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了一包葵花籽,也顺便买了些糖、蛋、腊肠等,想着沈卓晚上也许会点灯学习,可能比较费油,又问了问有没有煤油,见有就称了几斤。
买卖完毕,她脚步轻松地离开了陈家院子。
在无人的小巷,她再次闪进空间拿了二十斤菜干出来,这也是昨晚就准备好的。要过年了,能多赚一点是一点,而且眼看着今天带的菜卖不了多久的,她打算再卖点菜干。
她把菜干塞进背篓,左右看看,松了口气。
其实心里也是在打鼓的。
真的太冒险了!
她暗暗提醒自己,这必须是最后一次,再也不这样了,别哪天真的人为财死……
回到菜摊前,她放下背篓对沈卓说:“卖了一些,还有一些,摆着卖吧。”
沈卓看看她的脸,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觉得她不太高兴,问:“那边不收完?”
叶欣小声说:“菜干太多了,那边也不收多少,价格也不好,还不如在这里卖。”
沈卓便以为她是因为这个不高兴,安慰道:“卖不出也没关系,咱们钱还够花,别急。”
叶欣点点头,心中那种惊险的感觉也慢慢消失了,露出了笑容道:“可能有八点半了,你回去学习吧。”
沈卓见她恢复往常的神色,也放心了,“还早,再卖一会儿。”
再磨蹭了一会儿,不得不离开了,他才想起来:“等会儿你怎么回去?要不等我下课,晚上咱们一起回去。”
叶欣摇头:“那不是要等一天?我又不是娇气的人,可以走回去的。早上是太黑了,白天不怕。”
沈卓眉头皱起来:“走路要很久。”
叶欣说:“慢慢走就是了,别人能走,我也能走——你快回去上课,要迟到了!”
沈卓也知道来不及了,只能皱着眉头说一句:“我下了第一节 课过来找你,你等我!”
说完就匆匆推着车往学校赶。
先到车棚放车,发现里面已经有七八辆自行车了,显然也不光他一个人有车。
还有个男学员正在锁车,沈卓见此知道自己没有迟到,略放下心。那个学员见他来了,也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他的车。
等他到了教室,发现里面几乎坐满了,他进去刚坐下,老师就来了,再慢一点真是要迟到的。
黄志豪悄悄问:“你今天怎么这么迟?”
沈卓不多说:“有事耽误了会儿。”
……
叶欣这边继续卖菜,朝阳初升,落到身上,暖洋洋的。
卖到了九点多,新鲜蔬菜卖完了,菜干还有一半多,真的不好卖。
正要收拾的时候,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叶欣,你怎么在这卖菜?”
叶欣抬头一看,是郑文文和王小薇,她俩果然来赶集了,看样子是刚刚到。她们都穿得厚厚的,跟大多乡下妇女一样用围巾裹着头脸,却还是冻得脸庞红通通的,背后也各自背一个竹筐。
她微笑着回答:“赶集嘛,顺路把家里吃不完的菜背些来卖,也好赚几毛钱花。”
郑文文看了看她摊上的菜干,发现真不少,有芥菜干、胡萝卜干、黄瓜干、干豆角……忍不住追问:“都是你们自己种的菜?”
叶欣点头:“不自己种的怎么敢卖?批人家的低买高卖,那可不行。”那叫投机倒把。
郑文文就有些惊奇:“之前听你向妇女们请教怎么腌菜晒菜,我们都猜沈卓是个种菜高手,才能种了吃不完的菜,还把你养得水灵。没想到你们不仅吃不完,还有这么多拿来卖!”
叶欣还真不知道知青们有这个猜测,不过觉得这误会挺好的,也就不解释,叹道:“他人穷亲散,早早当家,是比咱们勤快得多。”
又补充道:“跟婶子们学晒菜腌菜,也不是为了吃,主要为了做来卖,多少补贴点家用。”
郑文文一听,觉得也是这个道,没爹没娘的少年,可不就得靠自己勤劳了?
王小薇一般不怎么说话,现在也有些佩服了,看了看地上散落的一些白菜叶子,开口问:“你是卖菜干?还是也卖大白菜?”
叶欣仰头看向这位女知青,笑答:“都卖。白菜卖完了,菜干不好卖。”
王小薇便赞了一句:“看来菜种得真不错。”
郑文文也不禁感叹:“没想到你跟着沈卓之后,人变了个性子,养得更水灵了,脑子也更灵光了。还知道卖菜挣钱,比咱们这些死脑筋好多了。”
叶欣笑道:“其实也没多少,都是每次来镇上才顺路背来,一个月能卖个一块几毛钱的,就顶天了。”
郑文文说:“也不错了,能割一两斤肉了。”
叶欣无奈地摇摇头,“没有肉票,可割不成。要是好运地碰上有老乡卖鸡蛋,倒是能买几个回去补补身子。”
在她有意的引导下,郑文文和王小薇就自动解成——她和沈卓因为太穷了,所以勤快种菜晒菜来卖,卖了钱买鸡蛋吃,营养跟上了,所以才瞧着状态越来越好,人也越来越水灵。
叶欣又怕她们回去一说,自己赚个一块几毛的也遭人妒,就诚心建议道:“其实你们有多的菜,或者平时有空做些草编竹编的,也能赶集的时候顺便带来卖。”
两人对视一眼,苦笑着摇头,“咱们种的菜还不够吃呢。至于手艺,平时种地就够忙够累了,也没精力去学去编。”
叶欣倒是解。城里人跟乡下人比种地肯定比不过,就算她们早来几年,到现在也不过是勉强能跟上,再多的精力也没有了。
她也就笑笑,不多说地收起了菜干。背篓收起带子是可以套进去的,她就两个都背在身上。
郑文文说:“你不卖了?”
