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这批女官塞进河道衙门,说不定可以派上用场。
宝音喝了一口茶,思索了其中的利弊。
利是皇帝用上手,肯定会提拔女官,弊端也很明显,这个时代对于女人到底不利,去那个都是男人的河道衙门,说不定会有流言蜚语来对付她们。
那边可不是京城,都在眼皮底下。
“河道那边安插人手多了,会引起警觉,不如就派两三人过去,就说是我安排。”
“除了河道,海事衙门,漕运都派人入驻,这样进人也只觉得是我手伸太长,如何?”
皇帝拉起她的手,“这也太委屈你了。”
宝音白了他一眼。
[六部不是早有这样的风声传出来?]
也没见他帮着澄清。
男人的心思就别猜,更不要说还是皇帝了。
宝音可不会去猜他的心思,她的想法很直白,就这么袒露在他面前。
“二月里出发是不是有些早了,早知道先修往盛京的铁路了。”
之前忙着修前线铁路,皇帝将草原上的大批人都调到前线去了,新疆广袤,地形也复杂,硬是靠人力物力修过去。
如今那边的铁路可以暂停了,修到哈密就够了,就算继续修也不是一日之功。
宝音放下茶杯。
“修铁路去盛京?怎么你舍得在大清龙脉上动工了?”
这话把皇帝给怼得无言以对,修铁路去盛京一事不再提起。
“南洋那边……”
***
今年的冬至很顺利,皇后也没有行使她的中宫权力,总的来说顺利的有些不正常。
新年也同样如此,顺顺利利地过完了新年,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一个不注意四阿哥已经除服了。
已经没人关注他给不给先皇后守孝,他还是足足守孝三年。
结束时人在前线,除服也是无声无息。
也不是没人记得,宝音就记得。
去年钮祜禄贵妃不太好,她还发电报给皇帝,皇帝只回了选择的谥号,没有亲自回来。
其实回来也容易,火车是通的,想回来谁都拦不住,说到底还是有没有那个心罢了。
宝音明显发现经历战火洗礼的皇帝心肠硬了不少,对待皇子的教育也变硬了许多。
宫里来来去去都是老面孔,老面孔偶尔少一个,宝音看着那张多年前拍摄的全家福,都有些伤感。
当年的佟氏如今被新的佟氏取代,会提起她的人不多了,四阿哥算一个,她大概只能算半个,另外半个或许得将皇帝那份给算上。
宝音派人送了新款式的棉衣,都是颜色鲜亮的,也不知道德妃是不是只顾着六阿哥,四阿哥这边准备的手臂竟然短了一截。
正月里宫里热热闹闹,一直到了二月,二月二龙抬头,这边行程内务府就备置妥当了。
这次无需赶羊赶猪行走,十年过去,沿途变得富裕,不少人家都养了猪样鸡鸭。
十一月就有消息传出冬巡,沿途百姓早把牲口准备好了,内务府也派人提前打点,将需要的牲口预定下。
还有菜棚子,知晓冬日蔬菜值钱,家家户户都在炕上种了几盆子菜,一家是少,这每户凑凑了也不少了。
不过这并不能满足几万人的饮食,内务府只管皇室吃食,其余各家各管各的,这个不归内务府管。
新年过完,京城又开启了一波采购热潮,各种腌菜冻品海鲜丸子之类大卖,卖得最多的还是火锅料和泡面。
反正北方寒冷时间长,这冻肉一时半会也不用担心坏了,更不用担心带活的赶路给冻死了。
选了个皇历中宜出门的日子,大家伙就启程了,这一走,将皇宫几乎都带空了。
先坐火车到天津。
从天津再出关。
这次冬巡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打胜仗,扩张国土,来祭祖也是理应之事。
当然也有打仗两年顾不上蒙古这边,这边各部有点不安分,皇帝过来走走亲戚,聊聊感情。
