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_分节阅读_第88节
小说作者:古木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16 KB   上传时间:2025-02-10 18:11:11

  但是要自己去做吧,她又实在懒。

  皱着眉头想一想,最后还是摇摇头,算了,要真到那一步再自己做呗。

  要是不想做就拿钱去买,还能饿死自己?

  没多会儿沈卓推着石头回来,叶欣才从凳子上蹦起来,过去帮忙。

  她扶稳车,好让他把石头卸下,嘴里指挥道:“这两块就放在院门口吧!院子和屋后菜地都有一排了。之后你就往这外面放就行,其实不放也可以,反正是外面了。”

  沈卓点点头,带着棉线手套的双手用力,把石头卸在门口,放平,还踩了踩,确定放稳了不会滚动。

  随后两人才推车进了院门。

  叶欣跟他说:“我好饿哦,忙了一天好累,还没来得及做饭。”

  沈卓知道她是偷懒。但乐意她偷这个小懒,他爱做饭给她吃。何况她这样声音娇娇儿地跟他说话,他很受用。就立刻摘了手套,说:“你再忍忍,我马上做饭!”

  叶欣就乐悠悠地在一边,坐等开饭。

  顺便,她把匪贼出没伤人的事情跟他说了,叮嘱他日常往返镇上的时候要当心。

  其实叶欣一直知道这时的治安不太好,之前就隐隐约约听说了。

  比如去年队长去取分红,是有一队壮年队员随行护送的,就是怕有土匪专门盯着这天生产队分红,跑来抢劫;还有二月里那次招工,最后选上的一位马姓知青,就是在一次取分红回来路上遇到抢劫,为了保护钱财,光荣负伤——这可是血淋淋的例子。

  只不过之前那些,离得比较远,现在孙维强算是一个又新又近的例子,更让人心惊和警惕。

  沈卓听到有知青受伤了,也是皱眉,转身看着她道:“幸亏你没事!以后你去赶集,还是我载你去载你回吧。”

  叶欣白他一眼:“我叮嘱你呢!我还不知道山路不安全吗?从来也不单独走路,都是跟人结伴的。”

  再说,她感觉以自己现在的力量,来了毛贼也可以一战,还不不知道谁揍谁!

  不过,要是毛贼拿了武器就不好说了,所以还是不要遇上为妙。

  沈卓想想她的确是谨慎的,也就答应道:“好,我知道了。其实我骑车快,他们追不上我。”

  叶欣却是不放心,还想到了以前不知道哪里看来的阴损招,“骑车不一定保险。万一那些毛贼就是看上你的车要抢呢?在地上放钉子,扎破了车胎,你就不得不停下了;或者往你车轮里扔石头木棍卡住,或者在前面拉了铁丝……总之危险得很,防人之心不可无!”

  说着她都有些吓到自己了,索性跟他说:“你也别再找石头搬石头了,够用了。以后每天就直接回家,不要半路停留。遇到陌生人突然要拦你说帮忙什么的,也不要停下。这世道,什么人都有!”

  沈卓听着这些,也皱起眉头来了。虽然觉得自己跟人无冤无仇的,那些讲究速度的山间毛贼不至于这么针对他,但万一真遇上了也说不定的,最主要是她一片关怀,他不能让她担心。而且早点回来,干点其他活也好。就点头答应下来:“好。我以后直接回家。”

  天阴了两天,终于还是下雨了。

  又是那种潮湿的小雨,下第一天还好,第二天就觉得到处潮湿。天空迷迷濛濛,雨丝断断续续,有一种很不干脆的感觉,叫人发愁。

  叶欣又得注意家里各种东西的防潮防霉工作。

  尤其是吃的那些。随着气温升高,天气暖和,东西不好保存了,就是腊肉也担心放坏的。

  她现在开始怀念各种塑料制品了,以后的人说不环保什么的,但是的确非常好用啊——防潮防蛀,还便宜!

