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时, 送给了先皇后抚养,如今又记在了皇后名下。
这运气也没谁了, 就好像注定了这个孩子留不住, 跟她缘浅。
***
畅春园外面是一大片空地, 如今有在施工。
皇子们有在二十里外的地方购买临时住处。
那边盖了一栋栋别墅, 对于皇子们来说不算大也不算小, 不算大是住不下那么多下人和主子,不算小是只作为皇子们临时的落脚点是够了。
上回皇帝为了表示对皇三子的看重赏赐了他一个园子,目前还在施工中。
皇四子也得了一个,也在施工中。
所以皇子们便在别墅区这边置办了一个落脚点,去园子方便, 总比回城方便许多,再说那别墅也招募了看房子的保卫人员,附近还有大营驻扎,也不用担心安全。
别墅门前,四皇子领着几个儿女下汽车,他膝下孩子不多,早年更是不着家,稀稀拉拉也就四五个孩子。
不过比老八强,老八就一儿一女,还都是庶出。
他好歹还有两个嫡子。
一群孩子最大的也才十岁,下了车就往别墅内冲,奶嬷嬷们忙追过去。
四皇子成了嫡子那叫一个水涨船高,连孩子们身份也跟其他皇子不一样。
四皇子盯着孩子们,然后就挥挥手,“大格格不是晕车吗?送他们去房里吃点东西休息,休息好了再送进园子。”
往常只有嫡出皇孙有机会进宫,后来建了学,皇孙们多起来和宗室的孩子一样送到园子里的西花园读书。
那地方原本是皇子们读书的地方,后来皇子们一茬一茬毕业,换成了皇孙,都是名师,四皇子自己就接受的那样教育,也知道里面的情况,自然是愿意送自己孩子进去。
至于格格都是在家里开蒙后送去女学。
这些年京城的风气越发开放,四处都有开办女学。
吃了饭,休息了一会儿,到下午三点左右,四皇子领着孩子们进园子。
以前去见德妃多是选择早上,福晋往往一大早出发,快到中午德妃忙完手中的宫务才有时间见儿媳。
到皇后这边规矩又换了,皇后早上会晚起,起床后才忙活事情,忙完再用膳,午休后两点左右。
一般也都是三点后才得空见外人。
这次他在法理上成了皇后的儿子,自然要带孙辈见见皇后,他的孩子才是皇后名正言顺的孙辈。
***
太监通传四皇子拎着皇孙们觐见。
宝音摘下了眼镜,对来报的太监道:“请他们进来吧。”
没多久四皇子就领着一群孩子过来了,这些孩子一个个跟鹌鹑一样,拘谨得很呢。
宝音笑笑,“都坐,老马去捡一些零食过来。”
马必应年纪也不小了,步伐还是利索地往外走。
宝音不爱进人,侍候的人多是太监,宫女都不知换了几茬了,如今民间民众生活好上不少,已经很少给自家孩子阉了送进宫。
这样很好,宝音总觉得太监多了不好,如今方便了,宫里也用上了电推车,吸尘器,这些宫女也能做,也用不上那么多太监。
用宫女也挺好,服役几年二十五岁出宫,出宫后想考大学还有服役加分。
宝音招呼一群孩子到身边。
四皇子推了推,“快去,去皇奶奶身边。”
五六个孩子过来,宝音戴上眼镜挨个瞧,四皇子在一旁介绍孩子的名字。
宝音笑呵呵点头,“养得好,都打疫苗了吧?”
四皇子忙道,“牛痘满周岁都种上了,还有其他疫苗刚出来的时候都种上了。”
“对对,疫苗得种上,种上后相当于让身体练了兵,再染上病菌身体也知道该怎么对付。”
宝音满意道:“有人总觉得医院是骗人钱财,有些病呀就得提前预防,这几年都劝了好几回,总有人疑神疑鬼觉得疫苗是害人,瞧瞧这一个个长得多好。”
马必应取来了一些零食,都是宫里做的,几个孩子挨个拿了。
宝音笑眯眯道:“想当年你也是丁点大的时候跟着老三来我这要糖果吃,这一转眼都成家立业了。”
四皇子眼睛有点红,“儿臣那会儿只觉得母后亲近,谁能想还有这样的缘分。”
宝音叹气,老四也开始作秀了。
“几个孩子是送进园子还是留府里?”
