩子能光明正大的继续培养感情,等水到渠成再正式提亲结婚,今天他们就先回镇上招待所住一晚,等明天他们再过来。

  谢辰送父母家人去镇上,晚上又在招待所陪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再一同回上河村。

  昨天带了见面礼物上门,今天谢家父母也没空手,他们特意找人打听了上河村这边的习俗,提前准备了活鸡活鱼烟酒糖等,进村路上许多村民看见谢家人大包小包提来礼物,即使不说也能感觉出他们对江甜甜的重视,可给江家做足了脸面。

  江家这边请了乡下做大席的师傅来做菜,简单办了六桌席面,只请亲近的亲朋来做个见证,谢家父母到后,当着江家长辈面,正式给了八百块钱,并一块女士手表当做定亲彩礼,另外还有一些大件现在没法置办,但谢家父母已经准备好了钱票,当着江家人的面直接给了谢辰,诚意满满。

  中午开席前,江甜甜换了身桃红色的新裙子跟谢辰一起给长辈敬酒,江家院子外有不少村里小孩来凑热闹,谢辰拉着她一起过去给小孩们撒了几把糖,惹得他们哇哇乱叫,大笑着纷纷低头抢,还有那聪明的跑到谢辰跟前说吉祥话,祝他们百年好合白头到老,这话可是说到谢辰心里去了,直接给她口袋装了一把。

  这天散席后,谢家人也要回省城了,他们来时带了许多礼物,走时赵梅香又把家里能拿的出手的土特产给装了一大包,有自家熏的腊肉腊肠,自酿的米酒也装了一壶,还有晒干的兔肉和咸鱼,一些菜干和腌菜,东西不是多值钱,但是是他们的一份心意。

  谢家人也没跟他们假客气,欣然接下,谁也没露出嫌弃之色,谢母还说特别喜欢他们自酿的这米酒,喜的赵梅香回头又给她装了一壶带上。

  这边谢辰送谢家人刚走,下午村里就传遍了江家小女儿订婚,人婆家给了八百块彩礼,还有三转一响,村里人无不羡慕,都说江老头眼光好,早早给自家找了个好女婿。

  谢辰和江甜甜的关系从此过了明路,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对她好了,两人走在一起旁人都知道他是江家的准女婿,哪怕江二哥还是看他不顺眼,但也没了揍他的由。

  他现在又住在江家,抬头见低头还见,真是气得江二哥牙痒痒。

  谢辰还等着娶媳妇,哪敢得罪二舅哥,私底下没少求助江甜甜。

  江甜甜起初还不肯帮他,净顾着看笑话,后来见谢辰实在可怜,这才给他出了个主意。

  “我二哥喜欢钓鱼,你钓鱼要是能比他厉害,他肯定就服你了。”

  谢辰考虑着她的话,转天没那么忙时,他还真约江二哥一起去村后塘钓鱼去了,俩人在水塘边坐了一下午,鱼没钓上来多少,但也不知道怎么聊的,回来江二哥就跟谢辰又是好哥俩了。

  江甜甜好奇问他,谢辰还不肯告诉她。

  六月份村里又组织给田里正拔穗的稻子施了一次肥,期间谢辰去镇上农机站拉村里化肥时,碰巧帮农机站的人修了台机器,没过多久农机站那边的人就找到了上河村大队部,跟江老头他们商量想让他们村的谢辰去农机站上班。

  镇上的农机站规模虽然不大,但这可算是正式工作了,比留在村里开拖拉机强,江老头当场就替他答应了下来。

  正好村里的赵成志跟着谢辰学开拖拉机也学的也差不多了,他去镇上后,赵成志正好接替他的工作。

  谢辰知道这是个不错的机会,他要是在农机站干得好,以后说不定还能被推荐去省城学习,遂拿着爸妈给的自行车票钱去买了辆崭新的自行车回来,以后他就和江大哥一样,每日往返镇上和村里上班。

  江甜甜在村里的日子过得也很悠闲,最近快到水稻成熟季节了,江老头倒是开始忙了起来,每天早出晚归往田间地头跑,一直从六月望到七月,直到金黄的穗子被压弯了头,江老头才大手一挥又开起了抢收大会。

