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笑,“瞎说什么?长白山的龙脉是能轻易毁去的吗?”
能毁掉,大概是帝国已经没了。
[你突然这么大方,还真让人不适应……]
她念头蓦然一转,想明白了,之前是应对战事抽不出手,现在西北战事大致平定,他自然能够抽出手盯着东北。
宝音狐疑,“你要引人出关,该不会是填补东北的空白,让土地不被罗刹人占去吧?”
皇帝将这些地契叠在一起塞进她手里。
“别胡思乱想,就是给你的奖赏,这些地你随便用,给你了就是你的。”
虽然得了土地很好,可她为何没有高兴?
这么多土地她得投入多少资源才能开发出来,不论是放着还是安排人来种地,他好像都不亏?
她又被他拉着去粮仓,他挑选了五谷后,宝音琢磨出了不对劲,这人怎么比她还要熟悉?
用晚膳时吃的都是刚宰杀的羊羔子,蔬菜是前脚从地里采摘下来后脚就洗洗扔进锅里炒熟了。
用膳时他是专拣蔬菜吃,其实路上也没亏着谁的嘴,是他没事就带着阿哥们去打猎,跑去的是深山,吃的自然是凑合。
隔天两人吃了早膳才收拾收拾回行宫。
***
宝音带了不少柿饼回来,回来后交给人四处发一发。
有宫人来报,说是纳兰府递了牌,询问她是否要见。
上次宝音将乌云珠叫来不算是正式见娘家,她想了想,还是同意了。
兆佳氏是个聪明人,在她看来起码比纳兰佟桂要聪明。
只是聪明人自作聪明时也很让人不悦。
兆佳氏这次并不是一个过来,还带来了宝音的两个嫂子和侄女们。
宝音进宫那会儿大嫂生了一女,二嫂生了一子,这么多年过去,两人又为纳兰家添置了不少孩子。
一群人见面后,宝音看见了二嫂身后跟着一个长相精致的女孩,十二三岁模样。
宝济氏将女儿往上前推了推。
“娘娘,这是您的侄女慧姐儿,在您入宫那年怀上的,小丫头模样是不是很俊?配个皇子还是绰绰有余。”
宝音面色变冷,她这个二嫂说话还是这么不着调。
兆佳氏是又气又急,临来前都吩咐了,皇后娘娘不是她们的小姑子了,说话得收敛着点,结果嘴上还是没把门。
见气氛有点冷,宝济氏闭上嘴。
宝音这才看向兆佳氏,“家里递牌子就为这件事?今日是在我这不会传出去,回头若是哪个嘴上没把门,对皇子们挑挑拣拣的事传出去,一家子就搬去宁古塔住吧。”
宝济氏被吓得一缩,连她的孩子也吓得躲在她身后。
敲打了人,宝音还是给了颗枣。
“今年家里出几个人随驾,不许仗着本宫势胡来,不然别怪本宫不给面子,派人扭送回奉天。”
兆佳氏递牌子也是问这事,上回冬巡家里借着明珠的光伴驾了,今年郭络罗家早早就说了会伴驾,就纳兰府迟迟没得消息。
总不能自家姑娘都当皇后了,家里连个伴驾的恩典都没混上吧?
