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她现在有更让她操心的事,她借的三千块钱要怎么还啊?
光靠她那点工资肯定是不行的,她一个月工资四百,就算不吃不喝,也要将近八个月才能还完,八个月那就还要再加上八百块钱的利钱,那就得快十个月。
所以她得想个办法挣点快钱。
炒股倒是一个挣快钱的好办法,九二九三年的股市也是蓬勃发展,但问题是她手上连本金都没有。
摆摊?
摆摊有两个问题,她现在白天要去食品厂上班,就算有时间做吃的,也没时间摆摊卖。
这个年代,大家都睡得早,夜市还未成型,去摆夜摊显然也不太现实。
要是她做出来,有人帮她摆摊卖,这就好了。
他俩可以商量着分账。
想归想,可现实却并没有这样一个人。
游彻坐在办公桌前,整理了一下近期调研的新品研发需求报告。
随后去了财务科。
“预支工资?”财务科科长李守宗挑眉看向游彻。
游彻认真点头,重复道:“可以给我预支两个月的工资吗?”
孟箬一个月工资多少,他大概知道一点。所以,她要想靠工资还这借来的三千块钱,怕是要一段时间。
于是,他想到了预支工资的办法,他现在一个月工资两千,只要预支两个月的工资就行了。
之前结婚,他向信用社贷款了两千,又跟同事借了一点,现在同事的钱还得差不多了。
信用社贷款不着急,大伯那六千也可以慢慢还,因此他想先预支两个月工资,帮孟箬把借的三千块还了。
李守宗笑笑:“游厂长,咱们厂子现在的经营状况你也清楚,您的工资可不低,预支两个月……”
“这事我确实做不了主,”李守宗顿了顿,继续笑着说,“要不你去找书记特批一下?”
游彻点点头,离开了财务科。
游彻一离开,财务科另一个科员就凑了过来。
“科长,游厂长这个节骨眼去找书记特批预支工资的事,会被骂吧。”科员一副看热闹的样子。
李守宗哼了一声:“那也是他自己要找骂。”
游彻还真的去找书记程志礼特批了,当然,程志礼没骂他但也没同意。
游彻是拿着一堆调研报告去找的程志礼,跟他汇报新品研发的方向,以及后期投入生产的相关情况。
程志礼看了调研报告,又看了新品开发的计划书,满意点点头。
“生产冷冻区更大的冰箱,这个思路我也觉得可以。”
游彻:“国内冰箱的生产线大多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就连冰箱的款式型号也都是参考国外已有的款式,这里面就会有一个问题,生活习惯的不同导致家电需求的不同。”
“比如国外冰箱功能更倾向于冷鲜,但咱们大多数人还是更喜欢冷冻东西的,比如过年的腊肉啊腊肠啊这些,一放冰箱冷冻,那是真的可以吃一年。”
程志礼认同地点点头,又翻了翻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都是游彻阻止厂办的人一份份手写的,再分发给厂子的职工,让大家认真填写。
调研报告汇总后得出的结论和游彻一开始预想的差不多,如果有两个电冰箱,一个冷鲜空间大,一个冷冻空间大,大家会更愿意购买冷冻空间大的那个。
“行,那新款冰箱的研发就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程志礼说。
游彻收好调研报告,又趁机跟程志礼提了预支工资的事。
“预支工资?”程志礼听到这事也是有点意外。
意外之后,他的面色又恢复平静:“小游啊,我也知道你刚结婚,哪里都需要用钱,但这个先例不好开啊。”
“我特批你预支工资的事一旦传出去,这个先例一开,那其他人过来找我预支工资,我批还是不批?”
“也不是我批还是不批的事,是咱们厂子现在这个经营状况,我能不能批,就算我批了,财务科那边又能不能开出钱来,这些都是问题啊。”
游彻没说话,如果不是实在找不到别的赚钱路子,他也不会想到预支工资这个办法。
见游彻不说话,程志礼继续敲打他:“小游,你现在是厂长,很多事都是要做一个表率的。”
“你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咱们厂子的经营情况扭亏为盈,一旦咱们厂子的经营状况好起来了,预支个两个月的工资,那还算得上事吗?”
