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明就绕着路走到她后面,离沈卓远些,回答:“领了。我家只有我和爷爷的,不多,光荣哥帮我们挑回去了。”
说起来,老人小孩这种弱势群体是怎么分的,叶欣还不大知道。李光明已经接着兴致勃勃给她说了昨天光荣哥家办酒多热闹,席面多好吃。叶欣也就听他说,打发一下时间。
正说着,李光明突然指指村子那边方向,悄声说:“叶姐姐,光荣哥和新嫂子的粮食还没领呢。你看,他们来了。”
叶欣顺着看过去,果真见一对年轻男女拿着筐和扁担过来了。男的强壮稳重,自然是李光荣,女的年轻貌美,二十岁左右,低着头,应该就是新媳妇了。两人站一起,看着也挺般配。
而且单独小两口才来领,估计是要分家了?之前说李光荣结婚就分家了的,好像也不错嘛。
叶欣好奇地问:“怎么他们也这个时候来?”
李光明笑嘻嘻地说:“因为新娘子刚刚嫁过来,脸红害羞,人太多不敢来,光荣哥特意跟她这么迟才来的!”
叶欣也笑了,说他:“人小鬼大,你知道这么多!”
李光明笑着跑开了。
李光荣和吴艳云走过来,看到队伍末尾的叶欣和沈卓,双双愣住。
迟疑了一会儿,他们还是走过来了,隔了一些距离,站在了最后面。两个人都感觉浑身不自在的,也没说话,好像也没发现对方的异样,各自都低着头闷声不坑。
沈卓皱眉直皱,也觉得不好。
只有叶欣没觉得什么,还好奇地回头看看。
她后面站的是新媳妇,可能确实是新媳妇脸皮薄,来到队伍后面头更低了,还站得隔了二三米远,看着很紧张的样子。
不过,新媳妇害羞就算了,怎么李光荣这个新婚丈夫也闷声不吭的?不该这时候跟媳妇站得近一点儿,说说话,缓解尴尬,帮人家熟悉邻里吗?
叶欣有点纳闷。
新娘子可能察觉到她转身看过去的目光了,抬头看过来一眼,叶欣立刻露出一个友好的笑容,对方愣了愣。
叶欣觉得都是年轻女子么,就往后走了半步,小声柔和地打了声招呼:“你好,我叫叶欣,你是昨天刚嫁过来的新娘吧?”记得李光明说是初九办酒,今天初十。
新娘子没想到叶欣那么亲切开朗,声音又那么好听,而且近看觉得她是真漂亮,比一年前见到时更漂亮了,肤如凝脂,明眸皓齿,就是自己看了也忍不住心生亲近之意,遂也微红着脸,小声回答:“嗯,我叫吴艳云。”
叶欣见她愿意说话,就接着说道:“你刚来可能不适应,慢慢就会习惯了。”
吴艳云也跟着放松了些,脸上也露出笑容了,“其实我姑妈家在这边,年年走动,也不算陌生的。”
叶欣想起来,李光明确实说过这是吴丽丽的娘家侄女儿。只不过走亲戚和嫁过来,身份不一样,肯定是要一段适应期的了。
正想再说什么,突然前面沈卓回头过来,轻喊她一句。
她不好意思地朝吴艳云笑笑,往前走走靠近沈卓,跟他说话去了。
吴艳云瞥见前面那个越见挺拔修长的身姿,以及他低头跟叶欣说话时,露出的清俊侧脸,高挺的鼻梁,线条好看的下颌线……她怔了会儿,很快低下头。
心中一时羞愧不已。
人家未婚妻那么友好善意,自己却……
可是,那位俊医生,又的确十分地引人注目……
又看一眼前面亲昵说话的两人,不由叹一口气,唉,不得不承认,人家十分般配,还是一起长大,金童玉女似的。
后面的李光荣,也是有些意外的,没想到叶欣会主动和吴艳云打招呼。
其实他跟吴艳云相亲结婚,完全顺着家里安排,他觉得吴艳云不错,模样好,也算勤快,虽家中娇养些但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他观察,吴艳云对自己好像也是差不多,只觉得还行,也不是那么真心喜欢。两个人从相亲到昨天真正结婚,都有点按部就班跟计划走的意思。
