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街上的人比往常多了好几倍,大家办年货、置办新家具、做新衣……
无论是百货商店还是集贸市场,到处都挤满了人,别提多热闹。
看着人声鼎沸的街道,小商店门口摆着的大红对联、福字,以及中国结,孟箬难得地感受到了年的氛围。
这也算是她穿过来过的第一个年吧,九零年代,这过年的年味还真浓。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的欢乐的笑容,每个人脸上也都写满对新年的期盼和希冀。
不像后世,在城市里过个年静悄悄的,感觉就是吃顿比往常更丰盛的晚饭而已,然后再看一场一年比一年无趣的联欢晚会。
不管是亲戚还是身边的朋友,总会在过完年后感叹一句,这年味是一年不如一年咯。
说实话,九零年代初的联欢晚会她还真有点期待,说不定会很有意思,只可惜家里还没买电视机。
以前一月工资三百的时候,她对两千块一台的电视机不敢肖想,现在她一天就能赚两千,一台电视机还不是轻轻松松拿下。
等过两天休息,直接去百货商店排队搞一台。
孟箬这么想着,两人闲逛着正好就路过丰州市最大的一家百货商店。
百货商店的门口简直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好多人挤在门口排队,好像是在抢购什么东西。
“他们在抢什么呢?”孟箬朝百货商店的方向瞅了一眼,好奇问道。
“应该是电器三厂生产的洗衣机,”游彻露出一点自豪的笑,说,“最近这款洗衣机卖得还算不错。”
三厂生产的洗衣机,销售还这么火爆,这不复刻了当初爆品冰箱的路子嘛。不用说,这洗衣机肯定也是游彻牵头研发的。
“这洗衣机有什么特别的吗?”孟箬问道。
“质量过硬,”游彻回答,“这款洗衣机可以无故障运行六千次,远远超过了国际上的五千次标准。”
孟箬看向他,露出一个笑容:“洗衣机卖得这么好,那三厂的外债应该也还得差不多了吧。”
游彻点头:“还得差不多了,年后应该就能还清债务。”
难怪他能放假呢,孟箬想,之前三厂背着一百多万的外债时,游彻周末也加班,恨不得24小时盯着厂子的运作。
现在好了,压在他身上的重担终于卸去了。
军令状上签下的时间是三年,但游彻只用了半年时间,便带领厂子扭亏为盈。这谁来了不得说一声佩服,大佬不愧是大佬,有着扭转局面的实力。
孟箬朝游彻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说了句:“厉害!”
“你也很厉害,几个月的时间,就将一家面包店经营到全丰州市首屈一指的位置。”游彻说道。
孟箬先后接受丰州市日报、广播和电视台的专访,这些事他也都知道。
咋的,这是要商业互捧吗?孟箬露出一个浅笑。
好吧,她也算有点厉害吧,虽然是占了一些穿越的便宜。
两人办完年货,游彻便直接提着那些年货回家。
离开面包店前,他还特意向孟箬交代了一句,说下午可能会晚一些过来,他在家里要置办一些东西。
孟箬没有在意,说他好不容易放假,不用赶着来店里帮忙,正好可以休息一下。
游彻笑了笑,还是没忍住说出口:“其实我给你准备了一个小惊喜,晚上你回家就会知道了。”
孟箬闻言扬了扬眉,嘴角溢出笑意。
“你既然都说了是惊喜,那我问你你肯定也不会说出惊喜是什么吧。”她说。
游彻露出一个不置可否的神情。
“总之很期待。”孟箬笑着说。
下午四点多,游彻骑着自行车回到面包店,看样子是忙活完了下午要置办的事。
两人忙到天黑,门店打烊才回家。
到楼下,孟箬这才忽然想起游彻中午跟她说过有给她准备一个小惊喜。
她有些迫不及待道:“这都到家门口了,惊喜是什么总能告诉我了吧。”
游彻却卖起了关子:“等你到家就知道了,一眼就能看到。”
一眼就能看到的惊喜是什么?孟箬在心里疑惑。
等她推开家门,朝客厅一扫,还真就一眼看到。
是台全新的彩电。
“是彩电。”孟箬瞅着崭新的彩电,眼中放着惊喜的光芒。
“咱们是有什么心灵感应嘛,我上午刚想着等过两天去百货商店搞台彩电,你下午就直接给我装好啦。”孟箬咧嘴笑道,脸上的开心溢于言表。
游彻抿唇笑道:“这么巧嘛。”
彩电是他前几天就托人买的,今天才有时间过去拿。
孟箬连点了两下头,一脸好奇地问道:“可以直接看吗?能收到几个台?”
