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林晴话锋一转:“不过我不是那种把功劳全往自己身上揽的人,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就教我们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既然高干事想表现自己的能力,我就把这次机会让给他好了。”
林晴都这么说了,白主任也同意高玉成的要求,但特意强调:“小高,这次你可要好好谢谢林干事。”
高玉成脸一抽抽的,心里不痛快,但还是说了两句道谢的话。
林晴一副老好人似得笑,眼底闪着光,杜百川抖了一下,赶紧垂头盯桌子看。
下班去食堂的路上,王琪有些打抱不平地说:“高玉成也太过分了,你让着他干嘛,他才不会领你的情呢。”
林晴笑笑不说话。
自古以来武打江山文坐殿,你看那些奸佞之臣哪个不是富得流油,而外面守江河的将军遍体鳞伤还苦哈哈的。
她在大本营继续努力很好呀。
等高玉成回来,财务部更没他什么事了。
王琪吃饭的时候还是一脸闷闷的,感觉大师傅做得饭都不好吃了。
林晴看她这个样子一阵好笑:“别不高兴吗,他愿意去就去呗,你想啊招工这事如果成功,领导们会觉得谁更有功。”
王琪脱口而出:“那当然是你了。”
林晴:“那如果实行的不理想呢?”
王琪:......
“喔?”
第177章 干事业
本以为这事就过去了,但张矿长知道了后不干了,又跑到旗里来找书记。
我要张秘书你不给,行,我换成小杨和小林,咋就给一半呢。
不管。
不要小高就要小林,咱去招工就得找能说会道的。
然后小高干事被打回来了。
白主任还不忘安慰一下:“小高别灰心,下次有机会,肯定让你去。”
这种大饼,高玉成吃过太多了,垂头丧气了一下午,第二天再上班的时候,脸上一道一道的。
杜百川和王琪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好像这是比较家常便饭的事。
那林晴肯定冲了好奇呀,好在有个小王干事帮其解惑。
“肯定是回家跟老婆吵架被挠了。”
生活吗,哪家没点鸡毛蒜皮的。
林晴没有深问,开始准备出差的事。
这次路线是东三省,上面已经提前联络好了当地政府,林晴等人带着团队驻扎招工就行了。
第一站是黑省下面的一个乡镇。
矿场这边跟来个人事科主任还有两位小干事,其中有个女干事姓周。
叫周晴,长了一张娃娃脸,笑起来的时候给人一种暖暖的感觉。
可能因为名字里都带晴字,两个姑娘一见如故,相处的蛮好的。
这时候通讯不发达,人事科赵主任原本想着是坐在办公室里自然就有人来问。
林晴认为办公室这边留一个人驻守就行。
剩下的两两分配去各单位厂子以及公社宣传,毕竟谁也不知道这面的厂单位和公社会不会积极宣传招工这事。
别最后人家没宣传而她们又以为没有人愿意来,反而闹了岔子。
赵主任一听有道理,原本想着一个女同志和一个男同志搭配工作,碰到事,好有个男同志照应。
其实就担心女同事遇到流氓。
林晴摆手:“赵主任不用这么分配,我个人武力值还是很可以的。”
赵主任有点犹豫,林晴干脆表演了个徒手掰木棍,赵主任不犹豫了。
两位男干事同时后退了一步。
小周干事惊讶地捂住嘴,一脸崇拜,好有安全感啊。
唉。
没办法。
这年头长得好看的妹子不露点武力值都不好干事业。
别说掰断木棍了,赵主任徒手掰个苹果都费劲,一下子对两个女同事的安全放心了大半。
临出发前,赵主任嘱咐了两位男同事:“出门在外小心点。”
突然感觉,男同事出去不见得就很安全呢,看两个小同志也有点弱弱的,好像还不如小林呢。
现在想一想,好像流氓罪是不分男女的。
杨干事和胡干事:......
主任,你担忧的眼神可不可以收一收?
接下来,大家就忙起来了。
还真有单位没怎么用心宣传的,林晴在厂单位的食堂拿着大喇叭喊。
下面的人就起哄。
问得问题五花八门的。
“小同志,你们那边是不是住窝棚啊?”
“你们那边都是怎么上班啊,骑马吗?”
林晴都很耐心的一一解答:“大姐,我们那边的城镇和公社跟咱们这边的区别不大,当地的少数民族也是住房子的,像是你们问得蒙古包,牧场上会有,真正的汉族还是住房子的。”
“咱们上班有车骑车,没车走着去,骑马那可是本事活。”
也有问点实在的事,就是过于实在,林晴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女同志,咱们和老苏会不会打起来呀,要是打起来了咋办啊?”
“就是就是,听说你们晚上睡觉都不敢在炕上睡,都是睡在窗户底下的。”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她们那边都说一不对劲了就往地窖里钻......整宿整宿的睡在地窖里的。”
“那不闷死了?”
林晴:“......”
这种国际大事,林晴就不解答了,主打一个忽悠文化。
忽悠的还真有些大姐大哥过来打听,现在谁家里没有几个孩子呢。
有个大姐私下里拽着林晴闲聊,说了不少家事,家里如今两个大小伙子等着工作,可厂子里硬是没有名额,连临时工都抢手了。
林晴左右瞧了瞧,跟大姐说了几句悄悄话:“大姐,不止你们是这个情况,已经有好多地方出现这种现象了。”
“哎哟,这是怎么回事呀?”
林晴:“人口越来越多,工位就那些,坑都被占了,自然就有安排不上工作的。”
“那听这意思,以后的工作只会越来越难安排了。”
林晴客观地点点头:“能顶替父母职位的还好,余出来的孩子肯定是不好办的。”
大姐越聊越担忧:“这谁家没有四五个孩子呀,那没有工作的孩子要咋办?”
林晴沉默了一会,凑到大姐耳旁嘀咕:“下乡,现在只是动员,以后说不准就是强制下乡了。”
大姐深沉的来,凝重的去,林晴摸了摸鼻子,她说得也是实话不是。
知青正经返城都是八几年后了,就算十五年,十五年的光阴啊,真不如去矿区当工人,好歹有工资,老了还有退休工资。
而大批的知青返城后,同样面临着工作难解决,好不容易花了关系进厂子,到了九十年代又经历下岗风波......
这一批知青是真得惨。
矿区还好,就算九十年代下岗了后,没两年又召回了。
一阵知青下乡的风莫名的吹了起来。
谁也不知道消息是从哪里传来的,但就是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有相信的也有不信的,后面一看到谁家的谁谁去打听矿区招工的事,就急了。
这万一名额占满了是不是就没自家什么事了。
就全都来了。
房补这个事确实很有诱惑力。
“小同志,真给免费地基呀,可以自己建房?想怎么建就怎么建?”
看看,大姐们关注的都不是房补,而是怎么建房。
有钱就是不一样。
几天下来,林晴给几位干事配了润嗓子的药茶,不喝顶不住啊。
招工来了个开门红,激动的赵主任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觉,后面还是林晴给弄了点安神的药茶喝了后,好好的睡了一觉。
厂单位招了一批后,林晴几人又下各大公社。
你还别说,真有那种色眯眯想过来占个便宜的小流氓,林晴手里握着一根指头粗的小木棍,咔地一下,单手握折。
小流氓:∠(°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