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又要销售到哪里去?运输、人工这些都在成本里,贵了卖不出去,便宜了,牧场赔本赚吆喝。”
“咱们自己家做的奶酪根本没有人家机器做的好看,这东西送礼送不出手,普通人家一年也不会买两次,销售给谁?”
刚才顶嘴的是下面的一个矿长,姓张,王琪给林晴小声地介绍:“张矿长这人脾气又直又臭,一向是想怼谁就怼谁,也就书记能压一压他。”
林晴了然地点了点头,看出来了。
张矿长已经不耐烦地开怼了:“你说牛奶变质浪费,我给你出主意,你又说不行,那你们自己想办法啊。”
“你这牛奶比起我们矿场都算不上大事,我这可是百年大业。”张矿长看向马书记,“书记,我的好书记,咱们矿场没有职工,拿什么开采煤,没有煤拿什么盈利,没有钱又怎么发展矿区?”
“要我说,还是要从下面的公社、农场、牧区广泛招收职工。”
“啪。”又一个脾气火爆的不干了,拍着桌子瞪着张矿长,“你们煤矿要发展,咱们公社就不发展了,都去矿上挖煤了,谁种田,谁养牛放羊?”
“总不能因为你们矿区发展,把大家掏空吧。”
其他几位公社的领导也拍桌子叫号,坚决不同意广泛招工。
林业部的几位小干事也没闲着。
哇啦哇啦的,会议就炒上菜了。
林晴偷偷瞥了一眼,发现白主任正蹲蹲喝水。
然后,嘈杂的声音中,一位干事喊道:“老白,你说这口子能不能开,咱们旗里有多少个矿,一个来广泛招工,两个来广泛招工,都招工了,那其它地方不就没人了?”
张矿长面红耳赤的加入进来:“这不行,那不行,白主任你说怎么办?你就是发展经济的,咱们没有职工,还开个屁的煤矿。”
白主任放下缸子,锁着眉头叹息:“都别激动,说得都有道理,矿区没有职工肯定是不行的,可下面的公社没有人种地,没有人养牛放羊也是扯淡,先不说交上去的指标,就是咱们地方百姓吃什么?”
林晴垂头抿嘴,好嘛,说了一圈的圈圈话。
张矿长:“......”
张矿长拍着桌子嗐了一声,重新看向马书记。
也不知道这些领导们是怎么统一的,都不说话了,集体看向马书记。
马书记沉重地呼吸了一下,突然想到什么,官气一笑:“哦,还没有给大家介绍咱们旗里新来的小同志。”
“小林?”马书记目光投向财务部这边。
“.......”
这个时刻未免过于高光了吧?
林晴站起来,对着各位干事们礼貌一笑。
反正她不尴尬。
张矿长的脸都揪成包子,嘎巴嘴嘀咕着:这会儿介绍新人干啥。
可能是看出了众人的不满,马书记不太在意地笑了笑:“大家可能诧异我为什么这时候介绍个新同志吧,这位小林干事是从沈市的经济院校出来的,是我们旗里新来的高干人才,我对小林干事很寄予厚望。”
“小林干事对煤矿招工这个事有什么看法和见解呢?”
只见所有领导的目光全部哗哗地投了过来。
林晴:“......”
第173章 讨论
生活在内蒙东北部的汉族往上问一问大多都是从外面迁移过来的。
战后,好多孤儿都被分到了各个牧区。
这边有看似富饶的矿产资源,好像坐在了金山银山上,可现实的问题是地广人稀,又偏僻又荒凉。
许多镇子最开始就是一马平川的草地,还有野兽出没的那种,都是靠人力徒手开荒开出来的。
各个矿场都想从下面招工,刚有点起色的公社要怎么办?
养好的地又荒回去?
这显然也不现实。
而且一个地方的崛起一定是需要韭菜...不是,人,大量的人涌入。
书记发话了,林晴肯定要说点自己的观点。
试探又谦逊地道:“领导,那我说说?”
