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佟佳氏不免陷入沉思,宸贵妃做的事怎么比男人还像男人。
带她们出宫避暑,表哥还只挑几个人带去,换了宸贵妃是姐姐妹妹一个都不能少。
还有好吃的好玩的,好像都是宸贵妃掌控内务府后慢慢多起来的。
这是不是哪里不对,宸贵妃不仅没有敌视其他女人,还待大家都很贴心。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除了没代替表哥翻绿牌,她都帮表哥做到了,还做得比表哥更出色。
她不由捂住头,在四阿哥好奇的目光中发出呻吟。
“本宫都在想些什么?”
第250章
夕阳一落, 皇宫四处亮起了灯,灯光微弱,却足以驱赶走黑暗。
若是从高处往下看, 就可以看见不只是皇宫,就连城外街道都亮起了路灯。
对于路灯最高兴的大概是巡逻队伍和更夫,因为不用提着灯笼, 视线也更宽了。
今夜其实是路灯头一回亮起,因为跟宫里照明灯共用一条线路,如今宫里主子都回来, 这条线也通了电。
至于为何共用一条, 也是方便管理,只需要一个开关就能控制路灯的开关。
真正的光明也仅限于城内, 出了城, 便进入黑暗世界, 不过护城河边上隔上一段路还是有路灯, 这是为守城的人准备的。
深夜有这么一盏灯, 哪怕守夜,也可以驱除孤独寂寞。
没入黑暗世界, 孤独的电线杆子伫立在水泥道两旁, 城外还有一个灯火通明的地方, 正是医院。
刚入夜, 医院这边非常热闹, 城外又不需要守着宵禁的规矩,在医院外往水泥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夜市。
正好医院通往水泥大道两旁也立着路灯,此刻在路灯照耀下别提有多热闹了。
有炸薯片、炒面,还有烤串,套圈, 戏耍的,整的比城里热闹多了。
这地方的小夜市存在有一段时间了,之前在城外干活的人,怕回家耽误干活,索性带了铺盖在城外睡,后来人多了,大家相互照应也不害怕。
再后来发现医院门口摆了不少吃食摊子,便聚了过来,人流量一大,便吸引了不少商贩过来摆摊。
再后来路灯修到这边,玩杂耍的也跑来了,便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热闹的集市再继续往北,往西边一转就没入大山。
山间某个水坝飞流直下,将某个轮子带动得飞快。
在旁边山顶上立着两个大风车,风一吹动,带动轮叶也跟着慢慢转动起来,这些动力带动的电全都传输进了城。
山脚下建到一半的火力发电厂正搁置着,大量物料扔在一旁,就等明日人来上班,将物料摆上。
宝音走在养心殿外的院子,看着灯火通明的殿内,心里满是骄傲。
可惜第二日一个不好消息传来,京城的某段电路,电线没有抗住考验,深夜的时候啪一声断电了。
一断电某些地方发出了埋怨声,也不知道这大半夜不睡觉在搞什么。
一早就有专业的人快速维修,这一条线上的电全断了,直到修到了深夜才重新通电。
然后京城就过上了是不是停电修电的日子,到后来已经麻木了,习惯了一停电就掏出蜡烛。
虽然抱怨声连篇,每月电费一点都没便宜,可习惯了夜间光明,也没人愿意再回到昏暗世界。
甚至还有一部分患上了黑暗焦虑症,就是一停电就焦急,觉得度日如年。
格物学院这边已经组织了一批人给电力升级,试图研究出能更大传输电力的金属,只求减少停电的次数。
他们这边还好,是电灯的发源地,哪怕外面停电,他们自己也可以发电。
甚至还造了大型电池来储存电力以备不时之需。
也不知道是不是夜晚大脑更加活跃,这段时间各项发明喷涌而出。
原来上面定制的电报也研究出来了,还是发收一体的那种。
两台设备被用金属外壳覆盖,然后包裹紧密送进了宫。
宝音拿到手之前,以为电报机跟最初的电子计算机一样体型巨大,拿到手后才发现跟后世的台式计算机差不多大。
电报机还附带了操作说明书,和对应的翻译编码本,这个编码本是按照简体的字典来的。
其实最初的汉字编码是根据《康熙字典》来的,字典的第一个字为0001,这样按顺序排下去,发电报时那边根据传播的数字翻译成对照的汉语。
如今《康熙字典》还未出世,只她弄了个简体字字典,编码对应的自然也就是这本。
拨弄着电报机,她吩咐人通上电,一个放在屋里,一个拿到外面院子,纸都是提前放好。
