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们手脚麻利,听说要炸土豆,赶紧分工又是削皮又是切条。
感慨的同时又觉得徐玩两口子会待客,这么多菜了,光是肉都满满当当的摆了好几大盆,现在连土豆子都要油炸。
炸薯条大家还是第一次听说,等炸好后徐晚先让嫂子们尝了尝,大家都纷纷赞不绝口,还说不吃饭光是吃土豆就行了。
陈友芳见大家伙这样子忍不住道:“能不好吃吗?这可是这么多油炸出来的。”说着自己又往嘴里塞了一根,妈呀这还是平时家里吃得脸变色的土豆吗?
也太好吃的,哎也不知道啥时候能过上顿顿炸土豆的日子。
徐晚见大家喜欢,直接端了一大盆拌好料端出去给干活的战士们补补体力。
厨房的香味早就传到了后头干活的地方,现在看到徐晚端着一大盆东西过来,客气了两句也忍不住了,主要这土豆条味道也太香了。
这不就是平常当饭吃的东西吗?怎么油炸过这个勾人呢?
唐大军因为手部方便,干的都是最轻松的活,所以最方便,率先吃了一根,这一吃就停不下来,接下来大家可都没客气了。
原本大家在后院干活就引来了周围不少围观,当看着徐晚端着炸土豆出去,围观人就更不少了。
特别是杜美娟,她原本是来找人借点煤块,哪知道过来就看到徐晚家忙的热火朝天,现在还没开饭就开始端东西出来。
听说还是油炸土豆条,她这是羡慕又嫉妒,这周怀臣和徐晚两口子不都是乡下人吗?怎么日子过得这么好?
她们可还是沪城人,弟弟的津贴养活家里弟弟妹妹都还不够,自己这边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连个煤块都没多余的。
想到弟弟跟自己说的话,又愈发觉得这两口子太不会过日子了。
难怪没能娶到师长的女儿,师长一家看得上他才怪。
难不成这两口子在打肿脸充胖子?
一定是这样。
杜美娟这么想着对一旁的人道:“大姐,你们看娶个乡下目光短浅的媳妇儿就是不行,这周团长媳妇儿以为对那些大头兵对她男人有什么好处吗?他们除了吃得多,对周团长升迁可没半点帮助。”
这话一出,大姐直接愣住了,她没想到杜美娟是这样一个人,顿时觉得自己都有些尴尬,这让人听见了不得怀疑自己也是这样的人?
她正尴尬这就看到对面齐刷刷的投过了好几十双眼睛。
杜美娟声音不小,这户大姐距离徐晚家又不远,这一嗓子徐晚和在后院吃炸薯条的人瞬间都朝她看过来。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杜美娟有一瞬间呆住,背后说人话还被抓住,尴尬可想而知,不过当看到徐晚又把头高高昂起。
甚至还加重语气:“我说的不对吗?”
这时候还要伸手拿炸土豆条的好几个小战士默默地把手缩了回去,其实院子里有不少嫂子都挺捧高踩低的,这是他们都知道的。
不过别人说的也是实话啊,他们是刚入营的新兵,都没啥重要人物参与,平时除了训练就只能干点后勤的杂事。
特别是和周团长这样年轻有为的军官比起来他们就是没啥用,而且真的吃得多。
“你当然说的不对,这些战士们在你眼里是没用的大头兵,但是在我们眼里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
“暴雪时候压断的电线是谁冒着风雪立起来的,泥石流毁坏乡村的时候,是谁冒着危险冲在最前线?还有……”
徐晚说的话铿锵有力,不是刻意维护这些战士们,而是把他们默默无闻的丰功伟绩都一句句摆出来。
“他们是做好人好事不留名,不是你说的没用的人。”
一席话在风雪呼啸的院子里格外振奋人心,特别是刚才还畏畏缩缩的小战士,瞬间觉得平时扫雪都变得伟大,原来他们在嫂子眼里真的是平凡的大英雄。
这会儿杜美娟脸色臊得不行,特别是面对对面齐刷刷的探究*的眼神,可在徐晚这种乡巴佬跟前认输她也做不到。
恶狠狠的盯着徐晚道:“你觉得好,那就继续对他们好,等两年他们退伍了,你男人依旧还是个团长就有你哭的时候了。”
“先有兵才有将军,在没有兵的时候,将军也是兵,若是我丈夫能带这么优秀的兵,还不能升职那是他自己能力有问题,而不是身为将军看不上自己带的兵。”
徐晚见杜美娟死鸭子嘴硬也没客气,主要自己丈夫和妹妹也是从新兵一步步走来的,她看不起这些兵,不也看不起他们?
没有谁生下来就是将军,况且这些个战士们谁没舍身忘死守护自己的国家,若是没有他们也没有家属院甚至国家的安宁。
她真的看不上这种放下碗就骂娘的人。
“说的好!”此时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
大家齐齐朝着声音看过去,就见程师长黄政委拥着以为身穿军大衣精神抖擞的老首长朝这边走。
而刚才那话就是从老首长嘴里说出来的。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上一次徐晚在火车上救的杨润华杨老首长。
杨润华大步走到院子门口,看了一眼杜美娟,又问程章序:“老程,这是那家家属,这思想觉悟有待提高啊。”
说完便没理会一脸苍白差点摔到的杜美娟,大步朝徐晚院子里走去,一边走还一边乐呵呵的问:“徐小同志,我这不请自来,不会不欢迎吧?”杨润华嘴上这么说,可脚下一点没有可能被嫌弃的自觉。
他面对徐晚和杜美娟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样子,虽然刚才他没说什么话,可一句思想觉悟有待提高就已经否定了杜美娟。
而不管她身后的是谁,都会因为她的无知被连累。
不过大家伙一点不同情,杜美娟嘴不善良,那个杜波也没好到哪里去,平日在团部也是惯会捧高踩低。
好些家属家的亲人都在他手下,早就心生不满,可那人除了这点还挺会做人,也没犯错,自然也就没办法。
现在老首长说了这话,怕往后才是升职无望了。
不过现在可没人管杜美娟和杜波了,注意力都在徐晚她们那边,怎么感觉这个徐晚和老首长关系不一般啊。
难不成是啥亲戚关系?也不对呀,不是说徐晚是乡下来的吗?
