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欣立刻赞成:“好啊!正好早上雾气太大,不好进山,下午去好一点,上工采药两不误!至于瓦片,我们可以晚上去领,后天再盖也行。”
沈卓听着她欢快的声音,心里也轻松了许多。
叶欣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情来,“咱们是不是要砍一些树枝做篱笆,把菜地围起来?还有一些瓜豆要搭架的,要多准备点竿子。”
沈卓点点头:“明天顺便砍。”
敲定了明天计划,两人各自洗漱回房休息了。
叶欣例行进空间。
今天也累得够呛,晚上不想继续种地了,还是看书吧。
连蒙带猜地,叶欣终于在今晚看完了手上这本书,也终于明白这个空间是怎么回事了。
原来,这是上古修仙人士留下的一个“小世界”,万物可以在这里繁衍生息。由于灵气浓郁,在这里种植的作物会比外面的生长更快、更茁壮,或者更丰产、质量更高,并且会沾染上淡淡的灵气,吃了对身体好。
这个小世界是修士用来种植药材的,尤其是种植一些天材地宝,以辅助修炼。
当然也可以种植一般的水稻、水果、蔬菜等,采收得到灵米、灵果等,杂质较少,是修仙人士辟谷之余想要满足口腹之欲的首选。
外面的那口清泉,是开辟小世界的修士搬进来的一条小灵矿所化,以维持空间灵气的。如果给作物浇上灵泉,那么生长速度会更快,蕴含的灵气也更多。
而泉眼旁边的大树,也不是普通的树,是修士从外界挪进来的一种天材地宝,叫碧云树,结出的果子叫碧云果,有非常好的固本培元作用,也就是强身健体,甚至延长寿命,而且是温和无副作用的。只不过三年才有一个开花结果的循环,比较慢。此外碧云树的花、叶、果、种皆可入药炼丹。
空间的上任主人是位炼药师,至于为什么外面土地全部空置,仓库也空荡荡的,是因为正好采收并转移了药材,一粒种子也没留下。
也不能说什么也没留下,灵泉和碧云树就是留下的好东西了。
这样的灵气空间,即便是在上古修仙界也是很珍稀的,曾经历过一番血雨腥风的争夺,不知道为什么会落到叶欣的年代,害她骑车摔倒,然后磕伤融合,最后随着她来了这个年代,成为她的金手指。
叶欣看完书,走出屋子,仰头看着门前这棵风姿秀丽的碧云树。
碧树繁枝,绿盖如云,名字取得真贴切,也很好听。
不过现在树上只有叶子,还没开花,果子更是要等好久了,她只能望树兴叹。
……
第二天,叶欣和沈卓按计划上午上工,修之前垮塌了的一段路,还算轻松。一边听着乡亲们聊天,一边就把活干了。
中午瓦片就回来了,比大家预料得快。
队长李建邦也是知道大家等着瓦片用,天气又热想早去早回,于是早上天没亮就带着一队壮劳力就出发了,走了两个小时到达黄家村,还没到八点。利索地买了统计出来的瓦片,又急着往回赶。不过回来的时候比较费劲,走了三个多小时,赶在十二点之前回来的。
上午的活干完,大家一窝蜂就往李建邦家跑,领瓦片。
叶欣和沈卓也跟着去。他们是交了钱的,很快就领到了。是最普通的黑色C形瓦,摸着一股粗糙的沙砾感,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就是乡下人家盖房子用的瓦片。
三十块瓦也不重,两人一人抱一摞就走了。
出来看见吴丽丽跟黄月梅一起纳鞋底,叶欣还笑着跟她们打招呼。
其实李建邦管李兴国叫叔,吴丽丽管黄月梅叫婶,两人差了个辈分的,不过叶欣搞不懂,通通叫婶子。
两人看着他们走过,小声讨论起来。
吴丽丽笑道:“这小两口现在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去哪儿都一起。”
黄月梅也笑:“挺好,说明沈老爹给沈卓订的媳妇没错。”
吴丽丽听了这个,不禁说起了昨天的事情,“黄婶子你不知道,昨天叶知青问我要蒜苗种,我才知道他们家竟然连棵蒜都没有,之前父子俩都不知道种菜吃,你说像样吗?现在有叶知青了,才知道种菜,所以家里没个女人真不行。”
黄月梅有些惊讶,“是吗,看来她是真改了性子,不仅知道在队里勤快上工,家里也操持起来了。”
吴丽丽笑道:“我看啊,人家是真改过来了,咱们不必揪着人家的错处说了。”
黄月梅嗔道:“哟,我是那揪着人错处不放的?上月里叶知青中暑晕倒那回,我还抱着两孩子爬上坡去说她呢,让她要走要留好好想清楚,别耽误沈卓。她当时好声好气地听了,第二天就跟着沈卓上工,一天比一天勤快。上回我赶集,看到他俩亲亲热热一起去一起回,就知道她想清楚了,不闹了,要跟沈卓好好过日子。”
吴丽丽忙夸道:“看来是婶子的功劳!一定是您把她说通了,要不怎么突然就变得和和气气了呢!”
