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乌云踏雪真漂亮!
哇还有小奶猫,圆乎乎的真可爱!
黑猫好神骏!
不知不觉走到了人多的地方,就听见有人压低声音讨论近日京城内最热门的事儿。
“……昨日我请了银行的人来家里做客,顺便打听了债券的事,我说出来大家帮我分析分析能不能买。”
“这次债券都是十年期,长期持有,收益还不错,只是得十年后才会连本带利拿回来,朝廷那边让步,会给一块荒地,也是十年期免费种不收税。”
“土地大家也知道,谁都不嫌少,京城周边的土地都被权贵垄断了,想要买到大块地,不仅得有银子还得有身份,前年内务府限制京城外的土地交易,到今年都没解除这限制,想要置办地产得往河北那边去。”
“好的地被旗人抢先了,咱们也只落了一些边边角角,民主卖地也不愿意卖给外人,多是卖给当地地主方便佃租。”
“我详细问过了,买十两银子会给一亩地,一百两就是十亩,我打算买个五百两,白种十年,十年后投入的银子还会连本带利回来。”
“唯一没法确定的是十年到期朝廷会不会赖账。”
说话的是个衣着朴素手指戴着玉扳指的中年男人,一看就知道是个低调的商户。
虽然朝廷开了口,允许商人穿绸缎,可也不是没有限制,只允许马褂样式,不少人还是坚持汉人衣冠。
“泰山商行那里可有给出保证?”
以前泰山商行发行的债券都是商业行为,真爆雷只看民意,朝廷也得帮着要回来,这回朝廷自己下场了,他们是将银子借给朝廷,到时朝廷只是找借口拖延,他们也没办法。
只是这次债券利益实在是高,家里有继续的自然不吝啬拿出来买,唯一顾虑的朝廷那边会不会吞了他们的钱。
“对对,我就是有这顾虑。”最先开口的那人跟着点头。
薛洋是听过这件事的,这事跟格物学院关系不大,不过跟他们的兄弟学院墨家学院息息相关。
据说墨家学院接到了不少订单,还开了属于学院自己的作坊,作坊收益都归墨家学院无需上交,因账面上资金多,不知多少学生申请项目,也涌现了不少新发明。
又有人压低了声音,“这是不是朝廷的诱饵?”
“关外的地又不值钱,还是草原,去那边开荒先期投入就有不少,别种个三五年把地养好了,又被上面给收回去!”
“咦?那位不是瓜主任,怎么也有兴致来这个赛场?”
有人眼尖,看到了银行的某个熟人。
在京城做生意就没有不跟银行打交道的,毕竟有时候资金周转不开,还得从银行借银子。
也不是不能从其他钱庄借,只是私人钱庄利息多,有时候还得签订比较苛刻的契约,这一点银行除了放款慢没什么缺点,要是跟主任以上的人打招呼,放款速度还能慢一点。
这些人很快将瓜主任给请了过来。
“瓜主任,关于这债券,我们想了解一下。”
“对对对,朝廷到时候要是支付不了钱我们该怎么办?”
瓜主任刚从户部出来,正因为债券卖不出去,户部才将他找过去商量。
商量结果就是先打消民间的疑虑,瓜主任这是带着任务来这人多的地方逛一逛。
听明白了这些人的疑虑,瓜主任笑呵呵道:“这个你们放心,我们银行从朝廷那里拿到了建立一座城市的权力,这座城市未来会跟草原通商,大家别只顾着这点投入,哪怕拿不回来本金,以后新城市通商这点利益不也赚回来了吗?”
说着他还透露了新城市会开通铁路的好消息。
“远又算什么,到时拿到地就租出去,这粮食还怕卖不出去?”
“当然这债券你们也不用担心朝廷不会兑付,这次朝廷是押上了自己的信誉,一旦兑换不了,你们想想往后谁还能信任朝廷,这是关乎国运的事,还能骗你们手里这点银子不成?”
这话一出令不少人惊呼。
“开铁路!”
“新城市?”
“跟草原交易?”
