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我插队到乡下了,你们没法关照我的婚事,不然岂不是也被卖的命运?
还命令上了,呵。是没把她的信看明白吗?还觉得她是任他们摆布的可怜小女孩?对自己未免太过自信了。
速速回信?不,她要慢慢回,毕竟很忙嘛。
把叶顺利的扔一边,叶欣拆开叶欢的。
叶欢信里说,她跟男工人有了进展,正式交往了,相互知道了家里的状况。男工人家里也过得很拮据,甚至比叶家差一些,对方父亲是工人,母亲没有工作,只是在家照顾一家吃喝,他家兄弟多,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下乡了,下面还有一个小弟、一个小妹。不过她觉得没有关系,男工人性格好,人稳重、有担当,她愿意跟他谈下去。
——只是还没有做好准备跟家里说,就被家里知道了。爸妈果然很反对,让我跟对方尽快分手。我当然不会答应,我现在已经学会对他们说“不”了。
——现在家里鸡飞狗跳的,爸妈和弟弟似乎整天都在生气。对了,你的回信又让他们全部大发雷霆,尤其是爸爸,简直是暴跳如雷。我很好奇,你在信里写了什么?他们没有给我看。
——另外,他们似乎由我谈对象的事情,联想到你了。我也不禁想到,欣欣也十八岁了,到了可以谈恋爱的年纪,不知道有没有遇上心动的人?我猜,如果你谈恋爱,应该会和同样命运的知青同志谈。如果真的谈了,记得跟我说说呀。
——好久不见,真的好久了。感觉你变了很多很多,而且带着我一起改变,这真是件好事!我十分想念你,也十分感谢你,可惜不能见面,只能用信纸聊天。期待你的来信。
叶欣看完,有些感叹。
她也想见见叶欢来着,感觉蜕变之后的她,一定充满了力量。隔着信纸交流了那么久,也算是熟悉了,期待哪一天与这位笔友的见面。
不过,还是等缘分吧。现在是不好见了。
关于大家关注她是否谈恋爱,叶欣想了下要不要说,最后还是摇摇头——没有必要。倘若有一天,她跟叶欢见面了,或者遇上了叶家人,那时多半沈卓也是在她身边的,他们自然就知道了。
放下信,叶欣先睡觉了——明天又是得早起忙碌的一天!
农忙时节,小学放了一个“农忙假”,为期两周。这可不是让学生体验农活、培养劳动兴趣的,他们是要实实在在下田帮忙干活的。
叶欣在这里三年,早就发现了,地里农忙时,就连五六岁的小孩都不得闲的。
学生放假回来参与农活了,老师也闲下来。之前说老师不强制参与农业生产,但在这个农忙时节,队里还是建议和鼓励老师参加的,上工有工分,工分事关粮食和分红,他们参加了多少也是有收获的。
王小薇和张康明也都接受了建议。孩子们都参与了,他们不参与也说不过去。不过,王小薇现在是在孟庄那边的小队上工了。
忙碌中,天气也越来越热,又一批人中暑倒下了。
让人意外的是,今年的新知青崔时宇,虽然平时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但并没有被农忙时繁重的活吓倒,竟然坚持了下来。这让有些看不惯他一开始那做派的人大为改观。
倒是李英丽,又摆烂了。不过大家都知道她身体不太好的,摆烂就摆烂吧,好过像去年那样晕倒了,还要别人背。
此时,又是叶欣好赚钱的时候了。
先是崔时宇过来跟她订鸡蛋:“你家的鸡蛋真是不错,比我以前在城里吃的好吃多了。再给我来五十个吧。现在活是真有点重了,不吃点好的,不够劲!”
叶欣顿时精神一振,这位是真大方啊,每次都是大单子。
她笑容满面地答应:“好,下工后我就给你送去。”
对于大方的顾客,她也不吝夸赞:“真没想到,你下乡的第一个农忙没有退缩,坚强勇毅,直面困难,表现比我好多了。”
崔时宇擦了擦脑门的汗,双手叉着腰,叹了口气,也笑道:“没办法,来了就得接受改造,该干啥干啥。倒是你,看着娇娇弱弱的,平时也是上半天歇半天,我还以为你吃不了这苦呢。”
叶欣低头一笑,“娇弱”二字是对她最大的误解。
不过不必解释,事实胜于雄辩。
再看看这位个高帅气的新知青,虽然面庞晒黑了一些,但没有影响他的帅气,反而多添了几分男子气概,精气神很足。
她寻思,可能也是因为他体格子特别好吧,才能坚持下来。所以有个好的家庭,喂养出好的体质,真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强健体魄,一切困难都容易克服。像原主和李英丽,都是因为体弱才没能坚持的。
五月的艳阳映在她面庞上,皮肤白得简直要发光,崔时宇心中暗暗惊奇,心道她怎么一点儿没被晒黑呢?