  下雨当然不用上工了,雨虽然不大,但干起活来就算披了蓑衣也会被渐渐淋湿的。雨天能不出门还是不要出门,春季容易感冒生病,得不偿失的。

  好在之前动作及时,叶欣和沈卓两个人利用每天边角时间搬几块石头,把菜地和院里常走的地方垫了垫。现在她穿着水鞋再走,就可以踩到石头上,不用把地上踩得越来越泥泞,鞋子也不会沾一层厚厚的泥巴,舒服了不少。

  雨天里,叶欣除了在家屋前屋后忙,当然就是进空间干活。

  这天,她跟寻常一样进了空间,突然闻到一股淡淡的花香。

  很好闻,很舒服,只是若有似无的。

  她想再仔细闻时,就闻不到了,好像已经消散了。

  叶欣也不太在意,以为是蔬菜、果树或者药苗什么开花了,混合在一起的香味。毕竟现在空间里种的东西已经不少了,生机盎然的,此起彼伏地开花结果。

  她就摇摇头,到菜地里忙活。

  只是在她蹲在地里认真干活的时候,那股好闻的香味又出现了,若有似无地飘过来,往她鼻尖里钻。



第081章 繁花开

  叶欣在隐隐约约的花香中忙到中午, 才出去吃饭。

  午后,几个女知青戴着草帽上来串门。

  这下不断的潮湿小雨让人闷闷的,也闲下来, 正是串门的好时机。之前只有王小薇和郑文文来, 这次江静雨也来了。

  叶欣开了门,很欢迎地请她们进来, “我正闷着呢, 你们来了正好, 跟我说说话。”

  几人走进来,郑文文快人快语说道:“刚我们要出门,静雨悄悄跟上来了。我们还有点忐忑, 怕人多了你不欢迎。你们什么时候也这么好了?”

  叶欣笑道:“看小鸡的时候,说说话,就熟悉了。”

  王小薇倒是知道那天江静雨找她说话说了好一会儿, 估计就是那时候说开的。她觉得挺好:“本来也没有太大的矛盾, 你俩现在一起养鸡, 交流心得,以后也教教我们。”

  叶欣说:“只要你们愿意养,以后都能养好的。村子里的大娘大婶们, 不也是这么慢慢摸索熟练的吗?”

  说着要把她们往堂屋带,也就堂屋能坐人, 灶房又进水了。

  江静雨是第一次来,十分新奇,一进门看见这宽敞明亮的院子, 也跟王小薇和郑文文第一次来的那样, 赞叹不已,也羡慕不已。

  随后, 她就注意到了角落里的鸡舍,“叶欣,我能不能先看看你养的鸡?”

  叶欣道:“可以啊,来了就随便看。”

  不大的鸡舍,非常整洁,顶上盖了破旧但严实的木板,底下又垫高了些,没有淋湿一点。

  江静雨蹲下来,朝里看,只见里面几个母鸡羽毛光亮,精神奕奕,各自趴在一个窝里。那些窝有的是用木头、竹片垫的,有的是破旧了的篮、筐,里面都放了些稻草和布料,铺得柔软舒适,而且非常干净,离这么近了也不觉得难闻。

  她不禁小声惊叹:“你把它们的窝弄得真好。跟你一比,我们的鸡窝还是太简陋了。”

  叶欣笑着告诉她:“把窝弄好些,它们舒舒服服的,才愿意老老实实下蛋。”

  江静雨受教地点头,又看着几只趴着不动的母鸡,问:“它们是在孵蛋吗?”

  叶欣解释道:“是,但我没让它们孵出来的。母鸡都有孵蛋的本能,每次在窝里留一只鸡蛋,它们下蛋就下在一起。你看看就好,可别摸,对不熟悉的气味,它们会啄的。”

  江静雨明白这个:“我不摸。”

  鸡舍周围垫了两块比较平坦的石头,因为叶欣经常要来喂鸡,就站在石头上。现在她们也是站在这里看的。

  只不过有点挤,郑文文对养鸡没多大兴趣,就站到里面的石头去了,还好奇地踩踩,等她们看完了转过头来,就跟叶欣说:“你这个办法好,垫了石头,不泥泞,不脏脚。”

  叶欣却叹气道:“只是费劲儿。别看这几块石头没多少,可搬了不久呢。”

  从鸡舍这里的石头延伸进去,一路往对面堂屋,每隔一步都放了一块石头。

  叶欣带她们踩着一块块石头,往里走,还叮嘱她们走慢点,别摔了。

  江静雨也觉得这些石头很好,踩着方便,听着叶欣的话就问:“沈卓搬的?”

  叶欣回答道:“他也搬,我也搬。他天天忙着培训,时间不多,每次回来就顺便运两块回来,我也在后山也搬了些,两个人一起,才在这次下雨之前把垫出一条路来。”

  江静雨就很吃惊:“你也搬石头了?”

  其他两人也有些惊讶,走到了堂屋,回头看看叶欣小小瘦瘦的模样,还细皮嫩肉的,实在想不到她还能干这种力气活。

  郑文文更是表示怀疑:“我看这些石块都不小,你能搬得动吗?”

