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真是腻歪完了,拍开他的手站起来,“快去做饭吧你,太阳下山了,我把这些收起来了。”
沈卓见她头发已经干了,那么长,桌上正好放着自己给她的木簪,于是又把她拉过来,帮她把头发仔细好了攒起来。
叶欣觉得清爽多了,“还是你手艺好,我老弄不好。”
……
接下去几天,叶欣把一块地的药材都挖完了,放在空间晾晒,同时慢慢把晒好的一些拿出来,跟外面的一些一起晒晒,美其名曰“去年挖的,现在再晒晒”。
棉花苗也长起来了,绿油油的小苗。
叶欣看着这一片充满生机的小苗,仿佛已经看到了雪白干净的棉花。她觉得棉花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这件事情特别神奇,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体验摘棉花了。
怀着期待的心情拎了灵泉水过来,多浇水,希望它们章快一些,让她长长见识!
浇完了棉花地,她又去看碧云树。
枝头累累的碧云果,是形如橄榄的椭圆形果实,却比橄榄要大一些,而且像樱桃一样两个两个长一起的。等它们变成白色,散发出果香的时候,就是成熟的时候了。
现在,她仔细嗅嗅,还没有闻到果子香,说明还不到时候。
只好继续等。
天气持续晴朗,不下雨,干旱炎热。
乡亲们已经开始急了。队长带领着队员开始挑水灌溉,干得热火朝天,比往年辛苦得多,但是谁也没有怨言,就怕庄稼旱死了,收不到粮食。
现在不仅是壮年男子,妇女也要去挑水。
不过挑水这种重活,叶欣没有参与,因为她真不想吃这个苦。
天气热,药材倒是很好晒,很快就晒好了。
月底,叶欣专门挑了一个沈卓走诊的日子,把一筐药材拿下去卖了。还是孟春兰收,一共是十五块多,也已经不少了。
称完药材,算好钱,两人也聊了下。
说到王小薇已经出月子了,继续到小学上课。孩子就给家里婆婆照顾,婆婆本来就身体不太好,上工也赚不了多少工分,带孩子倒是正好。这么一来,王小薇继续上课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接着孟春兰说到计划生育的事情:“我跟咱们庄里宣传过了,许多人家还是觉得多子多福,跟他说少生还急眼呢。小薇嫂子倒是响应政策,说再生一个就不生了,也说服了华鹏哥。要不怎么说是知青呢,思想觉悟就是高一些。”
叶欣觉得,生两个也算多了。日后计划生育严格了只能生一个呢,独生子女还有证、有补贴。看来现在还不到那个严格的时候。
不过再后面,又会慢慢放开,生女儿的可以再生一胎,接着是二胎、三胎,这些政策都是跟随着时代变化的。
孟春兰还问她:“哎?你跟沈卓打算生几个?他是医生,应该起带头作用吧?少生也好,你不用那么辛苦。”
叶欣见她说得那么一本正经的,自己倒是忍不住脸红了,“去,我们还没结婚呢。”
孟春兰觉得听稀奇的,“你们住一块几年了,还不算正经夫妻吗?”
叶欣也正经地告诉她:“没有领结婚证就不算。”接着她就转移话题:“哎,你说亲了没有?你这个年纪,家里应该也操心了吧?”
孟春兰果然不好意思了,“家里是有催了,不过还没有遇上合适的呢。”
叶欣就告辞了,拎着筐拿着钱回家。
趁沈卓没回来,她又进空间看看。
最近盼着碧云果成熟,天天看,就怕错过了。
这次一进来,她就闻到了一股子甜甜的香味,跟之前碧云花的香味相比,少了一点清雅,多了一点甜蜜,就是甜甜的果香。
碧云果成熟了!
叶欣心中一喜。
连忙跑到树下,仰头一看,果然,碧绿的枝头上,已经慢慢出现一些白色。
白色的果子挂在碧绿的树叶,很是显目,也清新好看。
成熟的还不多。当初开花也是一些先开一些后开,现在果子也是一些先熟,剩下的可能慢些。成熟期也有一年,这一年可以慢慢摘,果子不会掉的。
只要在这一年时间里,把成熟的果子摘下来保存好就行。
存起来之前,她先吃两个看看效果!
叶欣兴奋地围着碧云树转了转,想要爬上去,可是不太好爬,仓库里又没有梯子。
她只好先出来,看看沈卓还没回来,赶紧把柴房边上的梯子搬进来,再搬进空间,架在碧云树上,正好够到一个树杈,她兴致勃勃地爬上去。
小心地找到了已经熟了的果子,摘下来两个,果子圆润可爱,干干净净的没有虫子,也没有什么灰尘,乍一看像两块白玉,真好看。
叶欣直接拿一个放进嘴里,咬一口,然后眼睛一亮。
不仅好看,还好吃!
清甜多汁,清脆口感,不像任何一种水果,但味道特别好。
她咔咔吃了两个,又摘了两个,心想早点吃,早点起作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效?嗯,再吃两个吧……
吃了好几个,才想起沈卓快要回来了,连忙下来把梯子搬出去。
刚放好,沈卓就回来了。
叶欣笑盈盈地走向他,“你回来啦!”
沈卓看到她的笑脸,心情很好,“今天做什么了,这么高兴?”
说着走过来,搂着她亲了亲,一股甜甜的果香钻入鼻子,“嗯?好香,吃什么果子了?”
叶欣心道他鼻子怎么这么灵的,连忙躲开他:“没有啦。”
她决定不给他吃,他已经长这么高了,再吃还得了。
她要自己咔咔炫,弯道超车。长高过他是不太可能了,涨幅总可以比一比吧??
