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武帝:“如何?”
梁泉:“姑嫂两个关系一向不和。”
“李侧妃比她大哥李墨文小了九岁,兄妹俩的感情一直很好,李墨文也格外宠爱这个小妹妹,可谓有求必应。”
“李墨文娶了卫氏为妻那年,李侧妃十岁,李墨文和妻子感情颇好,自然时常陪着妻子,难免就忽略了妹妹。”
“从小被哥哥围着转的李侧妃,突然一下‘失宠’,不能接受哥哥把对她的宠爱全都转移到一个陌生人身上,便整日和卫氏对着干,总给卫氏找麻烦。”
“一开始卫氏还看在丈夫的面子上让着她,可后来李侧妃实在过分,就惹怒了卫氏,她也不再忍让,姑嫂两个经常针锋相对,闹得家中鸡飞狗跳。”
“这种情况直到敬妃做主,把李侧妃许给十三皇子做侧妃,才算暂时得到缓解。可但凡李侧妃回娘家,姑嫂两个还是一见面就掐。”
“因为两人互相见不得对方好,所以之前卫氏讥讽李侧妃要去百越就藩一事,就不知是习惯使然,还是别有目的。”
听了一堆妇人之间的鸡毛蒜皮,皇帝蹙眉。
梁泉赶紧又说:“但臣查到,卫氏和四皇子妃,曾是闺中密友。”
承武帝听出梁泉话里有话,便问:“曾是,那后来为何不是了?”
梁泉:“当年两人待字闺中时,时常聚在一起。后来四皇子妃嫁入四皇子府,同一年,卫氏嫁给了李侧妃的大哥李墨文,两人都成婚后那一阵子还有交际,后来不知为何,突然就断了来往,直到四皇子妃跟着四皇子离京就藩,卫氏都没有相送。”
承武帝没说话,静静听着。
梁泉:“可微臣查到,从去年开始,两人又恢复了往来,除了经常互通书信,四皇子妃还时不时地给卫氏送一些藩地的特产,卫氏也会让人往藩地捎一些京城的吃食一类。”
承武帝手指敲击桌面:“可查到两人因为何故和好?”
梁泉:“臣还在查。虽未查明,但臣觉得,此事背后定有蹊跷。”
承武帝:“怎么说?”
梁泉:“昨日恰好有人往李家送信,还正是送给卫氏的,咱们的人便隐在暗处,本想等着卫氏看完,寻机将信拿出来,怎知那卫氏看完之后,竟然直接将信给烧了,还是亲自烧的,未曾假手于人。”
“等到房内无人的时候,咱们的人便潜入屋内,想再找找看有没有别的信。信是找到不少,可其中却没有一封是四皇子妃的。所以臣判断,两人的信中定然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承武帝伸手按着眉心,自言自语:“老四。”
按了一会儿,问:“可还查到别的事?”
梁泉:“暂且没了。”
承武帝点头:“你先下去吧。”
梁泉应是,行礼过后,从后窗户翻走了。
承武帝喊来康元德:“去把太子喊来。”
康元德躬身:“是。”随即转身出门,安排一个小太监去找太子。
不多时,太子脚步匆匆匆匆赶来,承武帝把梁泉方才汇报的事说给太子听,太子听完蹙眉。
承武帝:“老大你怎么看?”
太子:“通过卫氏激怒李侧妃,再由李侧妃去老十三耳边吹风,鼓动他争夺储君之位,从而借着老十三的手陷害老十四,再以此算计老八……”
“这走一步算三步,一环紧扣一环,可谓步步缜密。”
“父皇,儿臣以为,老四没那个脑袋。”
他的这些弟兄们是个什么性子,他一向清楚,老四勇猛有余,智谋不足。
承武帝深以为然:“说得对。”
两人同时想起老四带兵先一步攻入京城,成功骗开城门之后,却被人给杀了。
父子二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老四身边,的确是有鬼。”先前还只是猜测,此刻却是能肯定了。
承武帝:“老四这个蠢东西,怕是被人利用了都不知道。”
太子有心问问,说爹您不是也在老四身边安插了人吗,怎么您也没察觉的。
可这话他只敢在心里想想,可不敢问出口。陛下虽然现在变了,可谁又说得准呢,谨记君臣之礼总是没错的。
承武帝见太子不说话,便问:“老四这里,你可有什么主意?”
太子:“父皇不是下旨召老四回京了嘛,等他来了就知道了。”
承武帝:“也好,那咱就先不急着动作,免得惊着了那些狼崽子们。”
---
东宫。
沈知诺睡饱起来,见娘亲正躺在她身边笑着看她,她也笑了,往娘亲怀里拱了拱,奶声奶气:“娘亲。”
太子妃起身,将软乎乎的小胖团子抱进怀里,亲了又亲:“诺儿可睡好了?”
小姑娘小脑袋趴在自家娘亲肩膀上,点点小脑袋:“睡好了。”
太子妃又问:“那诺儿起来可好,珊瑚熬了牛乳红豆沙,里面还放了小汤圆。”
一听有她爱吃的,小姑娘瞬间精神了,“诺儿要吃。”
太子妃笑着说好,给小姑娘把外衫穿好,小鞋子穿好,抱着去了外间。
沈知诺环顾四周,一个人都没见到,好奇问:“娘亲,姐姐呢?”
太子妃:“你两个姐姐在东偏殿玩呢。”
说罢,看向端着牛乳红豆沙进来的珊瑚:“去东偏殿把两位小郡主喊来喝甜羹。”
“奴婢这就去。”珊瑚笑着应,将手中托盘放在桌上,转身出门。
沈知诺又问:“娘亲,小将军呢?”