  上河村这边地处南方,稻子一年两熟,三月底到四月初中下是早稻,一般六月中七月初就要开始抢收,稻子收完后不久就要再次种下晚稻,大概十月底到十一月份左右收割。

  七月不仅要抢收还要抢种,所以又俗称双抢,这个时间段特别重要,在镇上上班的江大哥和谢辰都请假回村参加双抢,就连江甜甜这个平时不下地的娇娇人也要干活了。

  忙忙碌碌大半个月,稻谷收进仓库后不久,上河村下了一场不小的雨,这场雨下了多少天,江老头就愁了多少天,未晒干的稻谷堆在仓库有起霉发酵的风险,田里水积太多也耽误后续稻苗栽种,农民都是靠天吃饭,现在老天爷不给力,可不就愁人吗。

  好在这场雨在三天后终于晴了,大太阳出来不过半天,晒坝就干了,江老头赶紧组织人把仓库里的稻子拉出来晒,另外又找了些人去通渠放水。

  又一连忙活了十多天,等晚稻全部下田,晒干的稻谷也全部堆进仓库,江老头憋得那口气才算是松了下来。

  双抢结束,紧接着就是交公粮,再然后,就是大家最期待的分粮啦。

  谢辰又跟着忙了几天,一直到分粮结束,他才算彻底清闲下来。

  这回他领了分下来的粮食直接放进了江家粮仓里,赵梅香笑弯了眼,一句阻止的话都没说。

  新粮下来当天赵梅香就领着江甜甜去大队碾米机那排队碾了几口袋新米回来,晚上蒸了一大锅白米饭,让家里人敞开了吃。

  这次双抢家里人都累瘦了不少,尤其是谢辰,后面还帮着村里一起去交公粮,早出晚归饭也没好好吃,人不仅瘦了还晒黑了些,让赵梅香心疼的可劲给他碗里盛饭,争取给他养回以前小白脸的样子。

  许是天天见,江甜甜倒没觉得谢辰有什么变化,他还是跟以前一样好看。

  最近忙起来俩人独处时间都变少了,每天见面都说不上什么话,吃过晚饭江二哥陪家里俩小孩去外面捉蛐蛐,江甜甜也跟着去凑热闹,谢辰见了,二话不说就跟了上去,只是俩人走着走着就岔了道。

  头顶月光亮堂堂的,谢辰牵着江甜甜做到一棵大树下,不远处是条两三米宽的小河。

  夏天乡下的傍晚,蛙声蝉鸣一片,草丛里还有蛐蛐的叫声,俩人听习惯了倒也不觉得吵。

  谢辰揽着江甜甜的肩,俩人一起抬头看天上圆圆的月亮,享受着难得的独处时间。

  “我爸妈前几天给我写信,说想让我带你去省城玩,顺便见见我家里其他亲人,我想着要不咱们过几天就去吧,到时我要带你去看看我从小玩到大的那些地方。”

  谢母自从上次来见过江甜甜后,三五不时就会给她寄些年轻女孩喜欢的东西,虽然以前打着谢辰的名义也没少寄,但现在直接单独就是给她的,去省城玩的事谢母也早就跟她提过。

  江甜甜想着上回见江家人时的印象,没怎么犹豫就点头了。

  去省城的头一天晚上,赵梅香把江甜甜叫去自己屋里说话,“囡囡,虽说上次谢辰家里人来咱家看着都很和善,但你去了省城也要记得多注意些,可不能失了礼数,也不要跟谢辰使小性子,真觉得受委屈了也要先忍着,等回来跟我们说,你在那边人生地不熟的,千万要多注意些知道吗?”

