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_分节阅读_第407节
小说作者:玄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9 MB   上传时间:2025-02-09 18:23:28

  “泰山商行在我们县收购了不少棉花,我这次回去就跟他们抢收,断了他们的货源!”

  “我子恩师在江西,听闻泰山商行在那边重建窑洞,试图重建宋时巅峰瓷器,我们也开窑跟他们抢海外市场!”

  “没错,泰山商行的主要赚钱生意都是海外贸易,我们要断了他们一臂……”

  你一言我一语,似乎战胜泰山商行已经指日可待,大家脑子发热,出钱出力,当场歃血为盟。

  ***

  承德避暑山庄。

  皇帝和宝音携手登山,“喇嘛庙就建在这里。”

  宝音指着另一个山头,“那边建个清真寺。”

  有了钱,皇帝想扩建避暑山庄了,要知道每年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避暑山庄度过,他自然想将避暑山庄扩建得更大更雄伟。

  宝音是无所谓,反正能留到后世,建就建呗,建的时候这里还可以藏一点东西。

  她准备在某个寺庙下面建一个密封的密室,藏一些抄录版后世失传的书籍。

  吹了一会儿风,皇帝看着她的侧脸开口:“江南那边你怎么收场?”

  “听说泰山商行已经重新启动了收购蚕茧的计划,只是江南有一伙人聚集起来拒绝收购,还决定自己组建工厂?”

  他笑笑,“你弄出来的纺织机可真是厉害,没想到成为别人手里的利器,人家织了布来砸你的生意。”

  宝音撇嘴。

  [你有什么值得开心的?别忘记了,织造局也是卖布的,砸的也是织造局的饭碗。]

  织造局可不只是为皇室进贡,同时还掌控江南的纺织行业,是内务府的皇商,皇帝的钱袋子。

  每年交上来不少银子。

  当然也养肥了这条产业链上的不少人。

  皇帝摇摇头,“江南的税大半是盐税。”

  她再次吐槽。

  [全国盐税两千多万两,只扬州盐商一年就能赚一千五百万两,说到底盐引只养肥了一大批盐商,就没想过盐政哪里出了问题?]

  皇帝被噎得说不出话,伸手捏住了她两片嘴唇。

  “你就不能说点让朕高兴点的话?”

  [忠言逆耳!]

  她沉默了片刻没在心里指指点点,而是开口道:“泰山商行的私盐案现在查到哪里了?”

  皇帝深深看了她一眼,“我不信你自己不知道。”

  她露出了一个灿烂笑容。

  “我当然知道,只是让你明白,这时间就没有不能钻的漏洞。”

  泰山商行下面的一个酱菜和罐头作坊被爆出用的是私盐后,很快就被户部抓到了把柄一样,派人去查泰山商行的盐库。

  泰山商行本身就有盐引,虽然不往外卖盐,可也算的上是盐商。

  然后,就查出了很大问题,泰山商行库存了大批精盐,比如今的官盐品质还要好,关键是远超出了泰山商行所持有盐引规定的重量。

  查案的官员以为查到了大型走私案,这次能把泰山商行按死,说不定还能拉一堆人下水。

  结果越查越不知所措,最后只能将案宗封了呈交上去。

  内阁拿到手,只觉得捏到了浑身长满刺的刺猬不知该如何下手,这案子最终还是到了皇帝手里。

  本来他是避嫌来着。

  皇帝嘴角一抽,想起了她拿到盐引后的骚操作。

  事情是这样,最初泰山商行只拿到了一万斤的盐引。

  这点对于大盐商来说不算多,而泰山商行拿到手后去指定官方衙门买盐,只要粗盐不要精盐。

  同样一张盐引,换来的粗盐重量和精盐重量不是同日而语。

  反正换到远超一张盐引重量的盐后,泰山商行用了自己提炼盐的办法,提炼出了更加纯粹的精盐。

  然后拿着精盐跟其他盐商换取粗盐。

  就这样换了提取,提取再换,从最开始的一万斤盐引积攒了庞大数量的盐库存。

  这些盐泰山商行也不往外卖,只内部消耗,就这还有远超盐引规定的重量。

  你要说他贩卖私盐,这盐都是光明正大来的,算不上。

  你要说他没走私,偏偏又有超出所购买盐引规定重量的盐。

  皇帝看完她这操作,都不能不佩服,只一个盐引就被她玩出了花。

第261章

  他依然能记起当日听见巡盐御史讲述查案经过时的那种心情。

  你要说犯法了, 泰山商行也没利用盐引往外贩卖私盐。

  你要说不犯法,朝廷出售盐引本就是提前收税,从头到尾只收了一万斤盐引的钱, 至于这一万斤盐之后盐生盐滚出的利益朝廷都没拿到。

  宝音老神在在想。

  [你就说是不是在规则之内的人玩法吧?]

