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催生出来的庞然大物也到了结束历史使命的时候。
皇帝小声提醒了一句。
“昆仑商行。”
你看她自己都明白泰山商行迟早要出事,不都将二胎摆到明面上来了吗?
昆仑商行不就是在吃泰山商行成长吗?
宝音埋怨地拍了他一下手臂,“真是,一点秘密都不给我留着。”
然后耳边传来倒抽一口气的声音,连外面的风雨都没能掩盖住。
宝音回头看见了梁九功,盯着他看了两眼突然想到什么冷不丁问,“梁太监在皇上身边多年,不知是如何看待泰山商行?”
明明是雨天,天气还很冷爽,梁九功却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他弯腰恭敬道:“奴婢见识短浅,只知道泰山商行有调集粮草之功,并无其他见解。”
宝音冲皇帝露出一抹笑容,“皇上身边机灵人可真多。”
皇帝握紧了她的手,“你别吓唬他了,我身边体贴人也就这么几个了。”
说完他微微侧头,“你带人退下。”
梁九功宛如松了一口气,连忙带着两个宫女退了下去,哪怕淋雨也没有挡住他那轻松的步伐。
亭子里只剩下二人。
皇帝微微一拉,将人拉到怀里,将自己的杯子放到她嘴边喂她喝水。
“别生气了,此事我不会让你吃亏。”说着将心中的想法和盘托出。
“按照你说的盐引改为盐票,允许提前购买,也允许盐商异地售卖。”
盐价低一点对百姓总是有好处。
说到底打击私盐,其实还是保证税收,不然朝廷任由私盐泛滥,那盐商一看朝廷都不打压还会花重金买盐引吗?
还不都得去贩卖私盐去?
“泰山商行也不能不罚,法无允许即禁止,这可是你自己说的,虽然没有律法条例治罪,但是涉案人员逃不过鞭刑。”
“涉事的泰山商行也得罚以重款,朕再命制法院制定相关的临时管理条例,等待相关法律制定完成后再更换施行。”
[你确定这不是抄我?]
怎么看这处理办法都是抄袭她的吧?
皇帝握紧了她的肩膀,“这不正是你想要的解决方案吗?”
她推开肩膀上的手,目光穿过雨帘,看见了远处撑着伞站在雨中的太子。
太子望着这边看不清神情,但显然有些踟蹰。
宝音示意他看过去。
皇帝收回手坐正,宝音也往旁边坐了坐,然后冲太子招手。
没一会儿太子踩着雨水过来。
进亭子后,宝音才发现他肩膀被雨水打湿了,嘴唇也泛紫。
“这是怎么了?”宝音接过了宫女送过来的大毛巾,帮着给太子披上。
皇帝扫了他一眼,不由皱眉道:“下着大雨也不知道躲一躲?”
太子垂眉任由他数落,片刻后才道:“儿臣来给汗阿玛请安。”
皇帝哪里还能不知道自己儿子打的小心思,定然是为泰山商行来的。
这么大商行不说朝中有人盯上,他这个儿子当然也盯上了。
索额图虽然被压了下去,经营的势力还在,自当会替太子谋划。
这次目标显然是看中了泰山商行。
只要得到了泰山商行,有了大额钱财,其他皇子根本没有跟太子斗的资格。
怕是连皇帝都得退让。
宝音笑眯眯,完全不当一回事,泰山商行就是她抛出来的一块肉,能吸引多少豺狼虎豹还不知道,唯一可惜的是抛的时间有点早了。
要是二十年后,九龙夺嫡那会儿,怕是更加热闹。
皇帝冷声训斥,“胡闹,下着大雨,这安非请不可吗?”
“身为太子岂能随意挥霍健康?还不快点回去,让太医开几副药汤!”
