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被打了措手不及,意外看向她,没想到她还盘算着这件事。
“你忘了,你的册封仪式还在准备中,怕是没时间跟出去。”
他衡量了一下,道:“让皇贵妃陪同您一起去。”
太皇太后看看贵妃又看看皇帝,便明白这事两人没统一好意见。
宝音瞪大眼睛,再接再厉。
“朝廷大事要紧,册封这件事什么时候都行,推到明年也行,我想陪着太皇太后出去,也有私心……”
她抿嘴不好意思道:“我听闻常泡温泉能增加受孕机会,所以才厚着脸皮请求跟随太皇太后您一同去。”
皇帝没想到她竟然扯了这么个鬼理由,当他不知道她不想生孩子吗?
太皇太后见皇帝摆明不乐意,也不想掺和这件事,她道:“这个你们自己商量,贵妃要是能劝说皇上同意,哀家自然愿意。”
她笑着以让人收拾行李为理由将两人打发走。
皇帝满身冷气出了慈宁宫,一路上理都不理她一下。
宝音抿嘴。
[他这反应倒是有没有读心术?]
因为皇帝表现的生气更像是她没跟他说一声就擅作主张,不大像听见她准备偷偷去灾区。
回了乾清宫见他还在生气,她想了想凑过去亲了一下他的脸。
还是得哄哄人。
皇帝冷漠推开她。
[真生气了?]
她一把抱紧他手臂,哄道:“好嘛,我知道错了,不应该先斩后奏,其实我也是想去泡泡温泉。”
说着说着她控诉起来。
“我好不容易修的漂亮大庄子,你看我才去过几次,我在宫里也没事,就是想出去玩玩,当年哄人家进宫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人是你的了,转眼就变成了牛夫人是不是?”
可惜皇帝并不能领会她的梗。
“什么跟什么?”他无奈道。
她环住他手臂,仰着脸笑开了花。
“好了,别生气了,你要不想我出宫,我不出去就是,我在宫里陪着你。”
对上她如花笑靥,他捏着她的下巴居高临下问。
“你真的心甘情愿?”
“真的。”她举起四根手指,“我发四!”
……
“过了宣化府,还有多远到崞县?”
赈灾队伍一早离开宣化府往雁门关方向驶去,因为带着浩浩荡荡的货物,速度并不是很快。
蓝玉骑在马上,小脸被吹得通红,她用力拉了拉围巾,一边呼着白气一边问旁边的人。
“我们昨日只行了六十里路,今日多赶一些走一百里,这样三四日就能到雁门关。”
蓝玉夹紧了马肚子,“那就赶紧赶路。”
他们是带着大批车队出发,没法跟朝廷派遣的官员比,朝廷有驿站可以换马,日行千里都没问题,哪怕途中遇见道路阻拦,三日内定然能到达受灾区域。
三日过后,一行人穿梭过雁门关,听闻他们是京师民间组建的救灾队伍,雁门关的守将热情接待了他们。
当然不排除有人热情到想要将救灾物资一同接手。
蓝玉回应便是热情将报纸送来过去,想要伸手也得看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
过了雁门关就是代县,代县南边就是崞县,崞县在山中,也是这次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还未靠近,他们就被巨石断木拦道。
路勉强能人走,马车就不要想了。
蓝玉当机立断,“留下一批人通路,剩下的用马拉一批物资进去。”
毫无疑问粮食和糖最重要,药物也只带来一部分进去。
说实话,距离地震发生已经过去半个月,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他们能救的是活人,对于重伤和死去的人恐怕无能为力。
就这样他们牵着马驮着物资沿着管道往南走去。
一进入崞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废墟,少部分人在废墟中翻找着什么,官府在县城门口支起了大锅,锅前排着长长队伍。
蓝玉他们的到来顿时引起了不少人注意,很快有一队人马过来。
“你们就是民间的救灾队伍吧?”