  这要是普通人也不敢这么跟朝廷对着干,官字两张口,有的是法子对付你一介商贾, 偏偏做这事的是她。

  就不能以莫须有的办法来对她,所以这事到底还是法律上漏洞问题。

  皇帝沉默片刻,望着起风的山头, 又看了看天空飘来的厚重云朵。

  “后面盐政是如何改制?”

  “盐只是一个调味料, 调味料怎么变成了吃不起的样子,国家商人都从这么个东西上吸血汗?”

  “大海里的盐用之不竭取之不尽, 青海盐湖的盐全国人一起吃个上千年都吃不完, 就这么一个不值钱的东西, 竟然贯穿了上下两千年……”

  她笑了一下, “每年两千多万两的税收, 近两千万两盐商的利润,四千万两, 等于每个人每年消耗半两银子的盐。”

  “我们那时候盐是一块钱一斤, 后来涨价也才两块钱一斤, 两块钱连块饼都买不起。”

  皇帝深吸一口气, “后世已经取消了盐政?”

  人人都能吃上盐, 这是他都不敢想象的世界。

  “也不是取消,国家专设公司,自卖自销,允许任何商人参与销售,但是价格不能超出国家指定的价格。”

  [现在的盐政是承包制, 盐引其实就是提前收税,盐价虽然不贵,但是指定了某个地方只能某个盐商贩卖,为了获取最大利益,肯定会将盐价调到百姓咬牙承受得住的价格,与其让盐商获利,还不如调整一下,让更多人加入进来,允许盐商异地贩卖。]

  他明白了她的意思,“引入外来者,外来者想要的抢夺市场会降低盐价?”

  宝音点头,牵着他的手往山下走。

  [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卖出更多的盐引,打破某个地区盐商垄断,只要官盐价格降下来,才能真正打击私盐。]

  他沉吟一声,“这样一来走私的岂不是更多?”

  市场混乱鱼龙混杂,到时更难查探私盐的来源。

  [朝廷要的不是税吗?先混乱一阵子,摸清楚底细,等市面上决出胜利者,再制定相关律法,越是混乱不是越容易暴露问题?]

  [你难道还打算将这件事留给你的儿子、孙子去处理不成?时间越久,越难改动政策,一句祖宗之法就能压得后面皇帝动弹不得。]

  现在也不是没有拿祖宗家法说事,结果被当初常宁一句这祖宗家法指的可是朱元璋的法给弄得没人敢提。

  不过凭康熙在清朝的地位,这时候定下来的法律那就是祖宗之法,轻易不能改动。

  “下山再商量。”

  才到山底下就碰见了皇子阿哥们。

  等他们行完礼,宝音招呼他们一起过来拍照,拍完照,宝音笑着问他们这是去何处。

  “儿臣等去狩猎。”

  宝音看后面跟着一队负责拍摄的侍卫,明白了真是准备拍纪录片。

  年初那部动画片被南府放出来了,有音乐有口技者,看得一众阿哥公主们如痴如醉。

  之后又在宗室阿哥们流传开,很快进入了民间。

  在大笔钱财的催生下,很快胶卷加大了产量,也有了别的动画片面世,甚至连留声机都催生出来了。

  最近皇帝身边就跟着不少人,准备拍一部皇帝的真实纪录片,相当于起居郎干的事,起居郎仍然跟在皇帝身边记录一言一行。

  拍摄纪录片的人则拍摄皇帝日常生活,这些不是给本朝人看的,而是留到后世的。

  跟皇帝比较正规一点的纪录片不一样,阿哥们的纪录片更加倾向于娱乐。

  还是宝音赠送的。

  侍卫扛着照相机随意拍,能不能做成纪录片都不一定。

  阿哥们得了这个玩意都很兴奋,决定先留下他们狩猎时英勇的身影。

  宝音笑眯眯拍了拍几个年纪小的阿哥,吩咐他们注意安全也就没多管了。

  这一年时间过得很快,小孩子一转眼就长大了,没见大阿哥都成家立业搬出皇宫了吗?

  等他们长大想摸到他们的头可没那个机会了。

  话说阿哥们还是幼崽时比较可爱,等长大后变成成人,满脑子大概都是利益了。

  关于盐政的讨论宝音没再多提,他要是有心改革,自然会按照他的想法来。

  告别了皇帝,宝音去看了一场电影。

  一场《白娘子传奇》

  顺便欣赏了一下留声机。

  留声机的原理很简单,这东西用纸都能做一个简易的出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2页  当前第4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7/5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贵妃吐槽日常(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