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卓听了,低声说一句:“她辛苦着呢。”
最后一节课上完,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等人都打了热水回来,沈卓拿出三个鸡蛋,给黄志豪一个,还让他给李光耀递过去一个。
经过之前的事情,沈卓觉得不用太顾着什么同一个大队的情谊了,只要是女学员都不要接触为好。另外也是叶欣说的,跟黄志豪、李光耀分享就行,其他人别管了,他自己也没吃上呢。
黄志豪一看到鸡蛋,立刻两眼放光:“好家伙,你伙食是真好啊!”
又忍不住感动:“好兄弟!有好吃的都想着我,以后你就是我的好兄弟!”
那边李光耀一看只有一个鸡蛋递过来,就明白了,看一眼旁边的孟春兰,索性搬了凳子过来跟他们俩一起。他也不客气地接过鸡蛋,感谢之后问沈卓:“怎么今天这么舍得吃这个?”
沈卓就说:“我未婚妻给的。”
一开始他在人前说起叶欣,还会有些不好意思,后来说多了,就习惯了,也自在了。
而且每次别人惊讶和羡慕的时候,他都感到高兴和骄傲。
比如现在。
黄志豪快羡慕哭了:“你未婚妻还专门给你买鸡蛋补身体?对你也太好了吧!”
沈卓清冷的面庞带上一丝笑意,“不是买的,我未婚妻养的鸡生的蛋。”
李光耀不禁摇摇头,“听得我都酸了。”
黄志豪更是酸溜溜:“谁不是呢?我都想定亲了……”
……
叶欣和王小薇背着东西走在回程,一路上遇到了不少人。
果然是年底了,大家都出来赶集了。平时山路走好远都看不到一个人的,现在时不时就能看到三五成群说说笑笑的乡亲们。平时不赶集的,也在年前出来走走了;有些人一年就赶一回集的,也都是在这时候出门了。
凉水塘的老乡也见了好几波,大人小孩一起来的不少,路上热热闹闹的。
叶欣和王小薇都是怕人多是非多的,路上见了熟人也就是笑笑打招呼,没凑成堆。
两人一起,走走歇歇。
王小薇还跟叶欣说了说知青那边的事:今年就郑文文和王有为回家探亲;孙维强是前年来的,去年回过了,今年就没回;张康明是大前年来的,也就是六七年,他去年没回,本来今年应该是打算回去的,但他估计是想留下来陪江静雨,就也没回;剩下的江静雨、刘红霞、赵中华以及叶欣,都是今年来的,也没能回。
说完了,她还感叹一句:“我来了这么多年,就是今年人最多、最热闹了。”
叶欣于是问:“人多好不好?”
王小薇说:“人多热闹,过年就图个热闹,总的来说还是好的。偶尔有些嘴碎的,不会就是了。”
叶欣点点头,“小薇姐很看得开,我得跟你学学。”
王小薇笑了,看着她道:“你还要学吗?我看你小小年纪,待人处事就很好了,许多人年纪大很多,都不及你。”
叶欣叹了口气,“我也是接受现实了,知道要与人为善。不然怎么办嘛,走又走不了。”
王小薇想想她上半年和下半年截然不同的性子,心下也佩服,“你接受得倒快,比我当初强多了。”
叶欣却笑道:“小薇姐性子本来就很好,想必没我那时那么讨人厌的。”
王小薇笑笑,又温和地安慰她几句。
边走边聊,也是一点多回到凉水塘,各自回去东西。
第056章 剪头发
傍晚, 沈卓骑车背了东西回来,自然也是关心叶欣一番,脚疼不疼, 累不累。叶欣应付了两句, 让他赶紧炒菜,自己则接过他的背篓, 把东西放好。
趁饭前这会儿工夫, 她拿出今天买的两刀纸裁了。
买本子当然更好, 不过那贵,毛边纸就便宜量大,只是要自己裁。她先是裁成了A4大小, 觉得还是太大了不方便,于是又对半裁了一次。
一边裁,一边问他:“这个纸给你上课记笔记可以吧?”
沈卓说:“可以, 只要能写就行。我以前不知道有这个便宜的, 不然我也买这个。”心里觉得她真会过日子, 忍不住夸一句,“还是你会买。”
叶欣就有些得意,“省到就是赚到!”
这可是她从上辈子就践行的购物法则。有些东西要买好的, 比如吃的肉、菜、油;有些东西就不必那么讲究,能用就行, 比如这些纸张。主打一个该省省,该花花。
现在他们虽然吃喝不愁,但其他东西还是很缺的, 手头的钱也不是太多, 不能乱用。
不过叶欣对这个年代还不太熟,其实也是今天听王小薇说的才买这个纸, 不然也不知道的。所以说有个熟悉的知青大姐姐真的蛮好的。
裁完后分成两半,一人一半,笔墨也是。
叶欣说:“你的你拿去学校看看有没有订书机,蹭一个,订一下。我就喜欢一张一张用,就不用订了。”
沈卓点点头,其实觉得不订也行,自己用缝衣服的针线扎几圈就能用。
隔天,晴了好久的冬日,突然下起小雨来。
细如牛毛飘飘洒洒的小雨,走不远的话都不会淋湿,只是冬天本就冻手冻脚的,一下雨就更冻了。加上刮着风,雨丝扑在脸上,很快脸庞就木木的,冰冰的,没知觉了。
但沈卓还是要去培训班,风雨无阻。
早上他出门前,叶欣叮嘱他道:“这雨说不定会下大,幸好之前买了帽子和蓑衣,你记得穿上。”
沈卓却有点嫌碍事,“不用穿,我骑快点,淋不湿。”
叶欣就睨他一眼,道:“你再快也要半个小时的,淋不淋得湿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万一被淋病冻病了,还要花钱吃药,还耽误事儿。到那时,我可懒得伺候。”
沈卓听着,就知道她是不高兴了,只好听话地把蓑衣帽子都戴上,才出门。
二十七二十八这两天都下小雨,叶欣没事也就不出门,基本都窝在屋里。
屋后菜地已经差不多空了,就剩葱、蒜、芹菜、萝卜这些,现在这个气温也不好种什么,所以不用怎么忙。饭嘛,早上是沈卓做的,晚上也可以等他回来做,她基本就是喂喂鸡、数数鸡蛋,挺悠哉。
此外就是进空间忙一会儿,里面温度适宜,晴朗干爽,倒是挺舒服的。
忙累了,啃个瓜,还能继续忙会儿。
玉米又成熟了,一个个饱满的喜人,仗着就自己在家,叶欣还烤了两个嫩玉米吃,真是美滋滋。
现在饲料也很充足了,就等着扩大养殖规模了。
想到这里,叶欣又去鸡舍喂鸡了,扔一把玉米粒,又扔一把脆嫩的青菜,鼓励几只鸡道:“加油加油!多生蛋,多孵小鸡!发家致富指日可待!”
