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含笑走过去环住她的腰,“多骂几句,不要在我面前装,我不喜欢。”
[颠公!]
第157章
京城的几个城门不断有马车拉着货物抵达, 东便门外的蒸汽车更是源源不断将粮食从通州运过来。
第一车粮食入粮铺子,就有脸带惊喜的百姓挤进去。
“伙计,小米什么价?黄豆什么价?”
一听还是涨价钱的价格, 这些天二话不说跑回家里拿钱和袋来装粮食。
张月娥听见隔壁吵闹声,忍不住走出来,然后就听见隔壁的王嫂子喊儿子拿袋子推车。
隔壁吴家很快消停下来, 张月娥拉开门走出去,就看到胡同里的邻居都一脸高兴地推着车提着袋子往外走。
有路过张家的还冲她喊了一声,“张妹子, 大粮铺开门了, 粮价还是之前那个价,你也去买点吧, 买到就是赚到!”
张月娥有些惊喜, 忙道:“真开门了, 好, 我也去。”
粮价一天高过一天, 要不是朝廷放了粮食平价,怕是粮食都吃不起了。
张月娥前两日看着只有一半的米缸也担忧粮食问题, 买了十斤高价粮。
没想到粮铺子那边这么快就恢复正常售卖了。
张月娥也拿了钱和袋子出门, 出了胡同就看见街上成全街道都是往粮铺子去的。
大粮铺在一处胡同拐角口, 围墙建得很高, 里面也很大。
站在门口就看见外面排着长长队伍的等待买粮的人。
她站在队尾, 没一会儿听见前面有骚动声,很快队伍前进速度停止。
旁边过来一辆拉着粮食的牛车。
车上有人喊,“这是送粮的车,大家都让让,车进不去上哪弄粮食卖?”
张月娥往旁边走了走, 没排多久又有车过来,这次是驴车,就这样一车接着一车,一旁排队的人看着这一车车没断过的粮食心也稳了下来。
张月娥家所在胡同离大粮铺不算远,排了没多久就到她了。
想到家里还有不少粗粮,她这次全买了大米。
二十斤大米对于男人来说不算什么,对于女人确实不小的重量。
背着大米走了一会儿,都走了一里路了,还没见队伍到头。
她看着都惊讶,这才过去多久,好像东城的人都跑来买粮了。
看来这次粮食涨价吓到不少人了,一听有便宜粮食买都跑来买了。
二十斤大米扛回家,张月娥推开门就看见门内多了一封信,应该是从门缝里塞进来的。
“会是谁?”她想了一圈也没猜出来。
她和离后,娘家不愿意收留她和女儿,还是在两个哥哥帮助下租了这房子。
她跟女儿安顿下来,每年也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回来娘家。
女儿逐渐长大,又进了女子学院读书,她也得到了好工作,不但能养活自己,还买下现在住的两间房子,本来以为娘家会为她高兴,没想到……
张月娥露出苦笑,她是真没有想到娘家会打自己女儿的主意。
她女儿才多大,娘家就盯上了她的亲事。
就算朝廷下令表亲不能成亲也没打消嫂子的盘算。
去年过年,嫂子竟然提起了自己娘家还有一个合适的侄子,关键是大哥竟然没有拒绝。
当她不知道吗?嫂子娘家是屠户,她女儿在女子学院读书,会读书识字,难道在她亲人眼里只配许给一个屠夫?
回想起这件事张月娥就满腹怒气,随手将信放在院子的桌上,张月娥先将粮食背到厨房放进米缸里。
出来后随手拿起信撕开看了。
信上字不多,主要是通知她明日上班。
张月娥有些惊喜,今日可是连遇好事,不仅买到了低价粮食,还知道明日可以正常上班了。
隔日张月娥一大早就到了百货大楼,大楼门敞开着,走进去就看见不少已经提前到的人正拉着货物往自己货架子。
她上了二楼,就不断有人跟她打招呼。
“张管事早!”
“张姐您可算是来了,大家都等您半个时辰了!”
