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每人只有一盅还很失望。
皇帝舀动勺子,分辨里面的食材,可以说用尽了当今最顶级的食材。
还有冷盘都不是寻常的菜肴。
很快又上了热菜,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南边的北方的,还有西洋来的都出现在了饭桌上。
诰命夫人中不是每一位都出身大族,也有官职低微,靠着儿子立功得封诰命的夫人。
这一顿饭吃得算是开了眼了,有人悄悄道:“这一桌席怕是没一百两打不住。”
“什么一百两,光是一碗金汤就打不住,知道汤用什么熬的吗?全是山珍海味,光熊掌就有六个,还有一堆鲍鱼、瑶柱……”
“一百两银子可不止,一百两黄金还差不多。”
第160章
这也太奢侈了。
不少人在心里暗暗嘀咕, 宫里这两年不是说缩减用度吗?
这大海参,大鱼翅,还有熊掌, 怎么看也不像缩减用度。
这么一顿没有几千两都打不住,这还是没加上装饰的摆件。
当即就有人小声道:“这你们就不知道了,这些好东西都是从宫外送进来的, 没让内务府采买。”
这话一出,大家不约而同收了音。
理由很简单,贵妃在外面的产业谁不知晓, 都察院更是三五不时弹劾她与民夺利, 弹劾有用吗?
显然没用,光是去年人家就交了两百万的商税, 这笔银子已经占全国税收的十分之一。
随着人家产业扩大, 这笔税款还在上涨, 不说其他衙门只说户部就盯着这笔税款呢。
生辰宴过后, 京城的高门大户开始流行起了佛跳墙这道菜。
这道菜寓意太好了, 特别是放在寿宴上。
很快各种版本的佛跳墙出现,哪怕不是完整版本, 缩减食材的版本也很美味。
北方跟罗刹人的战争到了关键时刻, 皇帝忙着这件事也无暇来烦宝音。
宝音趁机有了大动作, 就是变卖手中的一部分产业。
“报馆也要变卖吗?”
蓝玉接到信有些不能接受, 报馆在她手里发展至今已经变成一个非常大且多的产业。
青珞道:“不是卖报馆, 是卖报馆的子产业,比如造纸的作坊,留下适合做报纸的,像硬纸、卫生纸、纸箱等等这些衍生出来的产业都卖掉。”
“主子说我们的产业现在太臃肿了,卖掉一部分减负后轻身上路。”
蓝玉有些遗憾, 要知道这些纸作坊都是有盈利的。
青珞喝了一口冰冰凉凉的柠檬水继续道:“我认为主子说得对,我们现在的产业太多太臃肿了,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产业可以甩出去,玻璃厂那边问问股份要不要回收,不要卖给别人。”
蓝玉吐槽一句,“是不是举办一场拍卖会,将不要的产业甩出去?”
这话一说倒是提醒了青珞。
“倒也不是不行。”她吸了一口酸酸甜甜的柠檬水若有所思道。
今年的夏日格外热,热得人心烦意乱,正午走在外面头和脸就被晒得火辣辣的。
一个消息突然传遍了整个京城,让京城一下子火热起来。
《世界新闻报》上罕见地打了一个大版块广告,上面一行文字足以让全城人都火热起来。
“六月十日将在泰山拍卖行拍卖诸多作坊,感兴趣的可在六月十日前前往银行向指定账户缴纳保证金参与拍卖。”
下面还列举了哪些作坊名字,从肥皂作坊再到纸作坊还有孵化鸡鸭的作坊甚至连当前最热门的水泥作坊都榜上有名。
这下全京城的商人都亢奋了。
想到距离六月十日还有大半个月时间,在京城的商人不断飞鸽传书,这几日京城上空到处都是放飞鸽子的身影,因为鸽子太多,还引来不少吃自助餐的猛禽。
京城内的热闹宫里不可能不知道,他收到消息后顿时愣住了。
“她是处理了产业准备离开?”
这个念头第一时间冒出来。
皇帝很快又摇头,这不可能,她身边的牵绊太多,哪有那么容易离开。
除非她不在乎身边人的生死。
想到前不久交到她手里的鹿港,皇帝心里有了底,日本的那座鹿港虽然不错却远离中原,他看中的港口不远的金矿,而不是什么港口也没兴趣投入人力物力去帮倭国开发什么港口。
今年他才下令废除前朝的海禁令,开放了四个大关口,可实际上只有广州的关口有洋人来交易。
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广州关口关税收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几日前广东总督来信,他才知道距离广州不是很远的南洋多了一座自由贸易港口,在那边交易不用交关税,西方来的洋船都选择去那边交易。
东方这边也有不少走私船过去,一来一去人都被吸引了过去,广州这边多来的洋人商船多是传教士,指望上岸后传教呢。
皇帝想了很多,很快思绪又回来,想到了鹿港,莫非是她手里没银子了才打算将自己手里的产业卖出去?
