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周边人很多,都是来看戏的,看得认真,有说话的也自觉低声,没外面那么吵闹。
他们两个已经算是来迟了,面前都占满了,挤不进去。叶欣也没想挤进去,在外围找了个能看到戏台的地方,以她现在的视力和听力,能看清台上演员的每一个动作,也能听清唱的声音,但是听不懂。
她就晃了晃手,问沈卓:“他们唱的是什么呀?”
沈卓就握着她的手,低头凑在她耳边,给她小声解说起来。
这些社戏都是本地人唱的,是用本地的方言,她当然听不懂。沈卓从小也来看过几回,都是些老戏目了,无非是打倒地主解放百姓的故事。
前面有个青年,无意之间一转头,看见了沈卓的身影,先是眼神一亮要过来打招呼,后看见他正俯首在一个姑娘耳边说着什么,两人亲亲密密的,又顿住了脚步。
台上一曲唱罢,底下众人纷纷鼓掌,大声欢呼叫好,场面便沸腾起来。
那青年也趁这会儿从人群中挤过来,拍了下沈卓的肩膀:“你也来看社戏了?”
沈卓转头一看,原来是黄志豪,也有些意外:“你怎么也在?”自己是没亲戚要走,但黄志豪没道不走亲戚啊。
黄志豪哈哈一笑道:“我都这么大了,还去外婆家领红包,实在不好意思,索性今年不去了。这里离我家也不远,就过来凑热闹了。”
说着,好奇的目光已经忍不住投向了沈卓旁边的姑娘。
从刚才两人交头接耳,以及现在也还牵着手的亲密姿态看,这应该就是沈卓的未婚妻了。
上培训班的时候,黄志豪就对沈卓的未婚妻好奇得不得了,真想亲眼看看沈卓口中那位“又贴心、又聪明、又漂亮,还是知青”的未婚妻。现在好巧碰上了,怎么能不认识认识?
当下黄志豪就兴奋地问:“沈卓,这位是谁,你不介绍介绍?”
沈卓不是很想介绍,真不想让叶欣被他看见,但既然碰上了,只好硬邦邦地说一句:“这是我未婚妻。”
又转头轻声跟叶欣说:“这就是我在培训班的同桌,黄志豪。”
叶欣就拉下围巾露出脸来,看着这位身材矮壮、一脸憨厚的黄志豪,笑道:“你好,我叫叶欣。之前买砖瓦的事情,多谢你帮忙了。沈卓也经常提起你,说你对他很照顾。”
黄志豪终于看见沈卓这位未婚妻的庐山真面目,顿时眼睛一亮很是惊艳,真的好漂亮!
皮肤白白的,脸颊儿透着红润,一双大眼睛格外清澈明亮,头发乌黑顺滑,声音还带点儿娇娇的,整个人透着一股水灵劲儿。
跟平常的农家女孩很不一样,看着就是城里长大的,不愧是知青呢!
个子还小小的,站在高高瘦瘦的沈卓旁边,显得娇小可爱,特别惹人喜欢。
黄志豪惊讶之后,就是忍不住羡慕了。
之前以为沈卓情人眼里出西施,多少夸大了他未婚妻的好,现在一看,真是毫不夸张啊。怪不得他一说起未婚妻就骄傲,要是自己有个这样的未婚妻,也天天高兴得合不拢嘴!
随后他也有点儿受宠若惊,“哈哈,是吗?其实我也没帮上什么忙,倒是沈卓,总是带好吃的来跟我分,也是托了你的福。哈哈,我才要谢谢你们呢!”