还有前些年跟罗刹人干仗,几次将人赶出黑龙江,这些都还未予以嘉赏。
明珠索额图等人有幸跟随,只是物是人非,再看这片土地不免五味杂陈。
这次队伍比上次还要庞大,宫里的主子能来的都来了,阿哥们连年纪最小的十四阿哥都跟过来了。
考虑到皇太后也在,行程跟上次匆匆忙忙走马观花不同,这次是真的慢。
皇帝等不及,领着阿哥们去围猎去了。
只留下大部队慢慢赶路。
宝音做的马车是被改造过的,她一贯不亏待自己,外面寒风刺骨,她也基本上不下马车,也不让别人来跟她请安。
皇太后的马车离她的倒不是很远,停下扎营时,宝音会凑过来跟她打牌打发时间。
如此慢慢走,终于在三月中到达了盛京。
第321章
北京的变化很大, 哪怕住在城里都能感受到变化。
相较之下,盛京的变化就不那么明显。
还是那个熟悉的城。
宝音在这里住了十多年,城里的每一棵树, 每一片砖瓦,还有那堵城墙都很熟悉。
大部队进了盛京皇宫,第一天是休整入驻。
跟上一回匆匆忙忙相比, 这次节奏显然悠闲不少。
皇帝他们行程只有打猎这一项,大雪天也不知道能打到什么,直到大部队快到盛京了才领着小部队赶过来会合。
阿哥们被冻得够呛, 个个脸皮子都皴了, 还起了冻疮。
进宫的第一天乱糟糟的安顿下来,宝音缓了口气传唤内务府的人。
盛京内务府的人一块儿过来了。
询问了安排后, 宝音调整了一下几位阿哥的居所, 又询问了祭祖的安排, 祭品的准备。
这些都是盛京这边内务府准备。
阿哥们联合过来请安。
宝音一见他们忙招手让他们过来。
“这行程匆忙, 也抽不出人去查看, 祭品事关重大,你们谁愿意领这个差事, 去验看一下?”
四阿哥主动站出来, 儿臣愿意前往。
其他阿哥们连忙跟上。
宝音忙道:“不急, 检查祭品的事交给四阿哥和六阿哥, 五阿哥和七阿哥去问问各宫缺什么, 要是屋内不热得早点报上来,八阿哥九阿哥你们也去,分开询问,也能快点。”
“至于大阿哥和三阿哥且去皇上那边,今日你们汗阿玛也忙, 你们过去搭把手。”
几位阿哥就这么被打发走了。
将事情交出去,宝音一下子松快了,连忙召唤人。
“快传膳!”
都快饿死她了。
***
皇宫不对,该叫奉天行宫。
行宫这边迎来了主人仿佛注入了活力。
盛京城内不少人家也欢欢喜喜。
唯一没什么喜气的只有皇后的娘家纳兰府。
纳兰府内,一穿着旗服手持着鞭子的少女快步走进正院。
“额娘,姐姐都进行宫了,咱们何时去拜见姐姐?”
少女看着母亲,眼睛里满是憧憬。
“姐姐可是皇后,真不知道咱们家为何还留在这个破地方,听说京城很繁华,那里还有不需要人拉着走的车,哧溜一下就飞出去了,女儿长这么大还没去过京城!”
“好了,不要闹,今日圣驾才刚进行宫,里里外外忙得很,哪里抽得出时间召见外人?”
“皇后是我姐姐,我们怎么能算外人?”
看着女儿脸上的骄傲,兆佳氏心头闷得慌。
她哪里会跟儿女说皇后不待见自家人。
当今皇后是个古怪性子,别人家出了个皇后,一家人都能沾上这份光,偏偏自家这个活像是跟自家有仇似的,根本不允许娘家人冒头。
这些他们没有跟小辈提起后,他们只知道姐姐姑姑是皇后,却不知道这个亲人是个心狠的。
“乌云珠,不准胡闹,等皇后娘娘忙完了,自会派人召见我们,你去盯着你弟弟,他昨日跑去了城外的庄子,今早才回来,你去看看,别逃了今日的课。”
想起儿子苏纳,兆佳氏心情不太好,虎头虎脑的儿子是很可爱,可偏偏是个不爱读书的,整日喜欢往外跑。
都十岁了,还调皮得要命。
少女不敢置信看着亲娘,“额娘,你偏心!”
说着气呼呼跑出去。
兆佳氏无奈了,她怎么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