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音笑笑,“正好大公主想要继续读大学,说不定咱们家得出一位大学生了,等念完大学,草原上的铁路也该修通了。”
皇帝眉头一凝,“纯禧还要继续读,般迪已经等了她几年,再耽搁下去年纪可就大了。”
皇家女儿尊贵,二十岁才到适婚年龄,可见古人也不傻,知道年幼的女孩很难过生产那一道难关。
说到底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底层人有各种理由迫使早婚。
“那有什么?”宝音不在意道:“读书又不耽误成亲,阿哥不都是成亲后继续读书吗?”
“再说公主成亲后搬到外面,小两口一起上下学,说不定感情更好。”
纯禧这位未来额驸本来在国子监读书,可实在不是那个料,后来肄业了,皇帝又给塞进了皇家科技大学,算是少有走后门进去的。
别说,般迪进去后对医学很感兴趣,竟然读了进去。
皇帝对这个女婿是很满意,毕竟是眼皮底下看着长大的,在一众蒙古贵族子弟里,不算拔尖,也不是那么顽劣。
三言两语敲定了大公主上大学这件事,宝音又关心了几句大公主的婚事。
恭亲王府可是盯着内务府,盯着内务府置办的嫁妆。
皇帝揉了揉鼻梁,儿女大了,要花的钱可就多了,哪怕是皇帝也有点愁。
“本来是指着倭国的那批银子入账,这两年倭国灾事怎么那么多?”
不是地震就是海啸。
去年运气不好,一船金银全覆没大海中。
福建的海师还派人去打捞,什么都没捞着,只记得失事的海域,在那片海域打捞一艘船等于大海捞针。
宝音查看了一下资料,再算了算,“哦,就这十几年了,快到了富士山喷发的时间点了。”
这次喷发,未来三百年都不会再喷发,后世不知道多少国人盼着富士山再次喷发。
皇帝敏锐地嗅到什么气息,详细询问后,两人对视一笑。
显然都想到了一起。
“抓紧平复国内,日本让福建水师盯着,等灾情平息,以宗主国救灾身份登岸。”
宝音则笑眯眯道:“派些大师和喇嘛一块上去吧,死的人多了,好歹得超度。”
十多年后乘人之危登岸,哦,是小日子,那就没问题了。
现在嘛,先解决掉西藏和新疆的问题。
江南的铁路修建成功后,各省总督都上折奏请修铁路。
朝廷哪里来的钱,关键是还有一堆账欠着呢。
皇帝看了看只批准了甘肃到包头这段,主要是为入川藏准备。
历史经验,入藏有两条路,一是走川藏路线,二是走丝绸之路。
前者路途近,但中间山脉连绵,到处都是无人区,后者路途长,却是成熟的行商路线。
毫无疑问,修铁路走川藏更划算,因为路途短,还能够将川藏紧密联系到一起。
这条铁路会修多少年暂时未知,但是这片高原地是要先拿下。
川藏的铁路先修着,皇帝已经动了先拿下回疆的心思,毕竟阅兵的前提肯定是要大动干戈。
十月回宫,佟家那位进宫算是宫里的大事。
这会儿距离先皇后去世已经过去一年多,这时候进宫也算是全了脸面。
这日皇帝派人送了一张纸过来。
宝音拿到手看清上面内容后沉默了许久。
还真是他的做派。
纸上面列举了这批册封的人选,四妃不在上头,都是更低一些生育有功,有子嗣和身份特殊的人。
赫舍里氏被封为平妃,刚入宫的佟佳氏是贵妃,还有几个贵人升了嫔。
宝音没有看到卫氏的名号,就知道是被他给忘了,之前还说给八阿哥提提身份。
宝音提笔写了卫氏,还有七阿哥和十三阿哥的母亲。
既然封就一起。
她喊人给乾清宫送去。
不大一会儿纸再次被送回来,只是这次三人后面都跟了位分,卫氏之前已经是嫔,这次多了个封号良字,剩下的两人都诏封为嫔。
转眼圣旨都下来了。
看着都是嫔位,册封和诏封还是两码事。
有贵妃和平妃在前头挡着,封嫔的几人显得有些悄无声息,但是很明显他们的母妃挺高兴。
分完位份,新年前着实热闹了一段时间。
宫里开始办第二件喜事,就是纯禧公主的喜事。
恭亲王府是一早盯着。
虽然纯禧不是嫡女,可好歹是入宫的公主,常宁是不着调,对这个女儿还是有几分关心。
这让内务府有些苦不堪言,纯禧公主的陪嫁礼单早早送去的恭亲王府。
恭亲王要是觉得不行,就跑进宫告状,他虽然没了亲亲奶奶,可还有好嫂子。
有看中的东西想要扒给女儿,就跑进宫去。
简直比大爷的婚事还难搞。
这个大爷特指大阿哥,成家立业了,有资格称爷了,早让底下人跟着改口了。
这不,恭亲王看中了某个皇庄,想塞到女儿嫁妆里,早朝后一出乾清宫就溜达到隔壁的养心殿。
养心殿的人可不敢让他这么大摇大摆进去,拦了一会儿得了上面的允许才将人请进去。
宝音看了他有点头疼。
“又看中了什么?”