她的笑容,更是比阳光还灿烂耀眼,简直让人挪不开眼。
他不禁又心中遗憾起来,并且直白地说了句:“你怎么就定亲了呢?”
叶欣又笑了,直接转移话题:“咸鸭蛋要吗?已经腌好了的,一样的品质出众,蛋黄流油,早上配稀饭吃,简单又美味。腌好的六分钱一个。”五月鸭子开始下蛋了,又可以顺成章地把之前攒着的出了。
崔时宇一听,不禁摇头叹了口气,也是有些被她气笑了。不过听起来确实方便,就着咸菜吃了一段时间确实也腻了,换换口味也不错,还是点头了:“行吧,明天也带二十个下来。我尝尝看是不是也那么好吃。”
推销成功,叶欣心情别提多愉快。
傍晚拎了鸡蛋和咸鸭蛋下去给他,收获二块七,轻轻松松。
崔时宇还是让刘红霞帮忙收了,说也是大家一起吃。又赢得一片感谢和夸赞。
叶欣看着这场面,心道这家伙的确会做人,怪不得大家喜欢他。
屋里李英丽听到动静出来,看着那边不屑地哼了一声,随后跟叶欣订了二十个鸡蛋二十个咸鸭蛋,让她尽快送来。
叶欣立刻答应了,这又是一块八收入啊,美滋滋!
第144章 新消息
进入六月份, 气温更高,太阳更晒,酷暑更难熬。
在高温干燥和充足的光照条件下, 叶欣种在屋后斜坡的西瓜, 一个个膨得很大,饱满圆润, 开始成熟了。
这天趁沈卓没有轮值, 叶欣中午就精心挑选一个西瓜摘了, 吊到水井里凉着。等到了傍晚下工,带着一身灼热和疲乏回来时,就能吃上又凉又甜的西瓜了。
还是跟去年那样, 一个硕大的瓜,切成两半,一人一半。
不过比去年更好的是, 院子里有凉棚、有石桌、有竹椅, 吃得更舒服了。
瓜也更甜、更红, 口感更好!
沈卓的那半西瓜放在石桌上,他还是坐得规矩,吃一口, 神清气爽,转头对叶欣说:“今年第一个瓜, 咱们自己吃。”
叶欣直接抱着西瓜整个人窝进竹椅里了,凉过的西瓜抱着特别舒服,也不怕弄脏衣服, 因为刚从地里回来, 身上就是脏的。她已经吃得眼睛都眯起来,一脸的享受, 听到他的话,就知道他是想起去年了,瞥一眼道:“快吃吧你,一会儿都不凉了。”
沈卓吃了两口,又倾身挨过来,说:“明天也吃行不行?”
叶欣挖了一口放进嘴里,连勺子一起咬着了,腾出手推开他:“行行行。别靠过来,热。”
沈卓就心满意足地回去吃自己的了。
夏天一热,她就不愿意亲亲贴贴的了,他也不敢惹恼她。
其实他们俩都还好,可能是因为体质好,冬天不会感觉多冷,夏天也不会感觉多热,即便在这种高温天气干活也不会跟其他人一样汗流浃背,衣服汗湿,甚至头发都汗湿。
知道叶欣不想他去挑担干重活,所以沈卓这次还是跟她一起,干活中规中矩。有时候在地里,别人忙得满头大汗,擦都擦不干净的时候,转头看到他们清凉无汗的模样,都很是惊讶和羡慕,问他们不觉得热吗?
沈卓觉得热,但最多是额头微汗,不会像其他队员一样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滚,一滴一滴落到地上。
叶欣也觉得还能忍受。以前她也在盛夏也会挥汗如雨的,现在就好多了,经过灵气滋养的身体就是不一样。
不过,也还是热的,叶欣讨厌出汗的感觉,所以天气一热就拒绝他挨过来。
现在白天更长了,夕阳还没落下呢。
不过山坡上,傍晚凉风习习,已经舒服多了。
再吃着甘甜多汁的西瓜,焦躁的唇舌、灼热的胸腔以及劳作一天的疲累就消失了,身心无比的畅快。
叶欣打了个饱嗝,把挖空的西瓜放到桌上,又懒洋洋地倒回椅背上,说:“我饱了。”
沈卓说:“晚上容易饿,等会儿再吃点饭?”