叶欣说:“不卖了,不好买,空耽误时间了。还要去邮局寄信。”
郑文文道:“正好,我们一起去吧。”
叶欣点点头,“不过我还要跟沈卓说一声。他第一节 课快结束了。”
于是一行人往镇初中走。
……
早上黄志豪还以为沈卓起迟了才那么匆忙,心想终于看到他有缺点了,结果第一节 课一下,他就让自己让一让,然后匆匆跑了出去。
旁边李光耀和孟春兰都奇怪不已,“沈卓干什么去了?”
黄志豪耸耸肩:“不知道啊。”
沈卓出了校门正想往西边跑,就看叶欣站门口呢。旁边还站着两名女知青。
叶欣迎上去道:“正好遇到郑文文和王小薇,我们打算结伴去邮局写信寄信,然后逛逛看看,再搭伙回去。”
沈卓眉头紧皱:“要走好久的……你等我吧。”
叶欣哭笑不得,“等你更久,难道我无所事事在这大半天吗?浪费时间。”
又说:“我们三个人一起走,现在又是白天,明亮暖和,没事的。你回去安心上课吧。”
沈卓想来想去,想不出别的话反驳,只好沉默。
叶欣见他还不走,催一句:“进去吧,别让人笑话。我们也要走了。”
沈卓只好转身往校门口走,走两步,忍不住回头看一眼。叶欣朝他挥挥手,他才走了进去。
两名女知青走过来,郑文文吐槽了句:“你们真是磨磨蹭蹭的。”
王小薇倒是看出一点来,带着微笑。
叶欣默默叹口气,“走吧,我们去邮局。”
第039章 聊聊天
可能是接近年底了, 寄件取件的人不少,邮局里有些拥挤嘈杂。
郑文文和王小薇都是提前写好信的,直接买邮票贴上就可以递。叶欣习惯性到这里才写, 不想今天人多, 桌子旁已经坐满了,幸好笔还有多的。她就拿了支笔, 直接把信纸铺在墙上, 准备站着写了。
郑文文看着她这架势, 忍不住惊讶:“你怎么不在家写了再来?”
叶欣抱歉地笑笑,也不解释,只是说:“我很快写完。”
王小薇倒是温和道:“不用急, 你慢慢写。”
叶欣来时已经打好了腹稿,下笔很快——
首先感谢大姐寄来的二十块钱,收到了。不过她这边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能够维持生活, 往后不用寄钱给她了, 留着自己花吧;
然后对全家人喜欢她的菜干感到高兴, 表示自己这里还有不少,这次再给寄十斤回去,冬天炖了吃, 正好添道菜……
写到这里,该表示一下对妈妈高龄怀孕的反应了, 但是叶欣至今想起来还是只有一个“震撼”的感觉,不知道该说什么,思来想去也只写了一句“祝妈妈身体健康, 平安顺利”;
最后, 想到这个年代物流的不发达,等那边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大概下旬了, 就写了几句预祝新年快乐的话。
写完看看,很好,不错。
她折好放进信封,贴上邮票,又从背篓里各类菜干取了些凑了大概十斤的样子,一起去窗口寄掉。
之后又拿汇款单去把二十块钱取出来。虽然她现在不缺这二十块钱,但是寄都寄来了,也不好辜负大姐一片心意。她先取出来备用,心里记着欠大姐五十块,以后会还回去的。
办完了事情,叶欣走出邮局,对两位已经在门外等她的女知青道:“抱歉,让你们久等了。”
王小薇笑道:“没等多久。”
郑文文也点点头:“你挺快的。我还以为要等好一会儿呢!”
然后三人就结伴去逛街,买东西。
主要是她们两个买,叶欣要买的早上就买好了,就放在背篓里呢。
所以现在轮到了她等她们。
供销社里人很多,叶欣站在外面,看着她们费了好大劲才挤进去,里面人头攒动吵吵嚷嚷的,也看不清谁是谁……她不禁摇摇头,排队是个好习惯,可惜现在大伙儿还没养成。
她也不急,找了个能晒到太阳的地方,一边暖洋洋地晒着,一边等,很是悠闲。
晒了好一会儿,郑文文和王小薇才终于出来,挤得头巾都散了。
郑文文喘了一大口气,叫道:“哎呀,买个东西跟打仗似的!”
王小薇一边着头巾,一边抱歉地对叶欣道:“对不起,让你久等了。”倒是跟之前叶欣从邮局出来说的差不多。
郑文文也解释了下:“我们还要帮其他人带东西,买得多,就比较费工夫。”
叶欣笑道:“没事。还要买什么不?”
郑文文叹气道:“本来还想买点肉的,不过已经卖完了。我们住得太偏远了,来到镇上往往没什么好肉了,运气差点像今天,不好的肉也没了。”
叶欣就不好说什么了,免得她们让自己或沈卓帮忙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