“给纯禧的皇庄虽然大,可是在吉林,哪有京城附近的好打理。”
“京城附近哪有什么好庄子,大一点的都得去河北找。”
“那就换成河北的。”他大言不惭道。
宝音算是服了他这厚脸皮,惠妃想要给开府的儿子要点什么都是盯着皇帝,哪里像他直接来找她开口。
“这样,我在河北有块地,跟吉林那块差不多,只是需要人去种,你以恭亲王府的名义收些开荒的民人送过去,我可以跟你换。”
这会儿东北三省是满族自留地,自然不允许汉人大批过去,只是那边地广人稀,想要开荒还是会偷偷送人进去,特别是王公贵族们,这条例也管不到他们。
他们收人,人就成了他们的农奴,自然不算是汉人。
因为大家都这么操作,皇庄自己也这么干,皇帝是对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不能让不善种植的旗人去耕种,皇庄官庄那么多土地,总得有人种不是?
宝音对于东北的黑土地垂涎许久,现在杂交水稻也给弄出来了,是时候开发这片土地了。
当然她送进去的人可不是普通人,而是善于使用各种机器的农户。
偌大东北平原靠着人力得开发到什么时候,当然是上大型器械了。
满人是有意让东北保持未开荒状态,她想要种地还得使一番心思,常宁倒是合适人选,起码他帮着掩护,皇帝短时间内不会发现。
因为大家都这样干,常宁也没察觉到问题,痛快地答应了,再一打听这块地在保定,距离京城也不远,欢天喜地要走人。
还没走成,他就被宝音给叫住。
“我这边准备将皇室产业和户部正式分离开,成立一个家族办公室,管理皇室资产。”
常宁疑惑,“这不就是内务府吗?”
宝音递过去一份文件,“跟内务府还有很大区别,家族办公室主要只负责资产,你拿回去看看,我满人入京才几十年,不少人已经寅吃卯粮,还堕入贫困,说到底是不会理财,有钱一口气花光了。”
“家族办公室可以重整资产,投资盈利和遗产规划问题,避免出现败家子,一下子败光了祖业。”
常宁接了过去,抓了抓后脑勺,“行吧,臣弟会看。”
常宁拿着文件离开,边走边看,半道上一拍大腿。
“这不就是福晋干的事吗?”
第297章
恭亲王回到府里, 吊儿郎当地将文件一翻,这一看就吓得忍不住狂喝水。
难道是盯上了他府中的资产,想要将恭亲王府资产并入皇室之中?
要知道他们这些王府可是没办法跟内务府划清联系, 从生到死都需要内务府操办。
现在内务府的财政独立,每年定时拨出金钱,这钱每年就这么多, 多了没有,虽然能够保证入大于出,子孙也能得利。
可世世代代都要受这个约束。
这不就是将王府的产业上交到皇室这个大公中吗?
要知道以往是他哥给他发俸禄, 怎么到嫂子这边反过来了呢?
常宁不解, 惶恐,还不敢去问, 悄咪咪的去找他另一个哥哥福全。
福全正筹备着明年出征的事, 没错, 这次仍然是御驾亲征, 明年打算打到回疆去, 先将回疆给平定了,至于为何不先打西藏, 当然先将回疆啃下来, 隔离噶尔丹跟罗刹人的联系, 再跟西藏这块硬骨头慢慢磨。
福全这段时日忙着呢, 哪有工夫搭理常宁, 常宁递了好几次拜帖都不见人,索性选了个他哥在家的日子闯进了裕亲王府。
“你不是在忙着纯禧嫁妆的事吗?怎么跑来我这了?”
福全忙里抽闲见了他,一见他就没好气问。
实在是这个弟弟不懂事,之前皇上说了这次出征把这小子也拎上,给他争取一项战功, 结果被他以处理纯禧婚事给拒绝了。
这副没出息的模样直接惹恼了皇上,给了他处理纯禧嫁妆的差事,让人生气的是这小子还干得有模有样。
白来军功的机会他不要,只捡着仨瓜俩枣对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