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耶稣会的目标之一就是让这位如同古罗马帝国皇帝一样英明的君主接受洗礼。
也因为这位皇帝一直亲切待人,让耶稣会的人感觉很有希望。
宝音要是知道这些人的想法,只会说,嗯,你们高兴就好。
将一脸跃跃欲试的杜博雷打发走,宝音才端起那杯已经冷下来的茶水喝了一口。
皇帝从里间走出来,边走边摇摇头,“想让保清对数学感兴趣这可是个很有难度的挑战。”
“学会数学能让人变得理性,大阿哥私下里暗暗跟太子较量,小时候这样攀比还能称为可爱,要是中年还这样呢?”
皇帝幻想了一下,脸上露出嫌恶表情。
“你大可不必说。”
想一想两个三四十岁的人还私下攀比,却是惹人厌恶。
“再说打仗也是一道数学题,不管是粮草还是步兵列阵都离不开数学。
这话皇帝也承认有道理,他有把握御驾亲征就是对粮草,士兵状态有把握。
其实真正面碰上,光是大军压境,就能让敌方心理崩溃。
他走过来,手指碰了碰她的茶杯,杯子只剩下一点温度了,他将茶碗从她手里端走放到一旁去。
见他没有对她安排大阿哥一事出声反对,她又旧话重提。
“战争债券发行一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很久之前她提到过发行战争债券,通过新占土地来偿还债务,他没同意,最后她只发行了铁路债券。
如今铁路债券发行一年多了,运转良好,这次发行了一批十年定期,回报率远高于银行定期利息的债券,反应也是很良好。
显然市场已经逐渐信任债券了。
她旧事重提。
皇帝摆手,“我手里有一笔银子。”
日本赔偿的银子还没花多少,之前存入银行,买债券也赚了不少,更不要说日本那边今年运送来了上万两黄金,他现在不缺钱。
宝音挑眉,“就是不缺钱才劝你发现债券。”
“别告诉我你没发现百姓对大清没有丝毫认同感。”
百姓对朝廷没有认同感,皇帝对百姓也没有信任。
他做的种种施恩,都是抄袭了前人作业。
“想要得到民众优待,就得让他们获得利益,知道拥戴这个国家,就能不断得到利益,这次发行战争债券就是一个机会。”
“每当中原完成大一统,草原就会冒出一个游牧民族为敌人,你打准噶尔不就是不想让草原失控吗?”
“这次发现债券就是好机会,准噶尔占领的土地,打下来后当做债券利息交付给买债券的人,他们得到土地可不会白白浪费在那,不论是种地还是放牧,最后都会消化成为我们的领土。”
“几代人之后,那里就是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皇帝:“你说得有道理,只是草原上人多了,若是谋反呢?”
宝音翻了个白眼。
[时间有超过三百年的王朝吗?一代人只做一代人的事,后世子孙没本事守不住家业,你再能干又有何用?秦始皇还想万万世呢,还不是死后三年国家就没了?]
[我们这一代能做的就是为后世留下一个远超历朝历代的国土面积,守住这些土地,消化这些土地,告诉后代子孙,这片土地自古至今都是华夏有的,一寸都不能失,满人建立的大清哪怕最后灭亡,也不会被人指着鼻子骂,割地赔款、裹小脚、一个让华夏文明倒退,从顶端掉下来的骂名!]
皇帝内心久久未能平息,他总是会因为她的话心神震荡。
“你说得对。”
宝音拉着他去书房,一声铃铛响起,没一会儿通电了电灯亮起。
铁板上,那张地图正被磁石牢牢扣在铁板上。
上面还有他用不同颜色粉笔画的行军路线,显然这段时间他已经推测过好些战场情况。
宝音示意他,划出一块能用来当作利息的地皮。
皇帝没有看向外蒙,而是指着长城外的归化城道:“这里民户一万,都是蒙古牧民和汉人混居。”
他手指重重点了点,“我在这里设置了粮庄,只为引民人来这里开荒,不过效果不佳。若是再深进,光是运送粮食就是难题。”
宝音闻言也不是没有道理,内蒙开荒本来就是循序渐进,由南向北,真要将人扔到外蒙去,怕是成了外蒙牧民的血包,时不时被劫掠一番。
一看他指的位置是呼和浩特,她心里立马有了底。
她指着包头的位置,“这里也加上,这里产铁,归化城西南边的大同有煤炭,距离也不是太远,有煤有铁,很快能建立起一座城市。”
“到时候京城的铁路再修过去,再开发这里就方便了。”
他看向她指着的位置,那地方是荒野,根本无人居住,也因为草木不多,牧民都很少往那边去,没想到这地方竟然有铁矿。
一听她说要将铁路也修过去,他眼神闪了一下。
若是将铁路修过去,那边就稳了。
“你给我讲讲战争债券该怎么发?”
她思考了一下道:“战争债券就是募集民间资金,这些资金,用于战争开销,无论是军备采购、士兵军饷还是后勤保障都可以用募集的资金来支付。”
“我们可以将债券回报率调高,超过了银行定期存款的利息,不能太短,不然战事还未结束,就要兑现不利于战事。”
“就定个十年债券,很少有战争能拖延这么漫长时间。”
超过十年,意味着整个国家都陷入泥沼里。
一般这种情况都是盛世走向衰落。
“待第一次胜利消息传来,会有利好消息,对后期发行的债券有利,同时也可以送买了债券的人一块归化城的土地。”
“不一定是送给对方,就是送一定拥有年限,比如债券兑换期前这块土地都白给他种。”
“这个不强制人移民边疆才能分地,就是人在江南,也能分到一块地,到时铁路通过去,交通也方便了,开荒的人流会变大。”
皇帝巴不得有人去开荒,“不用这么吝啬,只要肯种满三年就白送。”
宝音白了他一眼,“你现在是大方了,以后就知道苦处了,这地不能白送,一旦白送,农民保不住地,土地都会集中士绅手里,这是历朝教训,再说大清末年人口可是到了四亿,这么多人口,哪里有地分?”
