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箬很快便又进入到忙碌状态。
重新营业的第四天,二店迎来了两位警员。
“孟同志你好,我们是派出所的警员。”说着,两位警员分别亮出自己的工作证。
孟箬看到突然而至的警员,眉心一跳,心想她本本分分做生意,应该没做什么违法的事吧。
等其中一位警员向她说明来意后,她才明白过来,原来他们是来通知孟箬几个明天去派出所接受嘉奖的。
公安同志道:“谢卓然、孟同志你还有你的丈夫游彻,要是没有你们三个的见义勇为,我们派出所也不会这么快抓到这个逃犯。”
“所以丰州市公安局决定,为你们三位授予奖章,明天上午九点,届时还会有本地电视台记者采访。”
第86章 新征程
关于公安局给他们授予奖章的事,孟箬在游彻下班回来后,将这事告诉了他。
“那我明天上午请个假。”游彻听完后说道。
翌日上午九点,游彻骑着自行车载着孟箬到了公安局门口。
他俩到的时候,人已经到的差不多了,记者早早到场,谢卓然坐在轮椅上,还是包成粽子那个样子。
等他俩一到场,公安局局长便走出来,几人站成一排,由局长给他们授予奖章。
表彰仪式结束,便是记者的采访,采访内容主要也是针对那天晚上与逃犯搏斗的详细情况。
记者先采访的谢卓然。
当记者问到为什么会想到跟踪逃犯时,谢卓然沉默片刻后回答。
“当时,我骑车经过小巷,一瞥眼看见那个人鬼鬼祟祟的,然后我将那个人的形体特征,跟通缉令上抢劫犯的形体特征一对比,发现竟有七八分像。”
“只不过他当时躲在巷子里的阴暗处,又背对着我,我没看清他的正脸,所以不能确认他是不是通缉犯。”
“我就想着先跟踪他一段,等我确认他就是通缉犯后,就立即去派出所报警。”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那个逃犯很警觉,他在一开始我跟着他的时候,就发现了我,但他没选择跑,而是故意把我带到一个人少又偏僻的地方。”
“估计他是怕自己一跑我会喊人,这样他的行踪就彻底暴露了。”他补充道。
……
讲述到最后,谢卓然突然神情格外严肃道:“虽然今天我被授予奖章,但我总觉得自己受之有愧。”
“所以我在这里郑重规劝大家,遇见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千万不要鲁莽行事,不要轻举妄动,最好的办法就是第一时间去派出所报警,尤其是和我一样爱好见义勇为的学生,见义勇为也请一定量力而行。”
“不然,”说到这,谢卓然脸上严肃的神情收敛,露出一个笑,“我这样的伤势就是前车之鉴。”
记者边听边记,认同地点点头,觉得谢卓然说得不无道理。
未成年人首要当然是保护自身的安全,如果见义勇为把命给丢了,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等采访结束,已经临近中午,游彻将孟箬送到面包店,自己则去电器厂继续上班。
这个周末,孟箬的二店迎来一位熟人——谢海东。
其实这算是谢海东第一次来孟箬的面包店关顾。
之前,早在孟箬因门锁被剪去派出所报警那天,谢卓然就跟谢海东提及过孟箬开的面包店。
当时,谢海东就说等什么时候有时间去面包店看看,谢卓然还不客气地怼过他,说等他有时间估计要等到他退休才行。
其实今天要不是谢卓然让他过来给他买面包吃,谢海东还是想不到过来。
那估计就真像谢卓然所说,要等他退休后才有时间。
谢海东走进面包店时,孟箬正好烤完面包出来,谢海东走上前跟她打招呼。
“然然说,他想吃你店里的面包了,让我过来买。”
“我问他喜欢吃什么,他也没说,就说你清楚,让我问你。”说到这,谢海东脸上露出一点不好意思。
孟箬当即指了几款面包,说:“他平时这几款面包吃的最多。”
谢海东点头,然后每款面包都要了双份。
正好他也尝尝,平时谢卓然喜欢吃的面包都是什么味道。
这时店里排队的人不少,孔敏珠站在柜台前收银。
于是,谢海东便一边排队一边和孟箬说话。
“孟同志,上回真是谢谢你,”谢海东忽然道,“上次你跟我说完,我回病房后就好好跟然然谈了一场,我们父子俩也算是把话说开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谢海东有些难为情道,“自打上次我们把话说开后,我感觉我们俩的感情都亲近不少。”
“只要我去病房陪他,他就会拉着我问东问西,问派出所的一些案子啊,问一些刑侦方面的专业知识等等。”