说实话,这种大脑壳的彩电她还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
她小时候家里第一台彩电就已经是液晶电视了。
“装电视的时候,让人一道安装了天线,能收到十几个台。”游彻说。
孟箬:“能收十几个台,那等除夕夜那天,我们也能看到春节联欢晚会吧。”
“那肯定的。”他又答。
孟箬像是小孩得了一个稀奇的玩具一般,一脸新奇地开始鼓捣大彩电。
她此刻的新奇,又与这个年代大部分人的新奇不同,这个年代的人对彩电的新奇是没见过电视的那种新奇,孟箬的新奇是好奇旧事物的新奇。
各种液晶电视她见多了,但这么老古董的彩电她还是第一次见。
彩电配备了红外遥控器,孟箬摁了两下遥控器调出一个台,里面正播放着热播电视剧。
这个年代彩电的画质跟后世比起来,可以说很差,但孟箬盯着彩电上晃动的人依旧乐此不疲。
一旁的游彻见她这么开心地鼓捣着电视,也不由勾唇,嘴角溢出笑意。
早知道她这么喜欢,应该早点买的,他心想。
最后,孟箬鼓捣了快一个小时,才打着哈欠去卫生间洗漱,睡觉。
转眼,便到了除夕。
除夕夜晚上才去孟家吃年夜饭,白天的两顿两人都是在家解决。
好歹是除夕,白天的两顿饭孟箬也没随便糊弄,一大早就蒸了鱼和肉。
中午更是做了一大桌子菜,六菜一汤,虽然他们只有两个人,明显吃不完这么多菜,但过年嘛,图的就是个氛围。
以前,她和妈妈两个人过年的时候,妈妈也会做一大桌子菜,然后接下来的几天,母女俩就是天天吃剩菜。
孟箬瞅了眼都没怎么动的菜,心想他俩接下来几天估计也是同样吃剩菜的命运。
晚上天还没黑,两人便双手揣兜往孟家走去。
今天过去只是吃年夜饭,不是拜年,所以孟箬只在兜里揣了两个红包,两人空着手过去。
红包是给李梅和孟军准备的,里面钱不多,各包了十块,图的就是个吉利。
孟继业、郑婉都是她的同辈,用不着她来包红包。
郑婉夫妻来得比他们早,等他们到孟家时,郑婉已经在厨房给李梅帮忙了,郑婉的男人则和孟军坐在一起闲聊。
待孟箬看清楚郑婉丈夫的脸,她惊讶地发现这人竟不是汪文周,而是一个她没见过陌生男人。
第73章 年夜饭
无论是原主还是现在的孟箬都没有见过原书男主谭林,所以此时的她并不知道面前的陌生男人是谁。
还是孟军看见两人,连忙起身招呼,并互相介绍,孟箬才知道面前的人竟然是谭林。
兜兜转转,郑婉还是嫁给了谭林。
是命运使然吗?她出神地想。
谭林生得浓眉大眼,跟人说话时脸上总是挂着憨憨的笑,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个老实人。
这倒是挺符合原书男主的性格,老实、勤劳肯干同时也很正直。
谭林一看见游彻,眼神中明显流露出惊讶。
“游厂长。”他下意识喊了一句。
游彻并不知道谭林也在电器三厂工作,所以突然被人叫了一声“厂长”,神情一怔。
下一秒,谭林便笑着说:“游厂长,我也在电器三厂上班。”
“只不过是临时维修工。”他有些腼腆地补充道。
说着,谭林又将两人另一层渊源说出来,他和游彻是同乡,两人小时候还在同一所小学上过学。
当初他能来电器厂上班,也是因为带他学电器维修的同乡跟杨和平认识,杨和平告诉他三厂在招临时工,让他去试试,结果一试还真被电器厂给录用了。
为此,他一直很感激杨和平,只要在厂子里看见杨和平,他都会热情地上前打招呼。
“既然是同乡,那你直接叫我名字就好了。”游彻说道。
谭林不好意思地抓抓头发,再次露出憨憨的笑:“好。”
几人随意地闲聊了几句,年夜饭的菜也烧好了,李梅端着菜从厨房出来。
后面是脸上挂着笑的郑婉,许久不见,孟箬发现郑婉好像圆润不少,看来嫁给谭林后,她生活过得不差。
之前李梅就跟她说过,郑婉怀孕了。因此她一出来,孟箬就下意识朝她的肚子看去。
她并没看出什么来,大约是冬天穿的多,再者郑婉肚子里的孩子月份小,还没显怀。
其实算一下时间,郑婉此时不显怀才是正常。
上回她意外撞见郑婉和汪文周在一起,到现在,满打满算也才四个月左右吧。
这四个月的时间,她要先跟汪文周分手,然后再跟谭林在一起。