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时候,贫下中农才是稳妥的身份,富农都是不保险的。尤其他们还把他往一个不下地干活、专吃好饭、在家受宠的身份去猜测,那简直都说得跟地主家的少爷似的了。
就算没有上升到严重的阶段,但在这个人人都穷的时候,突然有个家里富的,也会遭人妒。
其实之前有两次,他自行车被人放气了。那时候没有多想,第一次以为是久没打气了自然瘪的,第二次意识到可能是有人故意使坏,但是不明白为什么。
现在沈卓才恍然,原来是这个惹的。
但是,明白归明白了,要他专门去澄清,又好像有点突兀。他也不知道怎么说好,本身就不擅长这个。
李光耀见他皱着眉头不说话,也大概猜到他的想法,就道:“你要是不方便说,下次我再听到,就帮你说了。”
沈卓松了口气,点点头:“好,谢谢你。”
李光耀笑道:“说什么谢?咱们一个大队的,本来就该互帮互助,大队长特意叮嘱过的呢。”
说完了,李光耀去茅厕一趟,沈卓就往回走。
黄志豪给他让出位置,重新坐下后,突然问他:“沈卓,你是不是有个妹妹?”
沈卓莫名:“没有。怎么了?”
黄志豪想起他哥昨天晚上悄悄跟他打听,想说什么,但是看沈卓已经拿出笔记本来学习,就打住了,摇摇头:“没什么。”
第044章 杂粮饼
昨天晚上回到家, 黄志豪就问他哥黄志高把沈卓家砖头瓦片送到了没。也不是不信任他哥,他哥一向是个做事稳妥靠得住的人,只是毕竟是他一手促成的单子, 就格外关心。
等他哥跟他说已经送到了, 他就心满意足准备去吃晚饭了,结果却被他哥拉住问了几句。
黄志高问道:“你那个同学, 是不是有个妹妹?”
黄志豪有点茫然:“沈卓是不是有妹妹?不知道啊, 他没说过。他平时都不爱说话的。”
黄志高就换了个问法:“你以前说沈卓长得很好看?怎么个好看法。”
黄志豪就有点郁闷了, “就是白白净净,斯斯文文,又安安静静的, 看着像是古画上的人——平时女学员们打听讨论就算了,怎么你也问起来了?”
黄志高就没说了,笑着朝他挥挥手, 让他去吃晚饭。
黄志高本就猜想, 白天见到的那个女孩儿皮肤白, 长得好看,猜测她是那户人家的女儿,白天大人都上工去了, 就留她在家接收砖头瓦片。但毕竟是猜想,不确定, 现在跟弟弟一打听,沈卓也是长得白净好看,那约莫就是兄妹了。那户人家有院子, 房子大, 看起来条件不错,所以把儿女养得好。
就是那姑娘看着年纪小, 可能要等几年。
黄志豪觉得他哥笑得奇奇怪怪的,但是再问也问不出来,只好来问沈卓。可是沈卓也莫名其妙,就先把这事放下了。
隔天午饭时间,李光耀又听到旁边有人在猜测沈卓家境如何如何。
他就趁机说道:“你们都猜错了,其实沈卓家条件不好,他妈是难产,生下他就去了。他爸在上半年的时候进山摔断了腿,养不久也去了。他又没有兄弟姐妹,家里就他一个人,不仅条件没你们猜得好,其实艰难着呢。”
孟春兰几个女学员冷不丁听到这番话,都愣住了。
有个女学员问:“是不是真的?”
又一个问:“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李光耀语气平静地说:“我跟他一个大队的,住的村子也不远,当然知道了。他们生产队的队长我喊叔呢,平时也来往的。”
这么一说,她们不信也得信了。
立刻就有个男学员似笑非笑地说了句:“本以为是有钱人家的少爷,没想到比一般人还可怜,无父无母的。”
这是在阴阳怪气之前那些女学员的猜测。女学员们听了,心下也羞愧,一时无话。
李光耀看了那男学员一眼,语气仍然平静,神色却一正:“打倒封建地主都多少年了,哪还有少爷呢?咱们都是来自山村的农民,各生产队的队员,现在不过是趁农闲时节来参加培训而已。”
这话把男学员的嘴也堵住了。
不过又有人提出疑问:“既然沈卓家条件那么不好,怎么他吃的用的都看着不错呢?”
