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皇子先前就已经听过十四皇子提起这个大孝子,此刻更是好奇,低声问:“是哪个丧尽天良的畜生,胆敢杀害父皇?”
承武帝冷哼一声。这个老八,虽然没想杀他,但都想把他软禁了,也好不到哪去。
沈知诺:【那我八皇叔知道贤妃娘娘死了吗?】
系统:【贤妃死的时候,太子已经失势,皇后也病重,根本无人向八皇子传递消息,所以到死他都不知道贤妃已死。】
沈知诺:【不知道就不知道吧,也免得难过了。】
沈知诺问完,环顾四周,见大家都扫过了,便牵起狄归鸿的手:“小将军,咱们去玩吧。”
因为一场风寒,大家被关在东宫这么多天才出来,她可要到处去转转。
狄归鸿说好,跟着下地,先自己快速穿好了鞋子,又把小姑娘的一双小鞋子拎起来,安安静静站在榻边,等着小姑娘挪过来。
以前给妹妹穿鞋这事,基本上都是文安郡主和沈为清做的,可自打狄小公子来了之后,兄妹俩就发现,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狄小公子个子矮,离地近,手总比他们快上那么几分。
每回俩人刚要去拿,小男孩就已经把那双小鞋子拎在了手里,搞了那么几回之后,后来俩人干脆都不伸手了。
沈知诺长这么大,很少自己穿鞋,都是由爹爹娘亲哥哥姐姐帮着穿的,所以换个人,她不觉得有什么,小屁股一颠一颠挪到榻边之后,十分自然地把两只小脚丫伸出去。
狄归鸿动作熟练地给她穿好,随后抱着她下地。
沈知诺站稳之后,牵住小男孩的手,随后又去牵了姐姐的手,仰着小脑袋,看着两个长辈,小奶音乖乖的:“皇祖母,贤妃娘娘,诺儿去外面玩儿。”
皇后笑着挥挥手:“去吧,好好玩。”
贤妃也笑着叮嘱:“慢些跑。”
三个孩子便行了礼,往外走,绕过屏风,朝众人行礼过后,跑走了。沈为清这个负责带孩子的,自然要跟上。
见孩子们离去,承武帝等人绕过屏风,进了内间去说话。
贤妃拉着八皇子嘘寒问暖,十四皇子坐在一边陪着,母子三人想到阿桶刚刚说起的那些事情,难免唏嘘,各个都红了眼眶。
皇后见状,和承武帝商量一下,便让母子三人回了贤妃宫里去说话。
承武帝,皇后,太子几人坐在一处分析北境情况。
太子:“父皇,儿臣总觉得这回邬剌突然来袭,实在不合常理。今年雨水颇多,草原上的水草应该丰茂才是,这种情况,他们为何突然进犯?”
承武帝看向皇后:“皇后怎么想?”
皇后:“事关朝政,臣妾不敢妄议,陛下和太子议吧,臣妾就在这奉茶。”
皇后语调平静,神色如常,可承武帝还是听出了一丝阴阳怪气,他知道皇后这还是在怪他冷血无情,思及自己在原剧情中所作所为的确过分,他也不和皇后计较,转头去和太子去说话。
“邬剌部大王子也尔斯一向不是冒进之人,此次竟然亲自带兵来犯,此事的确不同寻常。”
太子:“会不会是邬剌内部出了什么事?”
承武帝蹙眉思索:“先前老十一南巡办事回来,说起过火麟会,说是其中既有前朝余孽的影子,又有草原人的影子,我还让他不要管草原人那边,说让老二去查,可你看看,老二查了这么多天,什么都没查到。”
太子:“那要不,还是让十一去查吧。”
承武帝点头:“朕也这么想,回头你跟老十一说一声。”太子应是。
见父子二人不聊了,皇后突然开口:“陛下,太子,本宫总觉得先前诺儿问的那句话,十分有道理。”
二人齐齐发问:“哪句?”
皇后:“怎么又是风寒。”
---
东宫虽然也不小,可孩子们被关了那么久,还是觉得憋坏了。
出了凤仪宫,直奔御花园。
不过短短半个月的光景,御花园先前开得姹紫嫣红的花大多都败了,花草树木的叶子倒是更绿了。
沈为清和文安郡主在后头小声说话,沈知诺牵着狄归鸿在前头跑着玩,没跑一会儿,就见十八公主提着一个篮子来了,沈知诺很开心,拉着小男孩跑过去:“小姑姑,好久不见呀。”
今日后宫恢复正常走动,十八公主安顿好落梅轩的事情,就提着一篮子亲手缝制的一些小玩意儿,出来御花园碰碰运气,没想到孩子们真的在。
她很高兴,提着篮子快步上前,走到近前,蹲下身去,将小胖姑娘抱进怀里:“诺儿乖,想姑姑没?”
沈知诺嘿嘿笑:“想了,小姑姑你们都还好吧?”