皇帝原本准备起身,片刻后又坐了回去。
“问清楚了又有何用?她会改变主意吗?”
她现在还余怒未消,真怕她生气跟他干仗。
皇帝不承认自己怂了,若无其事召唤来了内务府大臣。
“算一下私库的储备银,买一些作坊回来。”
好吧,这次泰山商行算是放了大血,不少都是日进斗金的好产业,皇帝看了都心动。
进入六月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洗去了暑气,但同时也让城内河道水不断上涨,眼看就要灌满的趋势。
这时候城外完工一般的水库派上了用场,护城河的水顺着弯弯绕绕的水渠流向西山流向门头沟进入水库中,那被炸出来深达近三十米的深坑很快注满了水。
水不断攀升眼看快要抵达新修的大坝,大坝的水闸被拉开,滔滔流水向山内流去,很快被还未修到的山脉挡住去路。
一早皇帝领着人走在卢沟桥上,见原本淹没卢沟桥的河水下去不少心才定下来。
“水库修得好。”皇帝往岸边走去一边夸赞道。
“幸好今年有一座水库排水,免去了一场洪灾。”
皇帝说着又问起了哪些地方适合修水库,不少人举荐都是容易泛滥周边的县。
皇帝点头不知道没听进去。
这场暴雨属实让人担心,但好在结果是有惊无险,不少人甚至没有察觉到这场危机。
六月七日开始不断有外地人赶到京城,都是一脸疲惫神色,看样子就知道赶了很长时间路,在从通州到京城的这段路不少人选择了坐蒸汽车。
便捷稳当的蒸汽车让不少人大开眼界,一打听才知道才修到天津。
“不知道何时能修到南边去?”
要是修一座通往广州的火车,跨越南北那得有多便利?
源源不断的货物从南方运到北方,或从北方运到南边,这又不像走水路会出现沉船事故,该有多方便?
拍卖会还没开始,京城里多了一群四处打探蒸汽火车的外来商贾。
这玩意对于京城的百姓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毕竟就在东便门那边哐当哐当响着。
但对于头一次见到这东西的人来说宛如到了一个魔幻世界。
这车为何能自动走,是不是能修到别的地方?
对于商人来说一条好路太重要了,谁不想生意做大,不就是因为这年代的路太难走了吗?
还得防备路上的土匪水贼,要是有这样一条四通八达的铁路,他们的生意也能跟着扩展开。
也不用担心路途太远,底下人失去控制,十天内一点也不劳累地抵达全国任一省,谁还怕手下人失控?
不过有些人眼里,这条铁路却是罪大恶极。
因为这样的铁路修多了,修遍了全国意味着朝廷对于地方的管控将掌握更深。
那边有叛乱,朝廷军队可以不用舟车劳顿快速抵达。
在一些“有志之士”眼里,这无疑加大了推翻鞑子朝廷的困难度。
毫无疑问这场即将到来的拍卖会,让京城变成了一个大漩涡。
六月八日格物学院的老师站出来,在菜市口最大的商业街向众人告知了一个好消息,他们破解了雷电的秘密,还能够将雷电稳定输出制作成一种照明设备。
此话一出不少人围着看热闹,也有第一次来京城不明所以跟旁边人打探前情的。
没多久一根铜线连接上一头连接电灯,一头连接发电机的设备被搬到广场上。
在众目睽睽下电灯亮起,让现场人陷入沉寂,紧跟着的是普通跪地。
“神迹,这是雷神他老人家下凡了!”
哪怕没把这个归纳为神迹的人见到此等景象也不得不跟着跪下,要问为什么,那就是别人都跪了。
格物学院本来在做实验的学生愣了一下,有人想要解释,又被同伴捂住了嘴。
“哈哈,大家说得没错,这是雷神赐予的雷电之力,只要进我们格物学院也能学会这种操控雷电的法门!”有人笑着大声宣布道。
这次实验很成功,灯被安装在了钟楼最上方,四面还安装了风车,保证哪个方向吹来都能带动发电机转起来。
没法储存电,但是他们可以直接发电。
夜晚钟楼上那盏灯仿佛成为京城黑夜里的一颗明珠,住在外城,无论从哪个方向只要站在院子里一抬头就能看到那盏灯。
不是很亮,但带走了黑夜中的孤寂。
六月十日转眼即到。
五城兵马司在接到赞助后均派人来维持秩序,凡是没能拿到邀请函的人都无法进入拍卖会。
拍卖会的邀请函如何拿到,这个在报纸上均有详细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