要不是张月娥进门时看了外面的钟楼时间都差点以为自己迟到了。
“张姐,主管喊您去开会。”
张月娥忙应了一声,将包放下,换了衣服下了一楼。
一楼往南面有一个敞开的小门,开门后再走二十多步,就是一个两层小高楼。
半路上张月娥跟好几个人打招呼。
等上了小楼,大家表情都严肃起来,纷纷进入议程的大会议室开会。
“……我们百货大楼重新开业……”
“……要用心服务……”
一场会开了一刻钟左右,总之就是宣布重新开业和打扫卫生的问题,今日主要任务是补充货架上的货物和仓库库存,正式开门得明天。
张月娥开完会后回到自己所在的那一楼,将管的人聚集起来传达了上面的指示。
“先摆货架,再打扫卫生,其他大家看着办,主管说可以提前半个时辰下班。”
一听可以提前上班,大家干活都充满了热情。
宝音再次恢复自由影响很大,首先是泰山商行还是复工,像粮价最直观,肉眼可见的降回原来价格。
不过有些东西价格上涨后就很难降下去,比如猪肉也就掉了一文钱,根本没法再回到最开始的低价,再比如一些昂贵首饰和衣服,本来并没有影响到这些行当生意,谁能想到他们也跟着悄悄上涨,涨上去容易,再降下来劲儿可就麻烦了。
不能降,一旦降了,涨价期间来买首饰的人就不会愿意。
凭什么她们要多花冤枉钱?
能买得起昂贵首饰的那是普通人吗
皇宫里好像也恢复了平静,所有人都掩饰那份平静,一副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
伺候两位主子的人都知道一切跟过去不一样的,破碎的圆镜哪怕粘回去也布满了裂痕。
更不要说两位主子看着不像是要和好,而是陷入了冷战。
皇帝留在养心殿的时间多了,似乎有将南书房搬过来的意思。
宝音照常忽视他这个人,哪怕书房被他抢走了一般,也不愿意搭理他。
她无法忘记这次被禁足带来的敲打。
没错是敲打,这是在警告她势力不能再扩张了,已经超越了一个皇帝能接受的范围。
那封信不过是个导火线,真正原因是她不断扩张,拥有的财力物力给他带来了强大的危机。
身为一个皇帝,一个独裁的皇帝,将她关起来是第一反应。
第二步是想接收她的势力,发现她已经事先布局,没法下手,手下一堆废物也玩不转,只是试探一下,就引发的强烈反击,停工关门整个京城的物价都受到波及。
皇帝被烫了一下手不代表就善罢甘休了,将她放出来也只是收拾烂摊子。
两人明显都知道这只是第一回交手,未来这种交手不会停止。
她有野心,不愿意做笼中鸟。
他或许有那么几分情谊,只是皇帝本身就没有安全感,总觉得四周都是觊觎他想要将他拉下马的敌人,哪怕是拉拢的满人都无法让他放心。
没有安全感的皇帝,看谁都是敌人,现在目光是臣子是她,未来会是他儿子。
这是无法消除掉的隔阂。
本来皇帝是该信任她的,谁会不信一个将心思都袒露在自己眼前的女人?
然而自宝音怀疑他有读心术后,就很少再露出心声,一次两次还好,时间一长她也失去了她的信任。
这是宝音不久前想通的。
想通之后她在屋内坐了很久。
“娘娘这是皇上赏赐您的寿辰礼。”
五月十二是宝音的生日,皇帝下令要为贵妃大办,整个养心殿都热闹起来。
宝音自己倒是不稀罕,马比应却很高兴,在他看来这是皇上在释放跟自家主子和好的讯息。
马必应这段时间可急了,皇上过来,贵妃不冷不热一点没有接驾的意思。
在宫里禁足真算不得什么大事,谁能想到自家主子这么爱脸面,就因为禁足半个月就敢给皇上脸色瞧。
皇上也就这时候有愧疚之心愿意赔着笑脸,等皇上耐心耗尽,怕是会甩袖离去。
这宫里美人可不少,不缺挤破脑袋想要往上爬的人。
马必应见自家主子看都不看一眼,心里很是焦急。
“娘娘这上好的缎子皇上都赏赐给您了,哪怕是四妃也没分到一身。”
宝音目光放在马必应身上,冷冷吐出两个字,“聒噪!”
马必应无奈,赶紧将太监们都打发了,“收回库房。”
等抬着礼的太监们退下去,马必应又小声道:“主子,宫里的各位主子也命人送了礼,还有阿哥哥哥们,今年是不是和往年一样摆上几桌请后宫主子们吃席?”
后宫主子们是怎么过生日的?
读书的阿哥们能有一天假日,高位嫔妃能摆上几桌席请交好的人来吃席。
地位的嫔妃就没那个荣幸了,自己花点银子点上一碗长寿面和自己屋里的太监宫女庆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