李光荣觉得这样也好,反正就是搭伙过日子。
只是,没遇到叶欣也就罢了。遇到了,心中又不免暗暗比较起来。
吴艳云长相来说,当然也挺漂亮的,听说也挺多人上她家说亲,但是跟叶欣比起来,还是不能比。说娇气,叶欣似乎叶欣更娇气一些,但是人家又能落落大方地说话打招呼……
李光荣觉得自己大概是有点毛病了,但是心里的想法没法控制,只能控制着表面镇定了。
前面的沈卓心里还要更烦躁一点儿。
他没想到,嫁给李光荣的会是这个姑娘。他记性好,当然记得这个姑娘在他曾经走诊的时候,有意无意跟他搭话,后来到医疗站取药还盯着他看,虽然他根本没有搭过她,但还是觉得这样的,自己该远离点,不要沾惹。
他可没有忘记,去年叶欣跟自己闹脾气闹了许久,期间自己哄,她就说到“你也别哄我了,听说很多小姑娘盯着你看呢!”当时他就是一阵头大。哪怕自己没有招蜂引蝶,可是确实有人盯着他看,难说清。
何况,叶欣当时生气的源头,还是那个李光荣。
现在看到李光荣和吴艳云一起出现,沈卓觉得双倍不好。
哪怕他们结婚了呢,也不想看见,更何况是挨那么近!
所以听着叶欣竟然跟人家聊起来了,他就是一阵头皮发麻,赶紧把她注意力吸引过来,跟她小声商量这个月赶集要买什么。
他现在学会慢慢把自己情绪隐藏起来了,好歹没有被发现什么。
叶欣也就跟他讨论今年年货要买什么。其实每年都差不多,有钱有货的话,就多买些,今年钱也少、市场也小,恐怕没有什么好东西了。不过之前市里买了些,自己空间又有水果出产,其实也还行,反正不会比别人家过得差。
正小声说着,突然听到了一阵自行车声。
叶欣转头一看,是李英丽和崔时宇来了。他俩估计也是不想排队,所以到现在才来,崔时宇推着李英丽的自行车,李英丽走在后面。
他们有说有笑地走过来,然后看到队伍最末尾的李光荣时,李英丽笑容消失。
李光荣也是眉头一皱。
叶欣则是精神一阵:哇,这是什么修罗场啊!
她转头兴致勃勃地围观,崔时宇知不知道眼前的李光荣是自己女友的前男友呢?李光荣对自己新婚妻子似乎有些冷淡,是不是还对李英丽旧情难忘呢?李英丽那糟糕的高傲和那张破嘴,会不会当场闹出点什么,然后又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好戏呢?
吃瓜之心熊熊燃烧!
可惜,前面的人领完了,轮到他们。
叶欣只好先收回眼神,上前核对自己的口粮斤数、种类等等。沈卓要用钱兑换标准口粮,但尴尬的是现在没有钱了,所以问能不能先换了,之后发工资或者分红了,再来补上。
虽然有些意外,不过乡里乡亲的,还是可以通融这么一下的。而且他有后续收入,不怕还不上这笔账,就先让他兑换了。免得之后再来一趟,还麻烦。
两人忙不迭道谢,称好粮食装起来,开始往家里运。
背着一筐粮食,跟沈卓一起推着车出来的时候,叶欣还不忘往队伍尾巴看了一眼,哦,都安安静静的,没有闹什么。
好吧,看来是没有瓜吃了,专心搬粮食吧!
再过几天,到了沈卓去镇上听讲座的日子。
听说为了多学一点并且节省时间,一天密集安排了好几场讲座,从早到晚,所以也要自己带饭。沈卓早上熟练地做了些煎饼装在饭盒,带上热茶水。
也没有忘记之前俞医生给的医书,这次不知道还能不能遇上,到时候再探讨一下书中有疑问的地方。
出门之前,叶欣叮嘱他:“好好学习啊,记得抽空去徐大夫家问问。”
沈卓点头,围上了围巾,戴上手套,也叮嘱她:“你中午好好吃饭,下午在家歇着。”
叶欣挥挥手,“知道了,我就在家烤火看书!”
