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个大人找一个三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大事,敬妃一噎,旋即陪笑道:“娘娘说笑,臣妾就是听说这几日宝宁几个在娘娘这里玩,随口这么一问。”
皇后也不答,端着茶杯默默喝茶。
皇上那里,她为了太子和几个孩子的前程,不得不虚与委蛇,敷衍周旋。
可其他人嘛,她懒得费那闲工夫应付。
敬妃又试探着问了几句,见皇后冷冷淡淡不爱搭理,什么都没问到,便也坐不住了,起身告退。
待人走后,皇后吩咐:“彩娥,把这花种到御花园去吧。”
她不想要,扔了又怪可惜。
彩娥应是,抱着花盆,喊了个小太监,拎上铲子,出门往御花园种花去了。
---
猝不及防的,沈知诺又被自家二哥抱起就跑,还是被姐姐抱在怀里,再被二哥抱在怀里的,还跑得那么快,她都感觉风在耳边呼呼刮。
她一手搂着姐姐脖子,一手搂着二哥脖子,生怕自己被摔出去。
她越过二哥肩膀,看见了老皇帝,伸手揪二哥耳朵:“二哥,皇祖父在后头呢。”
沈为清不应,心道就是因为皇祖父来了,他才要跑的。
沈知诺不知道二哥抽得是哪门子风,整个人都无语了。
进了东宫大门,沈为清将两个妹妹往地下一放,也不顾两个小姑娘没站稳,齐齐一屁股坐在地上,撒腿就跑着去找太子妃,把皇后的叮嘱说了。
沈知诺气得蹬腿,被姐姐扶起来后,第一时间就是去找太子妃,扯着她袖子,仰着小脑袋告状,“娘亲,二哥哥见到皇祖父又跑,又跑,皇祖父会不会生气呀。”
见到皇祖父不去见礼,竟然三番两次的拔腿就跑,任凭你是亲孙子,可在九五之尊面前,这也很危险的好吧,她是真的担心老皇帝会因为此事罚他们。
她这么小,她可不想挨罚,还有姐姐,姐姐那么瘦,也千万不能挨罚的。
太子妃自然也知道诺儿的担心是对的,可为了诺儿的安危,这样的风险也只能先担着。
好在,为清从小就是个混不吝的捣蛋鬼,七八岁狗都嫌的时候,崇安宫院里养的金鱼他捞出去烤着吃过,陛下养的八哥他也放飞过。
迄今为止,为清可是唯一一个气得陛下不顾帝王仪态,像个寻常百姓家的祖父一般,亲自拎着棍子撵着揍过的孙子辈。
如今不过是抱着两个妹妹躲着些陛下,想来陛下气归气,应该也不会太在意吧。
不过皇后的叮嘱是对的,得赶紧让几个孩子出宫躲几日,免得回头陛下又差人来接,却是再难推拒了。
沈知诺见母妃不说话,拽着她袖子摇啊摇:“娘亲,诺儿和你说话呢。”
“娘亲听见了,诺儿别担心,你皇祖父不会生气的。”太子妃弯腰将小姑娘抱起来,柔声安慰几句,又说:“你大姑姑差人送信来,说想你们了,想让你们几个去公主府住几日,诺儿要不要去?”
想到好久没见到华月表姐了,再一想可以带着狗狗去公主府扫人脸,沈知诺眼睛亮晶晶的,拍着小巴掌说好。
于是,太子妃便一刻也不耽搁,让珊瑚和古嬷嬷带上日常服侍的宫女太监,陪着几个孩子即刻出宫去公主府,连包袱都没让收拾,说是晚些时候会让人送过去。
出宫之后,沈知诺从车窗探出小脑袋,看了看身后的宫门,还有些没回过神来:“姐姐,二哥,娘亲怎么那么急的?”
