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瓜又纷纷谢过叶欣,把瓜皮扔在旁边堆放垃圾的坑,然后压水洗手。之前建了屋子,也打了个井,还是知青宿舍那样的压水井,也是方便医生病人用水。医疗站可是不能没有水用的。
叶欣主动跟那长得浓眉大眼、胸前两条乌黑大辫子的唯一女医生说话:“你是叫孟春兰吧?之前培训班的时候我就听沈卓说了,你们四个都挺要好,我见过黄志豪和李光耀了,就是还没见过你。”
孟春兰有些惊喜:“你竟然听说过我吗?我一开始误会沈卓讨厌我呢,没想到他还跟你提起我了。”
叶欣笑道:“他那个性子沉闷寡言的,就是容易让人误会,相处起来怪费心的,还好你们都不跟他计较。”
孟春兰也笑了:“一开始而已,后来就知道他面冷心热了。”
又忍不住盯着叶欣打量,一脸惊奇:“我之前也是老听他们说你,只是没有机会见到,现在终于见到了,真好!你果真跟他们说得那么漂亮,不,你长得比他们说得还水灵呢,待我们又亲切,看着就让人喜欢!”
叶欣见她语气真诚活泼,也笑着夸她几句。
两个女孩子说着话,很快就熟悉起来。
叶欣还问她:“你来大队医疗站上岗,回家远不远?”
孟春兰道:“还好!之前去镇上培训班,天天要走一个半小时的,冬天冷飕飕的难熬,春天泥泞更是不好走,夏天热了也晒得难受。现在到大队只要走四五十分钟就到,已经好多了!”
叶欣觉得走四五十分钟真不近了,叹道:“那也很辛苦了。真难为你们做医生的。”
孟春兰笑道:“辛苦是辛苦一点,但是比以前种地好,已经是苦尽甘来了!”
叶欣见她态度乐观,性格坚韧,全无抱怨,心里更喜欢了。
大队长吃了瓜已经先回去了,那边三人见她们两个在一起叽叽喳喳说得亲热,不禁频频侧目,他们也在一起说话。
黄志豪是很羡慕,说:“多好啊!我也攒攒钱,买辆自行车!”
李光耀知道他羡慕什么,笑道:“你以为有了自行车就能找着对象了吗?你看我,买了半年了,还不是自己一个人?”
黄志豪却很自信:“我跟家里说好了,我今年自己挣的钱攒下来,到年底就差不多了,到时候我爸妈给我补齐,也给我弄张自行车票,买一辆!买了自行车,就好说对象了!”
李光耀摇摇头:“说对象可能好说,但是要说上一个这么好的,可不容易!”
其实他们现在已经是十里八乡说亲热门人选了,早有媒婆上门的。只是自己条件好了,难免也会挑剔一些,想要更好的。李光耀如此,黄志豪也如此,看着叶欣在那羡慕嫉妒,嘀嘀咕咕。
沈卓幽幽说了一句:“你们能不能不要盯着我的未婚妻了?”
两人就转头一起笑话他:“哟,看看都不行啊,原来是个醋坛子!”
沈卓冷着脸不客气地说:“你们盯没定亲的去。”
说了没多久,就到时间了,医疗站也跟队员下工的时间一样,几人就带着自己东西挥手道别,各自回家了。
叶欣拎着篮子,等着沈卓锁了门,就一起往回走。
沈卓想起一件事来:“刚才大队长说了这个月去镇上领药的事情,也在这几天了。你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去镇上了,想什么时候去?我请假带你去。”
叶欣笑问:“你还能请假吗?扣不扣工资?”