“现在土豆玉米红薯普及了,能养活的人更多了,医疗一普及,活下来的人也变多了,人口得过亿也就这几年的事了。“
一听大清末年人口翻了好几倍,他也有些意外,要知道历朝历代可都没有统治过这么多人口。
他手有些抖,这是罕见的考验。
“这些地不能白送,我会成立一个管理这些土地的公司,这些地会挂在这个公司名下,不在市场上流转,等十年到期后,可以再免费续期十年,到时不收土地租金,只要租地的人交税。”
“国家想要运转下去,关键是税能收上来。”
“发行战争债券也有一项好处,就是吸纳民间白银,控制通货膨胀,近一年物价上涨,听说京城不少人连肉都吃不起了。”
他扫了她一眼,这物价上涨不是有她一份功劳吗?
他也没有想到物价上涨后,想要降下去就成为一件难事,粮价有他命令还能控制,其他货物价格他可没法下令降价。
一听还有这个功效,他沉思后道:“银子的事得经户部的手,你举荐一个人,我将人放到户部,专门负责此事。”
宝音一听还有这种好事,扒拉了一下手中的人选,“有个叫瓜尔佳·和泰,盛京过来,在银行做了几年,之前负责京城的债券销售工作,对于债券的发行到兑换都有经验。”
皇帝很满意这个人选,瓜尔佳一听就知道是满人,这种事还是交给自己人更好。
第199章
正阳门外的狮子看起来越发高了, 附近银行的瓜主任每天早晚路过一趟,眼睛一扫就知道石狮子哪里有变化。
瓜主任这阵子很忙,赶上一年债券到期兑换这事了, 一部分人不信任银行发行的纸钞,只要银圆。
一早他便跟着墨家学院的人去宝泉局的造币厂安装新的铸币机器。
本来银行是自己私下里融银子的,跟官银做了区别, 融成了一个个一两的银元。
这银币造型精美,防伪比宝泉局的还要好,久而久之受到了市民青睐, 之前不知多少人家将自家银元宝拿到银行来兑换成银元。
银行还专门开了一个厂来满足外界对银元的所需, 之后相继开发出一钱、两钱、五钱银元满足不同需求。
从此是一发不可收拾,这小额的银钱对于商家来说太方便了, 找零方便, 不用像以往一样要将银子剪碎了找零。
宝泉局那边一看这情况不对, 这私人造的银币你说自己收藏也就算了, 怎么在市面上流通起来, 还将官银给挤兑出了市场?
户部还派了人来调查。
还是那句老话,银行背后有靠山, 这要是普通钱庄干这事, 直接给安个铸造私钱的罪名, 换成了银行, 户部就得掂量一下了, 毕竟内务府的钱粮衙门里储存的也是这种银币。
打不过怎么办?只能加入了。
这造币机他们肯定是要没收,这银币上的字样肯定也得改,以前流通出去的银币也就算了,以后银行收到的散碎银子只能拿到宝泉局来换新币。
瓜主任得了上面的指示,麻溜地将机器上交了, 反手就给宝泉局下了个忙一年也干不完的订单。
宝泉局反应过来,这不就是白帮银行干活,还自带干粮的那种,这怎么能行?为了几个机器也不值得。
最后商量,宝泉局和银行合作开一个造币厂,委托生产银币,银行用新机器折算成股份投资。
如今新的银币改成康熙元宝,中间写着面值,后面是龙,龙旁边是用拼音表明宝泉局某造币厂制作,下面是哪年哪月制作。
或许是泰山银行的银币打过样,新币流通效果不错。
新造币厂设在了朝阳门东四牌楼的二条胡同里,不是不想建造在外城,但不得不说内城治安要好过外城。
这里就在皇宫边上,哪怕钱财诱人也没有人有哪个胆子跑这来撒野。
新的机器进造币厂调试,牛皮筋带动转轮,蒸汽机喷出水汽,里面转轴齿轮转起来,厚厚的牛皮带带动转轮转动起来,用来冲压银币形状的机器也跟着快速压下去,哪怕是空转也能看出速度之快。
上一批次的机器需要人用手来转动圆盘旋转螺丝,螺丝带动上方的压空机将固定大小的银币从银板上压下来。
压出来的银币是有毛边的,大量压好的银币要放在一个转桶里,里面放上小铁珠,像拉磨一般让桶里的银币跟铁球一起转动,这样就能将毛刺边缘打磨光滑。
这回机器升级,用上了蒸汽机,大型蒸汽机能带动火车,小型蒸汽机也能带动压币机。
宝泉局的人看机器空转起来,连忙喊人,“快,将原料送上来。”
一整块银板被送上来,机器下压,上百个圆面银块被压出来,瓜主任上前将机器上的一个把手往下一压,原来凹陷进模子里的银块弹出来,他拿了旁边的尺子一扫。
银币全部顺着机器边上的小口掉落进下面的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