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十八弟还是十九弟?
又或者是还在襁褓中的二十弟?
也对, 若是记为嫡皇子, 排在前面等于宣告储君, 汗阿玛的心思明显是不想再立储君, 又或者说还记着废太子。
多年来的心血哪能说放弃就放弃?
“儿臣想十九弟正合适,听说很健康, 二十弟还是太小了。”
皇帝“嗯”了一声, 放下杯子。
“皇后跟朕说她岁数都不小了, 不耐烦养一个小娃娃, 想从成年的皇子里挑, 你说说谁合适?”
四贝勒心再次提起来。
谁合适?
当然是他最合适。
不提已经被圈禁的大哥、二哥,三哥如今如日中天,且是荣妃独子,定然不会改认皇后为母。
五弟长在太后膝下忽略,六弟七弟身体原因不掺和夺嫡, 八弟……
八弟虽为惠妃养子,且生母在,也不是合适人选。
剩下的兄弟也没有合适之人。
他不由抬起眼睛看向皇帝,也正好跟皇帝眼神对上。
皇帝看着耐心十足,“胤禛,你觉得哪位皇子合适?”
“毕竟是嫡皇子,身份贵重,可要回去多想想?”
就差没有问他是不是对皇位有想法了。
四贝勒心提起来,该不该毛遂自荐?
身边的谋士只说让他做一个忠心的儿子,不要在这个时候暴露野心。
还说汗阿玛此刻就是一个年迈的虎王,对于年轻的继承人都是以敌人对待。
他该不该说?
总有种预感,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可能是真错过了。
膝盖缓缓触地,四贝勒低下头,“儿臣自幼受皇额娘照顾,若是有机会,愿意承皇额娘膝下,视皇额娘如生母。”
皇帝叹息一声,“朕年幼时和二哥被带到皇祖母身边,皇祖母问二哥愿不愿意做皇帝,二哥说愿做贤王,又问朕愿不愿意做皇帝。”
“想要那个皇位没有什么不能说的,如皇后所说身为皇子对那个皇位没有想法才是骗人。”
“胤礽是朕疼爱了大半辈子的儿子,朕知道他心中的怨言,已经做了四十多年的太子,不愿意再等下去。”
“皇后也埋怨我,将儿子们都困在身边,本是鲲鹏,如今反而被束缚住了翅膀。还不如干脆放出去,天下大着呢,外面的无主之地我们不占,也被洋人占去,还不如先派人占住。”
“胤禛,若你处在朕这个位置,你作何选择?”
四贝勒激动的同时也谨慎起来,这分明是问他,坐上那个位置会如何对待兄弟们。
他可不是李泰,到手的皇位都能弄丢。
四贝勒深吸一口气,“汗阿玛是明君,所做觉得定然英明果断,若是儿子,自然是萧规曹随。”
皇帝露出微笑,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退下。
被吊在空中不上不下的四贝勒心一下子提起来。
出宫的路上,脑袋还是晕乎乎的,等出了大门,被冷风这么一吹立刻清醒过来。
糟了,他是不是被老爷子套去话了?
***
宝音走进南书房的时候,某人正盯着各省递上来的人口册子出神。
“既然定下了,就不要再改了。”
她提醒。
[别回头弄出党争。]
明末毁于党争,这是教训,九龙夺嫡何尝不是党争?
皇帝扶着额头,“怎么会?朕不会再犯那种错误,原来选老四定然是理由,这次先将他提起来,称量一下他的能力。”
宝音低头,看了一眼有些惊讶,“这两年人口是不是比前些年有所下降?”
之前提高了成亲年龄,又在各地开了医院,科普生产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新生儿出生率是连年上涨。
也有饱受生育之苦选择做手术结扎的妇人,总的来说新王朝还处于享受人口红利当中,前面打仗消耗掉的人口后来也补回来。
如今这批二十左右的青年,有许多都是经受学堂教育的青年。
皇帝点头,有些不解。
“女人读书多了,不愿意生孩子朕可以理解,怎么现在的年轻人也选择少生?”
他说的是满人,他这一代都讲究多子多福。
本以为按照满人的趋势,会迅速扩大这个团体才是,怎么势头就减缓了呢?