“到时就算我给你特批,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程志礼说完,拍拍游彻的肩,“这个道理你懂的吧。”
游彻当然明白他的意思,程志礼话里话外无非就是想表达,他现在还没做出什么实绩,他不好给他特批开后门,一旦他做出实绩了,预支个工资就是他一句话的事。
程志礼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游彻也不好再说什么。至于厂子能不能顺利扭亏为盈,就看这次新品的销售情况了。
孟箬对游彻想帮她还账的事完全不知情,下班路上她还在苦思冥想要怎么赚钱。
这时她听到路边传来的吆喝声。
“来,瞧一瞧看一看咯,新鲜出炉的酱鸭翅酱鸭头酱鸭掌哟~”
“还有各种热拌素菜,荤的素的都有哟~”
孟箬连忙拍拍游彻的手,让游彻停下来。
“怎么了?”游彻问。
“那边有摆小摊的,我去看看。”孟箬下了车说道。
摆摊的小姑娘看着很年轻,孟箬估摸着比她还小。
现在正是下班高峰期,路边人流量不少,因此聚过来买卤味的人也不少。
最主要是小姑娘很机灵,嘴巴甜会说话,很会推销自家的卤菜。
“鸭掌怎么卖?”孟箬问。
“鸭掌五毛一个、鸭翅鸭头六毛一个。”罗丽萍回答。
孟箬:“要一个鸭掌,一个鸭翅。”
罗丽萍手脚麻利地打包好,孟箬递给她一块一毛钱。
孟箬递给游彻一个鸭掌,两人找了个人少的角落啃起来。
孟箬边啃鸭翅边开始算账,鸭翅和鸭掌的价格差不多,都是两元一斤,一斤鸭翅大概12个左右,一斤鸭掌大概15个左右。
那一斤鸭翅全卖掉收入七块五,一斤鸭掌收入七块二,刨去成本,一斤大概赚个五块多。
一天要能卖个三四十斤,就能赚个将近两百块钱,一个月就是六千。
但就是不知道一天能不能卖个三十四斤。
主要是五六毛一个鸭掌鸭翅对很多家庭来说并不便宜,很多家庭一家几口人吃一顿饭才花个五毛六毛的。当然,前提是只吃素菜。
吃完鸭掌的游彻评价了一句:“没你做的好吃。”
孟箬亦是赞同地点点头,这个味道确实远不如她做的,闻着也不怎么香,估计是不怎么舍得放香料。
孟箬放下啃到一半的鸭翅,她决定跟这个摆摊的小姑娘做笔生意。
第39章 女企业家
孟箬等买酱鸭货的人都走了,才凑上前跟摆摊的小姑娘说话。
“小妹妹你可真厉害,年纪轻轻地就出来挣钱养家了。”孟箬笑着搭讪。
罗丽萍抬头一看,就看见了孟箬那张白皙漂亮的脸蛋。
就凭这张漂亮的脸,罗丽萍看了就不讨厌,而且这个漂亮姐姐说话也好听,夸她漂亮能干呢。
“我可不年轻了,我今年都二十了。”罗丽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二十了?”孟箬做出一副惊讶的样子,“那真没看出来,我还以为你顶多十五六岁呢。”
反正啊,碰上女孩子夸她年轻总没错。
罗丽萍更不好意思了,有些害羞地摸了摸自己的脸:“是嘛?”
正好这时候也没客人,罗丽萍就和孟箬闲聊了几句。
“妹妹,你摆摊摆了多久了?”见罗丽萍对她已经有几分信任,孟箬试探性地问道。
“摆了快小半年了。”罗丽萍说。
“我看刚刚过来买酱鸭货的人不少,这一天能挣不少钱吧。”孟箬说着,做出一副羡慕的样子。
“摆摊就是不太稳定,挣的也就是个回头客,好的时候一天也能搞个三四十块钱,不好的时候就一二十块钱。”罗丽萍如实说。
闻言,孟箬又在心里算了一笔小账。
好的时候一天三四十,那也没卖出去多少。
“妹妹,你这平时素菜卖得肯定比荤菜多吧?”孟箬又问。
罗丽萍一脸惊讶:“你怎么知道的?”
孟箬勾唇一笑:“瞎猜的。”
她刚刚吃了罗丽萍卖的卤鸭翅,说实话味道一般,那素菜味道估计也差不多。
摆小吃摊,最重要的就是好吃,味道都一般的话,肯定是买素菜更划算了,这很容易猜到。
这回罗丽萍打量起孟箬来,她一看孟箬身上的工服,就知道她是在食品厂上班。
“姐姐,你是在食品厂上班?”罗丽萍问。
孟箬点头。
“真好,”罗丽萍羡慕道,“我就想在厂里上班,吃公家饭,哪像我现在天天风吹日晒的。”
像是想要结交孟箬这个朋友,罗丽萍笑着说:“姐姐,我叫罗丽萍,你叫啥名?”
“我叫孟箬。”她下意识回答。
回答完,她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罗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