正在出声的宝音回过神来。
“太子都来了,何必再让他冒着雨回去,真病了可不好。”
[太子小心思有点多,好歹不是那等不择手段之人,你要相信你教育出来的太子,先听听他的想法。]
太子受的儒家正统教育,教育的是皇太子那一套,为君之道煌煌正道。
毫无疑问这孩子目前按照所有人期盼的方向走着,是所有人心目中当之无愧的储君。
孩子是好孩子,可惜遇上了这么个长寿的爹。
未来的太子与其说和兄弟们斗,不如说是跟这些兄弟身后的皇帝在斗。
一个年已花甲不愿意放手权力的老人,一个年过四十仍然还是太子的太子。
父亲不肯退让,儿子想当家做主做帝国主人,毫无疑问这就是一场悲剧。
错就错在皇帝立太子太早,错就错在太子有个长寿且英明堪称圣君的父亲。
皇帝忍不住瞅了她一眼,别以为她搁在心里嘀嘀咕咕他就没听见。
这些话他不想再听了,越听越糟心。
“行吧,太子一块坐下。”皇帝开恩一般冲太子点头。
第263章
宝音忍不住在他腰上拧了一把。
[别把话说得跟开恩似的。]
让她有种冲动差点脱口而出, “阿瑟请坐”。
皇帝眉心一跳,将她手拉下去,原本想要脱口而出的训斥咽了回去。
太子贴着凳子坐下, 老老实实拿着毛巾擦拭头发。
宝音看了一眼不知何时跑过来的梁九功,梁九功识趣带着宫女和太子身边的人一块退下。
这边长廊下一众人沉默听着雨声,目光都急切关注亭子里的情况, 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是他们出场的时候。
亭子内,宝音看了一眼父子二人, 皇帝触碰茶杯没有开口。
太子在擦拭过头发后, 又擦了脸和脖子,然后将毛巾搭在了肩头上。
宝音轻笑一声主动开口。
“太子来得正好, 我方才跟你汗阿玛在聊些商行的事, 你来了就坐在一旁听听。”
太子正襟危坐, “儿臣学识浅薄, 正是该学习的时候。”
宝音瞅了皇帝一眼。
[你儿子这是专门奔着这事来的。]
皇帝回了她一个肯定的眼神。
宝音抿唇一笑, 没再提起盐务,而是主动开口提起了对商行的改制。
“泰山商行是有些过于臃肿, 主枝节瘦身过, 四肢却越发庞大, 到了如今躯体拖着四肢前进的地步。”
她也有肢解泰山商行的打算, 却跟这个时代人想象得不太一样。
这个时代人眼里的肢解, 是将泰山商行四分五裂,大家上前哄抢,谁抢到就是谁的。
宝音的肢解却是将几个已经独大的产业分出去。
比如钢铁厂、制造厂、纺织厂、造船厂等等相关企业都从泰山商行分离出去。
等于是分家,分出去后自己生存,不再捆绑在泰山商行这棵大树上, 什么业务、销售渠道也不再受泰山商行控制,泰山商行需要什么,这些工厂就生产什么。
以后是自由经济,根据市场需求来生产。
适当地还能吸收民间资本和官方资本加入。
宝音将自己的想法说了,明显看到太子神情有些错愕,像是没有想到是这样的结果。
宝音带着玩味笑容问,“太子是怎么想的?”
太子瞅了亲爹一眼,才吞吞吐吐道:“儿臣以为您会将泰山商行的一部分产业拍卖出去,就跟之前一样。”
宝音笑笑,“真是傻孩子,这些产业关乎民生,怎么可能随便交出去?这不是给自己制造敌人吗?”
皇帝沉吟一声问起道:“这官方资本又是什么说法?官员可不允许经商。”
宝音看向了太子,“这个太子应该有所了解。”
太子愣了一下,他什么都不知道,怎么了解?
“官方资本就是地方政府组建公司向民间产业注册资金,资金大于五成便是官办企业,所得盈利可抽调为地方资金拿来给地方基建,也可以继续投资其他商行。”
“虽然不允许官员个人经商,但是以政府为单位的却没有禁止,这些获利一部分会上交国库,一部分留在地方……”
皇帝明白过来,这不就是收税吗?
大清建国以来,就不允许地方留下过多的税,前朝会抽走五到六成,到大清会抽走八成以上,不就是抽走大部分税不让地方发展起来?
不然平定三藩的军费哪里来?
异族统治这片土地就是这样矛盾,皇帝想要做盛世明君,可又因本身有异族血统汉人充满警惕。
这种民族的分裂感,也体现在对这片土地的施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