她根据操作,又翻了翻字典,发了一个四字成语过去。
电报其实只能发两种,短暂电一下,发过去的是一个点,按长一点发出的线,不同点线组合可以翻译成对应的字母和数字。
这就是莫尔斯电码。
翻译成对应数字后再按照数字组合翻译成汉字,大概流程是这样。
外边电报机接收到电报,便有电流声响起,宝音走出去,电报机在纸上有电流留下的痕迹。
点点线线,点线线线,线线点点……
宝音拿着纸和摩斯密码本递给了识字的太监,让他们根据点线组合找出对应数字。
这个倒是很快,毕竟她就发了一个成语过来。
数字出来,宝音有将字典递过去。
“第一个字是0001,一直排下去,你们根据数字找出对应的文字,再告诉我是什么。”
太监接了过去生疏地翻起来。
宝音看着电报忍不住皱眉,因为这是有线电报,依赖电线,在她看来当然是更进一步的无线电报更有用处。
想到上回还说研究电磁波有了很大进展,宝音就忍不住去询问,毕竟上回送过去不少无线电的相关论文。
她就差将无线电报机的制作图纸送过去,手把手教对方了。
这一问果然有喜讯,原来已经制作出来了,只是要实验最远传输距离,如今另一台无线电报机被马车拉到了草原上。
如今已经实现百里以内信息传输。
宝音面上露出了惊喜,飞快签了支票,追加了投资,让那个小组放心实验,还指明了草原不安全,最好往大军所在方向去。
天上降了一片雪,九月里漠北边界就下起了雪。
皇帝有些措手不及,这种情况只能让大军暂退。
他有些扼腕,天气恶劣,北边的罗刹人明显比他们更适应这边的气候。
要不是大军出发前都带了棉大衣,这会儿怕是得生病不可。
皇帝走出营帐,皱着眉看着落下来的雪花,思考之后还是命大军后退,退到漠南去。
撤离之前,他大手一挥取出了补给,让大军放开吃,吃进肚子里总比带回去省事。
宰牛宰羊宰猪,军营一下热闹起来。
这次大军出征并不亏,说的是士兵,士兵抓到俘虏可是直接拿去换钱了,至于军功拿死的算。
军功这玩意只有派上用场的时候才有用,多了也被上面人占去,还不如松松手抓活的换钱方便。
不少人钱,全都是纸钞,带在身上一点也不重,就是睡觉的时候得警醒点小心被人摸去。
用完一顿,凝聚了军心,大军再次往后撤退也没出现什么动荡。
离开边境的第六天,抵达了漠南。
漠南虽然冷,可属于深秋,漠北的草木枯荣,漠南的还是绿地,草木丰盛,阳光明媚。
大军遇见了一个奇怪的车队。
说奇怪是其中一辆马车上方竖着一根长杆,长杆顶端还放着一口迷你的铝皮锅,锅口对准了南边。
锅口中央开了个洞,一根弹簧样式的粗铜线穿过了过来,锅底连着一根电线顺着长杆落入下方马车内。
这古古怪怪的东西一下子引起了众人警惕。
车队被士兵围起来,连人一块被扭送到上级那边。
上面一审问竟然是格物学院的学生,好嘛,大水冲了龙王庙。
很快皇帝就收到了消息。
皇帝看了看四周,踢了一下马腹,“找个有水源的地方扎营。”
这格物学院的人跑到这边来也不知道在搞什么,他还是起了好奇心。
等找到水源,在扎营已经是五个时辰后,已经天黑。
皇帝刚换了一身衣服,下面人送来热水泡的面,他吃完,吩咐人将车队的领头人叫来。
大军很少做饭,带的都是可即时食物,像普通士兵最多煮一锅水再倒一罐肉罐头,烧开后下干挂面。
对于皇帝来说这面不够筋道,还添加了不少粗粮,对于底层士兵来说却很美味。
有油有肉有盐还有面,战场上有这些就不错了,挑什么挑?
要是嫌弃没青菜,从草丛里挖几棵野菜洗净烫一烫不就有了。
更不要说军中的马奶也没浪费,吃完饭煮炒一些糖和茶叶,再将马奶倒进去煮,灌上一皮囊放入怀中,寒冷的夜晚喝一口别提有多美了。
这次出征待遇比平定三藩的时候不知高多少,感谢罐头的出现,感谢主食也变成了方便煮熟的挂面、粉条和压缩饼干。
当然压缩饼干口味并不好,只有作战疾行的那几日吃,有的实在吃不下还偷偷喂给了自己的马。
底层吃面条和粉条,高一点的军官吃得好一点,吃的是方便面,还有肉罐头和水果罐头。
因为泡面数量有限,只能供应少部分人。
皇帝这次出行算是受了老大罪,在宫里是锦衣玉食,到了战场上就没那个时间为他整些精细的吃食,方便面和自热锅成了他常吃的食物。
当初他还嫌弃来着,最后她还塞了一些让她带上,没想到最后还是用这些来续命。
没一会儿人被带来了,屋子的泡面味还有点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