草原上的交易只限于几个商行,寻常的商户可是连门路都没有。
前朝末年那会儿还有晋商跟草原交易,什么大炮、铁器也是这些人卖给金人,等满清入关后,为了控制蒙古,铁器是不允许大量进入,大商人想要进草原交易更是别想了。
盐茶叶生意都到了内务府的皇商手里。
一听在草原上建立一座城池,吃个饭都得计算出成本的商人脑海里立刻算账,这得是多大的利益。
哪怕只是吃了一小口,光是提供石料赚的银子就海了去。
不少人呼吸声都变粗了。
哪怕是一旁的薛洋,光是听到这些蛊惑都恨不得回家将消息告知家里。
他家里见他迟迟不肯归家,便让大哥带了银子来京城置办房产。
京城居住不易,好地段房价年复一年上涨,最后寻摸了一处荒废的宅院,说是前朝官员的宅子,闯王进京后全家都没了,后来传出来闹鬼传言,一直没能卖出去。
薛洋不怕什么鬼神,挑中了这里,他看过城外温泉庄子的便利,也欣赏过畅春园的灯火辉煌,便亲自设计了图纸。
大哥自然看不上眼那稀奇古怪的建筑,两人吵了一架,最后各退一步,外表就是四合院,里面装修按照薛洋要求的来。
这房子还没拆就有人找上门拦了,原来是后面胡同的人偷偷在这破宅子里开了田种菜,怕被人发现,又买不起这宅子才装鬼下人。
反正结果就是薛洋捡走了一个大便宜,毕竟鬼屋可不值钱。
这房子盖起来简单,装起来就知道开销大了,薛洋也没想到每个院子装个马桶再排下水管就得好几百两银子。
这事上他理亏,最近他大哥见他十分不顺眼,他都躲到学院去住了。
薛洋家在四川,家里做木材生意,没想到出个门他也能帮家里发现赚钱的机会。
只希望大哥知道这个消息后,别再阴阳他。
第228章
这边薛洋还在胡思乱想, 那边瓜主任三言两语就将身边围着的人说动了心。
是啊,朝廷若是拖延不还名声还要吗?
哪怕不还,一个坐立在草原上的城池能带来多大的利益?
光是想一想就看到前方金光闪闪。
草原上有城池吗?那肯定是有了, 不说千百年来传下来的古城和废城,还是有城池完好延续下来。
这样的城池都不大,两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若是真新建一座新城,且以经商为主,可以预料未来能带来多大的利益, 更不要说未来还有轨道连通。
商人重利, 有巨额回报,所有人都恨不得这件事立马定下。
买债券算什么, 大不了买个几百两句当时捐给朝廷了。
瓜主人在汇贤山庄说出来的这番话很快传了出去, 且伴随着蒸汽火车便利, 当天就传到了天津。
正所谓话过两人就变了味, 离了汇贤山庄, 这消息就变成了朝廷打算在草原上建一座前所未有的巨大城池,地址都已经选好了, 就差人力物力了。
未来这座城池主要是做边关贸易, 想要掺和一脚得先买户部在银行发行的债券作为入门费。
至于买多少, 自己看着办。
当天下午就有不少人抬着银子去银行购买户部债券, 隔了一天后朝廷总共发行的五百万债券全部售罄。
“这人倒是有几分手段, 叫什么名字?”皇帝对人来了兴趣,显然动了心思将人弄到手里。
他手中善经济的还真不多。
户部为难的事,这个人只是稍动手段就达成了,是个能臣。
不是说户部人都没用,只不过是没人愿意做多余的事。
这些人只在规矩内行事, 绝对不多做超出职责范围内的事。
不能说错,只能说有做事僵硬,可朝廷规矩在那,谁又敢轻易越过那道线?
若是人人都越线,那朝廷才叫乱套了。
户部商量来商量去,最后事情丢到了编外人员头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办成了,集体功劳,失败了,这就是个最好的背锅人选。
从古至今,官场上那一套就没变过。
宝音翻动了一下折子,平静回答,“和泰,瓜尔佳氏。”
瓜尔佳氏是满族大姓,他点了点头,将这人记在了心里。
之前他想用的,现在办事不错,可以提上来用一用。
想到那已经售罄的债券,他低头看着折子,摇头失笑。
“现在满京城都在传朕要建个新的城池,这些债券就是入门券。”
这等于商贾直接将贿赂呈到了他面前。
宝音挑眉。
[你就不动心,这可是五百万两白银,相当于京畿富商筹集给你的,他们可是做好了拿不回来的准备。]
这么大一笔银子,只要稍稍动点心思就不用还了。
皇帝在殿内走动,他那绑着黄带子的辫子跟着摇晃。
双手背后,把玩着大拇指上的玉扳指,他摇摇头,“如何不心动,我也是普通人。”
只是他比普通人自制力强,知道什么东西能拿,什么东西不能拿。
这次的债券等同朝廷信用,他拿了不还,代价就是朝廷信用被这区区五百万两买断。
五百万跟朝廷信用相比不值一提。
默契地略过这个话题,他踱步到一旁坐下,双腿挪到炕上,看向她,“这五百万都拿去购置粮草,能买到多少?”
他目光看向她,想到得到一个准确承诺,后勤补给他提前安排,也是给她的商行一次机会。
宝音提前有准备,飞快抽出两张报表。
“这是盘点后的货物,我已经调集出来随时能够送往蒙古。”
两张纸列着表格,分别是货品名称,数量和出厂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