此时得了准确音讯,兆佳氏提着的那颗心也总算是放下了。
第325章
慢悠悠的队伍再次启程, 跟之前一样,闲不住的男人们跑去打猎了。
这边的大猫是真的会下山袭击人畜,不像未来的大猫摇身一变混上了编制成了国宝。
上一次皇帝捕杀了三十多头东北虎, 大概也只有围猎才能捕杀这么多猛兽。
效果也不是没有,山林外圈很少有老虎的痕迹。
这次也不知道哪种猛兽倒了大霉,宝音没有过问古代人比现代人还懂什么竭泽而渔。
上回大肆围猎后就封山了, 留足了动物繁衍生息的时间。
穿越山林,这样紧赶慢赶走了半个月才到松花江。
来到松花江还有一件大事就是祭江神。
算是这边比较重要的祭祀活动。
又走了半个月,江面上的冰层开裂, 听得沿岸的他们心惊肉跳。
下游也开始了炸冰层, 先排掉一部分冰层,免得到时候一起化冰, 水不能及时排掉, 到时波涛汹涌的江水卷着冰块席卷沿岸。
皇帝多年前就命人修了江神庙, 这次带着皇子大臣们去祭祀江神。
祭神可是一件非常热闹的事, 几乎附近的人都会过来围观。
吉林城的江边不只有江神庙, 还有东关帝庙,让她有点窘的是还看到了痘神娘娘庙。
带着好奇心, 她踏入了这座不算大的庙, 当看清楚里面的泥塑人像时忍不住退出来了。
不是说像, 只能说跟她没一点关系。
直白来说就是个慈祥的妇人, 一手牵着牛, 一手举着一个瓷杯。
牛意味着牛痘的来源,瓷杯应该是装着干掉天花的牛痘。
很好,很形象,但跟她没有多大关系。
娘娘庙里的雕像宝音是禁止贴金箔,就用普通的泥塑, 做得太好可是容易招贼。
她也不想百年后自己头和身子分开,成了无头的雕像。
还是泥塑好,低调不会招人眼。
祭神对于江边生活的人来说是一件大事,更别说这次还是皇帝带头,来的身份都是贵重的人,这次活动吸引到的人就更多了。
连新迁徙过来种地的汉人听说这边有热闹看,都不远几十里裹着棉袄跑来凑热闹了。
只能说这片土地上的人天生就爱凑热闹。
江边祭祀神,神庙附近则开庙会。
庙会大家都知道,热闹,吃得喝得玩的庙会上都有。
说书的唱戏的也不缺。
宝音换了一身轻便衣服,跑出来玩,啃着糖葫芦时还碰上了同样便衣的阿哥们,这就有点尴尬了。
含着糖葫芦,她装作没有看见他们。
原以为几个小家伙会识趣地离开,没想到他们竟然主动走过来。
十四阿哥笑嘻嘻问,“给额娘请安,额娘,糖葫芦好吃吗?”
宝音指着扛着稻草柱子的人道:“想吃自己拿,今日我付钱。”
于是四、五、六和十四几人每人举着一个糖葫芦走在庙会上。
宝音心情舒服了,要尴尬就大家一起尴尬。
“你们怎么过来了,不陪着皇上祭江神?”
四阿哥举着糖葫芦开口,“那边已经结束了,汗阿玛在召见吉林将军说话,二哥让我们出来走走,看看热闹。”
四阿哥没有吃。
他有点矫情,不愿意当街吃东西。
十四阿哥倒是没他亲哥那么矫情,咬着山楂呲溜一声,“好酸~”
宝音笑眯眯道:“这家不好吃,盛京有一家卖奶皮子糖葫芦可好吃了,回头带你们去吃。”
十四阿哥干脆地应声说好。
十四阿哥又凑过来跟宝音通话,“……说中午吃鱼宴,开江鱼,都是江里捕捞上来,还是贡品,比京里吃到的新鲜多了。”
宝音也是佩服这小子消息灵通。
“这边鱼不错,回头你多吃点,吃鱼聪明。”
十四大概是真信了,一脸慎重地点头。
宝音领着他们逛了逛,庙会肯定比不上京城那边,但感觉不同,在京城他们也不能随便去庙会玩。
这会儿见到热热闹闹的场面,东看看西看看,眼睛都有些不够了。
宴席是在官衙举办,中午还真是鱼宴,各种鱼做的食材上场。
满洲的做法,汉人的做法,两个民族交融,以菜品形式出现在桌面上。
其实沿着江边走,一路上就没少吃鱼。
宝音一度对鱼有点犯难,不过今日这场面上她还是动了筷子。
她一动,下面的嫔妃和官员家眷跟着动。
吃着菜,还有人表演才艺。
这肯定是当地官府的人准备,好在都是比较传统。
东北嘛,想看到柔情蜜意这东西基本上就别想了,这才艺也是走豪迈风。
大家看着就是个乐趣。
吃吃喝喝后队伍再次启程了,这次宝音留意到不对,这个方向怎么看不像是去黑龙江,怎么沿着支流拐弯了?
又过去一日,皇帝安排扎营了,宝音也被他提溜出去,骑在马上还是满头雾水。
大部队安寨扎营,小部队快马加鞭沿着河流走,直到看到一块开垦的土地后,才放缓了速度。
宝音看到了那掀开有一米高的土层,这个高度只有大型机械能够做到。
秋日时趁着土还未被冻上将土掀起来,冻上一冬天,土里的虫卵草根全都被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