文安郡主抱着妹妹,和她贴着脸:“娘亲说姑母想咱们想得紧。”
沈知诺:“可是我的绿孔雀还没喂呢。”
要搁在以往,她要是说想去喂喂孔雀,母妃总是耐心十足,笑着说好的,今天也太急了些吧。
见小姑娘歪着小脑袋琢磨,沈为清伸手就在小姑娘脑袋上揉了揉,把她两个扎得好好的小揪揪生生给弄散了,还在一旁嘎嘎嘎怪笑。
沈知诺气得抬脚就去踹他:“二哥你欠不欠。”
这一闹,却是把方才心中疑惑给闹得忘到脑后去了,直到公主府都没想起来。
澜真公主看着突然出现的三个侄儿侄女,又惊又喜:“哎呦,这怎么……”
沈为清上去就挽住澜真公主胳膊,一个劲儿朝她使眼色:“姑母,我母妃说您想我们了,让我们来住两日。”
大姑姑话没说完,就被二哥打断,沈知诺仰着小脑袋,看看二哥,又看看大姑姑,黑黝黝的大眼睛来回转:“姑姑想诺儿了吗?”
澜真公主反应过来,哈哈笑着,甩开嬉皮笑脸的侄子,把地上站着的那圆卜隆冬的小奶团子抱起来,狠狠亲了一口:“想,想,姑母想死我们诺儿了。”
沈知诺被亲得嘿嘿笑,在心里召唤系统,小奶音颇有些兴奋:【狗狗出来,干活了。】
---
凤仪宫。
彩娥搬着敬妃送的那盆月季刚出门没一会儿,银蝶就回来了。
她眼睛肿着,人却是神采奕奕,进门就跪地磕头:“奴婢多谢娘娘大恩。”
一听这话里有话,皇后便笑:“可是回家遇着什么事了?”
第26章
银蝶想到家中发生的事, 眼眶又是一红,抬手抹了抹眼角,“不怕娘娘笑话, 奴婢回家后,家里差点儿打起来, 幸亏娘娘让两位嬷嬷跟着奴婢同去,这才镇住了场子。”
皇后听得好奇, 抬抬手,“起来吧,坐下说话。”
银蝶谢过之后, 从地上起身, 在下首绣墩上虚虚坐了,“承蒙娘娘厚恩,奴婢才有机会归家……”
大宣朝,宫女一旦入宫,无故不得轻易出宫, 回家探亲那更是想都不用想。
银蝶入宫多年,这次是得了皇后的恩典,头一次回家, 到家之后,才发现,她那父亲当真不做人。
银蝶的父亲名叫马泊生, 原是一名从八品的鸿胪寺主簿, 三年前因嗜酒贪杯误了一回差事, 便被罢了职。
自此待在家中,脾气越发暴躁,对着银蝶母亲打骂得越发频繁。
银蝶家中有个弟弟叫马雯远, 以前男孩年纪小,只会一边哭着向马泊生求饶,一边用身体护着母亲。
马雯远今年长到十六岁,身量已和成人无异,少年血气方刚,见着母亲被欺,自然要去阻拦,拉扯之间,难免会推搡马泊生几下。
马泊生便会暴跳如雷,劈头盖脸连儿子一起打。
一来二去的,父子俩的关系越来越僵。
马泊生就觉得这个儿子废了,往后指望不上,就想纳个小妾,重新生一两个儿子,以备日后养老。
银蝶家中本就不富裕,自从她爹丢了差事之后,家中少了俸禄,银钱上越发捉襟见肘。
家底不丰,但幸好家中就银蝶弟弟一个男孩,紧着点花,往后娶妻生子也勉强能周转得开。
可马泊生要纳妾,回头还不知要生下几个孩子,这摆明了要分银蝶弟弟的家产。
事关儿子未来,银蝶她娘又担心往后这个家中怕是连她们母子立足的地方都没有,自然不同意,哪怕自己被打死也不同意马泊生纳妾。
马泊生为此大动肝火,对着银蝶她娘又是好一番打骂。
往日里一些小的冲突,银蝶弟弟挨几下打也就忍了,可今年年初这一回,少年是憋足了火气。
也是马泊生骂得太过难听,什么诅咒的话都说了出来,少年气血上涌,忍无可忍,一时冲动便还了马泊生两拳。
马泊生挨了亲儿子的打,哪里咽得下这口气,扬言要休妻,还要和银蝶弟弟断绝父子关系,更要去官府告他殴打生父,忤逆不孝。
大宣极重孝道,若马泊生当真那么做了,银蝶弟弟一辈子就毁了,别说前程,怕是想娶个好人家出身的媳妇,都无人肯嫁。
银蝶她娘只得跪下磕头,哭着服软。
