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神药吗?”
那人忙道:“听说皇上跟六阿哥一样,对神药过敏,那神药对别人来说是神药,对皇上来说就是毒药!”
“明珠大人,您得想想办法,一旦太子登基,索额图那边必会卷土重来,到时我们都讨不了好!”
皇太子对索额图的依赖是有目共睹,索额图因为得罪了贵妃被皇上亲自按下去,他们这些明珠党派的人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段时间没少将索党的人从朝中重要位置提走,要是再让索额图得势,他们这些攀附明珠大人的人可不会有好下场。
当年鳌拜怎么对付政敌的,就是他们的下场。
明珠很是郁闷,他现在是进退两难。
本来他是该支持大阿哥的,可叶赫那拉家多了一位贵妃,还挺受宠。
这种情况下自然是改支持贵妃所出的皇子才对,可这位寄予希望的贵妃偏偏无子,这几年连个好消息都未传出来。
他要是真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支持大阿哥,怕是跟贵妃得有隔阂了。
大阿哥可跟贵妃没有丝毫关系。
明珠头疼了,早年下注太早了,现在想跳下船都不知道该怎么跳了。
一旁还有人不断催促他,显然是皇帝若是不好就支持大阿哥跟太子争的意思。
可问题是大阿哥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早年看不出来,随着阿哥们长大,真实脾性展露,明珠也看出大阿哥是个扶不上墙的。
可他想要退也没这个机会了,皇上不给他退的机会。
皇上需要他跟索额图打擂台,他想要跳下船唯一的机会就是扶持贵妃所出的皇子。
比较操蛋的就是贵妃不愿意生子,为此快将避孕药物当成米饭吃了。
见明珠还是磨磨蹭蹭不准备给个准确答复,他这一派的人哪里还坐得住。
“明珠大人,接下来该怎么办?索额图那边都有动静了,听说一早九门提督就被索额图给请去了!”
明珠脸色一变。
九门提督要是站在索额图那边问题可就大了,九门提督关系着宫中的安全。
太子和阿哥们可都在宫里,皇上要是有个万一,索额图再狠心弄死剩下的阿哥,这皇位可是非太子莫属。
他迅速起身,“本官要去觐见皇上!”
……
傍晚,天色还未暗下来,灯便提前亮起来。
皇帝陪着太皇太后欣赏黑夜亮起的灯光。
太皇太后看了许久才回过神来,“先前常宁跟我说过,说是比蜡烛还亮,哀家以为能有多亮,现在想想有些夜郎自大了。”
她慢慢吐出一口气,“这是神迹。”
太皇太后很难想象仅凭借人力就能驯服雷电,还能让雷电为人所用。
她先前听闻贵妃在外面开了几个西洋学院,教一些奇淫巧技,以为就是汤若望、南怀仁教的那些,没想到比这些洋人传授的还要厉害。
“洋人已经厉害到这个地步了吗?”
“传教士传授的都是已经过时的知识?”
这样想也不是没有道理,无论是已经去世的汤若望还是南怀仁,离开故乡已经六七十年,他们掌握的都是已经过时的知识,若是洋人掌握了雷电之力,那洋人就是大清的毕生之敌。
皇帝早就见识过电灯了,只是他见识的是手摇电灯,一旦停下灯就会熄灭,那电灯也因为制作材料简单亮度不是很高。
此时见到亮如白昼的室内,神情也有些恍惚。
几年前在没有去东巡祭拜祖宗前,怕是怎么也不会想到大清会有如此大变化。
若是没有她,他有生之年怕是都见不到这电灯。
太皇太后压低了声音,“贵妃那些学院不应该招那么多汉人,西洋学应该掌握在满人手中。”
皇帝缓缓摇头。
“西洋那边发展太快,阻止不了,若是限制汉人,怕是没法追赶西洋人。”
他不是不想将这些知识掌握在满人乃至皇室手中,只是既定的未来告诉他这会让大清落后,让大清被钉在耻辱柱上。
他宁愿大清像朱明一样轰轰烈烈地灭亡,也不愿意投降倭国让帝国落下遗臭万年的名声。
从她那对大清不屑的语气里就能知道后世对于大清的评价并不高。
“满洲人口少,汉人数量多是没法更改的,满人这边都钻研心思做官,没法跟贵妃养的那些人花费几十年研究西洋知识。”