叶欣不禁低头笑了,觉得这位黄志豪真是有点儿憨憨的。
黄志豪见她这么低头一笑,更是娇俏可人,都忍不住多看几眼。同时又不禁想到了他哥,心道怪不得他哥看一眼就惦记上了,这么漂亮的女孩,谁不喜欢啊……
沈卓暗暗皱眉,往侧边一步挡住了叶欣,不让黄志豪看了,道:“我们要去吃些东西,先走了。”
黄志豪这才回神:“哦,好。我也饿了准备啃点干粮。下午你们还看不?一起啊。我和村里几个人在前面占了好位置呢,你们也来。”
沈卓直接拒绝:“不用了,我们怕挤,就在外面看看。”
黄志豪觉得有点可惜,只好道别回去了。一边往回走,还一边心里想着,幸好今天他哥跟爸妈去外婆家了没来,不然看到人家男女登对亲密无间的,岂不是空悲切?啧……
等黄志豪走了,叶欣才伸手巴拉了沈卓一下,没好气瞪他一眼。
沈卓赶紧退回去,不再挡着她,但他也不解释,伸手摸了摸身上沉甸甸鼓鼓的布包,若无其事地说:“饿了吧?咱们先吃点饼子。正好社戏唱了一早上,现在是中午休息时间。”
叶欣也没跟他计较,点头道:“饿了。”
早上就吃得囫囵,走了一个多小时山路,又听了一个多点的戏,现在已经十二点了,正是午饭时间。
为了下午继续听戏,许多老乡都舍不得走开,原地吃饭喝水,都是自己带来的。
他们两人没占好位置,倒是可以随便走开。沈卓就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拉着叶欣坐下,从布包里拿出吃的喝的,悠闲地吃起来。
期间叶欣发现知青小队的身影,但也当没看见。
下午一点,社戏重新开锣唱起,叶欣又兴致勃勃地拉着沈卓去听。
虽然听不懂,但是这种年代和地方特色艺术,真是挺有趣的,比单调的逛景点有意思多了。她得多听两场,也不枉走那么远。
沈卓就又挨着她,低头跟她说戏。
除了打倒地主、打倒军阀这类反抗压迫的戏目,也有一些歌颂红军英勇气概、展现农民勤劳努力的。曲调有愁肠百转的,也有轻快诙谐的。其实挺丰富,怪不得那么多人来看,还看得津津有味。
到了四点多,本来准备回去了,突然听说镇上广场晚上六点放电影,而这里离镇上又不远了,走过去只要一个小时,叶欣就说要去看电影。
沈卓却有些犹豫:“六点才开始放,看完都八点了。咱们今天没骑车呢,走回去很晚了。”
叶欣正是兴致上头,“没关系啊,反正咱们带了手电筒。走回去就走回去,那么多老乡呢,路上也不怕!过年就是玩嘛,晚回去一次又不妨碍什么!”
沈卓只好依她。
于是两人跟着浩浩荡荡的人群,往镇上去了。
到了镇上,天已经黑了。好在广场灯光明亮,循着光去就行,那儿已经竖起了白色的幕布,前面已经有乌泱泱的一二百人,正在翘首等待电影开始,有聊天的,有嗑瓜子的,不少人自带了板凳来。
这儿也遇到了熟人,是徐大夫,以及徐大夫的妻子和一对儿女。
经过去年半年的送菜往来,两家也算是熟悉了,徐大夫的妻子吴小洁拉着叶欣就笑道:“之前老徐拿了不少菜回来吃,说是你们送的,比街上卖的强多了。当时我就想,多心灵手巧的姑娘才种得出这样的好菜来啊!一直想见见你,当面谢谢,可惜没机会。现在见到了,真是让我大吃一惊,不仅心灵手巧,还长得这么俊!我在这镇上多少年,也没见过你这么俊俏的女孩儿,沈卓真是有福气!”
叶欣虽然平时交际能力还行,但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还是有点拘束,对方这一顿夸,夸得她脸都红了,“您过誉了。那些菜婶子喜欢吃就好,平时多有麻烦徐大夫,也很感谢。”
吴小洁道:“哎哟,不就是放一放自行车吗?有什么麻烦的!你们以后只管放,也别送什么菜了,已经白吃你们那么多了,怎么好意思!”