徐晚闻言立刻和丈夫从后院走出来笑道:“老首长,您说哪里话,您和程师长还有黄政委能来,让我们小院都蓬荜生辉,我和怀臣欢迎还来不及呢。”
这话,可真是一个不得罪,杨润华看着这八面玲珑的姑娘又是一阵欢喜,看来自己认闺女这事儿真是最聪明的决定,往后有这么个闺女在跟前,这辈子也值得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也不客气了。”黄和生立刻接话道。
徐晚和周怀臣笑着把几个老首长迎进了屋。
因为是私人聚会,不仅是嫂子们连后院干活的战士军官们看着首长来了,都有点局促,不过杨润华为人和蔼,又放低姿态说自己就是厚着脸皮还蹭饭的。
徐晚本就认识老首长,又得知他想认自己当闺女,面对这个和蔼的老人自然就没把人当首长,而是当一个家里长辈。
这样相处起来更自然,慢慢的大家也随性了起来。
直到结束,家里欢声笑语就没停过,这可把好些人羡慕坏了,这有老首长坐镇,怕是周团长又要高升了。
当然家属院好些男人就免不得羡慕周怀臣了,这是什么狗屎运气啊,娶个媳妇怎么连老首长都亲自来了呢?
不管外头如何议论,今天周怀臣家是真热闹,直到月上枝头,这一顿饭才结束。
当然结束前杨润华认徐晚当闺女这事儿也敲定了,这话一出屋里安静了一瞬,特别是唐大军,还觉得是自己醉糊涂了。
直到第二天清醒了,这才知道真是这么一回事。
一时间徐晚是老首长干闺女的事儿就在家书院传遍了。
家属院恭贺的人络绎不绝,与她们家的热闹想必,杜波这几天走在路上头头抬不起来了。
因为她姐姐的事情,第二天他就被叫到了政委办公室,具体说了什么大家不清楚,只知道他出来的时候垂头丧气。
连他追程师长女儿这事儿也被闹出来了,还不等程师长说话,李文华婶子就说女儿过年就要订婚了,对象可不是杜波。
杜波为此更没脸面了,连去团部都少不得给人挖苦几句。
连一向不怎么说这么八卦的周怀臣都忍不住回家跟自家媳妇儿分享这个好消息。
“对了,老唐还说杜波提交了退役申请。”
徐晚闻言心想这种人退役也好,留在部队反而是个祸害,一心想着往上爬,倒是忘记军人身上应该有的责任了。
不过她现在不想管别人的闲事,而是对周怀臣说:“周团长,那天老首长问我想不想去北城读书,我说我得问问你的意见,你同意让我去吗?”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读书?
周怀臣知道妻子肯定是想读书的,毕竟在那样的家庭都能熬到高中。
而且他能看出来自己这个小妻子并不是想被困于家庭方寸之间的性格,这个时候读书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但是一旦妻子去北城读书,两人就会面临分居,周怀臣相信自己更相信妻子就算两地分居感情也会一如既往。
可他这才有了老婆,马上就要分开,他自然是不想的。
如果因为一己之私就把妻子留下,在周怀臣看来这就是禁锢了妻子的步伐,内挣扎一番,还是决定让妻子去读书。
大不了他所有的休假都攒在一起,一年去看望妻子一次,而且她也有寒暑假。
工农兵大学时间也不算长,也就两年熬一熬就过去了。
往后就都是好日子了。
“我当然是同意你去。”周怀臣说。
额???
徐晚没想到周怀臣真的同意了,别说这个时代,就算在后世结婚后大多的男人总是自私的让女人专注家庭。
别说学习,就算是工作也被限制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全职主妇。
徐晚以往讨厌结婚,就是感觉按照自己的性格很难找到那个全心全意包容支持的男人。
没想到跨越了时代竟然在七十年代遇到了。
“怎么了?”周怀臣看着不说话的人,以为是有什么难处?
徐晚吸了一下鼻子忽然扑到男人怀里低声道:“你不会舍不得我吗?”这男人答应得真干脆啊。
她觉得自己现在性格真被男人养坏了,竟然变得矫情起来,要是他不愿意她肯定不开心,但是他同意了,她又觉得这男人一点没舍不得吗?
舍得?那自然是舍不得的。
原本心里强烈压制的不舍在徐晚问出声后就扑面而来,周怀臣把人紧紧搂住:“我当然舍不得。”不仅舍不得还恨不得把她藏在手心,随时随地能看着她抱着她。
“可是我是你丈夫也不能自私的阻挡你前进的脚步,咱们结婚的时候我就答应了你我们结婚之后依旧会支持你所有的决定……”
所以这一份不舍他都藏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