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镇上农副产品市场, 找好位置,叶欣就朝沈卓挥挥手:“好了,你去考试吧!两点来钟的时候我就到校门口等你。”
沈卓说:“中午我还出来找你吃饭。”
叶欣:“行行行, 快去吧!”
今天除了一点鸡蛋, 叶欣当然也带了一些青菜来卖。
现在菜已经长起来了,又可以卖了。不过只是背了一筐, 毕竟现在菜园里还没那么多。
一个挎着菜篮的大婶看见她, 立刻腿脚利索地走过来了:“姑娘, 你可算又来卖菜了!真是好难得见你!”
叶欣笑脸迎人:“婶子,多谢你记着我了。今天买点什么?”
大婶赶紧低头挑菜了:“我看看啊,你的菜还是那么好, 跟你长得一样水灵!难得遇到你一次,我可要多买些!”
叶欣嘴甜道:“多谢您照顾了!”
这位婶子还没买好,另一位白头发的大娘就来了, 也是精神抖擞的:“我儿子自从吃了一回你家的菜, 就一直惦记着, 姑娘你一直不来,我也买不上!”
叶欣一边伶俐地称菜,一边解释道:“家里活忙, 一个月能来一次不错了。您觉着好就行,您吃好了, 我也高兴!”
又有个发现她青菜边还有一袋子鸡蛋的,问道:“姑娘,你这鸡蛋也是拿来卖的?”
叶欣忙里抽空回:“是啊。家里的鸡下蛋, 自己吃腻了, 这些都是刚攒的。”
“就这么点吗?那我都买了。买过你几次菜都好吃,鸡蛋想必也不错, 还比供销社的新鲜!”
“哎?你怎么都买了,我也想要鸡蛋呢!”
“姑娘,你下次攒多点带来嘛。”
“蔬菜也是,不够卖的!”
“哎哟,来迟了……”
熟客都知道叶欣的菜好,一看见她在就连忙过来,你一斤我两斤的。叶欣一阵忙碌,很快就一样样卖完了,根本轮不到新客发现的。
没买到的只能遗憾离开,走前还问她下次什么时候来,能不能多带点儿。
下次的事叶欣也不确定,只能说看缘分了。
她也没料到这次这么快就卖完了,好像还没八点钟吧?
不过想想也正常,初吃的只觉得菜鲜嫩水灵,光是这口感和味道就足以让他们惦记;吃多几次的,也许已经渐渐感受到对身体的好处了,自然吃了还想吃。
可惜她住山沟沟里,赶集难赶,又忙,能不能买到看运气了。
叶欣计算了所有皱巴巴的小钱票,一阵忙碌猛如虎,一看收入两块七。
……卖菜真的没搞头。
她摇摇头,收好钱,背上筐,在其他卖菜老乡羡慕嫉妒的目光中离开了。
时间还早,先去供销社吧!
走到供销社正赶上开门,人还不多,叶欣进去就把要给林美华带的红糖先买了,然后买些白糖、醋之类的,也用油票买了点菜籽油。
买完东西装进背篓里,她又回到了农副产品市场。
本来是准备买个新的小竹篮的,突然看到一些柳条筐,编得特别漂亮,也不大,比之前买的小竹篮还要小一点,显得小巧可爱。柳条还绿绿的,显然刚编不久。
叶欣看一眼就喜欢上了,问了问柳条筐价格,见不贵,便买了一个。
不过这种小筐提不了重物,最多放十几二十个鸡蛋的,再多就装不下了,叶欣还是又买了一个稍大点的竹篮,方便日常装菜。
然后又逛了逛其他的,各处看看,看到想买的就买一点。
就这么逛完,也才九点多……
叶欣开始感受到了时间的漫长。
当然,还要去趟陈家院子的。只是去那里也花不了多长时间。
叶欣想了想,今年还没怎么赚到钱,倒是每个月都去陈家院子花不少,不如趁今天有空,去赚一笔?
空间粮食越来越多,放着也是放着,卖点儿!
不过今天没有带来,现在又是光天化日之下,她得找个隐蔽的地方才行。
隐蔽的地方,镇上也有,那就是公厕。
交公粮那天,叶欣等沈卓一起回去可是等了整整一下午,为了打发时间她就在镇上来回转悠,可算是把镇上各处都走遍摸熟了,自然也找到了公厕,记住了位置。
只是这时候的公厕吧,卫生不是很好,味道一言难尽……
为了赚钱,叶欣还是往那边走了。
远远看到地方,她先是停下做了两个深呼吸,然后猛吸一口气,皱着眉头快步进去,趁没人进了空间弄袋稻谷放进背篓,又快步走出来,前后也就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出来走了好几米远,叶欣才敢重新呼吸,觉得还是难闻,又赶紧走远点。
回到农副产品市场,她觉得自己才能正常呼吸了。
随后就脚步稳重地走向陈家院子的方向。
一百斤稻谷叶欣能背,但已经用旧了的背篓显然有些不堪重负了。她只能双手往后稍微托着,暂时可不能坏了。
快到陈家院子的时候,又碰上两三个神情谨慎的老乡。因为她现在也是背着东西一脸谨慎的样子,就没有跟第一次来碰到人的时候被怀疑,他们看了她一眼就知道是同道中人。几人沉默地继续走,到了院子门前,有个人上前按熟悉的节奏敲门。
等门开了,叶欣跟着他们一起进去。
那几个老乡背着东西直奔堂屋,叶欣落在后面,就先不往堂屋走。
陈二看着那几人进了堂屋,回头看向她,又笑得咧开一口大白牙:“姑娘,今天买东西还是卖东西啊?”