四皇子连忙道:“自然是跟在皇额娘身边,替儿臣尽孝。”
“那就暂时留下。”
“安置在西花园,那边新设了个保育院,专门接管五岁以下的孩子,一群小孩凑在一起玩也不孤独。”
“和大的一样,五日来接一回。”
“大的插班念书,弘晖之前不是在那吗?一会儿将哥哥姐姐带过去。”
宝音瞄了一眼时间,“这个点皇上应该回来了,你带皇孙们给皇上请安,回头也不用过来了,直接出园子吧。”
四皇子闻言,利索招呼孩子们退下。
***
傍晚的时候皇帝吃完饭溜达到这边来,宝音随便说起了这事。
皇帝没放在心上,“老四那几个孩子太过淳厚了。”
两人又聊起了还未出生的弘历,又顺延到了广东被押送回来的一批人。
“由刑部接手,都察院监督。”
这个案子没什么好说的,涉案的该查查,如实交代罪名,不交代也行,那就以谋反罪论处。
反正合适的罪名总能扒出来一个。
隔日四皇子又过来了,宝音刚看完南洋的资料。
“南洋那边你们处理得不错,你看接下来该让谁接手?”
四皇子思索后开口,“不如让大哥和二哥家里的几个孩子接手。”
宝音意外,不明白他这是有意为之,还是觉得几个皇孙留在京城会耽误事。
几位皇孙里,就数太子的长子弘皙在皇帝面前长脸,有句话说得好,小儿子大孙子老爷子的命根子。
小儿子不一定,大孙子确实从小被皇帝宠到大,其余皇子都得落下一层。
宝音想了想,“这事我跟皇上提一下。”
这会儿她跟四皇子成了利益共同体,想要扶持他自然得提前排除异己。
当然她心里也有另一番打算就是。
四皇子神色轻松,果然成为嫡子以往的困难都不是困难,前途的障碍也有皇额娘帮他扫平。
宝音又问起了另一件事,“新加坡的港口你可有看过?”
四皇子神色一顿,大概是没想到会被问到这个。
说实话,当他第一次看到那座海港城市,第一次知晓那是皇后命人建造的时候,他心里是怀疑皇后是否有不轨之心。
这座港口不仅是南洋的海上明珠,更是整个世界的海上明珠,简直是天人之城。
建造这座城的人想干什么?
还离广东那么近,扼住了东西交流的海峡口岸,可以说东西交流就无法越过这座港口。
他以为这是皇后需要谨守的秘密,没想到就这样简简单单询问起他。
四皇子脑子飞快运转,“很像书中描写的大同国家。”
不错,人人有衣,人人能吃饱,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全都是那个港口城市承担,可不就是古书中描绘的大同国家。
宝音摇头,“哪里是大同世界,连小康都算不上,你只看到表面,那个地方是参考西方国家制定的律法,跟咱们这边体制不同,只是个实验对象,看着繁荣,实际上随时会崩塌。”
宝音叹气,“那是个全面鼓励商业的港口,一切制度都是为商业服务,商业繁荣再好,也不过是被人嘴边的一块肉。”
她声音凝重,“你多盯着点,日后关于商业经济要适当引导,打压大鱼放过小鱼,鱼多才能繁荣,但是一个湖内也不能养超过一定规格的大鱼,否则大鱼吃小鱼,整个湖生态同样会被破坏。”
“同样也不能打压,要适当鼓励开办实业,实业多了才能吸纳失地的百姓,有了就业,就有了钱不会饿肚子,国家也就乱不了。”
当年她支持拆解泰山商行也是因为泰山商行太庞大了,庞大到了操控的资源无数,比朝廷有钱,比朝廷效率高,成了朝廷的眼中钉。
所有人都在盯着,都在盯着泰山商行出错。
四皇子听得有些懵懂,宝音见状,“回头你请一个月假,去学一段时间的经济课,不需要精通,起码要明白经济运行的原理。”
“是。”
宝音已经准备了多个进阶班等待四皇子去学。
四皇子大概也没有想到三十岁了,成了皇后嫡子,先面临的是铺天盖地的补课。
***
皇帝再次将王公大臣们叫进了宫。
“上次尔等举荐的皇子名单朕还未来得及看,一不小心被奴才泼水糊到一块了,今日尔等再写一份,朕定然选出让大家都皆大欢喜的太子。”
狗,太狗了,不少人在心里偷偷骂。
皇上这不就是耍人吗?这都将四皇子塞到皇后名下了,成了除太子以外的第二个嫡皇子。
大清可是先立嫡再立长。
理由很简单,要是立长,也没有了废太子什么事,从废太子这一辈来看,肯定是嫡更重要。
这皇上都给出了另一位嫡子人选,不就摆明了告诉大家,对于他们的选择他不满意,现在他心目中的继承人已经给出来了,再给大家一个选择机会。
还说什么依照大家的意见来选,呵呵,从头到尾不就给出了一个名字,就差指名道姓告诉大家选谁了。
当然大家这一点已经商议好,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总之就是不按照皇上的想法来。
“皇上,臣认为立太子一事事关重大,应当着重考虑才是,匆忙立下,未来若是出了差错,恐怕落得不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