这热情的架势真让叶欣有点招架不住,而且不熟悉人家,她也不知道该聊什么。
好在不久之后电影开始了,才停下了寒暄。吴小洁又说他们没有凳子,要让孩子回家拿两张来。两人连忙拒绝,表示自己在外面看看就好,挤不到里面,不用坐。
电影开始了,是大名鼎鼎的《铁道游击队》,五十年代的经典之作。
叶欣在后世听过这个电影名字,但其实还没看过呢,这会也看得津津有味。
看完电影,热闹散场。
两人跟徐大夫一家告辞,便走在了回程。
果然一路上老乡不少,有拎着煤油灯的,也有拿手电筒的,人们仍然说说笑笑,成群结队的,夜晚的山路也没什么可怕了。
叶欣白天玩得尽兴,兴奋了大半天,这会儿精神疲惫了,走在路上不禁打了个哈欠。
沈卓的声音就在旁边响起:“困了?”
叶欣点点头。
沈卓一手牵着她,一手拿着手电筒,转头看了看前后,突然停住脚步,在她前面蹲下说:“你上来,我背你吧。”
叶欣一愣,清醒了点:“那你很累的,还有好远呢。”
沈卓说:“我不累,能背得动。”
叶欣就心动了。也看了看前后,趁没人注意,她就往他背上一趴,搂住他的脖子,开心道:“这可是你自己要背我的,可不是我压榨你啊!”
沈卓嗯了一声,两手托着她的腿慢慢站起来,觉得她轻轻的,软软的,一点儿不重。
叶欣刚开始还有点心虚,眼睛瞄了瞄别人,发现也有小孩儿玩累了被家长背在背上的。沈卓低头走路,又不跟人交谈,说不定没人发现呢。就安心了。
沈卓看着清瘦,背上却挺结实的,走路又稳当,叶欣在他背上感到踏实,加上真的玩累了,渐渐就睡着了。
沈卓听到她平稳的呼吸声,知道她睡着了,唇边不禁露出一丝笑意。
心里不知怎么就涌起了一种怜惜和满足的情绪,背着她,踏着夜路,一步一步向家里走去。
第062章 买小鸭
初三是年后第一个集日, 叶欣一早就跟沈卓说要去赶集玩。
沈卓自然答应:“好。今天咱们骑车去,就不用那么累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煎红糖糯米糍粑。
这个糍粑干那么吃不好吃, 软糯糯的, 还粘牙,也噎嗓子, 就是专做来切片煎的。煎得焦香金黄, 也变硬了, 口感和味道都很好,酥酥脆脆的。叶欣特别喜欢。
现在她就站在边上看着他煎,他一边煎, 她就一边吃。还觉得不够,让他多切一点,多煎一点。
嘴里含糊地说:“今天也带点这个去, 好吃。”
沈卓就转头多切了一盘, 继续下锅煎。
他心里有些无奈, 这几天她就没好好吃饭,光吃这些了。
只是他也没法拒绝她的要求,反正就这么些, 吃完了她就得吃饭了。
因为是纯去玩的,就不用赶早了。他们悠闲地吃了早饭, 跟昨天一样带上吃的、喝的还有手电筒,就骑车出发了。
今天路上人就很多了,跟年前几个集日有得比。
因为今天是新年第一个集, 也是不兴走亲戚, 大家都想去赶个好彩头,先赶集, 后面初四初五初六都能继续走亲戚。也有些人是去庙会的,路上慢慢会分开走。
他们有自行车,当然是一骑绝尘。
遇到人多的,沈卓按响车铃,大人就会赶紧拉着小孩避到一边,给他们先过去。
只是这么一来,就挺瞩目的。
沈卓就只管专注蹬车,目不斜视。叶欣见到熟人则露出友好微笑,挥挥手,打个招呼,不知怎么突然有种女明星出街的错觉。
她心里觉得,他们这一阵风地过去,也许……还挺拉仇恨的。
其实叶欣没感觉错,等他们过去了,就有人不太高兴地议论他们:
“有个自行车有什么了不起的?看他们得意那样!”
“光天化日之下楼搂搂抱抱,也不害臊,还知青呢!”
“真是,这俩人整天腻腻歪歪,看着就烦……”
当然也有人向着两人,说好话的:
“人家有自行车就是了不起啊,你看不惯,自己也买一辆嘛!”
“这山路不平,坐车上颠簸,搂着也是为了平稳。安全第一,有什么害臊不害臊的?”
“人家小两口感情好,去哪儿都一起,不吵不闹的,这也值得说?你们是嫉妒吧!”
还有人不偏不倚,就是说好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