沈卓认真道:“不扣的。总有家里有事忙的时候,又不经常请。”
叶欣就说:“其实最近很热,不是很想去。”而且镇上也逛腻了,小小地方,又简陋,没什么好走的。
沈卓说:“快中秋了呢。”
叶欣一怔,“这倒是。时间过得真快,你不提醒,我都忘记了。”
沈卓侧头看着她,她尖尖的下巴还是没有长起肉来,不禁有些心疼:“你太忙了,最近都不歇歇。把节日都忙忘记了。”
叶欣笑道:“我也就跟其他队员一般。倒是你,最近经常外出,跋山涉水的,都晒黑了不少,比我还辛苦。”
到了上坡,没什么人了,沈卓就拉着她的手一起走,说:“这两天我们去把药取了。然后十三那天跟你上街好不好?买些过节吃的。”
叶欣见他这么说,就答应了:“好。”
到了那天,早上顺路背些菜去卖掉。现在屋后菜地又是茂盛的光景,自己吃不完的。还有一些鸡蛋,和腌过没腌过的鸭蛋,都一并带去卖了。
这次难得一起买菜,沈卓还感叹菜这么好卖,没多会儿就卖完了。
沈卓说:“他们都是回头客了不成?都不挑的,一上来就说要多少。”
叶欣骄傲地说:“咱们的菜和蛋都很好啊,买菜的人眼睛是雪亮的,当然爱买了!”
收拾了,他们去买东西。
因为是中秋节前的一个集日了,这天人不少,供销社又挤起来。既然沈卓在,叶欣就不去挤了,把钱和筐都给他让他去,自己在外面看着车等。
沈卓也不负所望,他现在个子已经高出别人一截,力气又大,轻轻松松挤进去,买了月饼、鸭梨、葡萄。
他们也去买了些肉。他们今年的肉票本来已经用完了,但之前受表彰时领的还有,天气热用得慢,现在还有的,倒是可以去肉场买些鲜肉。
想到的都买了,沈卓问她:“还要买什么吗?去不去陈家院子?”
叶欣摇摇头:“街上都能买,就不去了。去一趟邮局吧,看看有没有信。”
沈卓就点头,背着筐推着车,跟她往邮局走。
到了正碰上邮递员装了信要往外走呢,叶欣连忙先拦住问了问,还真有自己的。她就在里面拆开看了。
这次的信竟然挺长的,却不是大姐叶欢的口吻了,而是妈妈黎美悦的口吻,语气……很不好。
叶欣皱着眉头看完,大概可以总结为两个字:要钱。
家里困难了要钱,生了弟弟花销多了要钱,妈妈产后护要钱,大弟年纪渐长要活动工作了要钱……她这个做女儿做姐姐的,怎么能在知道小弟弟出生后还一点表示都没有?太过分了!她不能只顾自己,要回报家庭!要给钱!!
叶欣翻了个白眼,可以说自己毫不意外。
记忆中印象中原主就是家里最得不到爱的那个,扔下乡了也不顾死活的,可能是之前写的几封信、寄的两次菜干让他们察觉到她过得还不错,现在光明正大问起钱来了。
至于为什么不是大姐寄信了,可能是因为大姐还有点良心,写不下这样的话吧。
又或者他们之前吩咐过大姐了,大姐没有照办,父母索性自己写了。
再看了看这封长长的要钱信,叶欣很不爽地笑了下。
要钱就罢了,态度还那么不好,当她是傻子吗?
既然确定是回给妈的,她就不用客气了,当场买了信纸信封,回两个字:没钱。
然后折起装进信封,寄了。
十分省事。
出来后心情还不错,对沈卓说:“走吧,回家!”
沈卓倒是突然想起来了,问她:“咱们定亲的事,你家里知道了吗?”
叶欣老实说:“还不知道。”
沈卓就微微皱起眉头:“为什么不告诉你家里人?”
叶欣瞥他一眼,道:“我才多大?要是让他们知道我刚下乡,十六岁就定亲了,他们说不定以为我被乡下人骗了呢!到时候不写信来骂你一顿的。”
沈卓觉得有点道,她是知青,年纪又小,配他确实是委屈了的。但又很在意这个事情:“那你什么时候跟他们说?”
