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_分节阅读_第190节
小说作者:玄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9 MB   上传时间:2025-02-09 18:23:28

  “真到宁波了?”

  “快快,那不是咱们家的管事吗?这是来接咱们了?”

  靖远号初次航行乘客一部分是德盛洋行的小股东,一部分是准备回江南想坐海船试试,还有一部分就是像罗起信这样闲散的乘客。

  他并不知道他买的是全程票,所以价格比别人要贵。

  说到底靖海号首次出海只买船票必然是亏本的,不过靖远号赚的也不是船票,还有运送货物的运输费,虽然加在一起还是亏钱,但是意义很大。

  一部分准备在宁波下的乘客欢快提着行李下船。

  罗起信他们这些没下船的也被通知船要停靠两日进行补给,这两日他们可以下船去逛逛。

  打听了船那日启程,罗起信拎着背包下船了。

  只两天时间他没打算跑多远,宁波靠海,自然也有造船厂,他想去观摩一下涨涨经验。

  然而刚下船他就看到岸边库房贴着跟漳州商埠差不多的采购告示,除了告示还有一张招生通知。

  “船舶学院招生通知?”

  他震惊,宁波都这般开放了吗?

  要知道造船都是以家族传承为主,南北也分成了好几派,各家都有各家的绝活和不传之秘。

  什么只传嫡系传男不传女都是默认潜规则,更不要说传授给外人了。

  宁波这边竟然建了造船的学院还大肆招人,简直是超出罗起信的想象。

  他看向下方条件,首先识字,其次男女不限,年龄有限制限三十岁前的,有吃苦耐劳精神,毕业后服从学校派遣。

  “嘶!”

  本来他还没在意,在看到下面写着杰出毕业生推荐到靖远号工作时他震惊了。

  本来以为是宁波那个造船家族借着学院招生名义吸纳外来血液,那听从派遣很可能是控制学生的手段,可他看到了靖远号,顿时明白过来这学院恐怕是专门用来造新式钢铁船的。

  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能抛弃传统船业,培养属于自己的人。

  罗起信想明白后恨不得传信给家族,最好派年轻一代来学习,不然他们罗家就得被时代抛弃了!

  罗起信想要写信送回家,他开始找往老家去的商人。

  “送信?”

  一听他来意,商队的人哈哈笑出声。

  “这个找泰山银行不是更方便?他们每月往各地去,也接送信任务。”

  一听泰山银行能送信,罗起信立马去找宁波本地的泰山银行。

  这家银行就在港口不远,靠近内河算是交通便利之地。

  来银行办理业务的还挺多,这也不奇怪,泰山银行这两年发展迅速,还提供低利息借贷业务,抢走了钱庄不少生意,传统钱庄根本没法跟他比。

  钱庄做银票生意是要赚钱,这钱银行直接省了,泰山银行的银票兑换银子是不要手续费,只是大额异地汇款才需要,当然你信任银行带着大笔银票去异地也不需要手续费,这得自己承担路上银票丢失的风险。

  人家泰山银行这事难得敞亮,传统银庄跟它一比就衬得有些贪婪,银票换银子可是手续费的。

  只这一招,泰山银行在各地快速落地,有些商人老家没有,还承诺帮着找落脚地,就为了自己方便点。

  能在宁波看到泰山银行他不意外,他意外的是这银行何时开了送信的业务,要知道他在老家时还没听说有这业务。

  宁波的泰山银行建造不是传统木制房,而是石头房,墙上涂抹了贝壳粉。

  房子外形像一马蹄元宝,中间低两边高,房顶还竖着一根长长的铁针,看着有些古怪。

  两边高的房子很好理解上面多了半层,透过玻璃窗能看到里面忙碌的人。

  他进了银行,就看到墙壁上挂着的指示木牌。

  寄信先买邮票→

  他顺着指示方向看去,就看到一个贴着邮票出售点的窗口。

  那地方已经有三人在排队。

  他走过去排在了最后面,然后听最前面的人跟窗口里的青年拿着一张纸翻找。

  也不知找了多久青年高兴道:“到广州要十文钱从广州到韶州要两文,你家是府城人,到时信到了韶州的银行会通知你家人去取。”

  “一共付十二文钱,对了,要不要从我们这多买些信封和邮票,以后写完信自己贴邮票直接投到我们银行门口的那个大绿桶里就要,每天早上会有人取出来。”

  “你们开通寄信业务以后我们就方便了,让别人带信就是不靠谱,上回我回老家了信才到。”

  青年笑道:“也是方便我们自己人,我们银行职员不少不是本地,也需要寄信回家,上面干脆开了这个业务,以后银行开到哪,信就寄到哪,你可以跟家里人约定,每月去银行一趟,这样也不会错过你寄的家信。”

  “你们这邮票卖得也太便宜了,才十二文,我都有些不好意思。”

  “都是顺便带信,这信其实是借驿站的人送,这钱也分他们一部分,积少成多他们也愿意赚点钱。”

  罗起信明白过来,这信不是银行派人送,是借驿站便利,驿站那边也不费事,信直接送去当地银行,信件才多重,顺手的事,一封十二文,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数目。

  排在首位的人高高兴兴将邮票贴好离开了,第二个人说了要寄的地址。

  青年多说了一句,“你这个地址目前只有省府有设银行,信到若是有你们那个县的人,我们会拜托对方带个口信,你指定收的那个人拿着户帖就能来领,你确定要寄吗?”