“以前,我们父子俩处一块儿,聊不了几句就得吵起来,不是我责备他,就是他嫌我啰嗦,嫌我烦。”
“哦,对了,”谢海东像是想到什么,道,“那天我跟他聊完之后,他突然一脸认真地跟我说,他以后要做一名人民警察。”
一说到这事,谢海东便欣慰地笑起来。
“以前他没什么明确的目标和理想,我问他你长大想干什么,他总是说不知道。”
“然后,我让他去当警察,他还总是说什么警察的条条框框太多,遇见事他喜欢用自己的拳头去解决。”
“现在不一样了,他跟我承诺他以后不会再逃课打架,他会好好学习,他要考警校当人民警察。”
“我真的感觉他一下就长大了。”谢海东一脸欣慰道。
孟箬也同样露出欣慰的表情,这样看来谢卓然这骨折的罪不算白受,以前他总是一副不着调的样子,经历这事后,一下就成长了稳重了。
果然老话说的没错,人不是慢慢长大的,而是一瞬间长大的。
又过了十几天,电器厂新厂长正式上任。
说到电器厂新厂长这事,其实一开始新书记是想提拔严正光当这个厂长的,然后副厂长的职位,再从下面的人中提拔。
但,新书记跟严正光提这事时,严正光竟然一口回绝,任是书记怎么劝说都不肯。
说实话,游彻从曹展飞口中得知这个消息时,也又几分惊讶。
严正光有多想坐上厂长这个位置,他不是不知道。
不然当初,严正光也不会昏招频出,那么着急把他拉下来。
消息是曹展飞打听来的,但是他也想不明白严正光是怎么想的。
严正光之前针对游彻,那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怎么日思夜想了那么久的厂长位置,现在送到他面前,他反倒不要了。
严正光拒绝厂长的职位,其实是有自己的考量。
一来,他确实被之前彭建新的事给吓破胆了。
二来,他也算是见证了,自游彻当上厂长以来,所经历过的刀光剑影,虽说其中很多事还都是他搞的吧。
但是他搞别人可以,别人搞他那就不行了。
而且,厂长这个职位,注定要成为众矢之的,尤其是像游彻和他这样没靠山的厂长。
再者,他也五十多了,再干了十来年就能退休,折腾那干啥,到时候他厂长的位置还没坐热,就被上面的人推出来当替罪羊,或是被下面觊觎厂长位置的人搞了,那才是真的得不偿失。
所以他就像现在这样当个副厂长,有钱有闲挺好的。
新厂长正式上任,游彻跟他交接完工作就能正式离职了。
“从电器厂离职后,你有什么打算嘛?”听游彻跟她说完新厂长上任的事,孟箬问道。
“离职后,我还要先帮北丰电视机厂那边处理一下经营问题。”游彻说。
帮助北丰电视机厂度过难关,这是游彻当初给的承诺。
之前,他还没离职,无法抽身过去,等正式离职后,他就有时间了。
等处理完北丰电视机厂的事,他再开始搞创业的事。
“嗯,”孟箬点头,继续道,“我想问的其实是你创业的事。”
“创业的话,我心里大概有了个想法,这几天我会赶出一份计划书,然后准备拉点投资。”游彻答。
“嗯——”孟箬沉吟片刻,问,“你是打算在丰州市成立公司吗?”
游彻点头。
“我有个想法,”孟箬忽然道,“要不然,我们直接去申市吧。”
原书中游彻虽然是先在丰州市成立的电器公司,几年后再搬去申市。
但他的电器公司正是因为搬去申市后才迅速壮大起来。
如果当初他一直待在丰州市,他也不会成为后来的电器大亨。
所以申市才是关键。
不然也不会有那样一句话——90年代的申市遍地都是黄金。
“直接去申市?”游彻疑惑道,“可是我在申市,人生地不熟的能顺利拉到投资吗?开公司开厂所需的资金可不少。”
“谁说你在申市没熟人了,”孟箬笑着说,“程书记不是去申市发展了嘛。”
游彻一听还真是。
只是,一来他不知道程书记现在是个什么职位,能不能帮他跟投资商牵线搭桥。
二来,他跟程书记只是共事过一段时间,并不算很相熟,到时候他去申市,人家愿不愿意见他,还另说呢。
“好,那就去申市。”游彻下定决心道。
他从不是个畏首畏尾的人,要说他在申市人生地不熟。但认真说起来,他在丰州市也不认识什么大人物,投资这事也不一定好弄。
孟箬微笑颔首。
这时,游彻像是想到什么,问:“我们去申市,那你在这里的面包店岂不是要关掉?”
“开店嘛,在哪里开不是开,”孟箬一脸无所谓道,“我去申市照样能开面包店,申市那边消费水平高,说不定比现在还赚钱呢。”
孟箬让游彻提前去申市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两家的亲戚都在丰州市这边,日后他们生意要是做大了,那些个亲戚,难免会忍不住上门打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