  赵梅香说着又从箱子里拿出一叠钱和特意给她换的粮票,用手帕包好拿给她,“这里有八十块钱和三十斤粮票,记得贴身放好,出门在外没钱寸步难行,你仔细着别弄丢了。”

  虽说这次去省城有谢辰陪着照顾她,赵梅香也还是不放心,把她能找到的地方全都嘱咐了好几遍。

  江甜甜难得耐心听她说完,一句也没反驳,直到最后她抱了抱赵梅香,笑着说,“妈,你别太担心了,我就去几天而已,又不是不回来了。”

  “行,我就在家等着你。”

第142章 七零恩将仇报……

  十月底,江老头接到镇上通知,又有一批知青被分到上河村了。

  正忙着准备秋收的江老头烦躁的很,村里那几个知青好不容易才调,教好,态度认真了些,干活还不利索呢,这又来一批,真是让人头大。

  不过再不情愿也没法,江老头点了两个人去镇上接人,恰好女婿谢辰今天休息,就让他开拖拉机跟着一起把人带回来。

  这次分来上河村的知青一共有五个,三男两女,被分配去接人的老张头挨个把人打量一遍,默默冲谢辰摇了下头,“哎,不是说城里人吃的好营养好吗,这瞧着都细胳膊瘦腿的,哪像是干活的料啊。”

  “张叔,您瞧我胖吗,咱可不能以貌取人。”谢辰没接他的话,让张老头自己去接人,他趁机去趟邮局。

  老张头心说那些人哪能跟你比,等他走后跟身边人又聊了几句,“还是大队长眼光好,一找就给自家找了个这么优秀的女婿。”

  上个月谢辰和江家小女儿结婚,那排场,过去好几天了大家还在说,谢辰是省城的知青,家里离得近不说,结婚那天甚至开了小汽车来,拉了缝纫机,收音机,听说订婚时就给江家小女儿送了块手表,三转一响都凑齐了,真是十里八村头一份。

  婚后谢辰住在江家,江老头单独给俩人准备了婚房,不仅全屋重新粉刷,还打了新的家具,这女儿嫁的,就像给自家招了个上门女婿一样,还有城里婆家补贴着,这谁看了不羡慕。

  谢辰取完包裹回来,知青们也已经确认完身份,他开着拖拉机就把人带回了村子。

  跟江老头交完差,谢辰拿着包裹就回了家,他现在还是住在江家,不过这回是名正言顺的。

  他回来时,赵梅香刚从后院摘了一筐菜出来,谢辰看到她就喊了声,“妈,摘菜呢,甜甜去哪了?”

  “甜甜去找春兰了,她过几天不是就要嫁去赵家了,姐妹俩说说话。”赵梅香一见他就笑,瞧见他手里拎的包裹又哎了一声,“你爸妈这又寄东西来了,多破费啊。”

  谢辰把包裹放到院里石桌上,正准备找剪刀拆开,赵梅香走过去拦住他,“这是你爸妈给你寄的,你拿回屋里拆吧。”

  “那行,我等甜甜回来再一起拆开看看。”谢辰把包裹拿回他和江甜甜的婚房。

  这房间就是原来江甜甜的房间和谢辰的房间中间打通重新收整出来的,屋里刷了白,地面也抹了水泥面,新打的双人大床上红双喜的被子,鸳鸯戏水的枕巾还没撤下,到处都是新婚留下的印记。

  屋里都是小夫妻俩这月余生活的痕迹,谢辰打开衣柜,江甜甜的碎花裙子和他的白衬衣挂在一起,他单看着心地就有种满足感。

  刚回来路上吹了一路灰尘,谢辰放完包裹又出去打水回房间简单擦洗了一遍,换了件新衬衣出来。

  江甜甜恰好从二婶家回来,谢辰一见到她,那双眼睛就像是粘到她身上了一样,自动自发的走到了她身旁。

  “回来了,渴不渴,我给你弄杯蜂蜜水吧。”

  江甜甜嗯一声,等谢辰把蜂蜜水端来,又自然的坐到了她身边。

  赵梅香在一旁看着,嘴角的笑就没下来过,“中午咱们吃辣椒炒茄子,再炒个腊肉怎么样,对了,小辰爱吃腊肠,再切根肠蒸一下。”

  谢辰笑着说好,江甜甜心里不平衡的哼哼两声,“妈你怎么不问问我爱吃什么?”

  “你我还不知道,小辰爸妈给你寄那些吃的还不够你吃吗?”

