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军统领刚走,梁泉就回来了,进门之后,单膝跪地,拱手禀报:“臣带人将丽贵人提走时,她便已经吓得瘫倒在地,等到了牢房,臣只让人带着她在刑具面前走了一圈,丽贵人便全都说了。”
承武帝坐直:“说。”
梁泉:“丽贵人说,这次由她而起的风寒,是她故意去湖边吹风,让自己受凉,这才病倒。”
承武帝冷哼一声:“果然。”
梁泉接着说:“只是臣再三追问丽贵人为何如此时,她却是宁死都不肯说了,问得不过急切了些,她便一头朝墙上撞去,被人拦了下来,没撞成。”
承武帝,太子,皇后都已猜到,丽贵人故意生病,定是躲避阿桶扫脸。
承武帝挥了下手:“不说便罢。”
梁泉识趣地点头,又问:“那接下来,丽贵人如何处置?”
承武帝:“将她丢回她宫里,此事你不必再管。”
梁泉应是,退了出去。
承武帝喊来康元德:“把丽贵人宫里服侍的人能撤的都撤了,给我看牢她,待日后发落。”
康元德应是,出门去安排。看牢了,那就是说,不能让丽贵人和外界联系,也不能让她死了,这可不大好办。
只是,这丽贵人,到底犯了什么错了?前阵子陛下不是还十分宠她,怎么突然就要发落了?
最近宫里接连不断发生大事,可他竟然看不懂,也猜不透,这可真是奇了。想了一会儿没想明白,康元德摇摇头,走远了。
处理完丽贵人的事,承武帝,皇后,太子都感觉有些疲惫,一时间,谁都不想说话,都默默坐着。
还没消停坐一会儿呢,方嬷嬷又进来禀报:“陛下,娘娘,十二皇子求见。”
一听十二皇子,几人都想起被康妃刺伤,此刻不死不活躺在床上的琬贵妃。
承武帝蹙眉不悦,“他来干什么。”
太子说:“想来是先前廷杖落下的伤好了,进宫来请安。”
承武帝本就心烦,一想到这个窝里窝囊,胆小怕事的儿子,心中更烦,挥手:“不见。”
皇后朝方嬷嬷点了点头,方嬷嬷出去殿外,朝一脸焦急的十二皇子说:“十二殿下,陛下不见您,您请回吧。”
十二皇子当即跪到地上,带着哭腔大声道:“父皇,儿臣听闻我母妃病得厉害,可柔福宫大门被人拦住了,儿臣进不去,求父皇开恩,让儿臣去探望一下我母妃。”
承武帝神情厌烦,“老大,去把他赶走。”
太子沉默一瞬,“父皇,还是把琬贵妃的事告诉十二吧,免得他蒙在鼓里,回头见到琬贵妃那样,一冲动再做出什么不合适的举动来。”
十二皇子又在外头喊:“父皇,父皇,儿臣求您了。”
承武帝手按太阳穴:“罢了,让他进来吧。”
太子应好,出门去把十二皇子带了进来。十二皇子快步上前,跪到承武帝面前,给三人依次请安,随后红着眼问:“父皇,我母妃到底怎么了?”
承武帝懒得搭理,皇后也不想说那些破事,于是太子只好上前,先让十二皇子起来,随后开口:“十二弟,你可还记得,那年夏天,你和老九在湖边打水漂,因为抢石子起了争执一事?”
十二皇子皱眉想了想,“对,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大哥为何突然提起?”
太子叹了口气:“当年你被老九推摔在地,摔破了手,你哭着回去,琬贵妃为此大动肝火……”
太子一件事接一件事地讲,把琬贵妃宫里嬷嬷将九皇子推入水中害死九皇子性命,以及后面琬贵妃为了掩盖真相,戏耍了康妃这么多年,还有前些日子康妃为了报仇用簪子去刺杀琬贵妃,反而被琬贵妃杀了等等,一件不落,全都说了。
听完太子的话,十二皇子瞠目结舌,呆愣在原地,久久说不出话来。
许久,才回过神来:“所以,我九哥是因为和我起了争执,才被那嬷嬷杀了的?”