另有一个小声说:“长得也跟大家不一样,白白净净的,看着像没下地干过活的。”
其实关于这个,李光耀心中也有些疑问,不过同一个大队的,当然不能当面拆台,要帮人就要帮到底,就叹了口气道:“他是现在看着不错,但是上半年他爸刚去了那会儿,瘦得皮包骨头,好像一阵风能吹倒。当时我叔都怕他挺不过去呢。不过后来人挺过来了,慢慢把身体养好了些。至于人家吃穿用的,本来他爹就有辨药采药的本事,多少给他攒了些钱,也从小教过他认识药材,他继续采药卖钱,给自己添置些东西也正常。也就是因为他有基础,才会被大队推荐来参加培训的。”
另外关于沈卓家建新房子的事,也说了只是盖个洗澡间,之前洗澡的地方都没有,现在才盖一个,因为经常用水的,只能用红砖了。这得到了黄志豪的证实,那一点砖头和瓦片的数量,根本不够盖房子的。
这么一来,就算解释清楚了。
大家心中的疑问都得到了解答,那些胡乱的猜测也消失了。
再看向沈卓的目光也不同了。本来觉得他好看的,现在觉得他可怜了;本来嫉妒他的,现在也觉得没意思了,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有什么好嫉妒的?
沈卓听力好,当然把这些都听了去,心中松了口气,也对李光耀暗暗感激。
至于那些人的目光,他也尽量不在意,只低头默默地吃饭。
黄志豪也没想到沈卓会是这样的身世,再看他就觉得他从“安静美男子”成了“可怜小白菜”,不爱说话的性子也很能解了,想说两句安慰的话,又不好提起人家伤心事,就问了句:“沈卓,要不要我帮你打热水?”
沈卓抬头也不抬:“我带了。”
黄志豪:“……哦,对。”他真是嘴笨。
他也低头啃饼子了,心里突然闪过了一点什么,却有没抓住,也不在意,吃完了饭赶紧学习。
接下来两天,沈卓明显察觉对自己的偷偷打量和讨论少了很多,自行车也没有再被放过气。他放心了,专心投入到学习中。
十四这天下午,李建功如约上坡,给小屋子上梁盖瓦。
冬天少雨,晾了三天,不管墙体还是地面的水泥都干透了。叶欣天天查看,没让一片叶子落下,小屋子里外都干干净净的。
这一点儿工夫,一个小时就干完了,李建功也说了算是那半天的,不另外收费。
叶欣自然非常感激。
虽然说不用给钱了,但人家干活漂亮实在,她就给了些实际的答谢:“这是分了粮食后,我用玉米和番薯做的一些杂粮饼子,建功叔不要嫌弃,拿些回家吃吧。”
这时候不管粗粮细粮,都是实在的东西,李建功也不多推辞,“那谢谢了,我回去了。”
出了门往下坡走的时候,李建功就拿了个出来吃,发现这杂粮饼子不仅加了糖还用油煎的,特别香。顿时就感觉赚到了,平时家里也没吃那么好的。
一边吃得香,一边又摇摇头,心道这知青还是年轻、不知节省,还没到过年就这么耗费,真是不懂过日子!
叶欣可不管人家如何想,关上院门,回去看看完整的小红屋,心中一阵满足。
今晚终于可以用上洗澡间了!
再也不用在房间里束手束脚地擦洗!
她心情很好地收拾院子,把剩下不多的瓦片和砖头都摞到角落,备着以后哪里用上。又把碎瓦扫了,把院子弄得干干净净。
不仅是洗澡方便了,这次修建洗澡间从采购材料到监工完成都是她一手操办,让她心中有种不同于种地收获的成就感,对自己的能力也有了更多认识和肯定——哪怕是从没有经历过、看似复杂的事情,她也是可以办成的。
那么以后,她也能办成更多事情。
她对生活有了更多信心和勇气!