二十八下午,雨下大了些。
沈卓回来的时候,竹帽和蓑衣都滴着水,沉重湿冷,他一回来赶紧脱了。
见叶欣从房里探出头来看他,他就自觉谦虚地说:“还是你未雨绸缪。幸好我听你的,不然就淋湿了。”
叶欣就满意地嗯了一声,又直气壮地告诉他:“饭还没做,灶房湿漉漉的,又冷,我不想做。你去做饭吧?”
沈卓点点头,“下雨,你就在屋里,我做好了喊你。”
叶欣就放心地缩回房间里。
也不怪她偷懒,实在是那个灶房太简陋了,就是个木棚子,平时四面漏风就算了,现在体质好了不是很怕冷;但是一下雨就很烦,搞得桌子是湿的,灶台也是湿的,地面也是湿的,一不小心就会把衣服弄脏。
加上也不是很饿,索性就偷懒了。
不过这会儿看沈卓没任何怨言地烧火做饭,她又有点心虚了,他也累了一天,刚刚回来呢……
在屋里窝了会儿,叶欣还是觉得不好光让他一个人忙活,就过来帮忙烧火了。顺便点菜,说今晚要吃酸菜炒腊肉,手撕包菜,紫菜蛋花汤。
沈卓就让她在灶前烧火暖和,自己起身去处食材。
这期间,他看看灶房里湿冷的情景,微微皱起眉来。
他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本来没觉得什么的,现在突然觉得这灶房简直太不像样了。尤其是看到叶欣缩成一团坐在那里,就觉得委屈了她,容易冻着她了,也容易弄脏她衣服。
他就闷闷地说:“明年把灶房重新盖过。”
叶欣听见了,立刻赞同:“没错!现在这样真的很讨厌,明年咱们好好赚钱,把灶房也建成坚固结实的红砖房!”
沈卓点头,把这事记住了。
叶欣就转头看着灶房四周,估摸着这里多大,灶房这个位置就很好,不用挪了,按这个面积的话,她得算算需要多少材料,多少钱……现在她可是有经验了!
做好了饭菜,沈卓端到堂屋去吃。正好前几天打扫过了,是干净的,也不用担心弄湿衣服。
吃的时候,他跟叶欣说了下培训班的事情,“明天二十九,老师们说要考试,对这个月学习的知识做一次测验,考完就能回来了。后天除夕,就不用上课了。”
叶欣点点头:“这是比较人性化的,不然年夜饭都吃不上,那就太过了。”
沈卓语气里带着点雀跃,“培训班总算是要结束了。”
叶欣却问:“那你们考试的成绩什么时候出来?年后还要不要去?”
沈卓摇摇头:“不知道。据说明天公社周书记会在考完试之后过来说几句话,大概会说到吧。”
叶欣就说:“那你明天好好考试,争取考个好成绩,也不辜负这一个月来回奔波,风雨无阻。”
沈卓自然知道,严肃地点头。
叶欣又想起来:“对了,明天早上见了徐大夫,你也问问药铺什么时候关门过年,年后又什么时候开门营业。明早我也拔点葱蒜芹菜给你带去,你顺便给徐大夫拜个早年,算是谢谢他今年的照顾了。”
沈卓知道她处事周到,一一记下来,“好。”
饭后,叶欣没有急着去洗澡,想把头发剪一下。
她老早就想剪短了,太长了实在很麻烦。当然也不想剪得跟刘红霞一样短,那不太好看。
现在剪正好,马上过年了呢,新年新气象!
她在屋里,拿着剪刀比来比去,还拿了个小镜子照着。最后还是不敢下手,觉得自己来不太行,怕剪不整齐,于是去找了还在灶房的沈卓。
沈卓乍然看到披着头发的她,一时看愣了。
叶欣把剪刀塞给他,说:“你帮我剪头发。”
沈卓接过剪刀,看着她披散下来的长长的头发,又看向她的脸,愣愣地问:“怎么突然要剪头发?剪到哪里?”
叶欣在桌边坐下,说:“太长了,洗也难洗,梳也难梳。你给我剪到肩膀下面五公分,剪平就行。”
见他还愣在哪里,就催促他:“快点儿,我还要洗澡呢。”
沈卓只好走到她身后,小心翼翼地伸手,摸了摸她乌黑的长头发,触手一片丝滑、柔软,他心不禁也跟着软了。
多好的头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