太子:“是,那嬷嬷知道你母妃爱你如命,生怕被重罚,就起了歹念。”
十二皇子眼眶通红:“所以,我母妃从头到尾都知道我九哥为何而死?”
太子:“对,当年你起的那场疹子,是你母妃做的。”
想到一开始并不喜欢他,可后来却待他如亲子的康妃,十二皇子眼泪掉下来:“康妃娘娘,真的被我母妃杀了?”
太子点了点头:“是。”
十二皇子哽咽出声:“那我母妃呢?”
太子:“也被康妃刺伤了,那簪子上抹了毒药,虽救回一命,但情况却不大好。”
“因为琬贵妃的有心隐瞒和刻意误导,康妃以为老九是我母后害的,所以恨极了我母后,一心想要报仇……”
太子又把原剧情里,康妃试图利用方嬷嬷陷害皇后的事也说了,末了道:“所以,康妃那枚簪子,原本是给我母后准备的。”
妄图利用他人谋害皇后,又杀了康妃,十二皇子知道,琬贵妃的命是保不住了。
他抬手捂脸,失声痛哭,哭了两声收住,膝行着跪到皇后面前,咚咚咚磕头:“母后,是我母妃犯下大错,儿臣不敢求您原谅,可您让儿臣去见见她,在她床前尽尽孝可好?往后儿臣做牛做马服侍您,一心一意拥护大哥。”
还不待皇后回答,承武帝抄起榻上枕头,猛地砸在十二皇子头上。
“你个孽障,还有脸求到皇后面前。你想给那毒妇尽孝,你怎么不去地下问问老九,问他是不是也想在他母妃面前尽孝?”
十二皇子崩溃大哭,不住磕头:“父皇,儿臣错了,一切都是因儿臣而起,都怪儿臣。”
皇后知道,十二皇子并没有犯什么大错,陛下不会杀他,那便不好让他对太子起了怨恨之心,于是看了一眼太子。
太子领会皇后的意思,微微颔首,上前跪在十二皇子身边,朝承武帝磕头道:“父皇,求您念在十二一片孝心的份上,让他去看看琬贵妃吧。”
十二皇子感激地看了太子一眼,跟着咚咚磕头:“求父皇开恩。”
皇后叹了口气,也跟着劝:“陛下,纵使琬贵妃做得再不对,可十二并没有错,你就让他去瞧瞧吧,免得回头琬贵妃当真去了,孩子心里一辈子都留下个遗憾。”
这话说到十二皇子心坎里,他再次痛哭出声:“父皇,儿臣求您了。”
承武帝看了几人一眼,终是挥了挥手:“罢了,去吧。”
十二皇子磕头谢恩,又朝皇后和太子分别磕头,随即起身,匆匆出门,到了殿外,拔腿就跑,往柔福宫赶去。
太子提醒:“父皇,瑞王那里,还等着您的旨意。”
承武帝沉默良久,开口:“给老二传信,让他切莫轻举妄动,不要轻易挑起事端。”
“再派人去催老三老四几个,让他们速速回京。”
太子应是,出门去办。
东宫。
沈知诺睡饱醒来,就发现家里多了一个陌生女子,正在和自家娘亲说笑。
她被姐姐抱在怀里,好奇地小声问:“姐姐,那是谁?”