沈卓便踩着自行车出发了。
没骑出多远遇到了李光耀,两人都是今天去,也都有自行车。便一起。
李光耀还打趣了句:“我以为你后车座上载着你家美娇妻呢!没看见才想起来,今天不是赶集的日子!”
沈卓淡淡道:“你还没说亲?”
李光耀:“嗨,你别跟我家里似的催我!眼看见年过年又是相亲,我都有点烦了……”
沈卓心道谁愿意催你,还不是你老说别人。
到了镇上还早。考虑到山村偏远步行的,时间还是跟以前一样,安排在早上九点开始第一场,他们骑自行车来的就早一些。
来早也好,李光耀招呼道:“走,咱们先占个好位置,不然人多到时候位置不好,听得也不清楚!”难得的学习机会,李光耀还是很认真对待的。
沈卓却顿住脚步,心想要不要趁早上先去徐大夫家一趟。
正想着,吴小洁挎着菜篮过来了,笑道:“沈卓。”
沈卓有点意外,不过也省事了,对李光耀道:“一位认识的婶子。你先去吧,我等会儿来。”
李光耀有点奇怪地看看那妇女,心道沈卓竟然在镇上有认识的人?也不多探究,点点头:“行,我先帮你占个好位子。”
等他走了,吴小洁便笑着对他说:“听说公社要召集赤脚医生开讲座培训,我们猜到你也来了,老徐让我过来瞧瞧,果然看见你了。”
沈卓低声道:“婶子来得正好。叶欣让我去看看你们,有没有什么需要的。我们前几天刚发了粮食。”
吴小洁脸色乐可高兴起来了,“我和老徐正是这个意思!真是瞌睡了见枕头。你们要是方便,有多的,匀一些,不计什么。”
沈卓道:“叶欣已经过了,种类,数量,还是跟之前差不多。”
也就是说各种粗粮细粮加起来一两百斤的,吴小洁心中一喜:“那感情好!什么时候方便来?我们也跟之前一样。”说的是拿钱买。
沈卓道:“就这个月,找一天赶集买年货,顺便送来。”
吴小洁笑着点头:“那我们等着了。到时候你们还跟之前一样敲门。”
两人小声商量好,吴小洁便笑容满面地去买菜了。
沈卓也转头往公社去。
李光耀果然帮忙占了好位子,在第一排的中间,见他来了就招手:“快来,这里肯定听最清楚的!”
沈卓觉得那位子太显眼了,“你坐吧。我太高了,挡住别人。”说着往边上坐。
李光耀觉得也是,他那么高,随他吧。自己不愿意放弃那么好的位子,就还是坐在中间。
趁还没开始,沈卓拿出医书和以前的笔记本,继续再看看,复习复习。
九点,人来得差不多了,一位陌生的医生走进来开讲,据说是市里医院来的。大家认认真真听讲做笔记,跟以前培训班上课的时候差不多。这一场讲了两个小时。
然后换了一个医生过来,讲起了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的事情,其实在六六年的时候就有提起了,不过没有认真执行,现在借着乡村赤脚医生培训,顺便也说了起来。这个跟医学也有一点关系的。现在人口越来越多,四五个孩子的家庭是大多数,而青年太多,城市岗位不足,才会产生上山下乡的政策,再不控制人口,真的不堪负荷了。
讲计划生育,就要将具体的避孕措施。
医生一边讲,一边拿出了两个有效的避孕产品,一个是针剂的,一个是药片的,都是目前国家自己研发的。现在是拿几个样品先让医生们看看,知道熟悉一下,之后回去他们得帮忙宣传,计划生育,科学避孕。
沈卓把针剂和药片都仔细看了看,阅读使用说明。
他心中是计划明年和叶欣结婚的,他们也不准备要孩子,到时候应该也要用到这些……
想着这些他有些出神,脸庞也有些脸红了。
讲完这个,也快十二点了,先休息吃饭。下午还有两场的。
沈卓正想拿出饭盒吃饭,俞医生过来了,跟大家说了句下午他有一场讲座,让大家先休息,然后使眼色把沈卓叫了出去。沈卓就拿着俞医生送的书出去了,请教问题。不仅是书上看不懂的,平时问诊遇到的一些问题也记录在本子上,趁此机会问问。
俞医生对他勤奋好学的态度很是欣慰,给他解答疑惑,遇到拿不准的就一起讨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