气得马雯远说他不读书,不考科举,也不娶妻了。
可银蝶她娘却哭着骂儿子,还打了他一巴掌,让他跟马泊生认错,还说他要是不听,她就去死。
这样一来,母子二人就又被马泊生给拿捏住了。
马泊生小人得志,便趁此机会想狠狠教训母子俩一番,好在家中立个威,便抄起棍子去打银蝶弟弟,那一棍子下去是真狠,马雯远抬手去挡,胳膊直接被敲骨折了。
去岁乡试,马雯远已经中了举子,今年初本该参加春闱的,就因年初断了胳膊,这便耽搁了下来,下次再考,又得是三年之后。
而马泊生最终还是把那小妾给纳进了门来。
银蝶这次回家,见弟弟胳膊上还挂着板子吊在脖子上,自然要仔细问上一问。
银蝶难得回家一次,母子二人不想惹银蝶生气,更不想她担心,最初死活不肯说实话,只说是不小心摔的。
后来银蝶发了一通脾气,逼问之下,才得知这一切,当真是气得心肝乱颤,当即要去找马泊生理论,被娘俩给拉住。
母女三人意见相左,正争执间,偏那小妾不知死活,仗着马泊生宠她,在家作威作福惯了,竟然舞到银蝶面前,想要拿走银蝶带回家的那些赏赐。
银蝶当然不肯,厉声斥责,谁知那小妾竟然假装摔倒,哭嚎着让人喊来马泊生,诬陷银蝶打了她。
马泊生又闹将起来,护着那小妾,指着银蝶破口大骂。
说银蝶如今能在宫里过上锦衣玉食的好日子,还不多亏他这个当老子的当年将她送进宫才得来的,如今回了家,竟然不把他这个做老子的放在眼里,简直目无尊长,无法无天,畜生不如。
马泊生让银蝶把从宫里带来的东西,全都送去那小妾屋里,此事就算了了,不然谁也别想安生。
银蝶哪里肯,不光不给东西,还控诉马泊生为了纳妾就那般打骂妻儿,简直有悖人伦。
见以前在他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的女儿,竟然在他面前耍起横来,马泊生哪里接受得了,抬手就要去打银蝶。
银蝶在宫中历练多年,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由他打骂的小女孩了,她往前一步,盯着马泊生,说让他打,打完她就去报官,告他殴打宫中女官。
马泊生扬着手半天,愣是没敢落下去,可觉得丢了面子,转身便去打银蝶她娘,说都是她个死婆娘撺掇的。
银蝶扑上去阻拦,银蝶弟弟吊着一只胳膊护在母亲和姐姐身前,挨了几巴掌之后,发了狠,单手掐住了马泊生的脖子,掐得他脸色发紫,险些背过气去。
那小妾见马泊生吃了亏,又哭又嚎扑上来帮忙,嘴里嚷嚷着儿子杀老子了,婆娘谋杀亲夫了……
好好的一场团圆,弄得乱七八糟。
陪同银蝶回家的两个婆子,不想打扰银蝶和家人团聚,自打到了马家之后,便一直在厢房休息。
冲突刚起时,两人听到动静,便过去问了银蝶可要帮忙,银蝶说不用,两人便默不作声,待在一旁静观其变。
后来一看这架势,二人哪里还坐得住,急忙上前帮忙。
一个抓住那小妾狠狠抽巴掌,将其抽得晕头转向,口鼻流血,歪到在地。
另一个则是扭着马泊生的胳膊,连踢带踹,直接将他摔出门去。
两人大获全胜,挡在银蝶面前,厉声训斥,说银蝶是皇后娘娘跟前得脸的女官,哪里轮得到他们两个贱民来打骂。
银蝶见两人都被镇住,便趁此机会警告二人往后不要欺人太甚,若再敢欺到她母亲和弟弟头上,她便去皇后娘娘面前请了懿旨,将二人抓去下大狱。
虽说大宣律法轻易不干涉各家宅中事务,可皇权至上,两个欺软怕硬之人略一琢磨,便都被吓得偃旗息鼓。
毕竟,不是哪个宫女都能带着那么多赏赐,还带了两个嬷嬷回家探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