  谢家父母是真喜欢江甜甜这个儿媳妇,上回谢辰带江甜甜回家过中秋,谢母第二天就领着江甜甜去省城大商店买了好几条漂亮裙子,回头谢父还托人买了几张剧场演出票,一家人一起带江甜甜出去看演出,在省城那几天压根没给谢辰发挥的机会,谢父谢母,还有他大姐和嫂子就把江甜甜招待好了,也正因为谢家待江甜甜是真心实意的好,所以后来谢家来问九月份结婚,江老头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

  现在婚后小两口依旧住在江家,谢家父母时不时就会寄些东西过来,吃的用的都有,比在身边还要关照。

  赵梅香这是爱屋及乌投桃报李,人谢家隔着这么远距离都愿意对她家小囡好,她对女婿多照顾一些也是应该的。

  江甜甜撅撅嘴不说话了,倒是谢辰握住她的手说,“妈,甜甜爱吃炒鸡蛋,等会儿我给她做一个。”

  “哪用得着你,我给她炒就是了。”赵梅香起身去厨房做饭,谢辰又拉着江甜甜回屋拆包裹。

  不过这人心里有鬼,拆个包裹还非要关门,江甜甜一进屋就上了贼船,被谢辰从背后抱起,薄唇贴上她后颈就亲了两口。

  “呀!大白天的你干嘛!”江甜甜扭头推他,反被人抓住机会又亲了亲下巴。

  结婚前谢辰在她面前总是克制有,结婚后这人简直原形毕露,不管白天晚上,逮着机会就和她亲近,刚结婚那两天,谢辰在她身上弄出来的那些印子,差点弄得她都不好意思出门。

  大半天没见媳妇,谢辰抱着江甜甜狠亲两口才放开她,江甜甜瞪他一眼,又拉了拉衣服这才坐到桌前看婆家寄来的东西。

  “这包裹这么大一个,妈又寄了什么?”

  谢辰也不知道,转身拿了剪刀准备拆开看看,打开包裹最上面放的是一条百喜图花样的毛毯,江甜甜拿在手上一摸,又软又暖,感觉像是羊毛材质的。

  毛毯下面是些江甜甜爱吃的甜点零嘴,谢辰把东西一一拿出来笑说,“我妈这是把你当小孩养了,刚好上回寄来的快吃完了,正好续上。”

  江甜甜想起温温柔柔的谢母也跟着笑,她还蛮喜欢谢家人的,谢父谢母对她很好,还有谢辰的哥哥姐姐嫂子都是很好相处的人。

  包裹最下面是两件毛料外套,一件藏蓝色是男款,一件红黑格子是女款,两件外套款式做工都很精细,摸着也厚实,在这边过冬穿完全够。

  翻到最后谢辰又找到一封信,拆开信上就有写百喜羊毛毯是谢母托人买的,衣服是谢辰大姐送她们的新婚礼物,上个月他俩结婚婚礼酒席是在乡下办的,谢辰大姐没来,就把礼物寄过来了。

  江甜甜很喜欢这件外套,谢辰也拿起属于他那件看了看,大姐挑东西眼光好,这两件外套不论颜色款式都很适合。

  “先收起来吧,等到年底穿着咱们一起去省城给大姐拜年。”

  南方十月份还穿不上毛料外套,倒是那百喜图羊毛毯,今天就能盖上。

  谢辰把外套收进衣柜,江甜甜分了些零食出来,准备待会儿拿给家里的侄子侄女一起吃。

  拆完包裹谢辰又坐回江甜甜身边,大手一伸又开始蠢蠢欲动的想抱她,外面赵梅香喊吃饭的声音传过来,江甜甜松了口气,拉着他就往外走。

  江老头回来的晚,他到家时,饭菜都摆上桌了,赵梅香催着他赶紧去洗手吃饭,等一家人都坐下来,江老头边吃边提了明天开始秋收的话。

  饭后江二哥就跟着江老头去了仓库那边,还有村里几个老人一起,大家要先把秋收用的镰刀等工具磨利磨快,这样干活的时候省劲。

  老张头刚好也在,他问江老头新来的那批知青怎么安排,上午他刚把人带去知青所安顿,明天秋收他怕这些人适应不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9页  当前第1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8/1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年代文女配不干了[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