叶欣摇头:“不吃。太热了吃不下。”
沈卓也就作罢,“行,晚上要是饿了,再起来做饭。”
叶欣道:“才不会。白天累得要死,晚上肯定睡死过去了,哪还记得饿?明天早上起来再好好吃。”反正她饿了可以进空间摘点什么吃,他自己看着办吧,也没叫他不吃。
沈卓点点头,看她一副优哉游哉不想动弹的模样,又是喜爱又是心疼,跟她讨论起明天吃什么。今晚不吃饭,明早可要好好吃才行。
虽然没有肉,但有鸡蛋鸭蛋,还有各种蔬菜,有面粉可以做饼子,鸡蛋饼、煎饼、馅饼,想着法儿弄好吃点。
也可以煮些绿豆汤,加些冰糖,中午就着干饼子吃,也是消暑的。
确定了明天吃什么,又强调一遍明天还要吃西瓜。
叶欣见他这么执着于吃西瓜,明明都人高马大了还有点幼稚,觉得可能是去年搞得,也是有些好笑。跟他保证:“知道了,明早我就摘第二个瓜放井里凉着,凉一整天,还是傍晚吃。第三个也是咱们吃,后天吃——如果你不腻的话。”
沈卓就高兴了,满意了,说:“不腻。”
他心中确实有点对去年她送了别人好几个瓜才轮到他的事情耿耿于怀。他不能否认自己的小心眼,幸好她是最大度包容的。
叶欣顺便跟他说了:“今年结了有五十个多瓜,太多了,我看看有人要的话卖几个?”
沈卓也是经常看着西瓜的,自然清楚有多少,但是他觉得能吃完:“自己吃吧,不卖。”
叶欣看他一眼,“你真是不嫌腻。这么多两个月都吃不完,也不能天天吃,太大了,吃一个就饱了吃不下饭。开了吃不完又放坏了。”空间还有呢,他们吃的就是空间的。外面的就卖吧,赚钱!
沈卓被她说服了,“好吧,你看着办。”
叶欣满意地点头,又说:“不多卖,卖几个赚几块钱也好,咱们今年不是还要把房间墙壁和地面抹一遍水泥吗?到时候又得花一笔钱。现在攒着钱,秋天弄好,冬天就舒坦了。”
沈卓顿时又有些羞愧,“还是你操心多。”
叶欣一笑:“我这是旁门左道,偶尔赚个一块两块的。你每个月工资才是大头,好好赚钱就行,我来操心,没关系。”
沈卓点点头,觉得幸亏自己有个工资领,不然真要在她面前抬不起头了。
既然说好了这事,叶欣隔天就想着卖西瓜了。
她本来都找好了目标,就是崔时宇。
新一代冤大头,咳,不是,是大主顾、土豪,从他前面出手大方、乐于分享的表现来看,这么热的天,肯定很愿意买个瓜解解暑的。
但是,崔时宇干重活去了,没在这边,她就一时没找着。
反倒是李英丽找上她来了。
李英丽没在这大热天的上工,她是专门在快下工的时候等在坡底的,等到了叶欣,就开门见山地说:“听说你家今年也种西瓜了,熟了没?”
叶欣脸上立刻露出笑容,“你听谁说的?是种了些,在陆续熟了。”
李英丽就精神一振,“还有谁,不就是她们几个吗?我去郑文文和江静雨的地里看过了,她们的都没你去年卖的大,可能还没熟——去年郑文文种出来的真磕碜,最后都快烂了也没熟,又小个——既然你家今年的熟了,也卖的吧?我跟你买一个,天气实在太热了,吃饭都没胃口。”
叶欣欣然点头:“好啊。你现在要?我摘给你。”
李英丽道:“还是你帮忙在井里凉过再给吧,服务到位。明天这个时候我来。”
叶欣道:“行。我给你挑个大的,保准给你凉好。”
李英丽很满意,接着问:“还是去年的价格不?”
叶欣点头。去年的价格,是第一个卖瓜的人随便给的,其实不是她定的。但她觉得很不错,就仍旧那个价格吧。
李英丽就从口袋掏出两块钱给她,“先给你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