叶欣打算什么时候也不跟他们说,反正自己已经下乡插队了,户口都落在了丰水大队,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主,任何事都不必过问他们的。不过为了让沈卓安心,她还是说:“等我长大吧。到咱们正式结婚的时候,再通知他们。”
沈卓心中就安定了,说:“好,听你的。”
心里却是想着,叶欣的家人到底关心不关心她呢?
要说关心,却让她小小年纪就下乡;说不关心吧,又经常寄信来,叶欣还说家里经常寄钱给她的。
沈卓弄不明白,叶欣又并不主动说家里情况。他想问问,但是她好像并不喜欢说这个。
他只能心想,可能时候还不到吧,到了时候,她会告诉他的。
他慢慢等就好了,只要确定咱们是一直在一起的,其他都不是很重要。
反正他们还年轻,不急的。
第098章 砌灶房
到了十五中秋那天, 大队给医疗站医生发了钱。这是在这里拿到的第一笔工资,四个人都很高兴。
傍晚沈卓一回到家,就把钱给叶欣。
眼睛亮亮地说:“我挣钱了, 给你花!”
叶欣接过钱数了数, 因为上个月没有上岗足月,所以并没有二十五块, 而是十六块多, 也是一笔不少的钱了。她笑看着一脸求表扬的少年, 夸赞他:“真棒!”
简简单单的夸赞,就让少年高高兴兴,非常积极地去做饭了。
一边做饭又一边感叹:“要是提前发就好了, 就可以拿去买月饼,多买点!”
叶欣笑道:“买了两盒月饼还不够啊?那个容易腻的。现在发了也很好,给我攒着。”
沈卓听到这, 就顺便问了句:“咱们现在有多少钱了?”
之前抓了土匪受表彰那会儿, 叶欣就攒了一百块了, 这段时间卖西瓜、卖鸡蛋鸭蛋、卖菜的也赚了二十多,加上现在他给的,以及之前还有零头的十几块, 现在一共有一百五十多。不过她跟他说:“现在快一百块了,过了中秋, 咱们就可以把灶房做起来。”
沈卓有些惊讶:“都这么多了?”
但也只是惊讶一下,也不多问,又说:“不知道要多少钱, 到时候用完了手上没有用了, 不如等到下个月再建,我再发二十五块, 手头更充裕。”
叶欣却是已经打算好的,“我算过了,绰绰有余的。趁秋高气爽的弄弄好,不然之后天冷了、下雨了,又要难受。”
沈卓就点头:“也是,早弄好早安心。你安排吧。就是这次有什么出力的活,你不要自己干了,喊我一起。”
叶欣笑着说:“有什么出力的?到时候你跟黄志豪说一声,砖瓦有工人送来;我去跟建功大叔说一声,师傅就来砌墙了,我只要端水给钱就好了。有钱就不用出力,你好好挣钱就是!”
沈卓于是充满了干劲:“嗯!”
到底是过节,晚上做得比较丰盛。都中秋了,早晚气温也有所下降,凉快些,叶欣的胃口又好了,一顿饭吃得满足又开心。
晚上洗漱过后,两人又出来“拜月亮”。
倒没有跟别人家那么恭敬严肃,只是他们自己出来赏月亮吃月饼罢了。
去年只有野山竹和月饼,今年就像样了一点,月饼都买了两盒,还有硕大的鸭梨,和一串串密实的葡萄。这也是因为他们今年经济条件比去年好多了。
叶欣晚饭吃多了,月饼就不怎么吃得下了,拿一块掰了点,剩下大半个都给沈卓。
鸭梨也是太大个了,只切一小块吃,剩下的给沈卓。
葡萄更是摘三两个吃就够了。
反正看见了就要吃,吃也吃不下多少,这个吃一点那个吃一点,吃个新鲜。自己虽然也种了这些果树果藤,但是还没到结果的时候。
看着这么多好吃的,叶欣心里就高兴:“留着慢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