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晴叹气:“没办法,为了孩子不离也得离呀。”
大队长媳妇:?
怎么说呢?
林晴郁闷地直摇头:“何老婆子说拿钱给孩子治病也行,但必须离婚,以后俩孩子都跟她们家没有关系。”
大队长暗骂了一句这老刁妇。
有些同情地问:“那给了多少呀?”
看林晴这郁闷的样子也不像是给了很多的。
“就三百多。”林晴闷闷地道。
“三百——”多?
大队长媳妇暗叫了个乖乖,突然又理解老何婆子了。
也不算太坏,好歹为了两个丫头片子给了三百。
林晴却不这么认为,拉着大队长媳妇掰着手指头算。
娘三人去大城市的路费。
吃喝住宿。
还有去医院排片子,这个那个的钱
这么一算,三百根本顶不了什么事。
大队长媳妇的思路瞬间被拐了,“这么算下来,三百还真不多。”
老刁婆。
三百就打发了娘三,可真不是人。
大队长在一旁看得眉毛抽抽,再聊下去,自家婆娘都快跟林三丫穿一条裤子了。
得了,赶紧带人去村委吧。
到了村委,林晴直接把小宜和小家改姓了林,以后就是林宜,林家了。
等到小家的时候,林晴特别淡定地说:“叔,小家是男娃。”
大队长手一抖,差点把笔磕桌子上。
震惊地看着林晴:确定?
林晴点头:确定。
“叔,不信的话您去我家看看的。”
“......”
这一刻,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大队长什么都明白了。
林家这是一早就打算离婚了,他都有点怀疑,小宜是不是真生病了。
林晴笑了笑:“那医生开出来的诊断还能有假吗。”
大队长不说话,也不用林晴开口,知道先帮着把小家是男娃这事瞒着。
二姐的婚就算是离完了,母子三人以后跟何家没什么关系了。
二姐拿着三百五十块钱的时候还觉得不可思议。
她们娘三还能从何老婆子那拿到钱?
原本还以为能带着两个孩子从何家脱离出来就很不错了。
离婚这事没给林家带来半点阴霾。
反而是解脱。
甚至还有点喜悦。
林大华当晚拉着程洛喝了个酩酊大醉。
林家有后了。
按他家三丫的话来说,这就是去父留子,把何军当成个被赶出家门的赘婿就行了。
没什么可丢脸的。
他林家香火又续上了,这就是王道。
谁敢笑话他家二丫。
林大华喝多了后抱着王兰凤又是哭又是笑,给王兰凤嫌弃的不行。
要是以往也不会这么嫌弃,这不是家里还有个女婿在吗。
程洛故意装出一副也醉得不行的样子,搬着板凳溜到了院子里。
小风一吹,俊黑俊黑的脸上竟也透着红。
林晴也搬着个板凳坐过来,眨着圆润润水晶晶的眼睛看着他,“醉了?”
程洛摇头,喉咙有些发紧,也不知道是酒撞色胆还是怎么的,差一点,就一点,就要亲她了。
克制住了。
他都不知道,林晴看着他越发深邃的眸光,差点想问他是不是想图谋不轨。
要不是被他突然拿出来的东西给打岔过去,高低要调侃一下。
“这是什么?”林晴从程洛手里接过存折,嘴比脑子快地道。
说完就沉默了。
这说得什么啊,傻子看一眼都知道是存折。
程洛一笑,低沉暗哑的声音带着一点欲:“给你的新年礼物。”
林晴打开存折看着上面的几千块,努力压住上弯的嘴角,“你这新年礼物也太大了。”
“你用得到。”
“再说早晚都是要给你的。”
怎么说呢,林晴身为现代女性,可以接受AA制婚姻,但对方主动把经济权给她,会不由自主地开心。
这种开心带着暖流在心里流淌。
这一刻,有了一种真要成家的感觉。
钱,果然是带着力量的。
她确实需要一个引子,二姐带着俩孩子去城里,光三百块钱还是少了点底气。
林晴正色地看着程洛:“你放心,我不乱花钱的,即便借钱给我大姐或是我二姐,她们也肯定还的,就是还不上,我还......”
程洛打断了林晴,很不赞同地看着她:“小晴,我们结了婚就是一体了,你的家人也是我的家人。”
“不要跟我算的这么清。”
这样,心里会不舒服。
好像,他们还是很生分。
不生分?那不好办吗,林晴十分丝滑地把存折揣进了兜里。
笑得像是一只得到了很多鲜鱼的小猫,轻轻地跳起来,蜻蜓点水般的亲了一下程洛的额头。
给点小奖励。
她亲完,就轻盈地蹦跶回屋,完全不管那荡漾的快要起掀起滔滔波浪的春水。
程洛错愕地看着人离开,嘴角早不知什么时候翘着。
隐忍的笑着。
王兰凤安顿好林大华,出来正好看到这一幕,吓得她赶紧钻回屋。
心怦怦跳,微微脸红。
不由得一笑,她虚啥呢……
俩孩子感情可真好。
.
现在钱有了,婚也离了,一家子也该聊聊二姐的去处了。
要不要跟林晴去东北。
叶家虽然没有说这个临时工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但人家既然敢说,就说明是十拿九稳的。
这事肯定还是要二姐自己拿主意。
二姐还没说什么呢,小林霞先绷不住了。
“什么?连二姐和小宜还有小家也要跟三姐走吗?”
第159章 赶早
小林霞伤心极了。
心拿出看家的本事,第一步仰头,第二步张大嘴,第三步嚎——
“我也要跟三姐走~”
王兰凤哭笑不得:“你以为是去玩吗。”
王兰凤和林大华其实还有些担忧二女儿一人带俩娃能行吗。
“小宜可以放到幼儿园,至于小家......”林晴琢磨了下,“左右我过去的时候还没开学,先帮着我二姐带娃,要是工作稳了,咱们再看。”
叶大娘倒是说过,要是干得好,带着孩子去上班领导也不会说什么,前提是你不能耽误工作。
现在家家户户都要这么多孩子,哪家单位没几个孩子常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