黄月梅又谦虚起来,“我可不敢居功,还是她自己想明白。”
想想又叹了口气,“说起来,叶知青年纪这么小,还没长定性,爹妈又不在身边,来了我们这穷乡僻壤的,一时不适应胡闹些,也正常。你说这上山下乡的,要是那些二十来岁的还好些,才十六岁就下乡,实在太小了些……”
说到这个,吴丽丽也不禁跟着叹气,“可不是嘛。上面的政策怎么样不好说,她爹妈怎么舍得的?好歹也留几年嘛。”
黄月梅哼了一声道:“我看啊,就是她爹妈没良心,不然怎么养得她这么瘦小。我们乡下虽穷,哪个十六岁的姑娘瘦成这样?说不定是那些只要儿子不要女儿的,才这么小就赶出来,也不管这孩子能不能在乡下养活自己。”
吴丽丽听得都要心疼了:“唉,婶子这么一说,还真有道。那叶知青到我们这也好,穷是穷了些,可乡里乡亲都是好的,未必不比她在家好……”
要是叶欣听到了,肯定会感叹一句不愧是村情六处,谈笑间好多事情都真相了。
回到院子,匆匆吃了午饭,他们连休息都不顾,顶着白花花的太阳就开始给屋顶换瓦。
主力还是沈卓,叶欣只能打打下手,比如扶梯子,以及用吊篮传送新瓦和破瓦。
不到一个小时就换完了,等沈卓下来,叶欣笑容灿烂地夸夸:“好厉害啊沈卓!我刚才听有些人还要请人检修更换呢,你自己就能上屋换,又快又省钱!”
沈卓脸颊微微涨红,也不知道是被她夸的,还是屋顶晒的,说道:“小时候看我爹换,看多了就会了,不难。”说着把梯子搬好。
叶欣也把碎瓦片提到屋后菜地的边缘倒了,那正好是一个长满杂草灌木的斜坡,天然的垃圾场。
休息半小时后,他们再次带着背篓、柴刀、锄头等工具上山了。
这次除了挖草药,还顺便砍一些树枝做篱笆和瓜苗的搭架。
也不用特意寻找,路上看见长度大小适中的顺手砍了就行,削干净树叶先扔在一边晾晒减少水分,等采药回来再拾捡捆绑起来,扛回去。
觉得砍了不少了,就停下来,专心找起药草来。
叶欣亦步亦趋跟着沈卓,继续学习辨认药草。上次学的她还记得大部分,有些忘记了,现在正好也可以复习。
第015章 找野果
午后, 山间一片浓绿,蝉鸣阵阵聒噪。
“好热,歇会儿吧。”
“嗯。”
两人放下背篓, 坐在一块石头上歇脚。
叶欣擦了擦汗, 已经有点口渴,说道:“下次要买个瓶子才方便。”
山路崎岖, 没有密封瓶子的情况下不好带水, 只能渴着。瓶子早买早方便, 上工进山都能用到,她决定下次去镇上好好找找有没有保温瓶。
这次他们走了一个跟上次不同的方向,期待能发现和采收更多草药, 然而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沈卓的背篓中才装了一半,叶欣的背篓则空空如也。
虽然他们都很想多采一点, 但药材不是那么好找的。找到之后要仔细辨认, 有些植株相似却并非药材;确认药草之后还要确定入药部分, 才好针对性采收;有些可能还不到采收的时节,有些太小了或者太少了也得留着让它们再长长,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 这是个细致的活,快不了。
沈卓自己一个人就能完成找药、采药、背药的工作, 叶欣根本帮不上忙,感觉自己就个气氛组。或者气氛组都不如,因为沈卓有时候还要停下来给她讲解草药知识, 耽误进度。
她觉得自己得干点什么才行, 不然好像白来了。
仰头左右看了看高大茂盛的树木,她不甘心地问:“山里真的没有野果吗?”