叶欣愉快的心情一直持续到了晚饭时间。沈卓今天心情也不错,回来看到小屋子已经盖瓦,见她一脸笑容,自己也高兴。
他挽起袖子切菜,一边跟她说:“我明天想蒸几个馒头带去。”
叶欣给灶膛里添了把火,嘴里道:“随便你啊,但是我可不想起那么早,你自己忙活吧。”
沈卓说:“你不用忙,我自己来。做好饭再叫你起床。”
叶欣顿时满意地点头。
沈卓切好了菜,见锅里饭还没开,就去桌上看了看,然后发现有一锅杂粮饼子,颜色鲜亮,样子好看,香甜的气味扑鼻而来。
他有些惊讶:“你做了饼子?那我带几个这个就行,不用费工夫做了。”主要也是省粮食。
叶欣愉快地点头:“对啊,之前玉米磨粉做过,番薯也碾成泥做过,觉得都不够好吃,我把它们混合起来,还加了点面粉一起揉,感觉还不错。”
说着过来拿了个,撕成两半,一半自己吃,一半给他:“你尝尝,我觉得挺好吃。”
沈卓尝了,眼睛微微亮起来,“好吃!”
又忍不住夸她:“你真厉害,做饼子也做得那么好。”
得到夸奖的叶欣,开心地笑起来,“那当然了。我这一天天地待在家,又刚好分了粮食,可不就琢磨着吃了——不过没怎么干活,你可别说我啊。”
沈卓道:“说你什么?本来就是冬闲时节,你也别那么忙,该休息休息的。有什么活等我早晚做就行,我才是偷懒那个。”
叶欣觉得他态度还是那么端正,满意了。
等做好了饭,坐下来吃的时候,她才想起来问:“怎么突然想带馒头去?”他一般对吃的都没什么要求,何况饭菜都能吃饱了。
沈卓觉得培训班的事情,就不拿来烦她了,就简单地说:“我觉得同一个大队的学员都不错,平时都互帮互助的,我想感谢感谢人家。”
叶欣一听觉得他开窍了,“是该跟人家处好关系。就说那个黄志豪吧,要不是你刚好认识,这洗澡间可能还要多费几天才能建起来,可见多跟人结交还是有好处的。你多带几个,跟同一个大队的分享分享,其他品行好的,也结交结交。反正是杂粮做的,不值什么。”
沈卓点头,不过还是不想太浪费粮食,决定就带三个好了。
饭后,叶欣在洗澡间里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浑身舒坦。
洗完出来,叮嘱沈卓道:“以后你也在里面洗澡,不能在院子里了……弄得总是湿漉漉的,走也不好走。”
沈卓看着她刚洗完热水澡白里透红、特别娇嫩的脸颊,脸又悄悄地红了,“……好,我知道了。”
隔天他带了杂粮饼子,午饭的时候悄悄给了大队一人一个。
本来只是想感谢李光耀那天帮忙解释,不过黄志豪也帮忙澄清了,不给也不好;两个都给了,不好剩一个孟春兰,就都给了。
孟春兰记得一开始他不人,现在收到饼子还有些受宠若惊,“谢谢你,你自己做的?”
沈卓不想多说,就囫囵点点头。
李光耀笑着道:“你这么客气,下次我也得带点好吃的来分享才行。”
沈卓低声说:“不用。刚好家里有,不是特别做的,你别放在心上……也谢谢你。”
李光耀于是知道他是为之前的事情感谢自己,就不多说了,笑着收下。
黄志豪大大咧咧,拿到饼子就吃了,然后惊叹:“真好吃!又香又甜又软,比我妈做的硬邦邦的面饼子好吃多了!”
沈卓低着头吃饭,听着他的话却是嘴角微微翘起来。叶欣做的,当然好吃了。
第045章 回迟了
又平静地过了几天, 培训班时间过半,大家都争分夺秒地听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