满人做官方便天生比汉人占优势,所以谋划着做官比一心研究数学、物理这些知识多得多。
太皇太后想想也很快明白了这个道理。
祖孙二人感叹了一下电灯带来的奇迹,门外梁九功前来禀报。
“皇上,明珠求见。”
皇帝向太皇太后告辞。
太皇太后叹息一声,“哀家说的那些你考虑一下,贵妃救下小六,对皇嗣有功,不赏到底对不起她。”
“宫里已经有了皇贵妃升她也不合适,她既然不愿意生子,到时不用担心她的孩子威胁到太子,你要是想册封她为皇后,哀家也不会反对。”
皇帝笑笑,“孙儿会仔细考虑。”
宝音正在翻看银行递过来的财报,还有未来即将到期的债券本金以及该支付的利息。
她是知道这些债券里有一部分是皇帝持有,她自己也收购了一部分,算一下去掉支付的利息,和低价回收回来的债券,这次要支付出去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好在这些一部分兑换是可以用银票,倒是不用担心储备银耗尽。
签下了审核发放的银钱,她又翻看了其他报告。
首先是电力公司投资,电线桩子没选择用木头而是用了水泥柱子。
目前电力铺设主要是在内城,哪些人家愿意安装已经提前买了线交了开通电的费用。
这笔收入肯定没法跟基建投入相比,好在有了回头钱。
她手停在了某个报告上,脸上有些惊讶。
天津的格物院倒是给了她一个惊喜,将缝纫机给研究出来了,除了缝纫机还有锁边机。
这两样机器本来是为南边的服装厂定制的,本来以为从零研究需要一段时间,没想到这速度倒是挺快。
想到这两样利器,她又想到珍妮还未发明出来,这三样加上蒸汽机怕是能掀起工业革命了。
越想她越激动,上扬的嘴角怎么都压不下来。
翻找了跟珍妮纺织机相关的论文,大手笔买下来,将设计图画出来再提上要求。
明年她要见到蒸汽纺织机的出现。
撕下一张汇款单,写了一笔给天津格物学院的奖励,又抽出空白的纸写了任务要求,她将信和支票放进信封夹在报告里。
外面传来了动静,见皇帝大步走进来,她有些奇怪。
“不是说外面有人求见吗?”
皇帝走到她身边道:“是明珠,朕还病重着,哪里能见他。”
他低头看她手里的报表,拉开她的手有些惊讶。
“又打算修新的铁路了?”
宝音挨着他一起看。
“江南比较关键,毕竟是粮仓。”
“天下稳定下来,漕运还未尾大不掉,正适合修一条京浙铁路……”
第181章
皇帝按下了报表, “这费的银子可是不少。”
修个北京到天津卫的铁路就要上百万两银子,更不要说修个穿过江南的。
这银子数目庞大到,皇帝光想一下就有些头疼。
“只发行债券能筹到这么多银子吗?”
他想问的其实是后面那句, 借了那什么还。
修一条通往南北的铁路没有个几千万两银子是不用想的,基本上将她所有收益都砸在了这上面,值得吗?
修这样一条铁路想要回本有生之年是不要想了, 她又不想要孩子,这些财富留给谁?
皇帝看着她的目光柔了下来,花这么多心思还不是为了他。
旁人只看他宠着她, 任由她积攒钱财, 却没看见她吃喝能享用多少,大头还不是花在了民生上。
宝音从他手下将文件抽出来。
“航海贸易的利润够还利息了, 我想着这铁路一日不修成, 就没有收益, 干脆多发行一些, 分段修, 同时动工,预计十年内修完。”
说着她撇嘴, “这次修铁路很不顺利, 说是铁路经过破坏了祖上风水, 还有传言毁了龙脉。”
[什么龙脉, 日本在东北三省做了多少人体实验, 屠杀了多少人,也没见龙脉保佑啊?]
皇帝脸色不好看,“罗刹人已经退兵,朕思索着是不是该拿下倭国。”
有这么一个国家在边上看着就膈应人。
宝音按住他的手,“倭国是嘴边的一块肉, 这个不急,先将南边的洋人弄走,保不准洋人会偷偷卖火器给倭国。”那可是她嘴边的肉。
“铁路若真修到南边去,怕是阻拦会很大,朝廷可否派兵帮忙?”
南方的反清情绪高涨,不然皇帝也不会南巡到扬州连船都不敢下。
皇帝陷入沉思。
[若是江南和北京的铁路修成了,两日路程就能抵达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