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斤论两,价钱一算,正好八块零几分。
这零头抹得也太轻易了,叶欣觉得自己吃亏了。对方说她没有装油的瓶子,送她一个玻璃瓶,算是添头了。
叶欣又说:“我还想买点粮食呢,你们这有粮食卖吗?”
对方笑呵呵地说:“怎么没有?要哪种粮食,几斤?”
叶欣:“大米给我来十斤。”
正好这会儿没别人,对方道:“粮食在堂屋呢,跟我来。”
于是两人去了堂屋。那里正坐着一个抽旱烟的男人,长相也是与其他两个相像,但是年纪更大一点。问清楚原由之后,就让他们去右边那屋。
进去一看,里面琳琅满目又是另一番景象,小麦、大米、玉米各种粗粮细粮都摆有一袋子,还有绿豆、红豆、黄豆各种豆子,原来这屋是专门放粮食的。
叶欣看了看大米不错,就干脆地让称了十斤。
出来的时候她瞥了眼堂屋左边,隐约看见一些灰乎乎的皮毛,像是兔子,她便猜测那屋是收山货的,之前同来的那两个汉子,说不定就是卖的这些山货,这里人收了,处过再摆出来卖。
大米加上前面那些,一共就快有十块钱了,在叶欣的努力砍价下,对方最终让价五毛。
东西通通放进背篓里,叶欣还让多给些稻草,垫着易碎的鸡鸭蛋,上面再严严实实盖上,也是满满一背篓,分量不轻了。
沈卓默默地背着,不出钱,只能出出力。
付了钱出来,叶欣看向右厢房,直接问了句:“那边是卖什么的?”
她今天买得多,也算大主顾了,对方也不隐瞒,脸带笑容地说:“那边是用的,城里生产的东西。要看看吗?”
叶欣说:“看看。”
过去一看,里面东西真不少,布匹、衣服、肥皂、热水瓶等随意摆着,甚至还有手表这种贵重东西,虽然只有一块,被装在盒子里。这边接待的也是跟其他人长相相似的男人,而且年纪最轻,看着就二十左右。
一直接待他们的大哥满脸笑容地问:“要买什么吗?”
叶欣笑着摇摇头:“不买了,今天钱花光了,下次吧。”
对方也不失望,客客气气地送他们出来。
叶欣状似随意地问:“几位大哥长得都像,是兄弟吧?”
对方笑道:“不错,这里就是由我们兄弟几个开的。我是陈三,门口那是我二哥,堂屋那是大哥,右边是老四。欢迎你们再来,这里每逢赶集都开,只是来的时候小心点。”这也是看她买得多,想她做回头客。
叶欣点点头,“好,谢谢陈三哥,我们需要的时候会再来的。”
她心道这陈家几兄弟人多、团结,又个个长得十分强壮,确实适合做这个生意,而且家族也是一个天然的利益联盟,才能一起干这种“投机倒把”的事情。这年头,能拉扯起这种生意不容易,所以格外要讲规矩,这也是叶欣之前放心让沈卓放下自行车的原因。
他们出去的时候就不从大门走了,而是从后面一个小门出去的,那最壮的“守门员”陈二还把自行车给他们推到了小门,热情送走。
出去之后他们推着车一阵左拐右拐,终于回到了街上。
叶欣看到邮局,突然想起上次寄的信,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了,就顺便进去看看有没有她的信,结果并没有,只好回家。
第018章 占便宜
“走了, 我们快点回去!”
叶欣接过满满当当的背篓背在身后,坐上自行车后座,嘴里催促着。
不用说, 沈卓也知道她是怕肉“热坏了”, 答应一声,等她坐稳立刻蹬车离开镇口, 往家的方向驶去。
此时才上午九点多钟而已, 可是已经非常热了。沈卓蹬车本来就要力气, 她还那么紧紧地抱着他,更热了。
虽然经过上次,他已经有点破罐子破摔, 不再说什么了,但还是浑身不对劲。
毕竟这也不是那么好习惯的事情……
为了转移注意力,等驶到一段比较平稳的路段时, 他开口说话了, “你刚才买那么多……钱没了怎么办?”
叶欣额头靠着他的后背, 以避免阳光晒到脸上,听了他的话说:“没了再赚啊。”
“钱可不是那么好赚的。”
沈卓皱着眉头,试图跟她说清楚, 免得她大手大脚惯了,后续跟不上, “你看,我们辛苦采了三次药,才卖得四块多钱。而你一花, 就是十几块……”
叶欣很无辜:“我知道钱不好赚啊, 我从来没有觉得钱好赚。”
不管是这个时代还是她的那个时代,钱都是很难赚的, 要么劳身费劲的体力活,要么绞尽脑汁的脑力活。劳心或者劳身也就罢了,往往还要各种受气,天天窝火,上班跟上坟一样,辛苦一个月才有少少的“窝囊费”,勉强维持生活。
但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大家都是普通人,能怎样嘛。
不过,她现在有了金手指,说不定可以比上辈子活得轻松一点。这总归让她充满希望,更勇敢地生活。
叶欣也明白沈卓是觉得她花钱有点大手大脚了。这个年代的人穷怕了,有钱都攒着,非常省,也不单是他一个人这样。
她试图扭转他的消费观,“现在也没有其他花销的地方,有钱就先买点好吃的,先把身体养好要紧,不然过了生长期,咱们就要一直瘦瘦弱弱的了,后面再补也补不回来的。等把身体吃壮实了,以后再攒钱嘛。”
完了又说:“你也不要觉得我花钱很多,其实每次我都精打细算,也努力讲价了,花的每一分钱都很值得的!”