  叶欣可算是找到了诉说的机会了,叉腰告诉她们:“你们可别小看我!二月那场雨下得,院子里踩得乱七八糟,我真受不了了,天晴之后就忙着找石头,天天费劲搬,就是为了现在。沈卓又那么忙,光靠他,能收集到这么多合适的石头?我起码搬了一半的!”

  当然,也要掩饰一些,“不过,我是从上山找的嘛,起先就滚着下来,省点力气。”

  又指着放在一边的毛线手套给她们看,平时用了都是搭在这里,“你们瞧,这就是我用来搬石头的手套。一开始没经验,我光手就上去搬了,手疼,后来专门买了手套保护着,总算是不受伤了。”

  三人看看那双用得发黑还磨损不少的棉线手套,都信了,也十分佩服。

  郑文文恍然道:“怪不得你老下午不上工,原来就是在家干这个!”

  叶欣道:“可不是!我在家干活,可一点儿也不比上工轻松的。沈卓家这院子是独门独院了,可简陋着呢,这个也没有,那里又不行,还是我来了之后修修补补,才像样一点。”

  王小薇点点头,“这石路,还有红砖洗澡间,的确是后来才有的,还都是在沈卓忙着培训的时候。你一个人在家忙,确实辛苦。”

  江静雨也不禁感叹:“看来这日子如何,还是要自己过才知道。外人只见你日子轻松,哪知道你默默干了多少活呢?”说着也有些羞愧,因为她之前也是光看表面了。

  叶欣诉说了一顿,得到了情绪反馈,心里也舒坦了。脸上又露出笑容:“不说这个了,你们坐,我给你们泡茶去。”

  虽然她们说不用客气,但她还是泡了一壶菊花茶,拿上些瓜子、番薯干当零食。

  几人就坐在堂屋里,喝喝茶,嗑嗑瓜子,说些闲话打发时间。

  除了说种地养家禽的,就是说知青宿舍里的事情。

  毕竟叶欣住在坡上,少与人交流,没有什么八卦信息,实在乏善可陈。而她也很愿意听她们说说知青之间的事情,听起来津津有味,还不忘给她们添水添瓜子,让她们说得更尽兴些。

  这其中自然少不了王有为说亲的事情,大家都关注这个。

  王小薇说:“之前说的黑水塘那个人家,听说了王有为的情况,觉得他虽然是知青,但是来了这么多年,一直是踏踏实实的,没有闹出过什么不好听的,就觉得还行。我看有戏。”

  平时两个资历最老的老知青容易说话,旁的还不知道呢。郑文文现在也是听了个新鲜,叫道:“哎呀!这么看来,有为大哥要成为咱们丰水大队知青里面第一个跟本地队员结亲的了?”

  王小薇笑道:“要是这个成了,就不会拖很久。”

  郑文文就转头朝叶欣笑道:“看来你早定亲也没有,还不是第一个结婚的!”她之前觉得知青跟本地队员结亲是很不智的,但是见叶欣日子越过越好了,也渐渐改变了想法。

  叶欣道:“争这个干什么?我又不急着结婚。”

  郑文文打趣道:“难道沈卓不急吗?”

  叶欣就有些不自在,“他急什么?年纪都还小,急也没用。他先老老实实学本事吧。”

  王小薇见她不好意思,就给她解围:“其实你们现在也好,跟一家人也没差了。你们都是上进的,一起长大、一起经营日子,这是十分难得的。多少人遇不到对的人,随便结了婚,闹得鸡飞狗跳,远不如你们相处融洽。”

  江静雨也说:“我看着你们从一开始的不对脾气,到后面越来越好,也真心觉得你们好。”

  叶欣也觉得现在跟沈卓就挺好的,不过不想说自己,就引开话题对江静雨说:“你跟张康明也挺好啊。”

  江静雨就脸红了,“他人是很好的。”

  又微微皱眉,几分愁绪:“只是,我们住在集体宿舍里,总是不如你们这里清净……唉。”

  叶欣只能安慰她:“你不要急,慢慢想清楚。眼下的情况只是一时,有个心意相通的人,相互帮衬,就不是那么难熬了。”

  其实她也很羡慕江静雨啊。江静雨和张康明都是思想成熟的大人了,性格稳重,什么都好说,也能相互解。

  不像她,未婚夫是个实打实的少年人,许多幼稚的地方,性子又别扭,她得教他得帮他,有时候真心累。

  想跟他生气吧,想想他这个年纪,跟小孩置气似的,真没意思。

  想吵架吧,他又知道要顺着她,根本吵不起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8页  当前第8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8/26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