叶欣小声道:“都有。我先去左边吧。”
陈二点点头,知道她是避开那几个老乡。来往多了也明白她的做事风格,别看年纪小,一向很谨慎的。
叶欣到了左屋,见一时没人,就先把背篓放下了。陈三满脸笑容地服务这位老主顾大主顾,问清她要什么,一一给她称量好,并按老规矩算优惠些。
称好了收了钱,陈三跟她说:“最近收了一些鸡蛋果的种子,你要不要?”
叶欣有些疑惑:“鸡蛋果?是什么样的?我以前没有听说过这个。”
陈三也不意外:“你没听过正常,本地虽然能种,但是种的人少,也算稀罕。就因为有几分稀罕,我想着你可能要,就给你留着了。”
之前叶欣拜托留意一些种子的事情,陈三一直没忘记,毕竟她每个月都来,每次来都买不少,大主顾了,自然上心。
他们兄弟几个闲日到乡下收东西,见到少见的种子就顺手收了,不费什么事。
他继续给她解释道:“鸡蛋果就是果子长得跟鸡蛋大小形状的果子。一开始是青色的,后面熟了就变紫色,主要是切开吃里面的籽,味道比较酸,但是闻着香,据说有上百种果子的香味的……”
叶欣听到这里,终于反应了过来:“百香果?”
陈三愣了下,点头:“好像是也叫这个名字。”
叶欣道:“您早说叫这个名字,我就知道了嘛!”
陈三笑道:“咱们本地人都叫鸡蛋果。”
叶欣也露出了笑容,说:“多谢您给我留着,这种子我要了!”
她心里有些激动,百香果啊。
闻着确实香,熟了也是一种水果,在后世更常用来做饮料。叶欣都快要忘记以前很爱的奶茶果茶了,很多都可以添加百香果,酸酸甜甜,非常好喝。
虽然陈三介绍这是老种的紫色百香果,比较酸,比不上酸甜度更为适中的黄金百香果,但也很不错了,是个意外之喜。
这个种子只是一小包,专门给她收的,不值什么钱,陈三也是直接送她了。
叶欣也不客气,谢过收下了。
准备回去就种下,为自家果园新添一个品种!
这会儿那几个老乡也卖了东西离开了,叶欣就背着粮食过去卖。卖出优质稻谷一百斤,收入十八块。
临走之前,叶欣问了问陈三:“你们鸡蛋都是从乡下收来的吧?你们收几分钱一个?”
陈三道:“两分半。也就是挣一点辛苦钱。”
他这里鸡蛋卖三分或者三分半一个,走村过庄风吹日晒收来的,的确是辛苦钱,光靠这个赚不了多少,不过是多一样东西,积少成多。
说着陈三就问:“你家养鸡生鸡蛋了?打算卖?”
叶欣道:“养了几只。不多。”
陈三也就诚心跟她说:“要是不多,你赶集的时候卖了就行,不值当拿来这里的。”
叶欣听到价格的时候,就没打算来这卖了,点头道:“您说得是。”
陈三一边把她送出去,一边还忍不住感叹:“姑娘你刚刚摸来这里的时候,净是买的,渐渐的就开始卖了,卖菜、卖粮食,现在都可以卖鸡蛋了。我们真是眼看着你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的,以后你怕是肉也不缺了,不必来我们这了。”
叶欣笑道:“看您说的,哪那么全能了?总有缺的东西要来您这。”
从这边出来,路过邮局,叶欣又顺便进去看看。
没有自己的信件,之前大姐说过,妈妈预产期是在四月,等生了再给她寄信告知弟弟还是妹妹,所以没有也正常。
也没发现有熟人的,想来前几天王小薇她们来过,有的话都取了。
叶欣抬头看看邮局墙上的时钟,才十点多。
她索性就在这边坐着了。邮局里面放了两排椅子,就是给等待办业务的人坐的,要是逢年过节的肯定都坐满了,这会儿倒是还有空位。
快十二点的时候,她才重新背起背篓,往学校那边走。
见到沈卓的时候,就问他:“考得累不累?”
沈卓摇头道:“不累。考试比上课轻松的,只要写就行了。”
叶欣见他一脸寻常,就知道他心态不错。
有些人一遇到考试就焦虑紧张,考完出来一脸疲惫的。尤其他们这种培训班还不是一般的升学考试,直接关系到之后的职业,应该压力更大的。
但是显然沈卓并没有什么压力,也许是来源于平时刻苦用功的底气。这很好,心态好就比别人好了一大半。
两人这次也没去饭店,跟交公粮那天一样找了个清净地方吃自己带的干粮。
天气渐渐热了,吃干粮也挺好的,主要是自己做的好吃,保温杯里也带了热茶,除了环境将就些,吃得还是舒舒服服的。
这次叶欣吃得比较快,沈卓也跟着她快。
吃完了叶欣就让他进学校去,倒是沈卓还不想进去,想跟她多待一会儿。
叶欣不想跟他在这黏糊,催他道:“你下午不是还有两门考试吗?赶紧进去休息一会儿,放放轻松脑子,不然没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