太子妃:“娘亲刚让珊瑚去瞧过,说是小将军今早为了进宫,天不亮就起来了,有些累着了,此刻还在睡着。”
沈知诺:“那诺儿吃完去看看他。”
太子妃摸摸女儿肉乎乎的小脸:“好,我们诺儿可真乖。”
沈知诺伸着小圆手指了指牛乳红豆羹:“娘亲,这个给小将军留了吗?”
太子妃笑着应:“留了,待会儿你去看他,让珊瑚一起提过去。”
文安郡主和华月郡主走进来,两个小姑娘抱起睡得脸蛋红扑扑的小姑娘好一顿亲,随后三姐妹到榻上坐了,围在桌前一起喝糖羹。
喝过之后,沈知诺便下了榻,“诺儿去看小将军,姐姐去吗?”
文安郡主和华月郡主自是要跟着,于是三个小姑娘便出门,往狄归鸿住的院子走,珊瑚提着装糖羹的食盒,同华月郡主的丫鬟青霜在后头跟着。
一行人很快到了狄归鸿住的院子,院内服侍的小丫鬟见到自家小郡主们来访,笑着迎上来,就要把人往里请。
沈知诺迈出一条小短腿,就要往里走。
“诺儿等等。”文安郡主拉住妹妹的手,神色严肃叮嘱丫鬟道:“你要记住,从今往后,这里是狄小公子住的院子,你要把他当主子,不管是谁来,都要先去请示过他才是。”
小丫鬟神色一紧,连连点头:“奴婢记住了,先前太子妃也叮嘱过,奴婢一时给忘了,奴婢以后会时刻记得。”
文安郡主微微笑着点头:“去吧。”
小丫鬟屈膝:“是。”说罢转身,快步往屋里走,去通报。
沈知诺仰着小脑袋看着姐姐,在心里说:【狗狗,我姐姐好厉害呀。】她都没想到这些的。
小黑狗蹦出来,毫无条件附和:【好厉害。】
文安郡主伸手揉了揉妹妹的小脑袋瓜,心道诺儿可比她这个做姐姐的厉害多了。诺儿只是还小,一些人情世故上尚且不懂罢了。
小丫鬟进门之后,不过几句话的功夫,一个妇人就满面笑容走了出来,正是紫萱。
紫萱快步走到院门口,朝着几人行礼:“奴婢紫萱,给三位小郡主请安。”
文安郡主笑着点头:“不必多礼。”随后捏了捏妹妹的小手。
沈知诺便开口:“我们来看鸿儿,他醒了吗?”
紫萱看到这个漂亮得宛如画中仙童的小胖娃娃,心中喜欢得不行,觉得若是自家小郎君能时常和这位小郡主待在一处,必定不会那么想家。
她蹲下身去,恭敬地温声答:“回小郡主的话,小郎君还在睡,不过也该醒了,您到屋里等吧。”
沈知诺点点小脑袋:“好。”
紫萱让开,做了个请的手势,沈知诺牵着两个姐姐进了院子,往正屋走。
三位小主子走在前头,紫萱又客气有礼地把珊瑚和青霜让了进去,二人朝紫萱善意地笑笑。
一行人进门,迎春忙上前行礼请安,随后赶紧去上茶,紫萱将众人请到椅子上坐了,便说:“几位小郡主稍等,奴婢这就去喊我家小郎君起来。”
沈知诺拦住她:“别喊,让他睡吧,我去看看就好。”
紫萱便笑着说好,在前边带路:“小郡主这边请。”
虽然狄小公子才五岁,可文安郡主和华月郡主还是觉得她们不好随意进出他的卧房,便坐在外间等。
沈知诺进了内室,就发现小男孩在榻上睡着,她轻手轻脚走过去,趴到榻边去看。
就见小男孩蜷缩着,手里还紧紧抱着他那柄小小的宝剑,剑柄硌在脸上,都硌出了印子。
沈知诺偏头看紫萱,伸出一根圆圆短短的手指,指着小男孩怀里的剑,用小气声问:“他为什么抱着剑睡?”
紫萱蹲下去,轻声答:“小郎君习惯了睡着的时候抱一件东西在怀里。”
沈知诺小眉头一皱:“可是抱着剑,那多硌人呀。”
“谁说不是呢。”紫萱感叹,随即细声细语解释:“原本我家夫人在的时候,小郎君不这样的,可自打去年我家夫人病逝,小郎君但凡睡觉,手里就要抱件东西。”
“原本小郎君抱的是我家夫人亲手给缝的一个小被子,可今年过完年那阵子起,小郎君就把那小被子仔细叠好,收了起来,改为抱着剑了。”
沈知诺纳闷:“抱被子多舒服呀,好好地为什么不抱了?”
紫萱摇头:“奴婢也不知,问了小郎君,他也不说。”
沈知诺想了想,踢了小鞋子,两条小胳膊攀着榻边爬上去,爬上去也不站起来,就那么手脚并用,爬到小男孩身边,趴到他身边去看他。
小男孩睡得很沉,眼睛紧闭,眉头微皱,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时而轻轻颤一下。
沈知诺看了一会儿,忍不住再次感叹:他真的好好看。
感叹过后,伸出小手,试探着去拿他的小宝剑。
她的力道已经很轻很轻了,可方才明明沉沉睡着的小男孩却像是被吓到了一般,猛地把怀里的小宝剑抱紧了,随即睁开眼睛,一双好看的丹凤眼中满是茫然。
沈知诺见吓到了他,忙跪坐起来,伸着小手拍拍他的肩膀,奶声奶气哄着:“我是诺儿,鸿儿不怕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