宝音看了看,不只是东北三省,江南人口增长也在减缓。
“一万万人口,如今杂交水稻可以养活的不止这点人口。”
皇帝看了她一眼,“可是人都跑海外去了?”
[去海外才多少点人?]
“猪不产子,养猪的人都知道找外界原因,先看吃食,再看生活环境,民间不生还不简单?环境恶劣呗!”
他无语,“哪里恶劣了,粮食足够,还有大量的地可以种,朕连人丁税都免了,历朝历代哪个能比朕宽容?”
宝音点了点桌面,除去人口表,还有教育部呈上来的扫盲表。
教育部为了扩大势力,可是努力地在各地建设学校,派遣老师,有学校的地方都归教育部管,可不得往死了扩张?
“时代不一样了,你看最穷的一个县也做到了十分之一孩童扫盲。”
“这些孩子都识字,哪怕是简体字,只读了小学也跟在土里刨食的父辈们需求不同了。”
“想要他们多生孩子,得满足他们的需求……”
皇帝盯着她,“原来你在这等着呢。”
难怪建立那么多小学,不多建中学,也不多建大学,原来是在这等着呢。
宝音笑眯眯道:“多建中学大学扩招吧,这些识字的人,最期盼的是下一辈读更多书,想要让他们成家立业稳定下来,给他们一条能看到希望的路。”
“多建学校,也能将这些最冲动的青年圈在学校里,你知道的,书读多了,反而能分辨是非,不会别人一高呼就盲从,你看我说的可对?”
第347章
这时间哪些人最不可能造反?
非文人莫属。
正所谓文人造反, 三年不成。
一个王朝想要长久下去,就不得不拉拢文人。
当然在清初是没这说法,江南的文人敢抱团抗税, 跑去孔庙哭苗,满臣就敢让这些人的人头落地。
因为最开始的第一批满人还没有汉化,手握武力, 视汉人如猪狗,敢反抗是真杀。
这招用来对付崇祯皇帝的招数,换到清朝不管用了, 才让某些人开始怀念起前朝来。
怀念的是什么?
怀念的是党争下官官相护不用交税的日子, 这些人都是趴在大明王朝身上吸血的寄生虫,拖死了大明, 到清朝这些优待没有了, 倒是回味起明朝的好来。
大清正在走明朝的老路, 当然这是没法避免的, 只要入主这片土地, 都得被儒家那一套驯化。
敢走资本主义道路吗?
国情就注定了走不了。
宝音看着皇帝,“不生孩子不能怪这些人, 肚子都填不饱, 生孩子做什么?等着生下来送进婴儿塔吗?”
“就算能吃饱, 也想往上爬, 这一代识字, 下一代就想送孩子科举更上一层,这是人性,谁能阻止的了?”
皇帝颔首,“你说得对。”
他又拿出了一个名单,“这个又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张写满了女性姓名的名单, 宝音只瞅了一眼就认出来了。
“有问题吗?都是最近二十年杰出的女性。”
“礼部都告到我这来了,说你吩咐礼部准备一套颁奖仪式,要在武英殿举行,请这些女子入宫。”
“你若是召见人,召到养心殿见见,为何指定了武英殿?”
“我倒是想在太和殿召见,你答应吗?”
太和殿十年前开工,如今已经重建完毕,平时是举行盛典的地方。
也是三大殿最大的一座宫殿。
皇帝凝眉,“你且说说理由。”
宝音从上往下一个个指着道:“这个改良了炮弹,你打准噶尔时用的那个炮弹就是她带队研发出来的,这个发明了无线电报,这个是第一位女飞行员,还有电话所用到的交换机是这个人发明的。”
“若不是她,你想打电话去找人还得人工交换,不像现在一个电话打去广州总督府都不用那么麻烦。”
宝音没有往下念,就这样看着他,“这些都是杰出的女性,难道要跟官员女眷一样,被我偷偷摸摸召见?”
“凭什么做出了这样的功绩,不能在前殿奖赏她们?”
“我还要史官记下她们的名字,别跟唐朝之后,女性名字都没办法留下来,再过个一两百年她们的名字都被人抹去,冠上男人的名字,变成男人的发明。”
她就这样看着他,目光里满是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