沈卓分辨道:“我也没说你花钱多……”
叶欣说:“你就是这个意思啊!”
沈卓有点气急:“我是让你注意一点,别一下子花完了,不然赚钱的速度跟不上,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叶欣想着还要他蹬车载自己回去,以后要他出力的地方还很多,不能把他惹急了,就顺着道:“好,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让我花钱要想着点以后。”
沈卓顿时气顺了,“你知道就好。”
叶欣在后面默默笑,这少年真好哄啊。
她又说道:“不过,生活就是要吃香喝辣才有滋有味。我才不要跟以前一样顿顿喝红薯粥。为了可以继续吃香喝辣,咱们要多多想办法赚钱才行。”
沈卓说:“那我们多进山采药?”
叶欣摇头:“你刚刚也说了,采药太慢,而且辛苦。再说咱们也不能天天进山采药啊。”
沈卓问:“那怎么办?”菜还在长,不到卖的时候。而且卖菜的老乡多了,也卖不上价。
叶欣说:“我看陈家那有兔子,说不定就是乡下打去卖的。咱们山上有兔子吗?”
沈卓说:“有是有,可是那玩意不好抓的。”
叶欣说:“咱们试试做陷阱呢。要是抓到了野兔或者山鸡之类的,也不用拿去卖了,自己吃,也省了买。”
沈卓有些哭笑不得,忍不住说了句:“你就惦记着吃的。”
叶欣直气壮,“好吃啊,吃肉长肉,长力气!”
这倒是。
自从上次赶集,她买了肉和鸡蛋回去吃,沈卓就感觉自己这段时间力气慢慢大了些,上工的时候不那么容易饿也不那么容易累了,人也精神了许多。
就拿现在来说吧,他蹬起车来也比上次轻松多了。
这就是实打实的“吃得好,长力气”,他自己感觉最明显了。
想来想去,没法反驳,只能说:“你说得对。”
叶欣得意道:“对吧?听我的准没错!”
又趁机说一句:“骑快点回去,买了这么多好吃的,赶紧回去放好,可别热坏了!”
沈卓:“……”就知道她要说的。
不过买了这么多好吃的,在路上的确不放心,还是早点回去放好吧。
他把稳车头,加快了蹬车。
七月酷暑天,微风吹不过骄阳似火,两人脸上都淌了汗。
因为都急着回去,这回他们路上不歇息了,除了骑不上的大坡下来走一段,其他时候都尽快往回赶。
终于在十点多的时候到了家,也算是避开最热的时候了。
到家之后,叶欣赶紧把肉和蛋拿出来,看看有没有坏的,然后放好。这次买的肉不是鲜肉,倒是不用吊到井里凉着了,但是怕老鼠偷吃,也要好好保存才行。
米油就直接放到灶房,驱蛇的东西放到堂屋。
今天就不进山采药了,休息一下。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很忙,不是上工就是采药,就算适应了这种节奏,精神上也是会疲倦的,偶尔也需要适当放松一下。
放好东西后,两人就歇着,打算下午打屋后菜园。
不过离中午也还有段时间呢,歇了会儿,沈卓就坐不住地出来院子。
叶欣本来在空间里,听到外面的动静,不好让他一个人忙,也出来了。
沈卓家院子挺宽敞的,就正面四间屋子,没有左右厢房,就特别敞亮,也不显得杂乱——其实也是因为家穷东西少,所以乱不起来。之前父子俩生活也没有囤积痞,就显得特别干净。
院子中也没种树,就是一个水井而已,井边放着水桶。右边靠院墙放了竹竿,用作晾衣服的,不过平时衣服干了就收,一般也没挂整天的。
靠正房那两个角落,左边是木头棚子搭成的灶房;右边倒是稍微用泥砖垒起来半墙,当做柴房,柴堆了不少。平日就在柴堆上晒药材,柴堆边还放了锄头、铲子这些用具,经常拿放工具和抽柴,倒是有点乱。沈卓收拾的也是这里。
叶欣出来就看见他把弄乱的柴堆重新捡放整齐,横着放一层,再竖着放一层,每层大小差不多,觉得他可能真是有点强迫症。
不过看着真舒服。
她问了句:“还有哪里要收拾不?”
沈卓看了看她,说:“没什么收拾的,你歇着吧。”
叶欣看他也快收拾完了,就不上去添乱了,倒是想起上次暴雨时,她夜里心惊肉跳的生怕有山洪,就说:“趁有空,咱们把院子周围的阳沟清一下吧。才七月,说不定还有大雨的。”
沈卓说了声行,把柴放好了就拿起铲子往屋后走。
叶欣也拿了个锄头跟上。
阳沟就是直接挖开的排水沟,住在山坡上排水尤其重要,特别是他们这里夏季多雨,不得不防范。不过,其实沈卓家在山的阳面,没有凹陷,是形不成山洪的。
早在建屋子之前,就在上坡往两边挖了沟,留的菜地也往两边挖了沟槽,多次分流后,水都避开院子往下流了,院子里是不积水的。
叶欣绕着院子转了一圈,仔细检查排水沟,没有发现堵塞的情况,最多就是长了许多杂草、落了些枯枝败叶,并不影响排水的。
她松了口气。
想想也是,人家父子俩之前在这住了十几年,又不是今年才下暴雨,肯定什么问题都遇到过了,也做好了措施。要是有山洪,早就搬走了。
两人就沿沟清着杂草和落叶。
沈卓闷头清了会儿,又抬眼看了看她,欲言又止的。
叶欣这次终于发现了,主动问:“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