十八公主笑着答:“都好,都好。”
随即掀开篮子上的帕子:“来,诺儿,鸿儿,这是我这阵子闲来无事缝的,你们拿去玩。”
沈知诺一看,竟是一些动物形状的小布偶,有小兔子,小老虎,小猫咪,还有小马,和小鹿,手艺精巧,栩栩如生,看着十分惹人喜爱。
沈知诺从小到大,除了布老虎,还是头一会儿见到其他形状的布偶,十分喜欢,拿起那只小兔子,朝狄归鸿晃了晃,笑得见牙不见眼:“小将军你看,这像不像我养的那只小兔子。”
狄归鸿仔细看了看,十分认真地点头:“很像。”
沈知诺感慨小姑姑那么忙还想着她们,伸手搂住十八公主脖子,和她贴了贴脸:“诺儿喜欢,谢谢小姑姑。”
十八公主被软乎乎的小胖姑娘搂住脖子,开心得不行:“喜欢就好,改天姑姑再给你们做。”
沈知诺便接过小篮子,送到狄归鸿面前:“小将军,你喜欢什么,你自己拿呀。”
狄归鸿看了看,挑了一个小老虎拿在手里,随后朝着十八公主拱手行礼道谢,十八公主笑着摸了摸小男孩的头。
沈为清和文安郡主走过来,文安郡主挑了那只梅花鹿,沈知诺也没忘了自家那幼稚的二哥,把篮子往他面前一举:“二哥,你也挑一个吧。”
沈为清伸手在篮子里扒拉扒拉,故作委屈道:“你们都挑完了,才让我挑,我不要,我就要诺儿和鸿儿手里的。”
说罢,也不经过孩子们同意,伸手抢了就跑。
要是沈知诺自己一个人的被抢了也就算了,她都懒得追,可一看小将军呆愣的表情,当即气不打一处来,把小篮子递给姐姐拿着,迈开小短腿咚咚咚跑着去追:“二哥你给我站住。”
---
景坤宫。
一个不起眼的宫女走进殿内,端着水盆,拿着抹布清洁地板,慢慢打扫到临窗的罗汉榻边。
皇贵妃歪在榻上,手里拿着一本书,慢慢翻着。
那宫女头也未抬,一边擦着地板,一边低声说:“娘娘,二殿下传信,邬剌部在杀虎口关外陈兵五万,北境恐将生乱。”
皇贵妃放下手里的书,笑了:“本宫这场风寒,总算没白得。”
第70章
宫女没说话, 继续擦着地板。
皇贵妃又问:“汪太医那里如何了?”
宫女:“汪太医风寒不治,拖成了肺疾,终日咳嗽不止, 五日前,就已谢病归乡。”
皇贵妃:“这么多年, 也辛苦他了,有没有好好送他一程?”
宫女换了块地方继续擦:“娘娘放心, 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皇贵妃沉吟片刻,嘴角现出一抹笑意:“肺疾,倒是个好病症。”
说罢, 猛地捂嘴, 剧烈咳嗽起来。
宫女见状,点了点头,端着水盆退了出去,走到门口,神色慌张道:“娘娘突感不适, 快去传太医。”
---
凤仪宫。
听完皇后的话,承武帝蹙眉:“风寒?”
太子神色也是一凝:“是啊,正如诺儿所问, 这天底下那么多病症,怎么阿桶所提之事,全是和风寒有关。”
“母后, 华月, 贤妃全都是得了风寒, 太医院的太医们医术精湛,怎么会连一个风寒都治不好,且还是接二连三地治不好。”
皇后接着说:“还有前阵子, 孩子们本是到处跑着玩,宫里突然莫名其妙起了那场风寒,孩子们就不好出门了。确切地说,是诺儿就被迫待在东宫不得出门了。”
太子瞬间领会皇后的意思,接话道:“诺儿不能出门,阿桶也就扫不了人了。”
话说到这里,三人细思极恐,异口同声道:“查查太医院。”
承武帝神色阴沉,高声道:“梁泉。”
梁泉应声而入:“陛下。”
承武帝:“太医院那边,最近可有什么异常?”
梁泉:“郑院使这两日心疾复发,今日告假在家休养。还有汪太医,前阵子因为照顾生病的娘娘们,也染上了风寒,回家已有数日,一直未来宫里。”
皇后蹙眉:“那个擅长风寒之症的汪太医?”
梁泉:“正是。”
承武帝和太子对视一眼,声音发冷:“去,把他给朕提到宫里来。”
梁泉应是,转身出门走了。
等待梁泉拿人的功夫,承武帝和太子商量起北境之事,太子问:“父皇,若是也尔斯不肯退兵,那咱们如何应对?”
承武帝:“打。这帮草原人,不打不老实,狠狠打上一顿,能消停那么几年。”
太子担忧道:“打是该打,只是儿臣担心时机不妥。”
承武帝:“你是说那帮狼崽子?”
太子点头:“正是,这阵子后宫频发事端,前朝的大臣们早就已经议论纷纷。”
“召藩王一同进京的旨意刚刚下发,就有不少大臣上折子,说此举违背律法。”
承武帝:“先不用管他们,等朕收拾完这帮兔崽子,再去跟这帮老家伙仔细算算账。”
太子点头:“是,儿臣将那些折子都压了下去。父皇,只是儿臣这些日子一直在想一件事。”
承武帝:“说来听听。”
太子:“儿臣在想,等藩王们都回来之后,诺儿一见,定然要爆出不少事儿来。”
“还有后宫那些娘娘们,阿桶也都没扫完,还其中指不定还藏着多少事儿。”
“诸王若当真有暗中谋反的,定然会牵扯到朝堂之中,若是将这些事一下子掀到明面上来,届时定会人心不稳,朝野动荡。”
“大宣建国不过短短几十年,周边诸国一直蠢蠢欲动,若是这个敏感时候北境再大动兵戈,儿臣就怕其他诸国有样学样,到时江山社稷堪忧,黎民百姓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