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_分节阅读_第275节
小说作者:玄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9 MB   上传时间:2025-02-09 18:23:28

  世世代代不识字,做惯了睁眼瞎,谁能想到还有认字的机会?

  张大牛一听进防卫队要识字立即改口,“爹,我去,我去学校。”

  隔日张老爹请了半天假,下午领着张大牛去了港口学校。

  学校就在坞堡里,张老爹有些拘谨,跟人打听之后才去招生处。

  招生的老师问了情况,沉吟一声道:“我们这里只招十岁以下的孩子,您儿子已经十五岁,这种情况我们一般推荐去扫盲班。”

  张老爹连忙问扫盲班的情况。

  “扫盲班一般傍晚开课,会教一些常用的字和简单的算学。”

  张大牛连忙道:“爹,这个好,要不就扫盲班吧?”

  张老爹想了想又问,“念完后能去防卫队吗?”

  招生老师有些惊讶:“想要去防卫队可没那么容易,那里也经常考试。光是扫盲班学得那些怕是不够。”

  张老爹忙道:“让大牛进学校读。”

  招生老师抽出笔,“原则上只要愿意来我们都是收的,只是一些大孩子不愿意跟小孩子一起学。”

  招生老师登记了他们的户籍、临时住址和张大牛父母的信息,然后开了一张收据递过去。

  “我们只收书本费,出门隔壁财务室交钱,开学是正月十六,早上辰初,第一天来领书,知道一下自己的教室,认识一下自己的老师。”

  招生老师拍了拍张大牛的肩膀。

  “学校欢迎任何一个来求学的人,不要辜负你父母的期望。”

  张大牛“嗯”了一声,郑重点头。

第151章

  元宵节过后, 北方还是天寒地冻,那地冻得硬邦邦的走在上面都硌脚。

  天津通往通州的一段路上,聚集了小两百人正忙得热火朝天。

  白见山家住在二里外的一个叫马家庄的庄子里, 年初五庄头说有人招工修路,一天给八分钱还管两顿饭。

  白见山二话不说报名了。

  他们这样的穷人家冬日里很难找到挣钱的机会,都是猫在家里过冬饥一顿饱一顿, 一家人抱在一起取暖。

  白见山有八个兄弟,他家算是庄子里最穷的人家,生得多, 偏偏都养活了。

  家里就两亩地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口, 便租了地主的二十亩地。

  租地得帮地主交税,还得分粮食给地主, 一年忙活下来也就看看填饱肚子。

  去年改种土豆, 收获了大量的土豆, 地主不愿意要, 家里凑了钱买了麦送去, 地主嫌弃种土豆耗费的地力,秋收那会儿就说了地要收回去。

  白家人因为这事一整个新年都过得不怎么安稳。

  谁能想到翻过年就有人在家门口招工。

  白见山兄弟八个, 最后决定年纪最大的五个人出门。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家里的裤子就五条, 夏天还好, 冬天就得轮换着穿。

  白见山衣衫单薄, 不干活的时候冻得瑟瑟发抖。

  他跺了跺脚,又拿起了锄头。

  就这么不到二里地的一段路他们清理地面有两三天了,现在一半都没有清理完。

  白见山不敢停,干活的时候还热乎,一停下来冷风立刻带走那丝暖意。

  他衣服里面是纸做的衣服, 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取暖办法。

  叮铃叮铃。

  远处传来了清脆的铃铛声,白见山停下来,循声望了过去,就见到一头包裹严实的骡子拉着一个板车过来。

  板车上捆着不少稻草。

  骡车很快到他们这边停下,旁边帐篷里取暖的管事揣着手眯着眼睛走过来。

  “送了多少过来?”

  拉着驴车的是一个穿着绿色棉大衣的老头,老头递过来一个本子,他手上戴着羊皮手套,头上戴着一个跟大衣同色的帽子,帽檐垂下来刚好遮住了耳朵。

  “刘管事,这是你要的二十六件旧袄子,您点点。”

  老头说完扒开了最上面的稻草,露出下面捆绑整齐看着有些旧的袄子。

  揣着手的刘管事数了数,确认数量无误,招呼老头帮着一起搬进帐篷里。

  做完后他才在收货的单子上签名,签名下面写了,某年某月某日收了二十六件旧棉袄。

  写完之后将单子还给老头,刘管事继续道:“明日还有三十多个人过来,收到多少都送过来。”

  帐篷里有炉子,炉子上面坐了烧水壶。

  老头拿出自己的陶瓷缸往里面倒了一杯热水。

  眯着眼睛喝了一口,他才徐徐道:“没那么多,我跑了好些个胡同才换来的,愿意卖旧衣的不多。”

  刘管事一脸惊讶,“一把菜刀换一件旧袄这种好事都不愿意。”

  老头盖紧了茶盖,“菜刀又不急着用,冬日里一件厚袄子能保住人命,家家户户孩子都那么多,大人不能穿,不是还有小孩吗?”