第164章 急上火
进入四月, 还是没有下雨。
地里干旱得裂开来,泥土没有水分,很散, 一踢就是一阵灰尘。越冬的小麦本该在春季温暖潮湿的时候恢复生机茁壮成长, 但是整个春季反常干旱,靠着队员们勤劳辛苦的挑水灌溉, 小麦好歹是活过来了, 只是长势大不如往年。更不要说油菜了。
原想着熬过春季, 夏天雷雨多,总会改善的,可是也没能如愿, 庄稼们在提早炎热的情况下蔫蔫的。
乡亲们的心情也跟着又干又热的天气一样,着急上火。
因为没下雨,小溪小河以及水塘的水位都下降了, 要挑水也难挑。农民心急如焚, 再不下雨, 这季庄稼肯定要减产不少!
叶欣也对这个情况感到忧心。
种地是看天吃饭,这话一点不错。
许多人家本来就是勉强吃饱,再减产, 那真是食不果腹了,那该怎么办啊……
她自己是不愁吃喝, 但也不忍心看着乡亲们受苦,都是勤恳踏实的农民,吃最多的苦, 受最重的累, 到头来却吃不饱饭。
她没有想过把空间粮食拿出来。自保很重要,在这个特殊的年代, 是万万不可以暴露的;何况,这种天灾影响极广,个人能起的作用很小。
沈卓一天从医疗站值班回来,跟叶欣说:“最近许多乡亲着急上火,上医疗站的人越来越多了。”
叶欣叹了口气,“今年这个情况,确实让人急得慌。不仅干,还热,不干活都难受,何况乡亲们还要顶着烈日劳作。今年中暑情况可能会比往年严重,你们可要备好消暑药。”
沈卓点点头,“大队长也吩咐了。不过目前许多乡亲们到医疗站不是看病开药,而是蹭菊花茶喝。”
叶欣愣了下,才反应过来:“我给你的那些?”
沈卓点头:“对。效果确实好,清热解毒,降火,比什么药都好用。”
叶欣:“……”那是当然的,灵泉水浇灌成长呢。
不过沈卓也就是在他值班的时候下午泡一热水壶,估计不够喝。到医疗站蹭茶水喝的乡亲,估计也是舍不得花钱买的。
粮食不好拿出来,拿点菊花茶出来给乡亲们降降火,倒是可以的。
她就说:“那我再给你一些吧,你多泡些备着,能给乡亲们解解愁也是好的。其实要是医疗站能够烧水,就方便许多,弄个大桶泡一桶放在门口,路过的乡亲们想喝都可以自取,让他们自己拿碗拿杯子接,就不会给你们值班的添麻烦了。”就像以前医院大厅的免费菊花茶、大麦茶等等。
沈卓也有这个心,而且现在特意找他看病的人多了,他值班时几乎不得空,再多一些蹭茶水的乡亲进进出出,真是有些嘈杂,“我再跟大队长提提建议吧。其实那边水井都打了,再砌一个土灶应该不难,能烧就行,就是还有拾柴火和铁锅的问题。还是得由大队长出头解决。”
叶欣道:“你尽管提吧。只是现在大队长估计在为庄稼缺水的问题忧心,不知道能不能顾得上这个。”说着又叹了口气。
沈卓以为她也为庄稼的事情发愁,就商量道:“咱们赶集的时候,买点粮食回来备着。”陈家院子开门,这时候就显得方便了,起码有地方买粮食。
叶欣答应了,“好。”到时候反正她去就行了,顺势拿到明面上来。
说完这个,叶欣想起来,“桌子不知道打好了没有?也一个月了。明天正好你上工,咱们一起去看看,好了就一起搬回来。”
沈卓说:“过两天吧,正好发工资,拿钱去付。”
叶欣点头:“也行。”
沈卓隔天上工的时候,也挑水去了。
现在特殊时期,都紧着浇灌庄稼,他人高马大的不干这个说不过去。叶欣也不拦着他了,反正他上工时间不多,少少挑一点没事。
沈卓跟着队员们到河边挑水,发现情况严重,不下雨河水本就没有往年那么充沛,再经常舀水,更少了。往年还能去大水塘挑一些,但是怕这么干旱下去,水塘可是要养鱼的,队长已经不让去水塘挑水了。
天不下雨,真是处处愁人。
沈卓上工一天,汗水都浸湿了衣服几遍。
傍晚回去后,又紧着浇菜地。自家的小菜园,更不能疏忽,也要天天浇水。
叶欣下午照例在家。倒也没有休息,她把之前的碧云花都做成了药丸,腾出冰玉匣子,开始摘碧云果装起来。
果子已经越熟越多了。
趁着沈卓不在家的时候,她搬梯子进去摘,一边摘一边吃,还没存多少。
碧云果清甜脆口,就算没有特殊效果,作为一种水果也是非常优秀的,所以怪不得她吃得停不下来。她觉得,要是能够大量生产上市,肯定也是一种饱受大众欢迎的水果。
因为忙着空间里的事情,叶欣就没有顾得上其他。
这时候见沈卓上工挑水一天回来,衣服都汗湿了,还勤勤恳恳侍弄菜园,自己也不好坐着了,连忙也从竹椅上起来,说:“你累一天了,歇着吧,我去浇水。”
这活重,沈卓怎么忍心让她来,说:“我不累,只是热的。”
虽然他这么说,但叶欣还是又拿出一个水桶拎水,拿的洗澡的桶,算是贡献一点力量。
沈卓见了,索性两个都拿过来,一手拎一桶,现在对他来说很轻松。
叶欣见他那么体贴,在他弯腰打水的时候,亲一下他侧脸,说:“那你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