马书记鼓励地点头,让林晴尽管说。
“我要是说错了,各位领导干事莫要笑话。”林晴开着玩笑道,随后恢复了正色,“刚来的这两日,领导让我熟悉下工作内容,我也看了我们部里近两年的会议记录。”
“其实我是满赞同我们主任曾经的提议,既然我们地方上的百姓数量不足以发展建设城镇,那就从省外引入。”
脾气火爆的张矿长又拍桌子:“这不是又绕回来了。”
啥高材生啊,瞎耽误时间。
这个主意当初白主任提过,并且施行过,但不怎么理想。
一是人有落叶归根的想法。
二是外省人一听到内蒙就打怵了。
“如今省外每年的状况也不一样,已经有一些城市的初高中毕业生安排不进厂单位,发展好的城镇出现了饱和状态。”林晴娓娓说道,“我们或许可以利用这点切入一些饱和状态的城镇招工。”
“还有一些比较贫困的公社,由于地理环境的各种问题每年的收成都不理想,这样的公社招工肯定是有利于我们施展。”虽然有点不道德。
“再一个,如何招工也是需要一些技巧......”
林晴说到这,有些犹豫地瞟向马书记。
马书记一下就明白了真正要说的话在下面。
“小林干事尽管畅所欲言,说得不对也没有关系,小同志不要有负担。”
林晴:好的,收到。
“补助”
“我们用补助的方式来吸引群众迁移,例如说,房补。”
这话一落,众人都愣住了,会议室安静了几秒转瞬间又沸腾。
“房补?那得花不少钱吧?”
“这能行吗?别再打水漂了。万一拿了钱人跑了怎么办?”
马书记低头沉思了一下,抬头问道:“小林干事可以具体说说。”
林晴坐正,一本正经地继续道:“矿区可以免费分地基,以每户按人口计算贴补,比如说一户人口有三人,每人按三十元补助的话,这户就可以得到九十元的房补费。”
“我的建议是,家属也算入在内,并非是以职工人数来计算,诱惑越大,网就越大,鱼就越多。”
“一个城市是离不开人力发展的,无论是男是女,都有助于我们矿区的发展。”
“孩童也是矿区的未来。”
张矿长不由开口问:“那万一拿到了钱后跑了呢。”
“那肯定是要等入职后,转了户籍再给补助,现在没有单位和街道的介绍信哪里也去不了不是吗?”林晴想了下,“如果还是有这方面的担忧,也可以加入一个实习期在里面,比如说,要工作二到三个月才能转正得到房补费,而工作的这两三个月里,或许就同化了呢。”
其实人来了问题就不大。
张矿长心里一下子有了好多问题:“那这两三个月的实习期内,职工以及家属要住在哪?”
“这就要看矿区的职工宿舍能装下多少人了。”林晴光棍地说。
张矿长一拍桌子:“建,我回去就建宿舍。”
白主任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老张,不急,咱们还没有商议主要流程。”
“比如说每个人补助多少,儿童是否算入在内,还有财政是否能够承担得起,咱们旗可不止一两个矿场。”
林晴点头:“我们主任说得对,这些都是要慎重考量的,而且多个矿场共同实施,很容易造成决堤现象,如果真要实施这个政策,肯定是要先挑一个矿场进行实验,先看看成果,再言后续实施。”
张矿长急了:“老白,我可是举双手支持你们部门的,要是施行,我们矿愿意当这个实验的小白鼠。”
白主任:?
其他在场的矿长:......
林晴讲完后眼观鼻鼻观心。
主意她说了,能不能成那是领导的事。
会议室又重新热闹了起来,政策还没定下来,矿长们已经吵上了。
现在建设中的矿区都是负数,这个房补肯定要找上面批钱,换个说法就是,有便宜可占,不占就是王八蛋。
马书记双手交叉,坐在桌前沉思了一会:“白主任,你们财务部后续商定个具体方案出来,咱们再进行讨论。”
这个讨论肯定就是内部会议了。
张矿长差点扑到桌子上,探着身子挥着手:“书记,我们矿可是最先支持的。”
马书记一笑,没给准话。
开始了其它部门汇报。
基本上都有一定的难处,这个会议不知不觉就进行了五个小时。
王琪小干事到了后面已经不怎么遮掩地打哈欠。
在编人员就是这点好,懒散点也不会被开除,要不说是铁饭碗呢。
她打到后面,林晴差点被带偏。
这玩意太传染了。
小杜干事就是会来事,一犯困就站起来拿着水壶给各位领导倒水,还可以趁着暖水壶里没有水的时候去外面透透气。
林晴随意一瞥,发现小杜干事起身的时候,她们部门的高干事都会微皱眉头。
接下来,每次杜百川起来,林晴就会观察下高玉成,几次下来,发现这位表面忠厚老实的高大哥,心里应该很不平静。
也是有一颗上进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