  刘管事抓了抓脸道:“那就麻烦了,你是不知道这些人出来干活,连件袄子都没有,只穿着单衣出来,我都怕把人给冻坏了。”

  上面还规定干活的人得给一件袄子,批的钱不多,买一套旧棉衣还成,他自己也能落一点。

  刘管事也不敢省这个钱,说不定监督队的人哪日就巡逻到这里。

  他能做的就是不时叫人进来喝点热水。

  “劳烦你多找一点吧。实在不行就去当铺买!”

  刘管事灵机一动,突然想到收衣服可以去当铺。

  老头抱着瓷缸道,“当铺的衣服比我收的衣服还贵,你确定要?”

  刘管事笑笑道:“反正上面批钱,你尽管拿来,还按照我们说好的价,多出的钱分我,也就多一点少一点的事。”

  老头点点头,然后出了帐子拉着骡走了。

  清脆的铃铛声再次响起,骡车慢慢走远。

  刘管事揣着手走出去,咳嗽了一声。

  “先等等,没穿袄子的跟我进来。”

  白见山有些懵,然后跟着兄弟往帐子里走。

  帐子里比外面暖和多了,十几个人挤进来,白家八个兄弟就占了大半。

  白家兄弟就看见了地上摆着的厚棉袄,眼睛再也离不开了。

  刘管事咳嗽一声道:“帮咱们商行做事有你们的好处,最好是你们每人拿一套,都别冻了,当然这袄子离开的时候要归还。不过要是有人愿意一直做下去,这袄子就归他了。”

  众人眼睛冒光,白见山迫不及待去取了一套就往身上穿,其他人也跟着忙去抢。

  不大一会儿每个人都套了一身衣服。

  刘管事见到有几个身上的棉袄都不合身,偏偏他们都舍不得脱下来,有些无语。

  他指的那几个人,“你你你,先脱下来。”

  几个人哭丧着脸依依不舍将衣服脱下来。

  “刘管事这袄子多暖和,能不收走吗?”

  “我做错了什么?刘管事我愿意一直干下去,袄子能不拿走吗?”

  刘管事骂了几句这些人才放下衣服。

  他拿起衣服比画了一下,有合身的就塞给对方。

  那人接过去赶忙穿上。

  这下大家都明白过来了纷纷配合。

  所有人都穿上了合身的袄子,刘管事才将这些身上有异味的汉子们赶出去。

  开了一会儿帐门通了通风,连屋里那点暖意都一块带走了,他暗骂了一声,等重新暖和起来得一个时辰后了。

  天津到通州就这么两百多里路,每隔十里就有一群过来捡石头,挖石头的人,为何大冬日干活,这只是预备工作。

  等到化冻,已经清理完石头的地面会往下挖,然后夯实铺上沙石再铺轨道。

  现在招收的这批人,主要是做清理工作,等沙石铺设好后,这些人会继续修栅栏将轨道经过的地方给拦截起来。

  刘管事负责管这十里地,这个工程大概要一两年时间,因这他不介意对手下干活的人好一点。

  换上了袄子,白见山都高兴坏了,然后一起干活自带袄子的人就有些不乐意了。

  凭什么这样的好事没他们的份儿?

  刘管事见外面吵吵嚷嚷,听明白发生什么事后,耷拉着脸走出来。

  “谁想要袄子自己来拿,不过话先说在前面,走的时候得还回来。”

  闹事的人缩了缩脖子,“刘管事,不是我闹,我身上是全家唯一的一件袄子,我要是有了,身上这件可以送回家去。”

  “没错,大家都干一样的活,凭什么他们有我们没有?”

  刘管事耷拉着脸道:“别吵了,没分到的自己进来拿。”

  白见山见同庄子的白六指笑嘻嘻套了两件袄子,整个人臃肿得不行,走路跟鸭子一样。

  他凑过去小声问,“六哥,刘管事是不是生气了?”

  白六指不在意道:“爱生不生,我跟你说,五里地外的柳家庄也在招人,人家不仅管饭,每天给十文钱,比咱们这还多两文,听说人没招够,还跑到咱们庄子上来了。要不是这里离家近,我更想去柳家庄。”

  “这找人干活的人脑子是不是有问题?大冬天来招人修路,这路冻得硬邦邦的,忙活半天也就挖那么几块石头出来。”

  白六指拍了拍身上的袄子有些得意道:“管他脑子是不是有问题?咱们干一天活得一天钱,管那么多做什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2页  当前第2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5/5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贵妃吐槽日常(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