还不待文安郡主回答,太子妃就笑着招手:“诺儿醒了,快来见过你九姑姑。”
第73章
沈知诺眼睛一亮, 从文安郡主怀里下来,噔噔噔跑到九公主面前,福身见礼:“诺儿见过九姑姑。”
九公主看着面前白白胖胖的小姑娘, 当即笑出声,伸手就把人抱起来:“呦, 这是诺儿吧,怎的如此可人。”
她今日到京, 进宫之后先去给陛下和皇后请了安,随后又去自家母妃宸妃那里请了安。
在宸妃那里听到了关于诺儿和阿桶的事,也知道了自己未来的命运, 顿觉十分惊奇, 也顾不上同宸妃说体己话,直接跑来了东宫。
来的时候恰好诺儿在睡觉,她便坐下来等,顺便和太子妃多打听一下。
太子妃想着九公主自己也能听到,便也没有隐瞒, 捡要紧事都跟她说了。
九公主越听越觉得匪夷所思,恨不得立马见到小姑娘,亲眼见识一番那神奇的阿桶。
眼下见到, 先是被小姑娘的可爱模样给萌化了心,忍不住抱在怀里细细打量。
沈知诺也笑着看九公主,同时在心里把系统喊了出来:【狗狗, 你扫扫我九姑姑。】
一听这话, 九公主眼睛微微一亮, 看向太子妃,太子妃点了点头,两人都沉默下来。
小黑狗出现, 绕着九公主快速飞了一圈:【小主人你问吧。】
沈知诺:【我想知道当初我九姑姑是怎么把宸妃娘娘救出宫去的?】
沈为清暗暗拍掌。诺儿问得好,他也想知道这个。
系统翻了翻:【当初宸妃到冷宫放了把火,把荣贵妃烧死了,为当年那个无缘相见的孩子报了仇,报仇过后,懊悔当年是她自己识人不清,害了那无辜的孩儿,自责的同时,突然觉得生活了几十年的后宫没意思透了,真想一死了之。】
【只是她还放心不下自己的儿女,也就是十皇子和九公主,便托人给她们送了信。】
【十皇子从信上读出宸妃的拳拳思子之情,但他是藩王,不能随意离开封地,便只回了封信安慰,又派了身边人带着信回京探望宸妃。】
【九公主却从信中察觉出了宸妃心情不好,片刻没有犹豫,当即收拾行囊,匆匆回京。】
【九公主赶回京城,进了皇宫,见到宸妃之后,才发现宸妃已经憔悴得没了人形,她心疼得不行,追问到底发生何事。】
【宸妃从意外收到一封密信,被告知当年那孩子是被荣贵妃害没的,到她想办法混进冷宫,一把火烧死荣贵妃,这期间她不曾和任何人说过这些事。】
【知道真相的愤怒,对荣贵妃厚颜无耻的震撼,独自谋划杀人时的疯狂,到亲眼看着荣贵妃烧死时的痛快,还有大仇得报后怕被人发现的恐惧,所有的情绪,全都压在宸妃一个人心里。】
【直到看到突然出现的九公主,宸妃这才抱着女儿失声痛哭,把压抑多时的情绪全都哭了出去。】
【九公主听完,想都没想,便做出决定,要带宸妃离开皇宫,可是一开始宸妃死活不同意。】
沈知诺不明白:【她不是觉得后宫生活烂透了吗,为什么不同意,她不想出宫吗?】
系统:【她不是不想,她是不敢,她生怕事情败露,连累了九公主。宸妃觉得,她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没必要为了自己害了女儿。】
沈知诺:【那后来呢?】
系统:【后来,九公主先制定出了一系列可操作的计划,然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极力说服,并确保两人一定会没事之后,宸妃这才同意。】
沈知诺十分好奇:【具体是什么样的计划?】
系统:【九公主让人去义庄弄来了一具无人认领的骸骨,随后借着给宸妃送东西的机会,将骸骨藏在箱子的夹层里,带进宫,将箱子藏在宸妃的床底下。】
沈知诺听得有些毛骨悚然,双手撑着九公主胳膊,往后仰头,努力和她拉开一些距离:【是我九姑姑自己弄进来的吗?】
系统:【是,此事事关她们母女二人的性命,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且成功率越高,于是九公主连身边的婢女都没告诉,往箱子夹层装骸骨,到了宸妃宫里往出搬骸骨,都是她一个人经手的。】
沈知诺光是想象一下那个场面,胳膊上就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再也不敢让九公主抱着,扭了两下,从九公主怀里挣脱出来,一把扑进了太子妃怀里,死死搂住自家娘亲的脖子,这才觉得心安了些。
文安郡主也被吓到了,紧紧挨到太子妃腿边去站。
太子妃其实也听得心里发慌,此刻见两个女儿都奔到她这来,她赶紧一手抱着小女儿,一手揽着大女儿。
唯独沈为清,听得两眼直放光,一点都不觉得害怕,反倒觉得十分刺激,心中无比敬佩九公主的神鬼不惧,胆大如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