蓝玉认出了其中一个人,顿时明白这一队人马是京城来的官员。
她说了是。
为首的人问他们带了多少粮食过来。
朝廷的先行部队只到了人,主要是就地安排开仓放粮。
现在正值冬日,这个粮不是只发放一两个月,而是持续好几个月一直到百姓能从地里收获粮食为止。
常平仓的粮食自然不够,这些就要靠朝廷从别的地方调取。
崞县县令不敢随意开仓放粮,只能等朝廷那边允许,在这期间他只能游说县里的大户施粥。
不然饥民暴动,衙门跑不掉,他们这些大户也跑不掉。
大户施粥每日一次,只能维持人不饿死。
是以蓝玉他们所见到的饥民都是瘦骨嶙峋,除了去废墟翻找食物或木材稻草取暖,多是为了节省体力,裹着衣服躺在城根下一动不动。
也幸好现在不是滴水成冰的腊月,不然冻死者无数。
“我们人和大部分物资都被断路拦住外面,需要一批人去通路。”
得到康亲王允许,蓝玉又说他们人生地不熟,需要人帮忙操持。
康亲王身后的彭鹏站了出来,“此事草民有经验,不如由草民出面。”
康亲王看了身后的户部官员,见没有一个动便答应了。
蓝玉和彭鹏凑到了一起,她小声道:“人得动起来才不会多想,但是这些人饿了这么长时间怕是没力气,得垫垫肚子。”
随后让他去招人,他们设灶台去打水。
刚地震过水井里的水就不要想了,好在这里有山,地震还震出了山泉。
为了保证安全,一群人还做了简易过滤器,水过滤后让马驮着去了官道,大口的铁皮桶已经放在火上烧。
水不断放入进去,被招过来干活的人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去废墟捡木材,一部分被安排去清理官道。
水烧开,一大把红薯干被扔进去,又有两大勺红糖倒进去。
水立刻变了色,旁边桌子已经放好。
“行了,你们过来每人喝一碗。”
蓝玉冲着一旁搬着木材的人喊。
干活的人早瞥到这边的大口铁皮桶,见烧的不是粥而是类似树皮的玩意,他们心里充满了失望。
这会儿叫他们排队,他们拿着各自的碗麻木排队。
来干活的人不少,朝廷施粥定点定时吃完就没有,听说这边干活给东西吃,不论男女老少都跑来了。
第一个人看着自己碗里只半碗水和两片“树皮”,眼里满是怒火。
他恨恨想这些人就是骗他们白干活的!
蓝玉见他不肯走,瞪了一眼,“还不走?要喝去旁边喝去?”
人都欺软怕硬,被呵斥一声这人再看蓝玉身后的壮汉也不敢反抗了。
端着碗喝了一口,没个粥,混个水饱也成!
然而水一入口,甜蜜的滋味在他嘴巴里蔓延开,直接让他整个人都傻了。
“水是甜的,水里放了糖!”
这话直接让队伍里的人骚动起来,排在第二的赶紧喝了一口,跟着惊喜道:“好甜!”
原本麻木的队伍像是活了过来,排在后面的人伸头往前面看,眼里都是期盼。
这年代能吃到糖的少之又少,一听水里放糖了,之前没看到往锅里粮食怒气也消失了。
蓝玉呵斥了一声,“不要插队,一个一个来,这糖水是补充体力的,发完了糖水才能煮粥,大家加把劲,快点把路清理好,让我们外面的人进来。”
“这次我们带了不少粮食药材过来,都是我们京师百姓的一份心意,希望大家众心成城度过这场难关。”
或许是听到城里发糖水,一些没被招来的人也主动跑来干活。
蓝玉来者不拒,都分了糖水。
这段路不算短,他们也不算大修,只是勉强开出了一片可供马车走的路。
物资进了崞县,百姓立刻不慌了,他们救灾队伍也分了好几支,陆陆续续前往其他受灾县。
崞县受灾最严重,不代表别的地方就平安无事。
康亲王见崞县这边情况稳定下来,就领着人去了其他地方。
崞县表面由彭鹏接手,蓝玉也将那一份一万字的救灾指南书交给了他。
他们这次借着救灾机会进入山西自然不是白做善事,他们还希望能够借着救灾的好名声在山西布局。
山西灾区的相关新闻陆陆续续在报纸上报道,许多地震感人故事也陆续出现。
京师的人不由联想到几年前面临的那场地震,对报纸上的一切都感同身受。
皇帝翻看了不少报纸,神色很不错,这次地方官员没出什么披露,在报纸上表现得也很正面。
他甚至在朝堂上当着众多官员的面夸赞各家报馆,表示朝廷赈灾这种事就应该引入外部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