  对方点头,付钱贴邮票,又重新在信封上按照青年指定格式写信。

  那人到一旁写后,第三个人将信递过去。

  “我这是给我军营里的兄弟,能寄到吗?”

  青年问哪个军营。

  对方说了,青年点头。

  “我们总行在京城,只要对方还在那个军营就能收到,你且放心,放置一年没人领取,我们会将信退回寄信地址。”

  第三个人很满意,第二个人也写好了,将贴好邮票的信递给青年,还多买了几张邮票和信封。

  青年撕邮票时叮嘱,“邮票可以多贴,不能少贴,少贴了会退回。记住出省是十文钱,省内是八文,不确定要寄的省多少钱就贴两张十文的邮票,咱们这寄信运费最高也就二十文。”

  那人接过信封邮票道了谢。

  轮到罗起信了。

  罗起信见这里这么方便一时间不想寄信了,“能寄东西回家吗?”

  青年微笑,“我们现在只做收信业务,寄货业务还未开启。”

  “那好我寄信。”

  他也买了邮票和信封,蹲在旁边去写。

  突然扫了旁边的报架,以及报纸上一篇介绍船舶学院的文章,除去了文章竟然还有学院大门的图案!

  “这报纸卖吗?”

  青年点头,“卖的,十文钱一份。”

  罗起信觉得便宜,他在老家买到的报纸都是五钱银子一份,还供不应求,因为老家没有自己的报馆,售卖的报纸都是江南和京城那边过来的。

  路途遥远涨价也是应该。

  让他遗憾的是看到的报纸都是落后信息。

  “我要一份。”

  他付钱看了船舶学院的内容,这比墙上那份招生广告详细多了,不仅介绍了船舶学院有哪些商行赞助,请了那些造船大师做老师,还重点介绍了靖远号,今日才靠岸,想来靖远号马上要迎接一大批上船观摩的人。

  关于船舶学院的介绍只有这一篇,他小心将这一篇撕下来塞进信封里,该说的他都已经说了,就看家族那边的决定吧。

  可惜新春招生已经在正月结束,下一届等明年,明年说什么他也要去见识见识。

  至于现在,他要去远航!

  罗起信逛了两日才回船上,这两日他尝遍了宁波本地的美食。

  还得到了一个消息,江南这边的大商筹集资金准备开发松江府上海县。

  “因为那边是长江入海口,风暴来临时是最好的避风港。”

  开海禁之风已经传入江南,各种传言遍地飞。

  据说朝廷打算只开几个埠口,上海县因为地理优越在选择之内,投资一个新埠口所带来的庞大收益值得一部分疯狂。

  这是他在茶馆听到的消息。

  朝廷要开海禁其实这些年就一直有传言,只是先前是私下里传,一年一年令人失望,去年突然出现了一个德盛洋行,凡是加入德盛洋行的人就可以不受海禁约束可以跟洋人交易,直接是把天都捅破了。

  后来看朝廷也没有下令禁止,都明白这家洋行背后人背景深厚。

  民间一直有传言内务府都入了股,之后德盛洋行就一发不可收拾,成了眼下的庞然大物。

  听说德盛洋行掌控了沿海的走私生意,听说跟洋人交易得给德盛洋行缴纳保护费。

  这突然冒出来的德盛洋行被传得神乎其技,罗起信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只知道这家洋行背景确实深厚,他不信各省没有官员弹劾,但是这些奏折进京后都没了下文。

  朝廷似乎出乎意料放纵这家洋行。

  有人猜测这是为开海禁试水,如今开海禁声音越来越多,朝廷命令还未下,江南这边的商人似乎已经断定了会开。

  “真是奇怪的信心。”

  罗起信摇摇头,才走到岸边就看到岸边拥挤的人群。

  他吃惊少数也有上万人,连衙门都出动了衙役来维持秩序。

  靖远号停在岸边,梯子已经放下来,前面上转一圈再从后面下。

  他意识到等在岸边的人都是准备上船的。

  “咦?”

  他看到人群里竟然有人出售临时船票,还有孩童兴奋喊,“一张可以上船的观看票,十文钱一张!”

  “刚才不是八文吗?”有人埋怨了一句还是掏钱买了。

  罗起信呆呆地看着排队上船的人,这才看到每个人手里都拿了一张票。

  “厉害!”

  “到底是何人出的主意,这赚钱手段太厉害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2页  当前第1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0/5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贵妃吐槽日常(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