沈卓正翻看着背篓中的草药, 闻言说道:“你可以找找看。”
叶欣精神一振,转头看向他:“也就是说有咯?”
沈卓见她双眼亮晶晶的充满期待,不好把话说满,“比较难找。”
叶欣明白了,但还是干劲十足:“我会努力找的!”
靠山吃山,她就说山上怎么可能没有野果嘛,原来是她没还没有找到。等会儿要睁大眼睛找找才行。
除了想摘野果解渴,也是想有点收获,不然每次背着个空背篓来,又背着个空背篓回去,太搞笑了。
歇完脚,两人继续在山中行进。
不过野果真不是说找就能找到的,山中茫茫一片绿,就是没看到什么果子。叶欣索性把柴刀拿在手里,顺手砍点树枝,沈卓采药用锄头和镰刀就足够了。
沈卓回头看一眼,“砍这么多树枝干什么?这里带回去远。”
叶欣说:“不一定带回去,顺手砍一砍,下次也知道这里是走过的,免得走重复了。”
沈卓就说:“那你小心点,别伤了手。”
叶欣说:“知道了。你采药吧,不用我。”
倒不是她不愿意继续学习药草知识了,而是她要干点活。空间里的菜地也需要搭架呢,趁着上山赶紧砍一些,不然怕来不及,里面的菜长得可快了。
她有意地落在后面,砍了一堆笼在一起,趁沈卓没留神,就往茂密的灌木后面挡一下,迅速进空间。
也不敢多留,把树枝往地上一扔就闪现出来。
这样很快就可以凑齐啦!
沈卓发现她没跟上来,又退回来一点,看见她才松了口气,严肃道:“你别走太远,山里蛇虫多,危险的。”
叶欣立刻拿着柴刀乖乖跟上,“来了来了,我就是看那边好像有果子,过去看了看。”
沈卓这才继续往前。
跟了一会儿,叶欣又故技重施,砍了一批树枝扔进去。
不过这次悲催了,刚闪现出来就对上了一条蛇,那蛇通体碧绿,头呈三角形,眼睛红色,缠绕在旁边的树枝上,“嘶嘶”地朝她吐着蛇信子。
叶欣瞬间头皮发麻,大喊一声:“有蛇啊!!”一边喊一边跑。
沈卓的身影很快出现,把她拉到身后,然后往前看了看,皱眉道:“是竹叶青。”
竹叶青朝他吐了吐蛇信子,却很快转头沿着树枝爬走了。
叶欣抓着沈卓的背篓在他身后探头,声音发抖地问:“它为什么一看见你走了?”
沈卓说:“我身上有雄黄粉包。”
叶欣恍然,又问:“就这么让它走了?”
“不然呢?”沈卓有些无语,“你别招惹它,它也不会咬你。”
“它没毒吗?”叶欣见他这么淡定,也慢慢冷静下来了。
“有毒。”沈卓说到这里脸色严肃起来,皱着眉头看她,“叫你不要走太远,山上蛇多,万一被咬了,我不一定能及时找到草药给你解毒。”
叶欣连忙说:“我接下来就跟着你,不走远了。”
反正她是不敢走远了,空间里的树枝应该也够用了,不够的话下次再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